感覺小孩發燒,家長要先測量體溫確認發燒及高度,有發燒抽筋或引起不適的疾病史,或小孩已感不適,可以先用藥物退燒,非藥物的處理也有輔助效果。 但物理退燒法建議小孩很不舒服且用過退燒藥後才給與。 小孩發燒最好能給醫師診治了解病因,年齡小、發燒太高、過久、沒症狀或症狀嚴重,或小孩感到不舒服,或精神活動力下降、或進食或睡眠受影響等等,應及早送醫,以上資料無法包含所有醫療狀況及取代就醫諮詢,有照護問題應找醫師診治與追蹤,不要耽誤病情。 藥物是最有效的退燒方法,發燒時是否需立即用藥物退燒要各別化考量,最好能諮詢醫師。
- 普拿疼、阿司匹靈、非類固醇解熱鎮痛劑都是常見的退燒藥物,但21歲以下禁止使用阿司匹靈。
- 老人家發燒,過去常用冷敷與冰枕,來降低體溫,但是現在已被醫學證實,這些方法實際上對於退燒,並沒有效果,頂多只能緩解發燒所引起的不適感。
- 適度發燒可以提高孩子免疫功能,是人體對抗病毒的正常反應。
- 還有一種特殊的坐浴,需要用到醫療專門浴盆。
- 如果是為了退燒而抑制免疫系統,那麼不但病程會延長,也可能使病情變得更嚴重。
除非孩子有特殊疾病,無法承受高代謝率或出現非常不舒服的症狀,否則不需要積極用物理的方式來退燒。 如需使用,最好在給予退燒藥30分鐘後再嘗試,以避免干擾發燒型態。 如果發現用溫水泡澡會讓孩子更不舒服、表情出現不高興、痛苦或是煩躁不安,甚至身體發抖打寒顫時,就必須立刻停止用這種物理性的降溫方式。 小孩發燒最好能給醫師診治了解病因,居家要監測發燒高度與變化,同時觀察孩童不發燒時精神、活動力、食慾及伴隨症狀,例如一般感冒病毒感染,發燒少超過39℃,也少超過48小時,孩童吃睡活動力正常,咳嗽症狀輕微不會引起嘔吐或干擾睡眠。
溫水拭浴步驟: 溫水拭浴步驟知識摘要
測量時應注意耳溫槍在耳內的角度是否正確:測量對象為1 溫水拭浴步驟 歲以內的孩子,要把耳朵往後拉,再將耳溫槍測溫頭置入耳朵內;1歲以上的孩子,要把耳朵向上拉並往後拉。 特別是長期臥床的長者,以肺炎及泌尿道感染最多;再來就是中風造成的下視丘神經損傷;除此之外,腫瘤熱、免疫系統上的問題,也會導致老人家出現發燒的症狀。 若家有冷氣,維持房間溫度于25–27℃之間。 可將幼兒置于冷氣房中或以電扇繞轉著吹,使體溫慢慢地下降,如此幼兒也會感覺舒適些。
對於患有肛腸類疾病的病人來說,平時也可以用坐浴來輔佐治療。 溫水拭浴步驟 居家照護的範圍 居家照護的範圍很廣,這裏特別介紹居家護理所可能提供的服務,本所的服務以居家護理師及居家呼吸治療師為主,而在台北市的長期照護中心您則可找到職能治療師、物理治療師及居家營養師的服務,有需要的朋友亦… 寶寶發燒時別忘了少量多次的補充水分,避免餵哺過飽。 一般應只餵食平時的七分量為宜,以減輕生病時腸胃的負擔。 寶寶手腳冰冷的情況下,不宜溫水泡澡,應多添一件衣服與補充溫水,以達到體溫中樞設定的溫度,才不至於發抖不舒服。
溫水拭浴步驟: 散熱
口服藥最常見的是乙醯氨基酚(acetaminophen;商品名:安佳熱,普挪痛)或異丁苯乙酸(Ibuprofen;商品名:依普芬,舒抑痛),劑量均依體重計算,服用1~2小時後可發揮藥效,降低體溫約1~1.5℃。 Acetaminophen依需要可以每4~6小時給予一次,但24小時內不要超過5次,年齡小於3個月不建議使用。 另外,書田診所小兒科主治醫師陳永綺提醒,即使服用退燒藥仍可能無法降至正常體溫,這也是正常的,通常使用退燒藥2小時後,可讓體溫降低1℃左右,發燒處置不以快速降溫為原則,只要維持在38℃左右就可以。 但在給予病患足夠藥量的退燒藥後,體溫仍無法下降時,可以用物理性的方法輔助降溫,但建議是在服用退燒藥30分鐘後再進行。
一般發燒是不必過分擔心,因為最常見的是病毒性感冒引起,如此原因引起的發燒會為期二至三天左右,而且會合併有其他如流鼻水、喉嚨腫痛、食慾稍微減退、咳嗽或腸胃不適等症狀。 因為把孩子裹得太多、蓋得太緊太厚,也常是造成體溫升高、散熱困難。 長時間在溼熱環境下工作或進行戶外活動容易發生熱傷害,熱傷害引起的高熱需要積極快速降溫並盡速就醫,以預防熱衰竭發生,當熱衰竭發生時,未立即處置及降溫,可能惡化至熱中暑且造成中樞神經系統永久性傷害。
溫水拭浴步驟: 孩子們的隱形好友
較小的嬰幼兒體表面積比例較大,體熱從皮膚散失也相對的較快,所以用這樣的方式效果很好,但是較大的孩童或是成年人由於體表面積較小,效果就比較不如預期。 溫水拭浴只可作為輔助的退燒方法,或與退燒藥並用。 根據研究,其與退燒藥併並用時的療效,比單獨使用退燒藥來得好。 大部分由病毒感染引起的發熱通常會持續2~3天。
❷ 藥物治療:若寶寶發燒超過38.5℃又影響到睡眠,可給與適度退燒藥,一般而言,喝退燒藥水效果較慢,使用塞劑效果較快。 我們不推薦使用阿司匹林(Aspirin),因為有發展成雷氏症候群(Reye Syndrome)的風險。 醫師通常會將38℃定義為發燒,是指耳溫或肛溫達38℃,而口溫37.5℃、腋溫37℃以上亦可能是發燒了。 人體許多部位皆可測得體溫,但有些微差距,其中,耳溫與肛溫接近人體中心體溫,但因為新生兒不適合測量耳溫,所以肛溫是嬰幼兒的首選。
溫水拭浴步驟: 發燒的照護
每4小時測量體溫:測量體溫時須注意是否受外在因素影響,如運動、穿太多衣服、曬太陽等;若有影響的外在因素存在,則應休息半小時後再測量。 發燒極熱期:體溫達到最高極限,並繼續停留在高熱期。 此期的症狀有:皮膚潮紅、發燙、心跳增加、呼吸加速、口渴加重、頭痛、尿量減少、脫水、皮膚黏膜乾燥破裂、全身倦怠、軟弱無力、食慾不振、高燒時甚至會神智不清、譫妄。 新生兒發熱不適用於藥物降溫,也忌用酒精擦浴。
台北馬偕醫院感染科主治醫師郭建峯表示,一般感冒也就是病毒感染引起的發燒,只要多喝水、多休息,保持良好免疫力即可,但如果發燒造成身體愈來愈不舒服,變得虛弱、開始打寒顫、意識不清,就有可能是細菌感染引起,因此建議就醫治療,投予抗生素以縮短病程。 常見呼吸道或腸胃道病毒感染大多沒有特效藥,如果疾病的過程還沒結束,退燒以後又燒起來是很常見的事情。 但如果發燒攝氏40℃或以上或發燒持續7天以上或症狀變嚴重的情況,就必須就醫尋找有無其他特殊病因,非盲目退燒反會造成假象,而可能引起誤判。 使用退燒藥:若尚未確知發燒原因,建議暫不使用退燒藥來降低體溫,因退燒藥可能會掩蓋疾病的症狀,而無法正確評估病情。 溫水拭浴步驟 但若本身已有慢性疾病,如心肺疾病、熱痙攣等,為避免引發疾病,可考慮使用退燒藥減緩發燒所引起之不適,但並不會縮短疾病病程,也不能用做熱痙攣發生的預防。 來源 |嘟嘟醫生經常有媽媽問:孩子睡著了,要不要叫醒吃退燒藥?
溫水拭浴步驟: 發燒之照護
我想大家應該也跟我一樣在照顧孩子過程中染疫,現在;大寶跟我還有我們家的家人都轉陰了,症狀持續慢慢恢復中,看著過來人分享說要完全好要一個月的身體修復期。 孩子發燒時,家長應多關注其行爲表現,而不是只盯著體溫數字。 如果孩子精神狀態尚好,溫度在38.5℃以下且有下降趨勢,就不必太過擔心。 發熱是否輸液要根據發熱根源決定,嚴重細菌感染引起的發熱才需要靜脈輸抗生素。
影響作息:畢竟發燒是因疾病而起,因此仍可能讓寶寶出現不舒服的症狀,這些症狀可能會影響孩子的心情、食欲、睡眠或活動力。 ❷ 測量肛溫:3 個月以下嬰兒的耳溫與中心體溫的相關性不佳,而肛溫和我們身體的「中心體溫」相當接近,因此肛溫是嬰幼兒測量溫度的首選方法。 不過如果孩子有便祕、積便的現象時,則不建議用肛溫測量。 溫水拭浴步驟 物理性降溫方式,就是用一些方式處理身體表面,來達到「冷卻」的效果,如溫水拭浴、冰枕、冰毯或減少病人身上的衣物或被子,這種物理性的處理方式不建議當成第一線的退燒方法,主要適用在輔助退燒。 1歲男嬰高燒意外身亡,這些退燒方法別再用!
溫水拭浴步驟: 飲食
發燒開始期:由於致熱源(細菌、病毒等)致使體溫突然上升與逐漸上升二種情形。 寒顫:肌肉的活動增加,從輕微抖動到猛烈的肌肉收縮,為的是將皮膚周邊血液流向體內器官,目的是減少皮膚散熱,使得產熱增加。 用物準備:32~34℃溫水(以大人手腕內側皮膚不燙為宜)及大毛巾,小毛巾各一塊,屏風,便器。 溫水拭浴步驟 關閉門窗遮擋患兒,將大毛巾墊擦拭部位下,小毛巾浸入溫水中,擰至半干,纏於手上成手套狀,以離心方向擦拭,擦至腋窩,肘窩,手心,腹股溝處稍有用力並延長停留時間,以促進散熱。
體溫在攝氏38℃以上時,先給予溫水拭浴及冰枕;39℃ 以上時,除冰枕及溫水拭浴並依醫師指示下給予退燒藥。 如果是肺炎,常會伴隨咳嗽、痰多、氣喘,此時除了要趕快去照胸部X光,要特別注意避免有吸入性的問題;如果是泌尿道感染,則會有頻尿、解尿痛、膀胱脹,甚至有血尿、尿中有沈澱物、下腹痛的狀況,這時就要定期監測尿量以及解尿的頻率,更要注意會陰部的清潔。 老年人的核心體溫通常比年輕人來得低,所以在醫學界的認定上,老年人的耳溫如果高於37.5度,就算是發燒,而年輕人則在38度以上,才被認為是發燒;針對老人家的照護,現在也很少採用肛溫測量。 顧名思義,就是將冰枕放在孩子頭枕部,把冰枕當枕頭用。 冰枕是利用傳導原理,藉由較低的物體接觸體表後,將身體的熱氣傳到溫度較低的一方來降低溫度。
溫水拭浴步驟: 退燒藥
老人家發燒,過去常用冷敷與冰枕,來降低體溫,但是現在已被醫學證實,這些方法實際上對於退燒,並沒有效果,頂多只能緩解發燒所引起的不適感。 溫水拭浴步驟 有助于散熱,但對較小的幼兒並不建議,因幼兒不易轉動身體,冰枕易造成局部過冷或致體溫過低。 使用退熱貼也可以,退熱貼的膠狀物質中的水份汽化時可以將熱量帶走,不會出現過分冷卻的情況。 泡澡主要是增加身體的血液循環,利用排汗的生理機制,將熱散出,來達到降低體溫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