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識教育是香港中文大學學士課程重要的一環,兼融中國人文理想和西方博雅教育,均衡而多方面地向學生傳授知識,從而達至全人教育。 中大uhs 此外該校大學通識教育課程分為以下4個必修範圍:中華文化傳承,自然、科學與科技,社會與文化,自我與人文。 9所成員書院(崇基學院、新亞書院、聯合書院、逸夫書院、晨興書院、善衡書院、敬文書院、伍宜孫書院及和聲書院)共有30幢宿舍,連同醫學院所提供的宿位和6幢研究生宿舍,提供了逾8,400個宿位。
羅德獎學金於1986年引入香港後,每年在港挑選一名大學畢業生為獎學金得主,獲得者將可前往牛津大學深造,羅德學人的評定標準則除了優秀的學術表現之外,還包括個人特質、領導能力、仁愛理念、勇敢精神、和體能運動。 遴選過程非常嚴謹,申請者必須經過多次的個人面試及集體討論,並與遴選委員會成員共晉晚膳,應對交流,且必須獲牛津大學錄取。 中大uhs 中大後來推行全民書院制,除了研究院師生職員外(研究院獨立於中大書院制),所有教職員和學生都有所屬書院。 中大uhs 為了容納因本科課程在2012年恢復四年制而增加的3000多名本科生,大學陸續宣布成立新書院。
中大uhs: 香港企業如何擁抱ESG準則
起步禮設於大學站廣場,步行路線以賽馬會研究生宿舍為終點站,全程約40分鐘。 沿途景色優美,而必修或選修體育科之學生可於完成活動後獲得課外活動參與分 (4分)。 具體是在1981年,香港大学建校70周年时,香港大学向英國纹章院申请一个完整的纹章,此前香港大学只拥有盾章,此项申请于1984年获英国纹章院批准,成为继香港中文大学在1967年取得纹章后,另一所拥有完整纹章的大学。 校友張正甫(香港影后蕭芳芳的丈夫)是香港電視新聞的鼻祖,對香港電視廣播貢獻良多,包括建立香港电视新闻制度,开创华语电视新闻直播报道、主播读报的新闻报道形式,並引入卫星技术,接收世界各地新闻,讓香港媒体融入全球媒体。 1961年起,张正甫担任法新社驻香港分社主编,开始为香港、两岸和国际媒体报道两岸三地的新闻。
- 這裏有中大圖書館中最齊全的設施—超過2,400個溫習座位和超過230部電腦可供使用。
- 中大成立後,李卓敏校長在草創之初的1965年,與美國加州大學簽署交換協定,開香港海外聯繫之先。
- 推廣公共衞生需要各種各樣的技巧和協調,所以公共衞生課程涵蓋的學科甚廣,包括生物統計、環境衞生、社會與行為科學、衞生服務、公共衞生政策、管理、法律,以及工程。
同年,邵逸夫爵士捐款1.1億港元成立中大的第四間書院:逸夫書院,於1989年錄取首批學生。 1961年,香港政府委任了中文大學籌備委員會,並考慮五個選址作建校,包括香港島、尖沙咀威菲路軍營(現為九龍公園)、龍翔道、清水灣道、以及沙田南端近紅梅谷。 這個由富爾敦勳爵主持的委員會建議香港中文大學在1963年9月創校。 雖然最初的大學條例將中文列作指定教學語言,但校方目前提供的大部分科目均以英語教授,只有某些部門同時提供標準漢語及粵語課程。 未持有「中大通」的訪客和校友,仍須在校園入口向保安人員出示香港身份證或其他身份證明文件登記資料,校友也可出示校友圖書證或校友信用卡以證明身分,以符合現行的校園出入管理措施規定。 香港中文大學(中大)商學院植根於香港及珠江三角洲地區,是一間致力於創新、培育企業家思維及重視社會責任的世界知名商學院。
中大uhs: 活動
校方建議一般遊客乘搭收費穿梭小型校巴,或步行至目的地。 邵逸夫堂為一個可以容納1,438人的演奏廳,可供音樂、戲劇、舞蹈等演出以及電影、講座、典禮、集會和考試等活動使用。 除大學總館外,有三所為學科圖書館:醫學、法律及建築學特別圖書館。 而新亞、聯合及崇基亦各自擁有一所內藏跨學科讀物的分館。 排名準則:主觀比重佔50%(其中40%來自給學校的問卷調查;10%來自給雇主的問卷);師生比例、來自外地學生比例佔30%(其中20%來自師生比例;10%來自國際職員學生比例);學術比例佔20%(引用量)。 排名準則:此排名为QS的改进版,是在世界大学学术排名(ARWU)所采用的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增加数个同时适用于两岸四地教育状况的4大类13项指标。
這裏有中大圖書館中最齊全的設施—超過2,400個溫習座位和超過230部電腦可供使用。 為使讀者擁有一個獨立而安靜的學習環境,大學圖書館提供了參考閱讀室、教員研讀室、博士生研讀室以及在較高樓層的安靜研習空間。 尋找協作學習空間的讀者則可使用小組研討室和進學園。 圖書館以技術導向,提供靈活使用的學習空間,包括中大圖書館的展覽空間,定期舉辦關於圖書館館藏的展覽。 【中大矽谷校友會 周靜嫻校友(92崇基經濟、99研究院財務)】 中大矽谷校友會會長周靜嫻校友(92崇基經濟、99研究院財務)近日回港,專程於12月6日到訪母校。
中大uhs: 香港中學文憑考試
新亞書院成立於1949年,為國學大師錢穆、當代新儒家代表人物唐君毅等人創辦,其教學宗旨在於“上溯宋明書院講學精神,旁採西歐大學導師制度,以人文主義之教育宗旨,溝通東西文化,為人類和平、社會幸福謀前途”。 學院也委派導師為學生提供職業規劃的意見,更為每年級的學生委任協調員,促進他們的學業和個人發展。 中大回應稱,對學生會決定主動解散感遺憾,校方將致力在過渡期間減少對學生的影響,並確保學生參與是中大學生體驗的重心。 中大uhs 中大於二月時宣布與內閣「朔夜」割席,並提出多項「封殺」措施,包括要求學生會註冊為獨立社團。
香港中文大學成立後,校董會按大學條例經校長代表向倫敦的英國紋章院(College 中大uhs of Arms)申請授予紋章。 英國紋章院於1967年授予中大紋章,是香港第一所正式獲得完整紋章的大學。 香港中文大學的紋章中包含第二代校徽,包括加上邊框的校盾並於其兩旁添加青色護盾獸麒麟。 校訓綬帶則始與校盾相連結及有所延長,並有著色及添加了陰影以營造立體效果。 香港中文大學成立後,校董會按大學條例經校長代表向英國倫敦的英國紋章院申請授予紋章。 中大於1967年獲紋章院授予紋章,是香港第一所正式獲得完整紋章的大學。
中大uhs: 研究式碩士及博士學位課程
示威者先發起由該校的民主女神像步行至百萬大道的遊行,再於大道上集會,高唱《願榮光歸香港》。 其後有8名人士涉非法集結被捕,其中3名非中大學生涉煽動分裂國家。 2019年11月,政府撤回三項涉及大學醫療教學設施的撥款,當中一項包括中文大學於大埔興建一座教學科研綜合大樓 。 2021年10月7日,中大學生會於其 Facebook 專頁宣布,考量學生最大利益下,決定解散學生會,代表會所有代表請辭。 購物大學書店為位於康本國際學術園的大學書店(由商務印書館營運);另有「女工同心合作社」(小食檔,由女工與中大基層關注組合營)、Fusion 超級市場及一所理髮店。
該校以“結合傳統與現代,融會中國與西方”為使命,以靈活學分制、書院制、中英兼重和多元文化為特色,是環太平洋大學聯盟、世界大學聯盟、松聯盟、中國大學校長聯誼會成員,亞洲首家AACSB認證成員,香港互聯網交換中心所在地。 香港中文大學中醫專科診所暨臨床教硏中心 (以下簡稱本診所) 位於香港中文大學崇基學院信和樓一樓,前身為香港中文大學中醫學院 – 中醫教學診所, 是中醫學院的第一臨床教學基地。 診所於 2001 年成立,由多位教授、專業顧問、講師及資深醫師駐診,並帶領見習、 實習同學為校內外人士提供高質素的專業中醫服務。 香港中文大學是香港頂尖大學之一,現時屬於「QS世界百強大學」、「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百強大學」及「美國新聞與世界報道世界百強大學」。
中大uhs: 大學辨識
學術學院下設有專業學院(School)、學系(Department)及相關部門。 但香港政府於同年11月再次委任富爾敦為主席的委員會檢討大學未來發展。 委員會於1976年3月發表的報告認為,中大應保留書院聯邦制,而余英時報告所提「教師治校」的原則可應用在改革書院校董會的管治上,但就學系整合的建議則不被採納,並反而建議中大採用單一制的行政結構。 其後,香港政府全面接納富爾敦委員會報告的建議修改《香港中文大學條例》,將不同書院的權力收歸大學中央。 各成員書院的反應不一,當中新亞書院有九位校董辭職抗議。 晨興書院:2006年由晨興基金及晨興教育基金捐款1億港元成立,以「全宿共膳」形式提供書院生活,可容納300名學生,於2010年收錄取首批學生。
新界南總區刑事部(行動)警司陳志昌形容被捕者的行為如襲擊,目的是讓中文大學不執行出入要身分核證的措施。 警方指仍然有一人在逃,又說中大並非法外之地,警方進入校園搜證前已經與校方聯絡。 到1月26日,一名被警方通緝的22歲中文大學學生,晚上赴荃灣警署自首。 中大是港英政府為成立以中文為主要教學語言的大學,香港法例《香港中文大學條例》亦表示中大的「主要授課語言為中文」。 中大uhs 雖然中大聲稱「自創校以來一直堅持中英雙語的教育方針」,但現時大部分學系皆只提供英語為主的核心科目,部份院系(如醫學院及法律學院)更只以英語為主要教學語言。
中大uhs: CUHK – 大學圖書館
中大紋章與現時所用大學校徽大致相同,只是兩旁添加青色護盾神獸——麒麟(今已鮮用)。 盾形校徽為“雙色回頭鳳”設計,該雙色訂為“or”和“purpure”,亦即金、紫兩色。 中大創校先賢及教授中不乏目光遠大的中國研究學者,包括錢穆先生、唐君毅先生、牟宗三先生、勞思光教授、劉殿爵教授、饒宗頤教授、余英時教授和余光中教授等。 他們繼承中國的學術傳統,又以現代觀點重新詮釋國學,主張重新認識中國歷史文化的價值,並重建中國人文精神和倫理道德傳統;他們培育不少國學人才,深刻影響着華人學術圈,亦為中文大學發揚中國文化的工作打下根基。
这是因为這些排名系統相当部分是用问卷调查出来的“名聲”來做評比,例如若在報章雜誌不斷宣傳這個學校很差,它的排名就會愈差。 學術學院(Faculty)方面,目前八所成員為:文學院、理學院、社會科學院、工商管理學院、醫學院、教育學院、工程學院及法律學院。 除了八所學術學院外,中大還設有一所研究院,提供多項修課式及研究式碩士及博士課程。
中大uhs: 服務收費與申請
2006年,「中國研究」成為中文大學策略計劃內的五大重點研究領域之一。 研究所主要出版物包括:《中國文化研究所學報》、《譯叢》、《中國語文研究》、《中國語文通訊》、《二十一世紀》、《先秦兩漢古籍逐字索引叢刊》、《魏晉南北朝古籍逐字索引叢刊》及《漢達古籍研究叢書》等。 研究所顧問委員會成員來自美國哈佛大學、耶魯大學、法國遠東學院等。
,是香港一所書院制公立研究型綜合大學,於1963年由崇基學院、新亞書院及聯合書院合併而成立,是香港第一所研究型大學及唯一的書院制大學。 主卡及附屬卡客戶每次簽賬之部份金額將捐贈予香港中文大學(「中大」)專業進修學院,用以資助學院發展、學生活動及校友事務發展經費。 本診所為香港中文大學中醫學院之第一臨床教學基地,本院學生將在帶教醫師的指導下進行見習或實習,敬請留意。 香港中文大學自創校起即肩負”結合傳統與現代,融會中國與西方“的使命,以承傳中國文化為己任,積數十年中國人文研究的傳統,可謂卓然有成。 中大的中國研究領域涵蓋廣泛,涵蓋語文、文學及表演藝術、或文化承傳和歷史、社會和區域發展、政治及法制發展、公共衞生和環境、商業與法律等,以期多方面為傳承中國文化及人文精神作出貢獻。 中文大學博文講座教授楊振寧教授為首位華人諾貝爾獎得主。
中大uhs: 香港中文大學學校紋章
2005年起陸續通過大學擴展教育課程局(UEXB)申請各種證書及文憑課程,公開讓香港市民修讀,也是本港所有大學中,唯一提供普通話/粵語證書課程中最大的大學教學單位。 居港中外人士及來自七十多國的漢語研修生修讀本所學分課程、證書課程和暑期密集課程人數每年超過2000人。 中大與中國科學院合辦有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並獨資擁有香港中文大學深圳研究院(該研究院除負責進行科學研究外,亦開辦深圳EMBA課程,但該課程招生仍由沙田校園負責)。 後於1950年3月改組並易名為新亞書院,錢穆擔任書院院長。 香港中文大學在2006年的策略計劃中,選定五個學術領域,調配充足資源協助其開展研究,以“中國研究”、“生物醫學科學”、“信息科學”、“經濟與金融”、“地球信息與地球科學”為五大重點研究領域。
中大uhs: 香港中文大學辦學模式
新亞書院校友、法国远东学院教授陈庆浩曾整理《域外汉文小说大系》。 香港中文大學和香港大學為香港第一等級大學,學生代表香港幾乎所有領域的精英。 媒體常見關於香港中文大學和香港大學哪間比較好的討論。 一般來說,香港中文大學偏重學術研究,在依據客觀數據的學術排名中(如ARWU、RAE等)中大的排名較高;多名教授、校友曾获國際頂級嘉獎,也盛產最多羅德獎學金的本科學生,但是在媒體比較低調, 較少召開記者招待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