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綫小巴方面,位於川龍街的總站於1982年4月17日劃設,取代原設於仁濟街的站位。 荃灣86營辦的專綫小巴路線多以川龍街為總站,83A、86A及86M線的總站皆設於川龍街近海天豪苑。 早於1970年代初,已有公共小巴路線以川龍街為總站,現在荃灣至石籬線仍以川龍街近戴麟趾夫人診所為總站,此外,荃灣至土瓜灣線現以川龍街為總站。 石龍街 荃灣至梨木樹線曾以川龍街近楊屋道為總站,但萬景峯小巴總站啟用後已遷往該處。
- 1950年代,荃灣面積約0.5平方公里(只計荃灣市中心)。
- 至1970年代初,整個石籬的發展,包括打磚坪街工業區和和宣合道住宅區已大致完成。
- 一期:位於圍乪街6號,於1993年落成,樓高4層,包括停車場、社福機構設施,及位於地下的街市。
- 禮石樓則由房屋署總建築師及梁黃顧建築師事務所聯手設計、興勝建築有限公司承建,樓高34層,並設有地庫停車場及私營安老院(位於地下至三樓)。
- 多年來,石籬一直未有鐵路覆蓋,大部份居民只能依賴巴士和小巴出入社區。
- 1980年代,介乎德士古道及馬頭壩道之海域亦被填為陸地。
- 此路線與86線皆主要服務往返北葵涌及荃灣市中心之乘客,然而此路線途經青山公路-荃灣段及青山公路-葵涌段,而非後者所途經之沙咀道及國瑞路,並且不經石蔭東邨。
因應多項維港兩岸的大型基建工程陸續完成,《預算案》建議推動優化海濱項目,預留60億元發展新的海濱長廊及休憩空間,以改善海濱設施。 石龍街 據悉,是次優化海濱的重點項目包括6個港島海濱、2個啟德海濱及荃灣海濱空間。 荃灣近芙蓉山南麓一帶地方幽靜,背靠香港最高的大帽山,風水甚佳,故有不少寺廟臨立。 特別是20世紀初,當時不少道人、法師為躲避戰禍來到香港,一部份便在此帶開宗建寺。 2009年11月底,「荃灣行人天橋網絡擴充計劃」 動工,連接港鐵荃灣西站及荃灣站一帶的行人天橋網絡,並延伸至荃灣東部關門口街及至西部的大涌道,2013年中啟用,成為全港規模最大及最長的行人天橋系統。 2005年,香港迪士尼樂園落成,地產商紛紛將多項高級酒店及住宅項目亦選擇區內興建,同年港鐵欣澳站啟用,使愉景灣居民更快直達各區。
石龍街: 路線數目
分別是嗇色園可寧耆英活動中心(於石籬一邨石俊樓)、聖公會麥理浩夫人中心(於石籬大隴街及石籬一邨石安樓設有分部)、嗇色園可安老人宿舍(於石籬一邨石寧樓)及仁濟醫院藝進同學會長者護理院(位於石籬二邨石佳樓及石華樓地下至1樓)。 2023年1月16日,隨著石籬中轉房屋於當天起永久封閉,第二至六型徙置大廈亦從此成為歷史,而屋邨歷時37年的重建工程亦將告結束。 舊石籬邨第1座旁,面向青山道處,有一依山而建的遊樂場,名為石籬探奇遊樂場(俗稱「三層公園」)。 遊樂場由美國藝術家史靈卓(Paul Selinger)設計,並獲英皇御准香港賽馬會特別捐款15萬港元興建,於1969年落成,以其特別的雕塑藝術設計聞名,其新穎設計在當時屬於亞洲獨有。 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且以「月亮標誌」深入人心的洗衣粉和洗髮精等等的「家庭日用品」;及以SOFINA(蘇菲娜)而馳名的「化妝品」;此外,細緻入微的應對眾多產業的多樣化需求而提供的「工業用化學製品」。 石龍街 花王在各種領域中,皆以生產和銷售高品質產品為中心,展開事業活動。
淺灣亦屢見於宋朝、明朝和清朝的地圖和文獻,包括填海錄,厓山集,宋史新編,南宋史和新安縣志等。 石湖墟在1955年及1956年曾兩度遭祝融光顧,大火幾乎使整個石湖墟淪為頹垣敗瓦。 此後當地居民著手重建石湖墟,耗費近10年時間,於1964年方告完成,重拾昔日繁華。 後來成為鄉議局主席的張人龍議員與當地鄉紳廖潤琛在石湖墟重建期間致力從中協助,因此重建完成後,墟旁的主要道路取兩人之名命名為「龍琛路」,以表彰兩人的功勞。 據運輸署接獲之專線小巴路線票價調整申請(2017年8月-2018年3月),營辦商原申請加價12.7%,運輸署最終批准加幅為7.3%。
石龍街: 服務時間
2017年,上述的重建計劃再得以提上日程,但曾一度陷入膠著狀態。 此外,鄰近的石籬天主教小學舊校舍,亦將於2022年中租期屆滿時收回並一併重建。 按照房委會現行政策,受影響的石籬中轉房屋居民,如果他們符合現行申請公屋和中轉房屋清拆資格準則,可根據「提前配屋計劃」,提前最多12個月在清空日期前獲編配公屋;此外,亦可獲得自「居屋2020」起至清拆日期為止的資助房屋揀樓絕對優先權。 至於其他受影響住戶,就會在清拆時,獲安置入住屯門寶田中轉房屋。
),又稱石梨或石梨貝,是香港新界葵青區葵涌的一個地方,涵蓋公共屋邨石籬邨,和宜合道一帶私人住宅,還有打磚坪街一帶的工商貿區。 石籬位於上葵涌(又稱北葵涌)東面,位處金山和孖指徑西面山麓和青山公路之間,毗鄰石蔭邨以及安蔭邨。 而在2007年的選舉劃界中,石籬中轉房屋的第11座獲劃入私樓為主的大白田選區,而石籬選區納入數幢私人樓宇,在2011年香港區議會選舉則改回原狀。 原本政府決定把所有徙置大廈全部清拆,石籬邨第四型徙廈第10座和第11座也包括在內,計劃名為石籬邨5、6期。 及後,該等大廈亦在地下加裝大門鐵閘,亦是在東頭邨第22座清拆後,成為全港僅存居住徙置大廈的公共屋邨。 由於石籬為處山上,如居民要從葵涌道步行上石籬,需花費不少時間和力氣。
石龍街: 公共小巴
除地舖的食店外,各大購物商場的連鎖經營食店亦時常吸引不少人流:如大鴻輝(荃灣)中心的各式韓式燒烤及火鍋店,輪候升降機的食客往往擠得商場地下大堂水洩不通。 1982年,地鐵(現稱港鐵)荃灣綫於5月10日正式投入服務,並取代觀塘綫直通尖沙咀站及中環站而成為主線。 1977年,政府宣佈在新界成立不同地區的諮詢委員會,在荃灣設立「荃灣地區諮詢委員會」,為荃灣區議會前身。
- 禮石樓原為未有發售的居屋,後來因政府停售居屋而成為租住公屋。
-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運輸署,〈新界專線小巴第 83A, 85, 86, 86A 及86M 號路線調整車費〉[交通通告],2006年8月。
- 荃灣86營辦的專綫小巴路線多以川龍街為總站,83A、86A及86M線的總站皆設於川龍街近海天豪苑。
- 而在2007年的選舉劃界中,石籬中轉房屋的第11座獲劃入私樓為主的大白田選區,而石籬選區納入數幢私人樓宇,在2011年香港區議會選舉則改回原狀。
- 石蔭邨全邨與寧峰苑在立法會地區直選當中,屬於新界西(LC4)選區範圍之內,而地方行政則為葵青區。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運輸署,〈新界專線小巴第 83A, 85, 86, 86A 及86M 號路線調整車費〉[交通通告],2006年8月。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運輸署,〈新界專線小巴第 83A, 85, 86, 86A 及86M 號路線調整車費〉[交通通告],2012年1月5日。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運輸署,〈新界專線小巴第 83A, 85, 86, 86A 及86M 號路線調整車費〉[交通通告],2013年10月22日。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運輸署,〈新界專線小巴第 83A, 85, 86, 86A 及86M 號路線調整車費〉[交通通告],2015年10月19日。 根據運輸署《服務詳情表》,此路線共需使用11輛小巴提供服務。 新界專綫小巴路線86M,由荃灣86專線小巴有限公司(客運營業證編號10783C)營辦,來往石籬(梨貝街)及荃灣(川龍街),途經石蔭邨及港鐵大窩口站。
石龍街: 荃灣
2020年11月27日:下午兩時許,一輛此路線豐田Coaster小巴(LN1710)於大隴街及和宜合道交界與一輛客貨車相撞,6人受傷。 2020年10月3日:晚上九時許,一輛此路線專綫小巴於沙咀道及眾安街交界與一輛救護車相撞,小巴司機受傷。 2014年2月14日:凌晨5時許,此路線及其餘屬同公司的4條路線共19輛小巴,被小巴司機發現全部被刺破左或右前胎,通知負責人報警,事後司機更換輪胎並繼續營業,警方列刑事毀壞案處理。 邨內並無設有商場及街市,僅有一間便利店(OK便利店);不過石蔭東邨與石蔭商場設有行人天橋連接、步行路程約3分鐘,邨民亦依賴石蔭路一帶的商舖及食肆。 以街道標示則是梨木道與大白田街交界處以北、和宜合道運動場以東、安捷街以西。
不過荃灣區議會曾經「先行先試」,於2011年自資拜托香港科技大學,為整個荃灣區將來樓宇開展停止風洞測試研討。 經過數據證明,發現荃灣西站上蓋物業發展項目將會令荃灣空氣質素更為惡化,並嚴重影響荃灣社區的景觀。 但政府最終沒有理會區議會以至地區人士反對聲音,如期讓項目的代理人港鐵為物業發展項目進行招標工作。 1990年4月20日,連接沙田和荃灣的城門隧道通車,至今仍為新界的最主要隧道,除龍運巴士E43線外,往返新界和機場的巴士都會途經城門隧道、象鼻山路和德士古道前往青衣和機場,而非青沙公路。 荃灣位於大帽山以南,東南面向藍巴勒海峽,為青衣島對岸,後借用作鄰近地方的名字。 1950年代,荃灣面積約0.5平方公里(只計荃灣市中心)。
石龍街: 公共小巴荃灣至石籬線
清康熙8年(1669年),遷界令一度放寬時,大批操客家話的客家人遷入新安縣,其包括今天的荃灣,並沿青山道成立大約26個村落,其中最早建立的有老圍村。 1990年代為了興建九廣西鐵(今屯馬綫)的荃灣西站,快速公路荃灣路以西海旁,再次進行填海,多次填海令荃灣的海岸線拉直,藍巴勒海峽再度收窄,成為現今的模樣。 荃灣,古稱淺灣,據說因此地海灣水淺而得名,但因名字有「龍游淺水遭蝦戲」此一不祥之意而改名(但名字有同一意思的淺水灣卻沒有改名)。
鄰近石蔭東邨、安蔭邨、北葵涌公共圖書館暨北葵涌街市、和宜合道運動場等。 石龍街 2022年,香港政府《施政報告》建議興建中鐵綫,連接錦田、葵涌至九龍塘。 根據荃灣區議會文件顯示,荃灣西海旁有3個雨水暗渠排水口,分佈荃灣麗城花園、荃灣碼頭及荃灣海濱公園對出,唯荃灣區內不少舊樓的污水渠駁錯,使海旁臭味困擾周邊居民多年。 區議員指區議會已通過動議,並已列入工務工程,惟非優先處理項目,排隊多年,遲遲未能落實。
石龍街: 新界專綫小巴86M線
禮石樓原為未有發售的居屋,後來因政府停售居屋而成為租住公屋。 因此,大廈設有於出租公屋極罕見的鑽石型飯廳單位及三睡房連儲物室/衣帽間的大型單位,部份單位的房間甚至採用了私人屋苑的五邊形設計,整體單位設計與同期私人屋苑非常相似。 1960年代香港人口急增和工業發展迅速,香港政府於1963年起清拆石梨一帶的寮屋、徵收農地,大部份居民獲安置到大窩口徒置區和葵涌新區。
另外,石蔭邨東面的石蔭東邨開設了香港小童群益會的青少年中心;而安蔭邨則開設了香港佛教聯合會的長者中心和香港聖公會的護理安老院。 石蔭邨的文康設施較佳,原因是上葵涌地區的主要運動設施就在毗鄰,包括:北葵涌鄧肇堅室內運動場、和宜合道運動場、北葵涌游泳池及和宜合道哥爾夫球訓練場。 而上葵涌區內唯一的公立圖書館──北葵涌公共圖書館,則位於石蔭路的北葵涌市政大樓內。 寧峰苑由劉榮廣伍振民建築師(香港)有限公司設計、由瑞安承建有限公司承建;其前身是石蔭邨前第一及二座,共有四座康和型大廈、提供1280個單位、在2001年落成。 以街道標分則是和宜合道以東、梨木道以東、大白田街以南。
石龍街: 荃灣 (川龍街) 總站
此路線與86線皆主要服務往返北葵涌及荃灣市中心之乘客,然而此路線途經青山公路-荃灣段及青山公路-葵涌段,而非後者所途經之沙咀道及國瑞路,並且不經石蔭東邨。 全邨分成石籬(一)邨及石籬(二)邨,由房屋署總建築師(1)設計,另有待重建之第5、6期由關黃建築師有限公司負責細部設計,共有21座住宅大廈及2座購物商場,約35,000人口,是葵青區第二大的公共屋邨。 現時,(一)邨由雅居物業管理有限公司負責屋邨管理,(二)邨則由創毅物業服務顧問有限公司負責管理,當中尚未重建的第10、11座現時劃爲中轉房屋,同屬(二)邨管理處管理。 石蔭邨內有由香港房屋委員會興建,馬亞木物業的商場,位於智石樓及仁石樓下方基座。 商場對面石蔭路則有食物環境衞生署管理的北葵涌街市,則為石蔭邨內的主要街市。 另外,獲街坊稱為「葵涌旺角」之稱石蔭路,則有大量食肆及零售店,服務石籬邨及石蔭邨一帶居民,不少安蔭邨及石蔭東邨的居民也會前來購物。
及後,由於多數住戶已遷出,政府決定將剩餘30多戶未合資格分派公屋住戶的遷出限期,由2022年12月縮短至同年5月,並於7月就拆卸工程招標。 由於還有數百座政府廉租屋及徙置屋邨樓宇存在結構問題,為安全起見及改善居住環境,行政局在1985年通過長遠房屋策略,展開「整體重建計劃」,目標在2001年前將所有第三至六型徙置大廈及政府廉租屋清拆重建。 除了第10及11座以外,原石籬邨的所有徙置大廈已經於2001年前悉數完成拆卸。
石龍街: 公共交通
石蔭東邨在立法會地區直選當中,屬於新界西(LC4)選區範圍之內,而地方行政則為葵青區。 石龍街 與鄰近的石蔭邨全邨與寧峰苑均屬於葵青區議會下轄的石蔭選區。 紅色小巴荃灣至石籬線,簡稱「石荃線」,已於2015年中改由香港公共小巴車主司機協進總會(荃石分會)經營,由荃灣(川龍街)往返石籬(石梨街)。
石龍街: 服務時間及班次
,又譯石梨邨),是香港新界葵青區上葵涌石籬的一個公共屋邨,原於1966年起落成入伙,於1985年起陸續重建,項目編號為TW17RR(石歡樓則為TW34)。 當時建築密集且高達30層以上的海濱花園使區內空氣出現不流通情況。 而2000年代規劃的九廣西鐵(現為屯馬線)荃灣西站上蓋物業發展項目鄰近海邊,而該項目自2008年起被地區人士批評會形成屏風樓效應。 時任發展局局長林鄭月娥書面回應表示該項目的代理人港鐵已委託獨立顧問公司評估,結果顯示,在空氣流通及景觀通透度方面均有改善;在善用土地滿足房屋需求和把項目盡早發展的大前提下,已無空間作進一步的修訂。 石龍街 1973年,香港政府通過荃灣發展計劃,並將進行大規模填海工程,興建多個公共屋邨及基本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