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癌中心2024必看攻略!專家建議咁做…

你可通過個人化的乳癌風險評估工具,了解個人風險以便與醫生一起就乳癌預防及篩查作出知情的決定。 前列腺癌位列本港男性第三大常見癌症,僅次於肺癌和大腸癌。 根據香港癌症資料統計中心最新公布2020年數據,每27位本港男性當中有一位有機會患上前列腺癌。

乳癌中心

可以在Facebook、Instagram、Youtube 等各大社群媒體上關注我們,獲取最新最熱的文章、專欄及影片。 乳癌中心 乳癌中心 乳癌中心 2.乳頭凹陷: 在乳癌完整發育後,有時會造成乳房結構變形,病灶的腫塊可能致使凹陷乳頭不易拉出,而乳癌大多發生在單側居多,若在凹陷的乳頭下方摸到腫塊則應盡早就醫。 乳癌中心 3.肥胖:由於脂肪堆積過多,多餘的雌激素被脂化後儲存於脂肪組織內,並不斷釋放進入血液,對乳腺組織產生刺激,久而久之則演變為癌症。 2.飲食習慣不良:動物性或植物性脂肪攝取過多,易造成游離脂肪酸增加,刺激雌性激素分泌,使乳腺上皮細胞增生,增加罹癌風險。

乳癌中心: 乳癌檢查 – 乳房超聲波

於1963年成立,是一所覆蓋全港人口的癌症資料統計機構。 中心致力於搜集及分析本港的癌症數據,並提供數據資源以支援醫療體系內癌症服務的規劃及評估。 此普查計劃並不適用於曾施行乳房手術(包括乳房整形手術)及乳房有不適症狀之婦女。 由於正確的乳房健康知識對於預防及對抗乳癌十分重要,因此本中心會提供相關資訊及教育,積極推廣乳房健康。 乳癌中心 我們擁有多種精確的造影設備,先進的儀器能大大提高檢查的準繩度,配合由經驗豐富的放射診斷科醫生預備的分析報告,有助迅速而準確地診斷出早期乳癌。

有需要的話,癌症病人可以在外科手術後進行放射治療,清除未能被完全切除的癌細胞,以及減低復發風險;或在進行腫瘤切除手術前,用其將癌腫瘤縮小,令手術成功率更高。 磁力共振掃描是常見的癌症診斷方法,利用磁場及共振頻率構成體內橫切面的造影。 除了可以顯示出細緻的乳房組織影像外,亦能夠顯示出乳癌腫瘤是否有擴散至其他身體部位。

乳癌中心: 香港乳房科女醫生 │乳癌 │乳房手術

另一方面,只有乳房X光造影檢查可發現未形成腫瘤的微鈣化點。 放射師會為病人先後拍攝兩邊乳房,每邊兩幅,共四組影像。 放射科醫生可能會因應情況,決定是否進行附加造影。

乳癌中心

接受全乳切除的女士,可考慮在手術後即時或一段時間後,以植入物或身體其他部位的皮瓣進行乳房重建。 就先導計劃而言,預計每年有2.4萬人會參與婦女健康服務,而當中有大約4分之1人士會被評估為風險增加,須接受乳癌篩查。 以上列表不能盡錄所有情況,醫護人員會因應個別情況作出合適的安排。 婦女健康服務不包括為顧客過往的乳房X光造影或超聲波片及有關報告提供諮詢或詮釋服務。 2014年度,廣華醫院外科進行乳腺科手術共437宗,其中乳癌手術佔295宗。

乳癌中心: 乳癌成因及風險因素

倘若您發現患上乳癌,要勇敢面對,積極尋求適當的治療,我們携手與您和家人渡過抗癌的日子,使您完全康復及繼續享受健康人生。 過去20年確診乳癌數字不斷上升,而整體死亡率並沒有同步增加,這反映婦女懂得關注自己的身體狀况,及早發現和診治,配合不斷改良和進步的醫療技術,大大提高乳癌的存活率。 三、化學治療:化學治療即是利用化學物質將體內之惡性腫瘤的細胞,殺死或抑制其發育,經此得使宿主不受到傷害,而達到疾病預防、復發或治療的方法。 腫瘤小於5公分,已有腋下淋巴結轉移的情形,且淋巴結相互連靠在一起,或淋巴結侵犯到旁邊組織。 腫瘤小於2公分但已有腋下淋巴結轉移的情形或腫瘤大小在2-5公分之間,可能已有腋下淋巴結的轉移;或腫瘤大於5公分但未有腋下淋巴結的轉移。

乳癌中心

乳房的淋巴液最先流向腋下的前哨淋巴結,故癌細胞有機會隨淋巴液轉移到前哨淋巴結。 傳統的乳癌外科手術會將患者的腫瘤及腋下淋巴結一併切除,以避免癌細胞經由淋巴系統轉移到身體其他部分。 然而,切除淋巴結有機會導致患者手部淋巴水腫,症狀包括手部感覺沉重、麻痺、疼痛和活動能力變差,甚至影響日常生活,令患者苦不堪言。 由乳腺外科醫生跟進個案,適時提供以病人為本的標準治療計劃,包括安排額外的乳房影像 / 乳癌分期評估(乳房活組織檢驗 / 麥瑪通乳房入刀技術 / 乳房磁力共振掃描 / 乳癌中心 正電子電腦掃描 / 血液檢查)。 此項手術一般會與腋下淋巴切除手術或前哨淋巴結活組織檢查同時進行。

乳癌中心: 乳癌的病徵和症狀

常用藥物包括安美達錠(Anastrozole )、來曲唑(Letrozole)、諾曼癌素糖衣錠(Exemestane)。 手術後的疤痕位置、大小會根據癌腫瘤的情況而定,在切除乳癌腫瘤後,醫生可以同時調整乳房組織的位置,以保持兩邊乳房平衡及美觀。 同樣地,在M後會使用0至1代表癌細胞的擴散情況,M0表示癌細胞沒有出現遠端轉移,M1表示癌細胞經已出現轉移,擴散至其他身體部位及組織。

  • 為減低患上乳癌的機會,市民(尤其是女性)應恆常進行體能活動、避免飲酒及保持健康體重和腰圍。
  • 乳科中心啟用後可集中處理診症和檢查,與乳癌相關的專科團隊能每周於此進行會議,為病人及早診斷和治療,中心預計每年可服務達1.5萬人次。
  • 不少進行全乳切除手術的病人會擔心影響乳房的外觀,所以在進行切除手術前,可向醫生了解是否適合一併進行乳房重建手術,例如透過植入人工義乳重新塑造人工乳房。
  • 醫生了解你的病歷後,會為你作身體及乳房檢查,看看腋下和頸項的淋巴結是否擴大;乳房是否出現腫塊或異常情況。
  • 乳房保健及診療中心乃香港港安醫院—荃灣針對乳房健康而增設的專科中心,期待能為大家提供適切且完善的服務。
  • 愈早診斷出乳癌,治療方法便愈簡單,病人的康復機會亦愈大。

腫瘤發展初期可以完全沒有徴兆,卻可透過定期進行子宮頸細胞檢驗,及早檢驗出來。 如未能及早察覺和治療,便有機會演變為擴散性的致命癌病。 一般建議婦女在35歲開始,每年接受乳房超聲波檢查;而在40歲開始,每兩年接受乳房X光造影。 不過,須視乎個別情況而定,如遺傳、疾病史等風險因素,故此,宜向醫生查詢。 一般建議除每月自我檢查外,宜每年接受醫生檢查,即由醫生觸診和臨床判斷。 另外,醫生還會視乎情況建議接受乳房超聲波檢查和乳房X光造影檢查。

乳癌中心: 檢查前準備

病人可諮詢本中心職員的意見,以選擇最合適的計劃。 即使以手術切除了癌症部位,仍然會有復發及最終導致死亡的可能性。 對於因其他家族病史而屬於高風險的婦女,如果她們希望釐清其基因風險或家族基因風險,應諮詢醫生以考慮轉介癌症專科診所尋求意見、輔導和治理。 確認帶有 乳癌中心 BRCA1或 BRCA2致病性基因突變或在 10 歲至 30 歲期間胸部曾接受放射治療(例如霍奇金氏淋巴瘤)的婦女,可考慮額外接受每年一次磁力共振掃描造影。 在2019年,女性患乳癌的新症共有4 761宗,佔本港女性癌症新症總數的27.4%。 女性發病年齡中位數為58歲,按粗發病率計算,每十萬女性中即有約117宗新增乳癌個案。

乳癌中心

評估工具用以評估本地華裔婦女罹患乳癌的風險,並獲確認適用於香港華裔女性。 為建構一個癌症受控的未來,我們每年都會舉辦大型的公眾教育活動,及提供詳盡的癌症資訊。 歡迎您免費下載我們的「癌症小冊子」,了解更多關於癌症成因、預防、治療及復康過程等資訊。 本文教你認清三大乳癌徵兆 - 硬塊、分泌物、形狀改變,並詳細講解乳癌自我檢查和接受乳房檢查時要注意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