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龍城汽車渡輪碼頭15大著數2024!內含九龍城汽車渡輪碼頭絕密資料

之後西九龍嘅開發,碼頭需要用嚟做填海工程用地,碼頭喺1996年2月1號停用,客輪航線改喺近官涌嘅臨時碼頭上落客。 約40年前,20出頭的王少正在九龍工作,差不多每晚下班,他都駕車乘搭汽車渡輪至港島,兼職當送貨員賺取外快。 他指,雖然使用汽車渡輪所花的時間較隧道稍長,但收費較便宜,又能省回油錢,所以他寧願下船後,把車開得快一點追回時間。 另一方面,渡輪航線「點對點」,有時目的地在碼頭附近,汽車渡輪就比隧道快。

九龍城汽車渡輪碼頭

他印象最深刻的,是當船靠近碼頭,司機紛紛跑回車廂「撻車」,數十個引擎同時起動的震撼,會驚醒正在車上酣睡的人們。 北角來往九龍城航線的載客渡輪服務在1963年9月1日投入服務,當時班次為每10及15分鐘一班,收費方面為頭等$0.2和二等$0.1。 其後於1960年4月的股東周年大會上表示汽車渡輪服務在1961年9月開辦,其後於1961年獲政府批准開辦北角來往九龍城航線的載客渡輪服務;1962年2月時,預計在6月開辦汽車渡輪服務。。 隨後在4月時於年內開辦北角來往九龍城航線的載客渡輪及汽車渡輪服務,但須待碼頭俊工後才開辦渡輪服務。

九龍城汽車渡輪碼頭: 西灣河/觀塘渡輪 時間表及收費

在1972年前,要駕車過海只能經汽車渡輪,但隨着紅隧等多條海底隧道開通,汽車渡輪的需求大減,最終九龍城、中環及佐敦汽車渡輪服務先後停運,現時只餘下觀塘及北角仍然運作,主要供載有危險品無法駛入隧道的車輛過海。 2000年因填海興建九廣西鐵(今港鐵屯馬綫)荃灣西站而拆卸,政府部門遷離,航線亦停辦。 而一直以來荃灣碼頭往返中環統一碼頭的渡輪,亦因為西區海底隧道通車而開辦了過海隧道巴士930線,使來往荃灣區和港島區之間的車程大幅縮短,所以港九小輪有限公司亦於2000年7月1日將有關服務停航。 1972年,紅磡海底隧道開通後,汽車渡輪服務輝煌依然。

宋王臺刻石刻有「宋王臺」及「清嘉慶丁卯重修」,可見與紀念宋末君臣停駐官富場的歷史典故有關。 九龍城汽車渡輪碼頭 刻字原本刻於位於聖山山上的大岩石,聖山位置大約是現時的宋皇臺站。 眾多精選展品中,特別介紹三樣必看的重點文物,包括一對龍泉窰八卦紋青瓷香爐、藥王像和陶骰。 其他精彩展品還包括宋代銅錢、瓷器、陶器、香爐、茶具、建築構件等,展品相當豐富。 希望大家睇完這個展覽後,對宋皇臺一帶的歷史有更深認識。

九龍城汽車渡輪碼頭: 收費資料

啟德體育園社區項目「飛越啟德」,剛推出結合運動及古蹟導賞的「十八區文化飛步遊」,首條路線就連結九龍城區內多個古蹟及文物景點,全長約6公里,無論是跑步或健行,都不用花太長時間。 九龍寨城公園壽字拳書(馮凱鍵攝)【明報專訊】市建局早前宣布重建九龍城區計劃,衙前圍道及賈炳達道將會大翻新,要緬懷九龍城傳統風貌就要趁早。 自從2016年香港小輪集團經旗下洋紫荊維港遊推出懷舊汽車渡輪遊之後,每次再辦都吸引唔少「老香港」同「扮係老香港」嘅車友參加。

九龍城汽車渡輪碼頭

梅窩一個停用近七年的滅火輪碼頭,當局寧願重門深鎖亦不願改裝作公眾碼頭,供小學生及市民安全上落船。 九龍城汽車渡輪碼頭 屯門客運碼頭跨境渡輪服務亦因天價租金嚇退營運者,丟空近三年,惟政府日前仍堅持商業招標,被地區人士狠批只為「做騷」,罔顧市民利益。 而空置十七年之久的九龍城汽車渡輪碼頭就淪為塗鴉及釣魚勝地。 監察公共事業團體促全面檢討渡輪政策,以公私營合作方式協助渡輪公司營運。

九龍城汽車渡輪碼頭: 不敵時代洪流 汽車渡輪退出海港

駛進渡輪後,趁着一程船的時間下車偷閒、享用船員兼煮的餐蛋麵、觀看船員處理漏油和拋錨的汽車,都是不少司機的共同回憶。 紅磡海底隧道開通後,航線曾因使用量大跌而停辦,其後卻因隧道塞車而復辦,後來隨着鐵路過海路線陸續啟用,航線及碼頭才終於在1998年正式停用。 九龍城汽車渡輪碼頭 香港現存其餘三個汽車渡輪碼頭,亦已停止接載公眾,主要用作運載危險品車輛。 在未有海底隧道之前,汽車渡輪碼頭是不少香港司機的共同回憶。

九龍城汽車渡輪碼頭

渡頭每隔約半小時就有船泊岸,個別船身矮的船未能與岸邊梯級靠齊,乘客上船需要大步跨上岸邊,依靠先上岸的市民用手攙扶,一旦風浪稍大,岸上及船上的乘客都有可能墮海。 與該等網站並無任何關係,因使用或誤用該等網站導致的損失,我們概不負責。 〈汽車渡海小輪航綫 明年可增至三條 兩艘新輪本年底將派出服務〉,《華僑日報》,1962年10月27日。 到90年代,民欣級單頭車雙層渡輪(民達、民耀和民清號)及雙頭車載客渡輪(民福號)亦間中航行。 其後於1997年,油蔴地小輪開始租用小型渡輪航行以取代自家船隊,並於9月派出裕河、聲威18及新華6號航行。

九龍城汽車渡輪碼頭: 交通

),是位於香港九龍九龍城區馬頭角的一個渡海小輪碼頭,望向啟德跑道發展區一帶,也是香港戰後首個落成的永久碼頭。 九龍城碼頭旁邊有一個名為「馬頭角公眾碼頭」的公眾碼頭。 路政署今日(17日)刊登中九龍幹線啟德西工程招標公告,工程包括重建九龍城碼頭公共運輸交匯處,影響最少14條巴士及小巴路線。 工程造價估計達3億港元以上,預計今年8月展開,為期84個月。 汽車渡輪曾經是本港車輛往來港島及九龍的唯一海上交通工具,直至1998年絕跡維港,成為不少市民的集體回憶。 為了讓市民重溫昔日開車上渡輪的經歷,我們提供懷舊汽車渡輪包船服務,讓你與心愛的汽車駛上渡輪,一邊欣賞維港景色,一邊享用多款港式情懷小食,回味當年。

實際航行時間會受維多利亞港範圍的航速限制、海上交通,天氣及海面情況等因素所影響。 1950年代這裡曾是五光十色的「夢工場」,設有多間著名電影製片場;1970年代就換上各類工廠進駐,包括「藍恩記山墳墓碑工程公司」。 原為九龍巡檢司辦公的地方,是一座三進兩院式建築,牆身及柱礎用青磚及花崗石建造。 屋頂樑架為傳統木結構,鋪素燒筒瓦和布瓦,設計簡單而實用。

九龍城汽車渡輪碼頭: 中環 / 尖沙咀渡輪服務

路政署網頁今日刊登一份招標公告,涉及中九龍幹線啟德西工程,由奧雅納-莫特麥克唐納聯營公司負責設計及監督建造工程,截標日期為今年5月12日正午12時。 為配合中九龍幹線工程,北面泊位由2021年4月19日起暫時封閉,為期兩年,期間渡輪改用臨時設置的潤興號登岸浮躉上落。 儲點兌換一張單程票(現金票價)的兌換率為1儲點等如港幣1元。 不足1儲點的兌換率如下:0.1至0.5儲點兌港幣0.5元;0.6至0.9儲點兌港幣1元。 中醫師鍾伯明曾在地舖「大和堂參茸藥行」行醫數十年,九龍樂善堂總理亦曾為該堂提供義診服務。

  • 載客渡輪服務營運初期,主要以2艘民敦級單頭車雙層渡輪(民義、民信、民厚及民敦號)及民昌級或民量級航行。
  • 但由於受到珀麗灣業主投訴寵物不能乘巴士外出診治,促令航線於2013年6月8日起復航,每日只開三班,以解決燃眉之急。
  • 小公園不太顯眼,非常寧靜,在大樹及石門框陪伴下感覺很療癒。

第2代在1958年啟用,位置在現時灣景廣場,後遷往楊屋道海邊(現時如心廣場附近),青衣大橋1974年通車前,荃灣碼頭來往青衣碼頭的航線是青衣島的主要對外交通工具。 ),又稱荃灣渡輪碼頭,是香港新界荃灣沿海的一個碼頭,位於港鐵屯馬綫荃灣西站以南。 現時碼頭只設有定期航班往返馬灣珀麗灣,珀麗灣航線的營辦商珀麗灣客運原已於2012年12月13日牌照屆滿後不再續約,有關方案往荃灣站由NR331穿梭巴士取代,往荃灣西站建議再轉乘95K線穿梭巴士取代。 但由於受到珀麗灣業主投訴寵物不能乘巴士外出診治,促令航線於2013年6月8日起復航,每日只開三班,以解決燃眉之急。 另為方便該島往新界區住客又開辦新輔助路線NR331S直往荃灣西站。

九龍城汽車渡輪碼頭: 時間表

〈九龍城碼頭對開海面 小輪躉船碰撞 一人墮海失蹤 小輪兩男女乘客在碰撞時受傷〉,《大公報》,1983年8月5日。 〈增强兩渡海小輪航綫 星期例假將有天星小輪行走北角九龍城或北角紅磡〉,《華僑日報》,1967年1月29日。 2000年1月15日,油蔴地小輪載客服務結束,改由新渡輪營辦8條持牌渡輪航線,包括此航線;2002年4月2日起接受八達通繳費。 中九龍幹線主要由隧道組成,通車後將大大紓緩現時來往九龍東西地面道路交通擠塞情況,從而減少地面車輛帶來的噪音滋擾。 環境保護署於2013年7月批准中九龍幹線的環境影響評估報告,並於2013年8月批出環境許可證。 中九龍幹線大部份路段由隧道構成,有助減少中九龍區地面道路的車輛流量,並縮短行車時間。

  • 渡頭每隔約半小時就有船泊岸,個別船身矮的船未能與岸邊梯級靠齊,乘客上船需要大步跨上岸邊,依靠先上岸的市民用手攙扶,一旦風浪稍大,岸上及船上的乘客都有可能墮海。
  • 四日旅遊票於尖沙咀天星碼頭天星維港遊售票處發售,持票者可於四天內不限次數乘搭中環-尖沙咀及灣仔-尖沙咀航線。
  • 路政署轄下中九龍幹線網頁資料亦顯示,馬頭角的明挖回填式隧道選址在現有九龍城碼頭公共運輸交匯處興建,為配合工程,位於隧道走線上方的馬頭角公眾碼頭須要拆卸,並在景雲街休閒小徑臨時重置,工程完成後原位重置。
  • 屋頂樑架為傳統木結構,鋪素燒筒瓦和布瓦,設計簡單而實用。
  • 大和堂中藥舖現已「轉型」為咖啡店,昔日的金漆招牌、百子櫃及鏡架等,讓咖啡店融入於歷史氛圍中;同時,該店亦為建築物注入了新元素,賦予「大和堂」新生命,新與舊,相得益彰。

展品逾400件,加上有不少珍貴舊照,如果想認真了解九龍城一帶的歷史,建議花半小時參觀。 但係由於反應非常熱烈,佢哋好快就需要「加班」,喺6月28號、7月5號同埋7月12號嘅下晝2點15分,由觀塘汽車渡輪碼頭各加開一班。 而另一泊位是用作公眾碼頭(荃灣公眾碼頭),沒有固定航線,現時只供青衣船廠員工早晚往返荃灣購補給物資及假日旅遊船河上落用。 (資料來源:綜合受訪者)作為20世紀本港最重要的過海交通工具之一,汽車渡輪曾承載無數車輛乘風破浪,可惜最終仍難抵時代的巨潮。 雖然昔日風光不再,復辦機會渺茫,但相信汽車渡輪是一代港人寶貴的集體回憶。

九龍城汽車渡輪碼頭: 荃灣碼頭

〈北角九龍城間新闢兩條航線 一載運汽車一載運行客兩線碼頭工程年內完成〉,《華僑日報》,1962年4月21日。 :中午12時05分,此航線的富河往九龍城碼頭方向,在旭日街海心公園對開約200米海面時,有乘客目擊一名男子由船尾位置躍下海中,該乘客立即通知船員及報案。 船長立即停船搜索,並通知水警到場,經翻看閉路電視後,證實一名老翁從下層船尾跳入海中,船長協助警方調查後,駕駛渡輪返回九龍城碼頭落客。 其後油蔴地小輪與政府磋商後,此航線的汽車渡輪於1965年1月27日投入服務,並在當日燃一喜炮替代開幕儀式;但於1974年7月1日取消並由北角至觀塘的汽車渡輪取代。 中九龍幹線西面隧道出口上將建有一個由東至西長約250米,南至北長約270米的園景平台。 園景平台將覆蓋油麻地西工程建造的一段低於地面道路及麗翔道至欣翔道的一段海泓道,提供額外綠化空間。

收費方面,每輛私家車80元,電單車50元;另乘客需額外收費,成人每位100元,2至10歲的小童則每位60元。 船上將供應多款港式懷舊小食、充滿風味的餐蛋麵,亦有串燒及飲品等。 位處於土瓜灣海濱的「九龍城客輪碼頭」及「九龍城汽車渡輪碼頭(即海上部分)」均座落於中九龍幹線 – 啟德西工程區域附近,承建商須按照施工合約的要求採取適當的緩解措施,監察並確保該些建築物不受隧道工程影響。 我們已按相關部門所提供的指引,為中九龍幹線工程進行文化遺産影響評估。

九龍城汽車渡輪碼頭: 西灣河/三家村渡輪 時間表及收費

石門框方柱上刻有對聯「真義著千秋煌煌氣象,武功昭萬古赫赫聲靈」,歌頌北帝的威名。 對聯頂部及底部飾有蝠鼠和吉祥圖案,石門框後方不遠處置有石製擋中。 1950年代,政府在這裏開闢小型公園,並請國學大師饒宗頤教授為古蹟撰寫碑記。 廟內現仍保存由土瓜灣鄉民敬奉鑄於1885年的鐵鐘。 廟宇是兩進三開間建築:所謂兩進,指建築的深度,一個人字屋頂為一進;三開間指建築的闊度,兩牆相距為一間。 廟宇正間供奉主神天后,左次間供奉陪神龍母,亦是水神。

九龍城汽車渡輪碼頭: 九龍城渡輪碼頭

這些改善可減少車輛引致的空氣污染和噪音滋擾,提高中九龍區居民的生活質素。 為配合中九龍幹線工程,我們已拆卸油蔴地分科診療所(新翼)。 位於診所大樓內的醫院管理局設施,已在伊利沙伯醫院新大樓重置。 為配合中九龍幹線工程,我們已拆卸位於廣東道及炮台街的油麻地玉器小販市場。

九龍城汽車渡輪碼頭: 使用情況資訊

2010年,石門框獲古物諮詢委員會評為三級歷史建築。 俗稱牛棚的馬頭角前馬頭角牲畜檢疫站由政府於1908年興建,一直用作公共屠宰場和檢疫站,直至1999年停運。 牛棚在2009年獲古物諮詢委員會評為二級歷史建築,是本港現存唯一的戰前牲畜屠宰場。

以中環航線為例,高峰時超過70、80輛車排隊等候上船。 九龍城汽車渡輪碼頭 九龍城汽車渡輪碼頭 霍永祥憶述,曾見過車龍由統一碼頭排至西環果菜市場,那是「踩單車也要十分鐘才到達」的距離。 等候上船的車輛堵塞了干諾道西至中的道路,船公司需安排加班,同時要由警方協助將車引入德輔道中行駛。 他還記得,當時船員更要加班一小時才完全疏導車輛。

九龍城汽車渡輪碼頭: 航線資訊

CACHe於2005年成立,一直積極舉辦古蹟保育活動。 我們將繼續秉承宗旨,推廣香港歷史文化,建立知識交流平台,鼓勵大眾參與社區文化遺產保育,建立社區身份認同。 除了汽車拋錨,電單車車手被渡輪泊岸時的撞擊力弄得連人帶車倒地、汽車車底漏油等突發情況時有發生,有賴專業的船員一一解決。

其後於70年代加入雙頭車載客渡輪,分別民榮級雙頭渡輪及黃埔船廠製造的雙頭渡輪(民家及民權號)航行。 啟德行政大樓及通風大樓建造工程將應用預製組件技術,並盡量使用可持續森林產品、循環再造及區域內物料、綠色產品,以及無破壞臭氧物質的物料。 規劃及設計時亦積極考慮利用可再生能源、自然光照明和雨水灌溉綠化地帶等的可能性,以減少電力和水資源消耗。

九龍城汽車渡輪碼頭: 渡輪服務

評估結果亦顯示在採取適當的緩解措施後,中九龍幹線工程於建造期間及運作階段均不會影響該等建築物。 興建中的中九龍幹線以隧道形式在九龍城碼頭旁廣場及附近海床下通過,施工期間須分階段封閉九龍城碼頭巴士總站部分土地進行大規模挖掘,以及在碼頭以北海面進行臨時填海以便興建海床下的明挖回填式隧道。 位於土瓜灣海濱的汽車渡輪碼頭建於1965年,經營九龍城至北角的汽車渡輪航線,至1998年停用。 碼頭於2014年9月被古物諮詢委員會評為二級歷史建築。 但係1970年代海底隧道同地鐵通車之後,佐敦道碼頭嘅作用開始減退,但係海底隧道唔准載有危險化學品嘅車用,例如運送石油氣嘅貨車,當時仍然有汽車渡輪嘅需要。 1994年1月6號佐敦道碼頭至中環統一碼頭嘅航線唔再載車,改為只載人。

現時來往九龍東西的主要道路,包括龍翔道、界限街、太子道西、亞皆老街、窩打老道、加士居道行車天橋以及漆咸道北等的交通已接近或已超出道路的容車量,故經常出現交通擠塞情況。 長長的車龍令支路車輛難以匯入這些主要道路,使擠塞情況蔓延至周邊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