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巴18號巴士路線2024詳細攻略!內含九巴18號巴士路線絕密資料

尖沙咀碼頭開經:梳士巴利道、漆咸道南、暢運道、康莊道、漆咸道北、馬頭圍道、馬頭涌道、太子道東、彩虹道、彩虹通道、彩虹巴士總站、彩虹道、斧山道天橋、迴旋處及斧山道。 2010年2月20日:本線由尖東麼地道遷返尖沙咀碼頭,往富山方向繞經尖東麼地道。 尖沙咀碼頭往富山/富山往尖沙咀碼頭,收費為$3.7/5.0;第一個分站就設分段收費為$3.2/4.4。 1933年6月11日地區專利生效後:由九巴接辦,同時設置頭等及二等收費,當時頭等收費為首兩段一毫,其後每段五仙;二等車費為首兩段五仙,其後每段五仙,軍人及小童可以使用二等車票乘搭頭等。 城西道,西祥街北,西祥街,卑路乍街,荷蘭街,堅彌地城海傍,德輔道西,正街,干諾道西,東邊街,干諾道西,港澳碼頭巴士總站,干諾道中,林士街,德輔道中,畢打街,干諾道中,夏愨道,告士打道,維園道,永興街,英皇道,電照街,渣華道,民康街,健康西街,百福道及健康中街。

九巴18號巴士路線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運輸署,〈觀塘線延線通車後的公共交通服務重組計劃的最新安排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2017年2月。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運輸署,〈觀塘線延線通車後區內居民出行模式的變化及公共交通服務重組計劃最新安排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2016年12月。 自從港鐵觀塘綫延綫通車後,九巴多次削減此路線班次,加上受到港鐵沙中線工程影響導致交通擠塞,令此路線經常性嚴重脫班,九龍城區議會收到居民投訴指非繁忙時間等候超過20分鐘,有時甚至等候超過40分鐘才會有一班車。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運輸署,〈新巴第18號線及第18P號線(北角(健康中街) ─ 堅尼地城(卑路乍灣臨時巴士總站)) 服務調整〉[交通通告],2021年9月14日。 若12歲以下合資格殘疾人士及65歲或以上長者正價車費折半後之優惠票價低於$2.0,受惠人士只需支付該原來優惠票價;若60至64歲香港居民或合資格殘疾人士的原來全費票價已低於$2.0,受惠人士亦只需支付原來的全費票價。

九巴18號巴士路線: 灣仔司機疑未拉好手掣 貨車溜後連撞兩車

新世界第一巴士服務有限公司,〈新巴乘客量上升宣佈延長路線18號服務時間〉[新聞稿],1998年9月24日。 城巴有限公司、新世界第一巴士服務有限公司,〈路線 1, 5B, 18, 18P, 18X, 43M, 88X, 113, 904, 971, N8X 西區臨時交通安排〉[乘客通告],2022年11月24日。 即使定線更快捷的支線18P兩度在2004年5月及2010年8月延長服務時間,可幸早年「捷徑王」宣傳深入民心,乘客流失有限,加上此路線途經灣仔北、中環等商業區,客量仍相當不俗。

九巴18號巴士路線

天后站公共運輸交匯處、博覽道東巴士總站、中環碼頭巴士總站及威非路道巴士總站、中港城公共運輸交匯處及旺角(柏景灣)巴士總站。 65歲長者或合資格殘疾人士,及 歲長者已申請樂悠咭者,必須以八達通繳付車資,方可享受兩元票價優惠。 城巴有限公司,〈城巴擬開辦新界東口岸特快路線B7及B8號線 連接香園圍口岸及上水/沙田〉[新聞稿],2023年2月3日。 城巴有限公司、新世界第一巴士服務有限公司,〈新巴為額外11條路線提供實時抵站時間服務〉[新聞稿],2018年8月31日。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運輸署,〈新巴第18、43X及720A號綫修改行車路線〉[交通通告],2011年10月14日。

九巴18號巴士路線: 服務時間

加密班次 中巴時代的本路線,班次平均要20分鐘一班,加上車長經常偷懶,導致班次經常失準,趕走不少客源。 新巴在接辦本路線後不久,便大幅加密班次至6-7分鐘一班,增幅是中巴時代的三倍。 新巴為了要提升本路線的客量,便大力宣傳本路線,於2000年中將本路線命名為「捷徑王」,在行走的巴士上貼上本路線透視廣告,大力推介本路線途經灣仔北的優點,更是首個獲運輸署批准巴士公司使用上層兩側玻璃作商業用途的廣告。

第三代18線於1974年8月26日起投入服務,往來黃竹坑至田灣,1975年1月1日起更改編號為78,現在再重用。 九巴18號巴士路線 另外,初時本路線在巴士站牌是以黃底紅字顯示路線編號,由2010年5月起,本路線取消「黃牌快線」稱呼,巴士站改以紫底白字顯示本路線編號。 九巴18號巴士路線 〈九巴削減18號巴士班次 愛民邨街坊︰40分鐘車程 等車要20分鐘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香港01》,2018年7月20日。 18線班次非常疏落,又面對小巴競爭;加上經常受到旺角道及亞皆老街一帶交通擠塞影響,容易出現脫班,客量欠佳。 九巴助理車務總監黃裕廷在同一節目表示,星期六將新增B9路線,往來屯門元朗及香園圍口岸,只於星期六日及公眾假期行走,每一小時一班,會按客量調配班次。 他又提到,全面通關後,前往落馬洲的B1路線客量倍增,會加開特別班次應付人流。

九巴18號巴士路線: 九龍巴士49X線

2016年1月,再度加入2輛富豪超級奧林比安10.6米(ASV,已撤離)取代2輛Enviro500 12米(ATE)。 同年4月加入2輛富豪B9TL 12米(AVBE)行走,令雙層掛牌車全線重新直梯化。 2020年7月全線改派Enviro500 MMC 12米(ATENU)行走。 另外,69號巴士轉乘622線小巴亦有優惠,乘客只要乘搭69號巴士往天水圍方向,轉乘622線小巴往洪水橋方向;或先乘622線小巴往朗屏方向,再轉乘69號巴士往元朗(德業街)方向,持成人及學生八達通的乘客均可享受$1轉乘優惠。

九巴18號巴士路線

直至2000年初,本路線更成為九巴4條虧蝕最嚴重的巴士路線之一(巴士路線是51、53、63X(改道前)、70)每年虧蝕達港幣200萬元,金額更是年年上升,2008年虧蝕更達800萬元,加上九巴希望騰出資源去經營270A令九巴對本路線採取放棄態度。 在北區、沙田區、油尖旺區等多個地區的路線發展計劃中,多年來一直提議取消本線,但在大埔、北區及沙田區議員的維護下才得以保留。 不過,隨著連接宏照道至太子道東彩虹交匯處的行人通道啟用,附近居民遂步行至該處乘搭巴士外出;加上受到使用車海戰術的九龍專綫小巴46線及公共小巴啟業至旺角線(其後更延長至MegaBox)競爭,令此路線客量大受打擊。

九巴18號巴士路線: 收費

在轉車途中請勿使用八達通卡/電子支付系統乘搭其他非指定巴士路線或其他交通工具,否則不能享有轉車優惠;惟以該八達通卡/電子支付系統進行與乘車無關的交易, 如增值、購買汽水、使用公共電話、即影即有照片不多於九次則不受影響。 由本路線往北角方向於上車後 90 分鐘內轉乘上述路線往九龍方向,兩程總車費為 $12.30(第一程於維園道或以前上車)/本路線之車程為免費(第一程於永興街或以後上車) ;由上述路線往港島方向於上車後兩小時內轉乘本路線往上環方向,兩程總車費為 $13.10。 值得一提,18這個編號,已是第四次使用,第一代18線於1961年9月16日起投入服務,往來山頂至加列山道,1962年4月6日起停止服務。 第二代18線於1962年5月20日起投入服務,往來淺水灣至南灣,袛於泳季假日行走,因六七暴動而停駛,暴動後沒有重投服務。

其後新巴加強推廣,以「捷徑王」作包裝,大力推介路線途經灣仔北商業區的優點;更在此路線車隊的巴士車身貼上透視廣告,乃首個獲運輸署批准以廣告物料覆蓋巴士上層兩側玻璃窗的車身廣告。 在新巴接辦後短短一年,宣傳成果立竿見影,18線客量急升九成,晉身新巴皇牌路線之列,與以往中巴時代乏人問津的「頹線」相比可謂一鳴驚人。 九龍巴士(一九三三)有限公司,〈九巴及龍運再為79條路線增設巴士到站時間預報服務〉[新聞稿],2015年9月1日。 R8線、S64系、龍運巴士青嶼幹線轉車站、屯門赤鱲角隧道巴士路線及所有與其他公司合作的轉乘計劃,一律不能與此轉乘優惠連續享用。

九巴18號巴士路線: 九龍巴士284線

2003年11月16日:本線總站遷往南昌站公共運輸交匯處,以配合九廣西鐵(現稱港鐵西鐵綫)即將通車。 九巴助理車務總監黃裕廷表示,由其營運、來往天水圍至落馬洲的B1路線,通關首日的客量有近一倍增長,至於來往粉嶺、上水以及香園圍的79K路線,昨日亦有約一成增幅。 城巴企業傳訊經理曾安廸在本台節目《千禧年代》表示,新開設的B7路線往來上水至新口岸,首天運作暢順,當中以跨境學童較多,亦有上班人士及旅客。 受影響的巴士路線包括行經東區海底隧道及西區海底隧道的過海巴士線;於東區走廊、中西區、灣仔及銅鑼灣行駛的巴士路線;於彌敦道、亞皆老街、上海街、佐敦道及油尖旺區行駛的巴士路線;以及行經汀九橋、長青公路、長青隧道及南灣隧道的巴士路線。 公共運輸交匯處分為北面、東南面及西南面總共三個部分,當中東南面部分為非專營巴士上客區和巴士落客區,西南面部分為專營巴士上客區與專綫小巴總站。 本文介紹的是位於香園圍邊境管制站客運大樓地下的公共運輸總站:關於位於蓮麻坑路近松園下村通道的迴旋路上的巴士總站,詳見「打鼓嶺 (松園下) 總站」。

  • 本文介紹的是位於香園圍邊境管制站客運大樓地下的公共運輸總站:關於位於蓮麻坑路近松園下村通道的迴旋路上的巴士總站,詳見「打鼓嶺 (松園下) 總站」。
  • 配合南昌站巴士總站因物業發展於2012年9月29日起永久關閉,本路線由當日起總站遷往深水埗(東京街)。
  • 九龍巴士(一九三三)有限公司,九巴及龍運再為79條路線增設巴士到站時間預報服務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新聞稿],2015年9月5日。
  • 1996年8月19日投入服務,由九巴及城巴聯合經營,城巴在其發展計劃中,計劃把旗下的過海隧道巴士線改為24小時服務,而此線獲列作試點之一,後得運輸署批准而成功開辦,初時來往沙田火車站及華富(中),行車路線與日間的170線相約,但不經培正道。
  • 運輸署在「2018-2019年度巴士路線計劃」中建議開辦一條新巴士服務,來往彩明苑至烏溪沙站,途經尚德邨、坑口、寶林、將軍澳隧道、觀塘繞道、大老山隧道、沙田第一城、石門、亞公角及馬鞍山新市鎮,於星期一至五上下午繁忙時間雙向各對開一班,並決定以招標形式遴選營運公司。

新世界第一巴士服務有限公司,〈新巴18號線提升服務 18P號線服務調整〉[新聞稿],2021年9月15日。 公共運輸研究組,〈新巴18X擬再改線 往東區部份時段繞經中環〉,香港獨立媒體網,2017年1月16日。 新世界第一巴士服務有限公司,〈新巴18、43X、720A及914X號線將繞經夏慤道新政府總部〉[新聞稿],2012年2月14日。

九巴18號巴士路線: 八達通轉乘優惠

2012年9月29日:南昌站公共運輸交匯處因物業發展而停用,本線再次以深水埗(東京街)巴士總站為總站。 2003年6月29日,新何文田邨公共運輸交匯處啟用,本線往愛民方向改為繞經該處,不經常盛街;往深水埗方向不經常富街及常盛街,改於佛光街設站。 他又指,來往屯門及香園圍的B9路線本周六起會投入服務,初期只在周六日提供服務,每小時一班,會因應客量安排後備巴士加強班次。

2016年10月6日:總站由深水埗(東京街)遷往長沙灣(深旺道),以配合前者因西北九龍填海區第六號地盤公屋發展計劃施工而停用。 往愛民方向離開新總站時,會行經興華街西、連翔道及東京街西,然後行回深旺道原有路線。 運輸署其後在「2020-2021年巴士路線計劃」中建議分拆相關路線,分別來往烏溪沙站及康盛花園,以及來往碩門邨及彩明苑,前者經錦英苑、新港城、恆安邨、富安花園、亞公角、坑口及寶林,後者經愉翠苑、廣源邨及將軍澳市中心;兩者均於星期一至五上下午雙向各對開一班。 但計劃出爐後,部分區議員認為分拆路線會分散資源,要求維持原有走線;但亦有議員認為分拆路線可以提高營運效率,又要求新路線與新巴798線重組服務範圍等。 九巴18號巴士路線 客量隨著人口增長而不斷上升,加上區內另一個由私人發展商參與建造、較為大型的居者有其屋項目麗晶花園於隨後分階段入伙,本線提升為每天全日服務,以應付乘客需求。

九巴18號巴士路線: 使用狀況

這條是首批行走獅子山隧道的路線,並設有28個雙向及一個單向分段,首班車5時50分由佐敦道開出。 前身為1990年9月1日設立,早上繁忙時間來往黃泥頭和沙田市中心的83K特快班次,為廣源邨的居民提供往來沙田市中心的接駁服務。 1991年3月1日,此特別班次擴展服務至下午繁忙時間並於1996年4月29日改為83S,來回程不經83K線所途經的愉翠苑、沙田第一城、瀝源邨及禾輋邨。 2018年8月14日上午11時30分至12時,汽車交通運輸業總工會九巴分會及龍運分會在沙田新城市廣場巴士總站發起封站行動抗議。

  • 城巴有限公司、新世界第一巴士服務有限公司,〈新巴為額外11條路線提供實時抵站時間服務〉[新聞稿],2018年8月31日。
  • 時任西貢區健明選區區議員梁里指,將軍澳區缺乏來往馬鞍山的巴士線或小巴,如居民要來往兩地只能選擇乘搭港鐵,部分屋苑居民更需乘搭小巴前往港鐵站,整個車程十分費時,希望運輸署可以於2019年中前落實新路線和時間表。
  • 雖然九龍巴士288線及九龍巴士288A線以「沙田市中心」為循環點,但實際上並不停靠此站,而是在擔杆莆街近沙田大會堂停站。
  •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運輸署,〈觀塘線延線通車後區內居民出行模式的變化及公共交通服務重組計劃最新安排〉,2016年12月。
  • 公共運輸交匯處分為北面、東南面及西南面總共三個部分,當中東南面部分為非專營巴士上客區和巴士落客區,西南面部分為專營巴士上客區與專綫小巴總站。

本路線在新巴接辦後不足一年,客量急升90%,原本一條客量奇低的中巴路線,在新巴手上可以起死回生,成為了新班主手中的重要皇牌路線,短短一年間由中巴時代乏人問津的「頹線」晉身成為新巴其中一條皇牌路線。 初時總站為西環(荷蘭街),1999年8月15日起配合堅尼地城(卑路乍灣)巴士總站啟用遷往該處。 ,乘客使用此付款方式不能享有與非九巴/龍運路線之轉乘優惠,亦不能享有「公共交通費用補貼計劃」及「長者及合資格殘疾人士乘車優惠計劃」。

九巴18號巴士路線: 九龍巴士81線

乘客使用上述付款方式,將只可享有與其他城巴/新巴獨營路線或聯營線城巴/新巴班次之轉乘優惠,亦不能享有「公共交通費用補貼」及「長者及合資格殘疾人士乘車優惠計劃」。 港島市區巴士路線18,由新巴營辦,來往北角(健康中街)及堅尼地城(卑路乍灣)(星期一至五上午繁忙時間西區總站縮短至上環(永和街),以及只提供西行方向單向服務),途經炮台山、灣仔北及中環。 乘客亦可透過多元化電子支付系統(e度嘟)繳付車資,包括使用非接觸式VISA卡、JCB卡、萬事達卡、銀聯卡、Apple Pay、Google Pay、Samsung Pay、AlipayHK「易乘碼」及銀聯雲閃付或BoC Pay「乘車碼」。 乘客使用此付款方式,不能享有與非九巴/龍運路線之轉乘優惠,亦不能享有「公共交通費用補貼」及「長者及合資格殘疾人士乘車優惠計劃」。 本路線提供港鐵南昌站、深水埗、大角咀循環往返旺角、何文田及愛民的巴士服務,於1975年8月1日起投入服務,當時往來大角咀碼頭至愛民/何文田,以循環線形式運作,是九巴首條以循環線形式運作的巴士路線。 1983年9月28日起配合何文田區巴士線重組,延長為荔枝角(橋底)(1985年5月31日改稱美孚)至愛民,並取消循環運作。

九巴18號巴士路線: 九巴增設69號巴士 往來元朗同心村及天水圍北一帶

香園圍邊境管制站客運部分於2023年2月6日投入運作,城巴B7線及新界專綫小巴59S線同日起投入服務,此站隨之而啟用。 公共運輸交匯處採用室內設計,分為北面、東南面及西南面總共三個部分,當中西南面部分由專營巴士與專綫小巴共用。 巴士公司命名此站為「香園圍口岸」(Heung Yuen Wai Port),惟九巴落客站英文另作「Heung Yuen Wai Control Point」。 路程/登車站空調收費全程收費$16.6收費備註12歲以下小童及65歲或以上長者半價優惠;半價後不足一角之餘數亦作一角計算。 此路線只於渣打香港馬拉松舉行當日凌晨提供服務,方便居於將軍澳北部的全程及半程馬拉松參賽健兒前往賽事起點。 新世界第一巴士服務有限公司,〈路線18西行干諾道西巴士站安排〉[乘客通告],2013年11月26日。

九巴18號巴士路線: 九龍巴士97線

1997年1月13日:因270A線投入服務,為善用270A收車的空調巴士提供空調服務,成為第一條途經大埔公路(沙田馬場至廣福段)提供空調巴士服務的全日路線。 但空調巴士班次極為疏落(本線在一般情況下只有一輛空調巴士行走,每個方向平均每3小時才有一班空調巴士)。 往機場方向之乘客享用「九巴路線之間的轉乘優惠」後,緊接轉乘的一程龍運巴士A線仍可享用此轉乘優惠,折扣額為第二程九巴路線扣除優惠後的車費與$6.0中的較低者,故此如第二程九巴路線是免費轉車,則不會享有此轉乘優惠。

九巴18號巴士路線: 旺角凍肉舖職員雪櫃清雪粒 突爆炸搶火燒傷2人

因應港鐵西港島線通車後巴士流量變化,及北角往返中上環商業區的需求,於2015年4月的最後修訂,則保留本路線,但改為星期一至五早晚繁忙時間單向服務,並取代18P線原計劃的早上特別班次,2號線則維持路線不變及加密班次。 九巴18號巴士路線 此路線全程收費為$8.5,相對較路程較短,來往馬鞍山新市鎮和藍田的九龍巴士89D線的$9.4便宜。 提升至每天全日服務 在中巴時代,本路線服務時間只是到傍晚,而且逢星期六下午、星期日和公眾假期停開。

九巴18號巴士路線: 九龍巴士N73線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運輸署,〈觀塘線延線通車後區內居民出行模式的變化及公共交通服務重組計劃最新安排〉,2016年12月。 18線班次疏落,又面對紅、綠小巴競爭;加上經常受到旺角道及亞皆老街一帶交通擠塞影響,容易出現脫班,除繁忙時間外客量不佳。 值得一提,18這個編號,已經是第二次使用,第一代18線為香港老牌路線,於二十世紀三十年代由中巴開辦,往來粉嶺至沙頭角,1933年6月11日地區專營權生效後由九巴接辦,二次大戰期間曾一度暫停服務,1973年7月16日配合九巴大幅度重整路線改稱77,即今日的77K線,現在再重用。 屏東縣政府交通旅遊處長黃國維說,墾丁森林遊樂區面積廣達75公頃,此次試運行採郵輪式巴士載客方式,去程由墾丁森林遊樂區售票口至觀海樓,中間停靠遊客中心15分鐘,回程由觀海樓至售票口,中途遊客中心僅提供下車服務,全日來回共6班次,路線全長1.9公里。 運輸署在此線投入服務後不久(10月7日)於將軍澳隧道轉車站實地視察,指出此路線於上午往沙田及下午往將軍澳方向的載客率分別約為28%及29%。 由於本線客量持續偏低,因此經常被九巴計劃取消本線,最終九巴決定於2008年12月7日起取消本路線。

九巴18號巴士路線: 九龍巴士289R線

路程空調收費全程收費$5.2收費備註12歲以下小童及65歲或以上長者半價優惠;半價後不足一角之餘數亦作一角計算。 九巴18號巴士路線 九巴18號巴士路線 1993年2月7日:回復以循環線形式運作,修改行車路線:改為由深水埗碼頭開出,於愛民折返;來回不經山谷道邨。 1983年9月28日:取消循環運作,並由大角咀碼頭延長至荔枝角(橋底)(1985年5月31日起改稱美孚)。

九巴18號巴士路線: 九龍巴士47A線

服務由九巴81(往返沙田)、271(往返大埔)、270A(往返北區)取代。 2019年9月9日:星期一至五上午及下午繁忙時間各增設一班繞經九龍灣商貿區之特別班次,並延長服務時間。 1982年至84年,貼鄰觀塘道以西的九龍灣填海區上,多個臨時房屋區及首個公共屋邨啟業邨正式落成,而屬於居者有其屋項目的啟泰苑亦由1983年起陸續入伙,為減輕駛經觀塘道的巴士路線負荷,本線遂由該年起開辦,當時稱為24K線,方便居民到達旺角後,轉乘火車、地鐵或巴士來往各區。 九龍巴士(一九三三)有限公司,〈九巴5線巴士總站由尖東遷往尖沙咀碼頭巴士總站〉[新聞稿],2010年2月17日。 城巴機場快線長者優惠祇提供予六十五歲或以上人士,六十至六十四歲人士欲享受城巴機場快線之轉乘優惠必須使用成人八達通卡/電子支付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