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導航放射治療2024詳盡懶人包!專家建議咁做…

治療結束後約1個半月追蹤腦部核磁共振,腫瘤已縮小,目前正持續接受口服化療藥物的治療。 當然,大家可以放心,放射治療師全程監察病人的情況,如發現明顯的位置變化,會及時暫停治療,重新進行影像導航,再開始治療。 因為在治療計劃中時已經考慮了這個問題,預留了一定的邊際,務求可以「電」到腫瘤目標。 第一,影像導航不能做到病人位置完全與模擬掃描的影像一樣。 不過,人體是軟綿綿,加上人體內有很多器官,會互相影響。 誤差總會有,但是影像導航的作用是將這誤差由厘米,變成毫米,已是幫助很大。

影像導航放射治療

利用較高能量的放射線來治療腫瘤或是某些疾病,就是所謂的「放射線治療」,也就是俗稱的「電療」。 治療腫瘤高能量的放射線可以殺死體內的細胞,並防止細胞繼續生長與分裂,腫瘤細胞生長分裂的數目比一般正常組織細胞來的旺盛,放射治療就是利用這種特性,針對生長分裂較迅速的腫瘤細胞加以摧毀,而正常組織的修復能力較佳,所以周圍的正常組織傷害也較少。 治療師會利用有關模具為病人進行一次成像掃描,如:電腦掃描、磁力共振或正電子掃描。 其後,治療師會以墨水筆在病人身上畫上記號,以進行治療時作治療位置之對位。 重要安全訊息:用來治療癌症與其他疾病的瓦里安產品存在副作用風險,根據治療的身體部位,所產生的副作用可能有所不同。 如需使用瓦里安產品相關風險的安全資訊,請造訪我們的安全資訊頁面。

影像導航放射治療: 傳統放射治療(2DRT)

因為強度調控放射治療不僅是“順形治療”,它亦有順著靶體積各部位厚薄的不同而給予“最適強度”的功能。 其方法將照野分割為許多個射束小單位(beamlets),其中每個射束小單位的強度依不同位置而加以調控,由快速的電腦執行反覆運算,透過最適化的步驟,運算出的強度分佈最符合事先所輸入之治療目標及劑量限制。 IMRT使放射劑量能更精準地完全依據腫瘤的形狀及深度來分佈;此外,周遭正常組織與器官的劑量能夠降至最低,期望能更進一步提高腫瘤劑量,達到更好的腫瘤控制率及病患的生活品質。 每分鐘最高1400監測單位的劑量率可大幅縮短治療時間。 對於少次數、高劑量的全身立體定位放射治療技術,可將放療時間縮短至15-25分鐘內完成。 從2維平面影像到3維立體錐形射束電腦斷層,發展至4維呼吸調控造影技術及治療中動態同步成像的功能,即時影像追蹤監控讓腫瘤無所遁形。

影像導航放射治療

在實務治療上除了極早期的腫瘤外,已不再僅以一種治療方法來處理癌病,而是經由多科專業醫師的合作,有計劃進行系統性的治療,以達到更好預後及最少的副作用。 另外,拜影像學與電腦科技進步之賜,也使專業醫師可以更容易定位出腫瘤的位置,利用各種治療方式的優缺點,在不同腫瘤、不同期數、不同身體狀態下給予最好的治療。 癌症患者進行放射治療時,多數會存在一些迷思,尤其擔心放射治療副作用大,所以不敢嘗試。 此外,一般人對於放射腫瘤科經常提到螺旋刀、電腦刀、真光刀等名詞,也是霧煞煞!

影像導航放射治療: 磁力共振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

安裝在天花的定位X光機,可即時追蹤目標腫瘤位置,即使患者的身體有所移動亦不會偏離目標,而醫生替病人治療腦腫瘤時,亦不需以頭釘固定頭顱,減低對患者傷害。 放射治療(電療)在治療不同階段的癌症治療都有廣泛用途,包括達到根治、輔助治療、紓緩不適三大目的。 大部分癌症患者會在接受腫瘤切除手術後接受電療,以清除殘餘癌細胞,減低日後復發的機會,提高整體存活率 。

  • 另外,由於腦下垂體用於控制卵巢排卵,其所接收的輻射亦可能會影響生育能力。
  • 針對頭頸部癌症,能降低口腔黏膜發炎以及改善唾液腺口水分泌等優點,例如:鼻咽癌、口腔癌、下咽癌、口咽癌、喉癌…等。
  • 因其可選擇角度眾多,對正常組織有不錯的閃避能力,由於射束形狀及強度的因素在腫瘤處劑量分佈較不均勻。

它能產生4-25 百萬伏特 的高能量X光及或電子束(Electron Beam)。 影像導航放射治療 高能量的X光射線能治療深層的腫瘤如鼻咽癌及前列腺癌。 現時6 MV X光射線是最為廣泛使用的能量,因為它穿透身體組織的能力適中及對治療房間的輻射防護要求相對較低。

影像導航放射治療: 我們的儀器

放射治療師會移動新的X光影像,去貼近模擬掃描重建出的X光影像。 為了應對這一問題,科技發展促成了錐狀射束電腦斷層掃描的出現。 同樣是借助X光儀器,現今已可以產生一個類近電腦掃描的三維影像。

  • 事實上,現今的影像導航技術己相當成熟,研究亦指出毫米的奕差不會對整個治療造成明顯的影響。
  • 近接治療常使用於子宮頸癌、子宮內膜癌、及攝護腺癌,也可應用於其他它可以置放導管的腫瘤。
  • 癌症病人的免疫系統較一般人差,加上腫瘤可能隨時有變化,在治療前有最新的影像,可以及早處理突發事宜。
  • 截至2012年,國內的放射治療儀器,共有5台電腦刀,7台加馬刀,45台近接放射治療機,140台的直線加速器,其中直線加速器是標準放射治療的主力設備。

體內放射治療又稱為近接治療、近接治療是將放射性物質順著導管植入腫瘤或腫瘤週邊組織來殺死腫瘤細胞。 對於提高腫瘤局部劑量而不影響鄰近組織有很大的幫助、但限於人体結構因素只對少數導管可進入或植入之癌症治療有所助益;最佳的例子為子宮頸癌、攝護腺癌。 負責製作病人衛教光諜、衛教手冊及衛教單張以減少病人接受治療時之恐慌及不安全感。 可補足工作人員因忙碌而有解說不清之缺憾、也可傳達正確的癌症醫療觀念。 因重複對治療中照護的說明、可减少病人因誤解而產生可避免之副作用。

影像導航放射治療: 螺旋放射治療系統 Radixact X9 – Tomotherapy

為提供最先進的放射治療服務,中心配備了兩組嶄新的影像導航放射治療 裝置。 將精細的掃描影像融合於放射治療系統,使我們能夠即時驗證放射治療範圍與腫瘤及周邊組織的位置,以致提升治療的精確度。 相對於傳統治療,此技術可減少照射腫瘤範圍的邊界及附近的健康組織,將放射治療的副作用儘量減低。 未來放射治療領域,「質子治療」會是另一種更全面性的治療方式,近年來受到眾多腫瘤學家和患者廣泛關注的一種先進的腫瘤放射治療方法。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腫瘤醫療中心主任陳建安表示,質子治療有自己的獨特優勢,那是以極高能量、集中一點燒去的方法來消除癌細胞,過程中讓質子射束將能量集中照射在癌變組織上,從而較少傷及周圍的正常組織。

電療的正式名稱是放射治療,是化療、手術、標靶藥外,現代醫學最常見的治療癌症方式。 電療的原理是將高能量放射線射向腫瘤,破壞癌細胞的染色體(DNA),今細胞無法正常分裂甚至淍亡。 雖然放射線同樣會影響正常細胞,但正常細胞具有自我修復能力,而癌細胞則缺乏這種能力。 他指出,由於精準度高,能縮小治療的誤差範圍,藉此降低周邊正常組織副作用,經過臨床長期追蹤,證明使用影像導航放射治療在攝護腺癌上副作用差距在20到30%以上。

影像導航放射治療: 癌症放射治療副作用沒有以前那麼大!螺旋刀、電腦刀不代表手術,是高精準劑量

如果發現治療床的移動幅度超出了可接受範圍,治療師會再拍新一張X光影像,再作比對,驗證新的病人位置,是不是真的更貼近模擬掃描重建出的X光影像。 如果發現仍然需要再次大幅度移動治療床,就恉重複上述步驟,直至位置誤差少於安全水平。 第一,正如上面強調,影像導航有助放射治療師看到病人體內器官及骨骼位置,與之前的電腦模擬掃描比對,藉此調整治療床位置,使病人的位置可以確切回復到設計的位置。

影像導航放射治療

偏擺,英文是yaw,或更多人會用rotation來代替,因為這會更容易理解。 這是指放射治療床會旋轉,或是順時針轉動,或是逆時針轉動,使病人身體也相應地移動。 PV或EPID指的是以MV能量(即普通X光能量的10倍左右)製作X光影像。 影像導航放射治療 PV或EPID 的輻射線釋放方向等同於治療輻射的釋放方向,同樣都是從機頭方向射出。 而壞處是MV能量會穿過大部分的人體結構,令所產生的X光影像較為模糊。

影像導航放射治療: 癌症患者必須接受放射治療(電療)嗎?

目前主要應用在肝癌、腎臟癌及攝護腺癌,可同時處理6顆以下且大小為6公分以下的腫瘤。 此手術費已由健保給付,但材料部份仍須自費,約6~12萬元。 正子攝影:主要是利用腫瘤代謝較快的特性,以腫瘤細胞機能上的差異來早期偵測到腫瘤。 目前健保僅給付乳癌、直腸癌、大腸癌、肺癌(非小細胞)、淋巴腫瘤、黑色素癌及癲癇等在開刀前以正子攝影方式評估腫瘤是否適合開手術的費用,其他腫瘤則須由患者自費約4萬元。 癌症是國人健康最大的威脅,許多人聽到癌症自然而然就會與「絕症」聯想在一起,其實癌症並非絕症,而且若能早期發現往往都能獲得良好的治療與控制,也就是說,影響癌症治療預後最大的因素是期數。 影像導航放射治療 在政府德政下,台灣已有很好的健保系統,讓一般民眾百姓能以很低的保費及醫藥費,得到適當的治療,但由於健保只是提供基本的保障,若想得到更好的診斷、治療或新型手術,民眾常必須自費支付。

再加上實時影像導航(Real-time image guided)設備,如德國的Brainlab ExacTrac放射治療之實時影像追蹤調控系統,治療的準確度及效率便能顯著提升。 這套系統配置了兩對低能量X光管、X光感測器(圖六)及紅外線影像導引功能設備(最新還附有熱能探測技術);再加上先進的影像融合術,使治療定位的準確度達到1毫米以下,另外治療一個靶區的時間只要20至30分鐘。 若病人位置在治療其間有所徧差,系統會顯示訊息,放射治療師便會按停治療,接著再重新對位及繼續治療。 理想放射線治療目標,是希望同時達成:腫瘤治療效果好,以及週邊正常組織副作用低。 然而,這兩者間常存在著衝突與矛盾,因為在技術與設備相同的前提下,腫瘤劑量的提高,勢必代表更高的正常組織的劑量。 放射治療醫師必須在治療效益和副作用之間尋求平衡,而許多新式放射治療技術與設備,亦是朝此一目標不斷突破與發展。

影像導航放射治療: 影像導航不能應付開始治療後的位置變化

「定位X光機」是在治療現場,協助即時追蹤及鎖定目標腫瘤位置,令治療準確度極高;亦正因如此,治療腦部腫瘤時,不須如其他放射手術平台般,以頭釘固定病人頭顱,大大減低了對患者的傷害。 部分腫瘤,如肺癌、肝癌等,會隨人體呼吸而移動,傳統的治療,須要增大電療範圍,對正常組織造成不必要的傷害。 影像導航放射治療 影像導航放射治療 而「呼吸同步系統」能偵測並鎖定隨着呼吸移動的腫瘤,機械臂會即時因應改變,帶動直線加速器移向指定坐標,向腫瘤投射,達成實時的呼吸追蹤放射治療。

放射治療技術數十年的演進,從最簡單的前後、左右對照的二維放射治療,到多角度的三度空間順形治療,再進化到可以產生凹形劑量分布的強度調控放射治療,劑量分布的精緻程度不斷提升。 由醫師與物理師確認治療計畫之正確及可行性後,治療即可執行。 診間會於製作固定模具和電腦斷層模擬定位後和您約第一次治療時間。 等第一次治療結束,放射師會安排您日後每天的治療時間,原則上治療為ㄧ週五次(星期一至星期五),治療次數視腫瘤特性而定,一般為 6-39 次左右之療程。 整個治療療程大約需 分鐘,(包含前置影像確認大約 3-5分鐘,以及進行照射治療大約 5-10 影像導航放射治療 分鐘)。 當定位的步驟完成以後,您的醫師會在您的電腦斷層影像裡標示治療範圉,接著再找出適當的治療角度以避開正常的組織,確保腫瘤組織接受足夠的劑量,同時讓正常組織接受最少的放射線。

影像導航放射治療: 狂放屁正常嗎?醫揭「正常指標」 3情況快就醫

Initial note須於放射治療模擬攝影後一週內呈現於醫院病歷內。 負責所有放射治療儀器的校正、驗收、測試、品管,放射治療劑量之驗證與評估,輻射防護與屏蔽設計,確保所有治療儀器的可靠度與精確性,並研發新技術及教學訓練。 負責協助放腫科醫師做電腦治療計劃,把治療資料輸入電腦,計算出腫瘤及附近正常組織器官接受放射線劑量的分布狀況。

影像導航放射治療: 影像導航弧旋刀,讓放射治療更具品質

在放射治療過程中,精確的規劃治療靶區對控制腫瘤及保護周邊的健康組織是十分重要。 相比起傳統電腦掃描,磁力共振掃描除了能提供更清晰的軟組織影像外,掃描過程還不涉及輻射,因此用作反覆核實治療位置也不會對病人造成額外的輻射傷害。 過去近距離放射治療是用X光,為病人從正面和側面進行X光檢測,經醫生鎖定位置後,進行治療。 由於影像不清晰,令醫生很難了解腫瘤實際的位置,甚至很難精準評估腫瘤於治療過程中的變化和成效,難以準確判斷所需劑量。 放射治療為治療癌症的重要方法之一,如何精準掌握放射治療的 範圍及劑量,是醫界不斷追求的目標。 目前一般傳統放射治療是 利用直線加速器產生X射線來殺死腫瘤細 胞,但腫瘤週遭的正常組織器官可能也接受到不必要之放射劑 量,進而產生傷害或副作用。

影像導航放射治療: 【子宮頸癌】3D近距離放射治療 副作用少存活率高

例如,如使用CBCT,可以直接看到病人的情況,腫瘤會不會突然增加了體積? 雖然CBCT的目的不是用作診斷之用,但如果醫生發現明確的腫瘤變化,或會調整治療計劃,甚至延遲治療,以處理突發情況。 如果沒有影像導航,要發現上述情況,可能就要留待治療結束後的覆診才得知,那有可能會錯過最佳治療時間。 治療開始時,放射治療師會先安排病人到治療床上,利用激光儀器輔助,根據治療計劃進行定位及調整。

影像導航放射治療: 香港綜合腫瘤中心 ( 九龍 )

動態捕捉的影像導航放射治療技術在每個治療階段中,能再次確保治療的精準度。 影像導航放射治療 治療機上錐形電腦斷層掃描可擷取靜態/動態及平面/3D的影像,配合治療系統整合,使得治療過程更加完善。 基於目前的技術水準,並考量臨床使用的可行性,放射治療不確定性的解決之道,首推影像導引放射治療:每次治療前,擺位完成後,擷取病患的影像(X光片或是電腦斷層),修正誤差後,再進行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