屯門公路車禍8大分析2024!專家建議咁做…

踏入二十一世紀,雖然大欖隧道和汀九橋及九廣西鐵先後在1998及2003年間相繼通車,曾經稍為減低屯門公路交通負荷。 初時估計要到2020年底,屯門至赤鱲角連接路落成,屯門往返香港國際機場時間將大為缩短後,相信有效分流屯門往來赤鱲角的車流。 而在2003年發生的屯門公路雙層巴士墮坡事故,使屯門公路的安全和繁忙情況再度引起社會人士關注。 早上8時許,一輛輕型貨車、一輛268M單層九巴、一輛69M雙層九巴依次沿屯門公路往荃灣方向行駛,其後輕貨意外自炒,尾隨2輛巴士收掣不及撞上前車,輕型貨車車轆飛脫,擊中旁邊一輛私家車。 268M九巴右邊車尾損毀,69M九巴左邊擋風玻璃嚴重碎裂,大批乘客下車。

墜石意外發生後,負責大欖段工程的承建商堅持必須封閉往九龍方向所有行車道,才可安全進行鑿石工程。 屯門公路車禍 政府認為這建議不可接受,承建商便一直停工,更邀請一位國際知名岩石工程專家檢視有關斜坡,深入檢討施工方法。 該名專家的結論是,大欖段餘下工程,就法律及實際環境而言,都不可能按照合約條款進行。

屯門公路車禍: 巴士專綫

事發時,巴士上載有四十名乘客,多為前往天水圍上班或上學之人士,當中有近三分一從事教育行業,任職於區內九間學校。 有巴士員工接受電台訪問指出,當日貨櫃車司機聲稱路上有「警察」指揮它轉往左線,疑涉及靈異事件,但此說無其他佐證。 現場消息稱,涉事客貨車當時疑壞車,停在左一線,其間亮起危險警告燈(「死火燈」),而客貨車尾門則被人開啟,為向上掀起的打橫狀態。 然而,該輛雙層城巴駛至時,卻未及煞車直撞向客貨車車尾,掀起的尾門卻如刀鋒一樣,硬生生撞入巴士車頭,剛好撞及巴士車長的頸部,登時大量出血昏迷,惜搶救後返魂無術。 屯門公路車禍 另外他提醒職業司機「愈唔危險,愈熟嘅路,愈要提高警覺。」在高速公路上都有可能遇到障礙物、壞車、貓狗等突發情況,切勿因熟路而掉以輕心。 本網誌旨在收集與記錄有關動物權益的新聞、評論、統計、影像等,以便資訊流通,利於討論教育。

屯門公路車禍

因應工程進度,屯門公路介乎荃灣至汀九段的的臨時收緊車速安排於2014年10月12日起取消;而屯門公路介乎深井至三聖墟段的臨時收緊車速安排緊接於12月31日撤銷。 不過屯門公路為免費使用,汽車流量仍然甚高,引致路面損耗嚴重,大部分地面路段的使用年限已經屆滿。 屯門公路每年維修保養費用約為每平方米43元,較相鄰的元朗公路和新田公路所需費用高出約22%;隨着屯門公路日漸老化,再進行維修並不合乎經濟原則。 再者屯門公路是根據七十年代設計標準而建造,並不完全符合千禧年代快速公路標準,加上深港西部通道啟用所帶來的車流,勢必加重屯門公路負荷。 眼見大欖段爬山線工程完工無期,當局於1996年10月探討完成大欖段餘下工程的方法,其中一個方案是改為向海方向施工,以避免要削割石坡。 政府亦進行了一項研究調查,大欖段已因工程暫停而形成樽頸位,削弱了屯門公路爬山線效能,因此有必要繼續工程,以應付日益增長的交通需求。

屯門公路車禍: 男子街頭捱斬逃命 奔出屯門公路遭車撞斃分屍

政府方面隨即將屯門公路往荃灣方向全面封閉,直至同年的中秋節前解封,詳情可見上文。 事發後政府成立了「屯門公路交通事故獨立專家小組」調查屯門公路的安全性,同年12月5日發表的報告指出屯門公路有些地方未達現行標準,但基本上該道路是安全的,出事地點設計並無不妥。 專家小組的報告內指出,70年代設計、1983年落成的屯門公路很多地方未能達到事發時的道路安全標準,包括部份路段的最高坡度高出近一倍、圍欄過低、彎位過急、行車線寬度較標準窄、路肩只得1.5米等。 死傷者分別被送往屯門醫院、仁濟醫院、瑪嘉烈醫院和明愛醫院。

)是香港9號幹線(新界環迴公路)組成路段最長部分,為香港第一條快速公路,亦是以全長19.3公里位列香港第三長的道路(以幹線路標計),連接屯門藍地及荃灣柴灣角。 屯門公路重建及改善工程已於2015年12月完工,現時沿途大部份為3線雙程分隔公路。 屯門公路車禍 不幸身亡的城巴車長姓朱,63歲;而貨車司機姓曾,60歲。

屯門公路車禍: 九巴265M線巴士墮坡事故

由於條罪最高刑罰係監禁6個月,而李秋榮已經坐咗7個月監,所以即時獲釋,但停牌刑罰冇變。 法官並強調,雖然被告嘅罪行造成嚴重後果,但唔代表被告嘅罪責特別嚴重。 唔少傷者、死者家人甚至係事發現場嘅村民都對第一審裁決及上訴裁決不滿。

專家小組於2003年11月27日發表報告,並於12月5日召開記者會講述報告內容,報告認為屯門公路本身是安全的,出事地點設計並無不妥。 報告提出多項建議,改善本港道路安全,亦向政府建議日後新登記的公共巴士必須安裝行車記錄儀。 為配合救援工作,警方派出150人到場協助救援及指揮交通,並一度封閉意外現場附近一段青山公路-汀九段來回方向行車綫,以便設立臨時停屍間用作暫時存放屍體,期間九巴53及234B線須臨時改行屯門公路。 在進行改善工程同時,政府在屯門公路及青山公路大欖段之間興建大型巴士轉乘站,方便屯門區居民轉乘巴士路線前往各區。 工程包括在大欖角迴旋處附近興建往屯門方向巴士轉乘站;而在小欖交匯處附近則會興建往九龍方向巴士轉乘站。

屯門公路車禍: 立即下載 Yahoo 新聞 app

路政署初步調查顯示出現問題伸縮縫原本位處舊橋左邊路邊位置,但道路擴闊工程後交通改道,涉事伸縮縫所在位置於去年年初變成行車道中線一部分,車輛不斷在該處經過,伸縮縫基座受到磨損,最終螺絲鬆脫外露。 警方曾經紀錄過有幾名非法賽車手駕駛車輛以160公里的時速逆線行車。 昨日凌晨時分,一輛Tesla電動車沿屯門公路馳騁,期間懷疑失控,衝剷石壆及撞毀路邊指示牌後,再橫越兩條行車線停在路邊。 救援人員趕至,發現80後男司機昏迷躺臥駕駛座,儘管全身無明顯受傷痕迹,惟送抵醫院後證實不治。 據悉,司機懷疑在駕駛時突然病發暈倒,致車輛「無人駕駛」肇禍,惟確實死因仍有待驗屍確定。 警方正就事故經過及原因展開調查,並呼籲目擊者提供資料,以助查明真相。

屯門公路車禍

意外引起了公眾的關注,因此行政長官委任了獨立專家委員會調查事故,但該委員會不會追究責任,而只會提出建議防止同類意外;另外立法會也曾就車禍展開特別會議討論。 被告上星期六從羅湖管制站入境香港,入境處對其訪港目的存疑,拒絕他入境香港,並作進一步調查。 被告在警誡下承認2018年後已與妻子失去聯絡,因貪圖方便繼續使用探親簽注入境香港。 根據入境處紀錄,51歲被告2015年在內地與一名香港居民結婚,婚後至2020年初,一直以探親簽注入境香港。 入境處及後發現被告的妻子於2018年在港離世,但被告仍多次以探親簽注入境香港,遂展開調查。 愛護動物協會回覆《香港01》查詢表示,今早有行山人士報稱在唐人新村一山頭,有「豹貓」遭捕獸器夾住,愛協聯同消防、漁護署人員及警察到場,跟隨報案人步行到涉事地點,發現被夾的並非豹貓,而是「小靈貓」(又名「七間狸」)。

屯門公路車禍: 屯門公路致命車禍 男司機涉危駕導致他人死亡被捕

唯2007年7月深港西部通道通車及大欖隧道多次加價,令屯門公路車流再度回升。 屯門公路車禍 2013年11月30日︰上午9時45分,此公路往新界方向近油柑頭,疑路面有尖銳物凸起,導致駛經逾30輛重型車輛被篤爆輪胎,包括巴士、貨車及旅遊巴,因輪胎被刺穿,紛紛拋錨路邊。 新界南總區交通部人員到場了解,懷疑近油柑頭中線路面上一塊鋼板螺絲釘凸起,而導致是次意外,涉及車輛共約50部,幸事件中無人受傷。

  • 報告提出多項建議,改善本港道路安全,亦向政府建議日後新登記的公共巴士必須安裝行車記錄儀。
  • 其中晚上一輛往屯門安定邨和剛投入服務不久的九巴60M線勝利二型雙層巴士,在嘉龍村附近撞向右邊山坡後,全車在地上翻滾兩圈,繼而向左翻側並滑行數十米後,至一道斜坡前才停下,1死109傷。
  • 1995年8月18日,屯門公路小欖段往荃灣方向,一塊巨石從山上擴闊工程工地滾下,擊中一輛小型客貨車,司機死亡。
  • 由於本討論區受到「即時上載留言」運作方式所規限,故不能完全監察所有留言,若讀者及用戶發現有留言出現問題,請聯絡我們。
  • 死傷者分別送到屯門醫院、仁濟醫院、瑪嘉烈醫院同埋明愛醫院。
  • 26日晚上近10時,警方接獲途人報案,指一輛「紅頂」公共小巴,沿井財街往青山公路新墟段方向行駛,當駛至交界位置時,小巴懷疑失控撞向過路的72歲姓鍾老翁。
  • 其中一名傷者曾經罕有地於三個小時內兩度遇上車禍,他最初因一宗交通意外受傷而提早放工,結果剛好搭上肇事巴士,最後隨巴士墮山,而身受重傷。

可是於1995年夏天大欖段改善工程進行期間,往九龍方向發生了塌石意外,擊斃一名正在駕駛輕型貨車路經上述路段的司機。 當時香港政府為安全起見,即時決定封閉屯門公路往荃灣方向全線,以進行工程保證行車安全。 由於當時新界區居民除屯門公路外,只可經元朗公路、新田公路及其他輔助道路(如:青山公路、錦田公路、荃錦公路、林錦公路、粉錦公路等)進出市區,導致整個新界區交通癱瘓,將一直積存多年的屯門區以至新界西北區的對外交通問題爆發出來。 2012年7月06日︰上午約7時,此公路往九龍方向近青龍頭豪景花園發生4車相撞意外,涉及貨車、學校小巴、的士及客貨車,出九龍方向一度全線封閉。 意外後往新界方向懷疑有車輛慢駛看熱鬧,又釀成六車串燒,包括2部私家車、2部客貨車、一部貨車及一部的士,其中的士司機及女乘客被困,要由消防員救出送院,受車禍影響,現場交通嚴重擠塞。 運輸署表示,屯門公路上的駕車人士要留意情況,亦可改用青山公路。

屯門公路車禍: 交通意外

政府在2012年9月28日刊憲登公告,建議在屯門玫瑰花園與力生大廈之間進行噪音紓減工程,包括在該路段興建隔音罩及隔音屏障,以及進行其他有關工程。 屯門公路車禍 1978年5月20日(通車後14日)︰上午5時40分,一輛平治房車沿此公路由屯門開往荃灣,於深井橋上一條直路上,突然直撞路旁燈柱,車頭嚴重損毀,車內2名中年男女當場重傷身亡。 為配合3號幹線郊野公園段工程,屯門公路西行汀九橋路段曾進行擴闊,以便接駁通往大欖隧道之連接路薩,並在1998年完成。 事發後,貨櫃車拖頭司機李秋榮就事件承認:用一架車身及配件並非喺良好及可使用狀態嘅車、用一架懸掛系統並非保持有效運作嘅車輛、以及駕駛未獲發有效牌照嘅拖架三條罪。 另一名出事司機係貨櫃車拖頭司機李秋榮,53歲,於2002年至事發期間先後有三次涉及違反交通條例嘅案底,事發時揸緊貨櫃車行中線,聲稱當時尾隨一架客貨車突然切出中線,需要閃避而撞向事發巴士。

你可瀏覽特別交通消息和最新的交通狀況,包括香港、九龍及新界南各主要幹道和道路的行車速度,由運輸署閉路電視系統/交通探測器提供的「交通快拍」,以及由香港至九龍和九龍至香港的過海行車時間。 李秋榮不服裁決並提出上訴,法官考慮被告並非故意切線、視線可能受阻及貨車欠缺煞車皮以致喪失穩定性為由,裁定李氏上訴得直,將危險駕駛罪改判至不小心駕駛罪,並判囚5個月,但兩年停牌令則繼續維持。 由於李氏已經服刑超過7個月,故當庭釋放,在離開法院時表示裁決公道,對車禍死傷者感到遺憾及難過。 法官強調,雖然被告罪行造成嚴重後果,但不代表罪責特別嚴重。

屯門公路車禍: 道路交通資訊

當事故觸發黃色或紅色警報,運輸署會與公共交通服務營辦商緊密聯繫,並要求營辦商加強服務。 另外,署方會通知市民最新交通情況,並建議市民及駕駛者分別使用其他交通工具及路線前往目的地。 1995年8月18日傍晚,屯門公路往荃灣方向近大欖段一處爬山線工程地盤,一塊重量約10至15噸大石從一幅30米高石坡頂部的外露基岩墜下,擊中一輛駛經的客貨車,導致一名司機死亡,一名乘客受傷。 兩星期後,颱風肯特8月30日襲港,路政署經檢查後宣佈屯門公路共有五處斜坡有潛在危險,必須立即進行維修。

另外,指引亦更新有關學生膳食供應商的內容,如學校為學生安排膳食,應提防食物未經徹底煮熟、交叉污染及貯存溫度不當,食物處理人員,無論是全職、兼職或臨時員工,均應按其從事的工作接受相應程度的食物衞生培訓等。 捱撞私家車隨即失控橫擺,衝力未止下凌空彈起,連打至少10個觔斗後撞向山坡,私家車最終四輪朝天翻轉,車上男司機一度被困,其後自行爬出倒地待援。 意外過程由尾隨車輛「車Cam」拍下,顯示當時場面驚險萬分,一輛駛經的電單車更險被波及,意外後汽車碎片亦布滿3條行車線。 今午(27日)12時58分,一輛七人車沿屯門公路往荃灣方向行駛,當駛過屯門公路轉車站後,七人車司機突然在車群中連番切線左穿右插,期間車頭搖擺失控,猛撼一輛駛至的私家車左車身。 事發於下午近1時,肇事的白色七人車沿屯門公路往荃灣方向行駛,當駛至大欖附近時,懷疑失事撞向前面一輛灰色私家車。 另於約2小時後,一名姓李(39歲)男子駕駛運魚貨車擬往車房維修前輪煞車系統,詎料車輛突然在香港仔香葉道15號新巴車廠對開冒煙起火,李慌惶將車駛上行人路,繼而棄車逃生及報警,消防趕至開喉將火撲熄。

屯門公路車禍: 元朗兩綠的單車相撞4傷 76歲單車漢昏迷送院

在2003年的嚴重意外發生後,政府成立「屯門公路交通事故獨立專家小組」調查屯門公路的安全性,於同年12月5日發表的報告指出屯門公路有些地方未達現行標準,但基本上該道路是安全的,出事地點設計並無不妥。 專家小組的報告內指出,基於70年代設計、1983年落成的屯門公路很多地方未能達到2013年的道路安全標準,包括部份路段的最高坡度高出近一倍、彎位過急、行車線寬度較標準窄、路肩只得1.5米等。 事後運輸署在同年9月1日,重開小欖段至深井段的屯門公路往屯門方向,唯來回只改為各一線行車,而且往荃灣方向亦於全日大部份時間只限巴士使用。 而原先向山坡一邊削坡,用作興建第四行車線的大欖段改善工程,亦告無限期暫停。 直至2000年左右,該路段改善工程重啟,唯獨是改為在東行方向加建第四行車線,同時增設路肩,以及在擴闊工程完成後該段山坡亦加設了防止岩石下墮之設施,根治天然斜坡所帶來的安全問題。

屯門公路車禍: 交通意外|香港交通意外最新數字及黑點

他於意外前兩日才放完例假,加上意外時他剛開工不久,故相信事件不牽涉體力不支或疲勞。 當時由元朗前往青衣,途至上址時波箱故障,全車癱瘓未能扭入路肩,司機亮起死火燈,並掀起尾門取出車斗內一個白色膠箱,擬放在車尾對出路面作提示用途。 惟約1分鐘後,涉事城巴則駛至,卻收掣不及撞向貨車尾門,至於該白色膠箱亦被撞至粉碎。

屯門公路車禍: 司機

但當客貨車車尾門打開,失去泵把作為緩衝之餘,亦阻礙後車司機觀察「死火燈」,同時失去車牌反光提示作用。 他促請政府部門考慮立例禁止高速公路開尾板或尾門行為,避免同類意外再三發生。 屯門公路支路近汀九橋發生奪命車禍,周一(16日)凌晨零時許,一架客貨車在慢線拋錨亮起死火燈,司機開啟車尾門以取出膠桶擺放後方,提示其他駕駛者。

屯門公路封閉後,嚴重癱瘓屯門對外交通,車龍沿環迴公路經過元朗、北區、大埔延伸至吐露港公路近馬料水。 很多居民須於早上9時到達市區上班,更要提早至清晨5時出門,趕及乘搭頭班巴士前往市區,以避開早上最擠塞時段;更有不少居民紛紛改乘屯門碼頭往中環碼頭的飛翔船服務,導致早上繁忙時間一度有多達6,000人在屯門碼頭外排隊輪候。 更甚的是,屯門公路封閉引發的嚴重擠塞問題,影響屯門區糧食供應,擾亂區內500,000名居民日常生活。 屯門公路車禍 不過,時任運輸署助理署長呂祟義在9月1日某記者會上一時失言,以「天意如此」來形容這次封路事件,備受屯門居民批評。 今午(18日)5時許,一名姓鄭(34歲)男子駕駛私家車,沿上址往屯門方向行駛,至近巴士轉乘站時,懷疑因左車尾胎出現損壞,鄭男將車駛至路肩位置,並落車打算使用千斤頂企圖唧起車輛維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