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宇處漏水5大分析2024!(小編貼心推薦)

我們將剖析漏水的處理程序、以及常見的檢測手法來協助業主了解漏水屋的問題。 顧問公司職員到有關處所調查時均會帶備其職員證,以資識別及供公眾核實其身分。 該職員證由聯辦處簽發,並列出聯辦處及合約顧問公司的聯絡電話,以便公眾查詢。 我們會繼續檢討和改善聯辦處的運作模式,以求進一步提升工作效率,並會考慮透過宣傳和公眾教育,加強市民樓宇保養、維修和管理的意識。

當樓下住戶發現樓下天花板漏水了,馬上聯想到樓上浴室漏水,氣急敗壞地和樓上住戶理論,只是意氣用事的結果就是敗興而歸。 試想一個陌生人帶著情緒告訴你「我是你樓下住戶,你家浴室漏水到樓下!快點處理別造成我的困擾!」你也會覺得莫名其妙吧! 至於窗有沒有防水膠邊,出現滲水問題反而不在強制驗窗計劃內,業主可自行決定是否修理,但並非一定要更換。 屋宇署每年都會揀選目標樓宇,進行強制驗窗計劃,樓高過3層,樓齡又達10年或以上的私人樓宇都會成為目標。

屋宇處漏水: 聯合辦事處 (屋宇署 / 食物環境衞生署)

事實上,滲水辦近年收到逾十萬宗投訴,當中只有一成七的個案能夠找出滲水源頭。 若戶主擔心滲水辦未能找到單位滲水的理由,可自行聘請公證行作出調查。 公證行作為第三方機構,可以利用高清紅外線掃描、水樣本測試法等技術,協助住戶找出滲水源頭。 找到源頭後,公證行會向住戶發出由香港註冊測量師簽署的報告。

有關單位業主所反映的情況只屬個別事件,發展商現時仍繼續與該單位住戶接洽及跟進有關個案。 若果業主已求助滲水辦但不果,或希望直接找私人公司或公證行找出滲水源頭,而對方一直採取逃避態度,業主或須聘請律師入稟法院,出律師信要求對方根據大廈公契內容,停止滲水,甚至向小額錢債審裁處提出民事索償。 須留意找公證行進行測試及提供有法律效力的報告須收費上萬元,而且要有心理準備可能擾攘達半年甚至數年。 除了聯絡聯辦處,業主亦可直接找私人公司或公證行找出滲水源頭,並聘請律師入稟法院,提供有法律效力的報告,出律師信要求對方根據大廈公契內容,停止滲水,甚至向小額錢債審裁處提出民事索償。 但大家須注意,找公證行進行測試及提供有法律效力的報告須收費上萬元,而且可能會擾攘達半年甚至數年。 屋宇署資料顯示,滲水大多是由欠妥的水管、衞生設備或排水渠管滲漏造成,業主可直接聘請建築技術人員或持牌水喉匠,確定滲水原因,並加以修理。

屋宇處漏水: 樓上單位的入牆水喉、防水設施

漏水會導致牆身石屎剝落、出現水潰、金屬老化等等問題,除了會影響住宅的外觀,更甚會出現漏電的情況,如果剝落情況涉及範圍廣泛,更會影響整體樓宇結構,嚴重影響住戶的日常生活,亦十分危險,必須立即進行勘察及維修。 一旦發生單位有滲水漏水情況,千萬不要忽略並及早找出源頭並處理,否則可能會導致財務損失,甚至需要承擔法律責任。 為解決任何難以確定原因的滲水問題,你須與樓上或隔壁單位的住戶聯絡,僱請持牌水喉匠進行詳細檢查,以確定滲水原因,並予以修理妥當。

屋宇處漏水

對於基面上凹陷部位及敞開的施工縫,在使用KBE液態瀝青防水膜前要先用修復砂漿填補,對於裂縫 較大的部位應嵌入不織布。 3.Anti-Heat(涼歇)的乾燥時間會因現場的溫度或濕度而有所不同。 屋宇處漏水 不過,要在施作下一道之前,先要確定上一道的施作是否已經完全乾燥。 也不要一次施作過厚,一次施作的厚度以不超過0.5mm為原則。 在上述修補動作完成並經過次日乾燥之後,就要開始塗覆防水材。

屋宇處漏水: 香港 漏水專家 TAPPRO

若果想找出滲水的源頭及原因,記得要留意滲水出現的時間(例如全日、雨後、洗澡後)及位置(例如天花、牆壁、窗邊)。 以樓下天花漏水為例,如果漏水源頭為地台喉管、去水隔氣等等老化破損,只需更換新部件即可,費用約由$2000至$4000不等。 當局亦可向法庭申請 「妨擾事故命令」,飭令有關人士減除滲水滋擾。 如不遵照法庭命令,會被檢控;一經定罪,最高可被罰款$25,000,如滋擾情況持續另加每日罰款$450 。 屋宇處漏水 請鄰居找防水廠商來評估,自己也可以另找間廠商確認滲漏原因,如檢測結果為公共管線滲漏,則須找管委會處理。

屋宇處漏水

另外,倘若不希望自行處理滲漏問題,戶主亦可致電1823或到1823網站,向滲水辦投訴。 一般情況下,滲水辦接獲舉報後,會在6個工作天內安排人員到單位進行調查。 在香港,較常出現的漏水問題可分為三種,分別是天花、內牆、外牆和窗邊滲水。 漏水和滲水成因,大多是由欠缺維修的水管、衞生設備或排水渠管滲漏造成。 如果不想走到賠償一步,一旦確認自己單位為漏水源頭,為己為人,業主就應負上責任,盡快委聘合資格的維修公司、師傅處理。

屋宇處漏水: 政府貸款計劃

儘管如此,聯辦處會勸喻大廈業主立案法團安排檢查其大廈天台或外牆的狀況及進行所需的修葺工程。 如有需要,聯辦處亦會把個案轉介屋宇署以處理樓宇安全的問題。 處理滲水舉報時,調查人員需要各方合作,以便進入舉報人單位及懷疑引致滲水的單位進行測試和收集證據,以確定滲水源頭。 視乎滲水情況,可能需要作出多次測試和收集多個樣本作化驗。

  • 另一方面,聯辦處目前正在香港應用科技研究院協助下進行研究,旨在探討是否可透過實時監察技術以追查滲水源頭。
  • 如證實並非由單位的問題,而是屬外牆失修所引起,便可向管理公司或業主立案法團求助,再由管理公司安排搭棚及外牆修補工程(需視乎公契條文而定)。
  • 25000宗漏水個案,當中很多是被樓下投訴漏水的業主主動找我們進行調查,或者是放售二手樓時找我們證明單位沒有滲漏。
  • 「色水測試」主要針對排水口、浴室、淋浴間或厨房地台、浴缸、企缸及淋浴間牆身,一般來說,這種方式是較便宜的測試方法,會使用食用色素進行測試。
  • 貸款產品比較頁面顯示的實際年利率及每月還款額是根據閣下所輸入的資料而作出之估算。

如果您的屋頂上還存在舊的防水層 須為緊密接著之防水層,鬆動的防水層仍須去除 ) ,則我們建議您滾塗1~2道BONDING PRIMER接著底劑打底 。 再滾塗2道 ANTI-HEAT(涼歇),可達防水兼隔熱效果 。 大部分屋頂防水層由於長期裸露在外,日曬冰凍,防水層、PVC管和水泥地面的熱脹冷縮率的不同表現得更為明顯,防水層極易受損,所以大部分屋頂漏水尤為突出。

屋宇處漏水: 檢測手法

首先,處理漏水最難是找出漏水的來源,有時候是你單位漏水,影響到其他人,由其他人投訴你。 屋宇處漏水 漏水來源亦有很多種,可以來自天花,牆身或是地板,總之單位任何部份都有機會漏水。 調查及測試工作通常可於90個工作天內完成,並將結果通知舉報人。 受滲水問題困擾的戶主需注意,當滲水情況於調查期間變得輕微,甚至有好轉,又或者當局未能找到滲水源頭,滲水辦將會中止調查。

屋宇處漏水

常用的方法有人工清理、排水管道清洗和換新塑膠膜三種。 「谷水」:不會額外加壓,直接使用大廈的供水水壓作測試。 較嚴謹做法會於出水位裝上水壓錶,並關上供水水閘來觀察水壓。 我們建議師傅於做防水後、鋪磚之前,在淋浴位置試水。

屋宇處漏水: 管理公司已施予的安排

聯辦處職員表示不知道食環署做什麼檢查,也不知道量度多少次。 至於如果滲水地方是自己入契天台,而並非由「其他單位」所引致又如何處理? 翻查屋宇署網頁,署方表示由天雨經大廈天台、平台、露台、外牆或窗戶所引致滲漏,皆不會構成公眾衞生的滋擾問題,聯合辦事處不會採取執法行動。 屋宇處漏水 很多香港人買樓也鍾情頂層連天台單位,但天台單位也特別多滲漏。 假如你不幸地買入漏水屋,別以為透過「打針」把填補裂紋修補就可解決滲水問題。

屋宇處漏水

另外,有好多市民會搵公證行幫手,但因為市民欠缺對相關行業的認識,有時唔清楚公證行內的專業資格是否合適。 (一) 處理每宗滲/漏水個案所需的時間,很大程度視乎所涉個案的複雜性和事涉各方(尤其是有關業主和住戶)的合作程度。 由於每宗個案的情況不同,所涉及的調查程序和所需時間會有很大的差異。 就一些相對簡單的個案來說,如聯辦處人員在首次視察時已能確定滲/漏水的來源,一般可於視察後短時間內完成整個個案的處理程序,最快可以在四個星期內完成。 但以一般較複雜個案和涉及其他住戶的個案而言,在各方充分合作下,聯辦處一般也可於約130天內完成整個調查工作。 當房屋出現天花漏水時,首先要做的就是檢查家裡是否有足夠的排水設施。

屋宇處漏水: 滲水投訴調查聯合辦事處

但其實這些方法普遍都是「治標不治本」,而且自己「打針」更是頗為危險,有機會令自己受傷,亦有機會引致更嚴重的裂痕,在沒有足夠知識的情況下很容易弄巧成拙,令問題更嚴重。 若果未能與鄰居達成共識又或者鄰居拒絕提供協助和維修,可以向其作出民事索償,從法律途徑進行追究。 不過原告人要先證明滲漏源自被告人的物業以及被告人對其物業滲水有實質認知或推定認知,並需自行進行舉證。 公證行採用較先進的紅外線熱像分析及微波斷層掃描技術,需時較短、失誤率低,對業主都有一定保障。

  • 在上述修補動作完成並經過次日乾燥之後,就要開始塗覆防水材。
  • 根據指引,屋宇署採用了天文台在「橫瀾島」錄得的最高風速、以及幾個十號風球吹襲下的風力制定了大廈的「防風標準」。
  • 當然,水患問題可大可小,到水漬愈變愈大,可能一發不可收拾,短時間內引致石屎剝落,鋼筋外露等嚴重問題。
  • 用戶切勿撰寫粗言穢語、誹謗、渲染色情暴力或人身攻擊的言論,敬請自律。
  • 首先,要找有牌的小型工程承辦商,入紙屋宇署,屋宇署就會派人到單位影相,由他們檢查僭建物情況,再提出他們的要求,才可以開工拆除。

如果已經受到了這些問題的影響,則只能選擇重新裝修房子了。 非頂樓住戶的天花板漏水→非頂樓住戶天花板產生漏水狀況時,應先檢查是否為冷氣管線排水不良造成的問題;若確定不是,可能是樓上住戶地板漏水,就需要和樓上住戶做進一步的檢測溝通。 香港政府並無為「公證行」這個行業進行註冊或作出審核,所以任何公司都可以自稱「公證行」。 公證行這個名詞其實只是顧問公司皫營銷策略,而當法庭參考報告時,亦不會在乎該份報告是否「公證行報告」,而只會參考報告上的證據和撰寫報告的專家的背景和資歷。 現時很多業主被樓下投訴漏水後都願意配合調查,甚至分擔部分或全部檢測費用,一來可以確保雙方不用鬧上法庭,二來可以買個安心,檢查清楚自己有無滲漏。 一直去到窗邊也有漏水問題時,發展商出動吊船進行天台視察,最後認為跟飾面老化,防水層失效有關,最後拆走了大約半米長的裝飾板面作檢查。

屋宇處漏水: 滲水問題

樓上漏水、樓下就跟著遭殃,室內下小雨令人頭痛,若與友善鄰居能體諒,一同解決漏水還是小事一件,但若遇到拒絕協助修理鄰居則十分頭痛,而究竟遇到上述情況該如何保障自身權益? 信義居家提供4步驟解決漏水問題,包括拍照錄影存證、向鄰人反應、請管委會協調、寄發存證信函等,不過自家權益雖重要,漏水的問題有時候真的牽連廣大,「和氣溝通」是最好的解決辦法。 法團負責既地方通常係包括公共地方同樓宇結構,當水源滲透過樓板,已經可能對大廈鋼筋結構造成影響,除非你個棟大廈既結構維修唔係歸法團,即係話如果漏水造成鋼筋受損法團唔使維修,所以漏水唔只對下層單位有影響, … 屋宇處漏水 如果能確定由毗鄰單位滲入,則有可能需由毗鄰單位負責。

屋宇處漏水: DIY 家居維修課程「0 難度」工作坊

為了改善這個問題,我們希望打造一個讓大家安心發表言論、交流想法的環境,讓網路上的理性討論成為可能,藉由觀點的激盪碰撞,更加理解彼此的想法,同時也創造更有價值的公共討論,所以我們推出TNL網路沙龍這項服務。 而物業外牆因日久失修出現裂痕,防水層剝落等,於下大雨,特別颱風襲港時,雨水便有機會經裂口位滲入牆身,再流到室內任何位置,都可以是牆身水漬的成因。 另外,如果最終需要傳召專家證人上庭,或需要專家提供更多的文件或調查,這些都會構成額外開支。 專家證人的費用通常以每小時計算,並設最低消費,視乎上庭堂數和專家的資歷,收費可以介乎數千至數萬元不等。 屋宇處漏水 原則上,法律上的舉證責任在於投訴一方,所以除非投訴一方有充份證據證明漏水責任(譬如專家報告),否則被投訴一方原則上是無必要主動去證明自己無漏。 對於個別危急及存在衛生高風險之滲漏個案,可配合衛生局之要求及指示,在不破壞單位原有設施的前提下,協助泵走地面積水、疏理排水口及清理垃圾,讓成員部門進入單位檢查滲漏源頭。

屋宇處漏水: 樓下單位的入牆水喉

屋宇署和食環署分別有3,000萬元及8,100萬元的預算開支用作聯辦處運作的人手開支和部門支出。 若客人希望測試工序覆蓋整個廁所範圍,師傅需於門口位置臨時築起沙磚密封,加錢也在情理之中。 浴廁漏水或隔間牆面壁癌→浴室防水層做的不夠、又有肉眼不易察覺的縫隙時,水氣容易滲入牆壁中,經年累月下來便容易導致隔間牆壁漏水,產生壁癌問題。 家庭社區法網提供的資訊只屬初步參考,並非法律意見。

屋宇處漏水: 服務簡介

但修繕費係因可歸責於區分所有權人之事由所致者,由該區分所有權人負擔。 相信不少家庭收入,都很容易超過政府貸款的收入上限,但是清拆費連同裝修費要成數十萬,對部份家庭來說可能一時週轉不到。 除了清拆僭建外,不少舊樓業主都想順道再裝修屋企,增加空間感同實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