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不僅生長快速,而且很快就由淋巴或血液循環系統蔓延至身體其它組織或器官,所以一般無法以手術切除。 但整體而言,小細胞肺癌病患的預後比非小細胞肺癌病患差。 小細胞肺 儘管小細胞肺癌對化、放療高度敏感,但大部分患者最終要轉移擴散。 幾乎所有的小細胞肺癌患者診斷時有全身擴散的趨向,因此聯合化療加胸部放療是該病的主要治療手段,手術切除只在極少數侷限期患者中實施。
至於小細胞肺癌,由於擴散速度較快,復發個案一般會於患者完成治療後1至2年内發生。 另外,由於癌細胞的生長速度較非小細胞肺癌快,患者於復發時,癌細胞有可能已經擴散至其他身體器官。 近20年間,肺腺癌的治療已有長足進展,小細胞肺癌的治療卻沒有太大突破,而小細胞肺癌分化較差、生長速度快,過去以化學治療為主。 黃明賢說明,一旦診斷屬於小細胞肺癌,因為惡性度高,多要考量是否有轉移頭部、骨頭等部位的現象。 義大醫院胸腔內科主任魏裕峰說明,化學治療對於小細胞肺癌的效果非常好,臨床證實有七成的病人在治療後,腫瘤消得很不錯,但是一旦復發,再治療的效果就可能不太好。 惟自去年起免疫治療在小細胞肺癌臨床實驗成功,突破這幾年的治療瓶頸。
小細胞肺: 肺癌可能出現哪些症狀?
因此,晚期肺癌治療前,須先進行基因檢測,以選擇適合您的個人化醫療。 歐康納當時提到,拜登年輕時經常待在陽光下,因此定期接受治療,以去除局部非黑色素瘤皮膚癌。 2月16日檢查當天,切除拜登胸口的一個小病灶,並依慣例送去做活體組織檢查。 美國第一夫人吉兒今年1月也動手了術,成功切除身上2個癌症腫瘤,術後證實小病灶是基底細胞癌。 林建中呼籲,患者如果聽到坊間推薦細胞治療,應特別注意施行的醫療機構, 由於細胞治療的進行需要經過政府認證,不建議隨意接受未經核准的治療方式。
這些放射衰變產物會使遺傳物質電離,進而導致基因產生某些致癌突變。 氡氣濃度每立方米升高100貝可(100 Bq/m³),其致癌風險就會增加8-16%。 氡氣含量隨區域和下層土壤、岩石的成分變化而不同。 美國每15個家庭中就有大約一個的氡氣水平超過了建議量每升4皮居里(4pCi/l)。
小細胞肺: 小細胞肺癌治療原則
肺癌免疫治療是透過「免疫檢查點抑制劑」(PD-1、PD-L1、CTLA-4抑制劑)的單株抗體,打斷癌細胞對免疫細胞的影響,便可重新啟動免疫系統辨識及消滅癌細胞的功能。 但快速生長的正常細胞,如骨髓、腸胃道、生殖系統和毛囊等,也會同時受到影響,只要停止接受化療,受影響的細胞就會回歸正常。 肺癌免疫治療是透過「免疫檢查點抑制劑」(PD-L1抑制劑)的單株抗體,打斷癌細胞對免疫細胞的影響,便可重新啟動免疫系統辨識及消滅癌細胞的功能。 多數標靶治療只適用於特定驅動基因異常,不一定適合每一個病人。
- 肺癌主要可以分為非小細胞肺癌(NSCLC)及小細胞肺癌(SCLC)兩種,而非小細胞肺癌佔整體肺癌大約85%。
- 不吸菸者,占肺癌患者的15%,患病的主要原因包括基因、氡氣、石棉、空氣污染(包括二手菸)。
- 先由有家族史、有抽菸的人、常常在空氣污染區活動的人、有肺部慢性疾病、得過肺結核的人;或是超過35歲以上,還沒做過的人可以做一次篩檢。
- 小細胞肺癌基本上是吸菸者專屬的癌症,大部分的小細胞肺癌都和吸菸有關,這當然也有例外。
- 這一風險影響全球大約24億人,據信約有1.5%的肺癌死亡病例是由此導致。
鱗狀細胞癌:是男性常見肺癌類型,與抽菸關係最為密切。 腫瘤常長在肺部中央靠肺門位置,容易堵塞氣管造成肺葉萎陷,且有縱膈腔淋巴結擴散,擴散速度比其他類型肺癌慢。 這兩種類型的癌細胞生長、分化及擴散速度不相同,臨床治療方式和對化學治療的反應也有極大差別。
小細胞肺: 醫師 + 診別資訊
有更多西方國家透過政策干預來減少在餐館和工作場所等公共區域的被動吸菸。 不丹於2005年起已實行完全禁菸令,印度也從2008年10月開始也實行了公共場所禁菸令。 世界衛生組織(WHO)號召各國政府全面禁止菸草廣告以防止年輕人沾染,WHO估計在實行這種禁令的國家菸草消費量已減少了至少16%。
早期即可侵犯血管和淋巴管引起肝、腦、骨等遠處轉移。 第二型肺泡細胞(type Ⅱ alveolar cell),又稱中隔細胞。 可分泌表面張力素(surfactant),而此化合物的功能是防止肺泡塌陷,深呼吸時增加分泌,使肺的順應性增加,讓肺更容易擴張。 肺部主要由支氣管、小支氣管、肺泡管及肺泡所組成;位於胸腔內,左右雙肺由左右支氣管連接於氣管,肺部和胸壁肌肉層之間有薄薄的胸膜隔開。
小細胞肺: 健康情報
計劃涵蓋範圍由營養飲食到情緒健康管理、減少治療期間副作用、術後護理,以至為癌症病人和照顧者而設的工作坊。 同時還設有營養諮詢服務、臨床心理學家支援、癌症教育活動等,務求讓肺癌患者在抗癌路上,得到全面的支援。 化學治療(化療)是透過抗癌藥殺死癌症患者體內的癌細胞,可以經由靜脈注射的方式,將藥物注射至體內,或以口服的方式服用化學治療藥物。 小細胞肺 化療藥物可以單獨或組合使用,同時亦可以和放射治療與外科手術混合作聯合治療,也可以用作紓緩晚期癌症所帶來的不適。 放射治療(又稱電療),是透過對癌細胞發放高能量的輻射線,破壞癌細胞中的染色體,達到殺死癌細胞的效果。 放射治療在不同的癌症治療階段都可應用,有根治腫瘤、輔助治療、紓緩病情不適等效用。
- 射頻消融術是一種利用高頻電流來殺死腫瘤細胞的新技術,可以用於腫瘤病灶較小的早期患者或放療後的復發患者。
- X光檢查是非常常見的檢查,是利用低輻射來分析身體的組織密度,找出異常的腫塊;不過因為輻射量很低,所以精確度不高,還可能會被其他器官誤導。
- 最後我們談到「大細胞癌」,這是細胞未分化的肺癌,容易長在肺臟表面,通常都是長到很大才被發現。
- 我們應鼓勵病患積極接受最新的標準治療,在遇到瓶頸時思考參加臨床試驗的可能性。
- 免疫治療是否能為小細胞肺癌患者帶來長尾效應,亦即患者使用免疫治療有效時,產生的效果可以長期持續,讓患者的疾病得到更長久的控制,是未來的主要展望。
支氣管鏡檢查是透過內窺鏡檢查肺部以及氣管內壁,除了可以拍下肺部內部的照片作詳細分析之外,亦可同時抽取肺部組織切片進行檢查。 內窺鏡會經由鼻孔和口腔進入肺部,患者可以事先服用鎮靜劑及麻醉劑,幫助鬆弛喉部,以減少內窺鏡進入時引起的不適。 肺癌位列香港十大常見癌症第二位,更長据頭號癌症殺手。 最新的癌症統計數據顯示,2019年香港新增的肺癌新症數目超過5500宗,比10年前增加大約28%,死亡個案更超過4000宗。 男性除了比女性有較大機會患上肺癌,男性肺癌患者的死亡率亦比女性高。 是肺癌中最常見的類型,其發病年齡較輕,與吸菸關係不大。
小細胞肺: 研究方向
非小細胞肺癌可細分為鱗狀細胞癌、腺癌或大細胞癌;而小細胞肺癌的特徵是,被發現時多半已惡化。 肺炎可以發生在任何年齡層的人身上,但以年幼及年長者、以及患有免疫力缺乏症或免疫系統比較差的人屬於高危患者,他們比較容易發病。 而對於其他人,他們身體本身的免疫系統已有能力對抗輕微的感染。 這是因為肺腺癌的癌細胞,往往具有EGFR、ALK、ROS1 等十餘種的其中一種的(肺癌驅動)基因突變,藉由基因檢測,可以得知病友具有哪一種基因的突變,能夠藉此進行標靶治療。 幸好,科學家們鍥而不捨,另闢蹊徑,近年終於研發出免疫療法。 免疫治療基本上是活化病人本身的免疫細胞和系統,讓免疫細胞重新認識癌細胞,讓免疫系統自己去對抗癌細胞,以獲得較佳的腫瘤控制效果和較長的存活時間。
進行外科切除手術雖有明顯成效,但手術過程中因要施打麻醉劑,所以仍有機會出現副作用。 另外手術傷口亦會有疼痛、腫脹,並有可能留有疤痕,患者同時亦應留意傷口感染風險。 為了讓癌症病人和家屬得到適切的支援,政府和坊間都有不同團體和機構,提供經濟、藥物以至心靈健康等方面的資助和支援服務,擔當癌友在抗癌路上的強大後盾,雖然對抗癌症是一場漫長的持久戰,但各位癌友絕不孤單。 常見的免疫治療副作用包括咳嗽、出疹、食慾不振、關節痛等,較嚴重的話亦有機會出現肺炎、肝炎、腸炎或荷爾蒙失調等自身免疫反應,攻擊健康細胞。 如檢測到有特定基因突變並有對應的標靶藥物,醫生便可利用標靶藥物,針對特定基因突變的靶點作出攻擊,截斷癌細胞生長。 除了透過上述提及的活組織檢查,基因測試亦可透過液體活檢的形式進行。
小細胞肺: 支氣管鏡
即使如此,術後仍應接受化學治療以減少復發機會。 傳統上,若癌細胞未開始擴散,會以根治性的放射治療和化療對付,通常效果顯著;然而,若癌症已出現擴散,則以化療為主。 但由於小細胞肺癌復發時,癌細胞有一半機會擴散至腦部,故兩者均會加入預防性的全腦放射治療,劑量較治療性治療少一半,副作用較輕微,希望減低癌細胞擴散至腦部的風險。 由於小細胞癌的成長速度很快,其對化療和放射線治療的反應也很有效,但仍是有復發的可能。
連續超分割加速放療(CHART)是對根治性放療的改進,它在短時間內給予患者大劑量的放療。 非小細胞肺癌行治療目的的手術後一般不應進行胸部放療,但對有縱膈N2淋巴結累及的一些患者來說術後放療可能有好處。 對可能治癒的小細胞肺癌患者化療之外通常建議進行胸部放療。
小細胞肺: 健康網》顧眼護心控血糖 醫曝地瓜5大好處
不過,缺點是難以偵測1公分以下的病變,有時1-2公分的病灶也不易判別。 長期暴露於重金屬物質下的工作者、在釋放鉻、鎘與砷環境下工作的族群、製造石綿或在石綿環境工作的建築工人、油漆工人、工作時需接觸高度放射線、長期接觸油煙的廚師等等,這些高危險群須特別留意肺部健康,並且定期檢查。 其中,女性罹患肺腺癌的患者中,有90%是不吸菸的,男性則有40%不吸菸。 當我們吸氣時,氣體會經由口或鼻進入人體,再經過氣管、支氣管運送至肺泡,由肺泡接收氣體中的氧氣,接著由含氧血液輸送到全身;呼氣時,運送流程則相反,肺泡會排出二氧化碳,再經由支氣管、氣管運送至口或鼻排出體外。 衛福部公布最新癌症死亡人數統計,2016年肺癌死亡人數將近九千人,已成為十大癌症死因之冠,儼然成為新國病。
新的治療將有機會一個接著一個出現,而且因為新的藥物開發技術和觀念,甚至是新的臨床試驗設計的概念導入,新藥開發及上市的時程會明顯地縮短。 我們應鼓勵病患積極接受最新的標準治療,在遇到瓶頸時思考參加臨床試驗的可能性。 腫瘤有效控制的時間延長意味著病人更有機會「等一個新藥」的出現。 魏裕峰解釋,從肺癌的治療進展來看,現在肺腺癌使用標靶藥物者,多有2至3年以上的存活率,其中有10%至20%的病人接受免疫治療後產生長尾的效應,存活時間甚至能超過5年以上。 以往晚期肺癌存活超過5年的機率小於5%,隨著標靶藥物及免疫療法的進步,使存活率提升至10甚至20%。 至於小細胞肺癌近一兩年才有免疫藥物治療,有效的患者如果能夠持續接受治療,未來有希望看見長尾效應發生。
小細胞肺: 肺癌的診斷方法
之所以稱其為大細胞癌是因為癌細胞體積大,細胞質過量,細胞核大,核仁明顯。 初步證據支持室內空氣污染會使患肺癌風險增加,包括做飯和取暖時燃燒木材、木炭、糞便或作物殘茬。 暴露於室內煤煙的女性,罹患肺癌風險會提升大概一倍,許多生物質燃燒後的副產品是已知或可疑的致癌物。 這一風險影響全球大約24億人,據信約有1.5%的肺癌死亡病例是由此導致。 石棉者和吸菸會產生協同作用,大幅增加罹患肺癌的機會。
小細胞肺: 確診小細胞肺癌活不久?老闆靠免疫療法續拚事業逾2年
癌症的發生可能與先天或後天因素有關,藉由維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加強自身的免疫力,就能降低疾病的威脅。 例如定期運動、規律作息、均衡飲食、適時紓壓,這些都能有效提升生活品質。 多元療法是結合了手術、化療、放射性治療的綜合性療法,此種療法的優先順序視疾病的期別而定。 根據統計資料,多元療法可增加5-15%的五年存活率。 放射線治療常搭配化學治療使用,或是手術前後的多元合併治療。
小細胞肺: 肺泡
運動:建議病人配合療程並衡量自身體能,適度適量的做運動,如果不知如何分配只要記住一項要點,活動或運動時身體感到有點喘、有點累就好。 感到呼吸上氣不接下氣、全身肌肉痠痛,休息一天仍無法恢復體力,就是過度運動,必須調整強度。 飲食注意事項:一般建議採均衡飲食,如果有其他慢性病飲食上的考量,請依照醫師及營養師的建議進行調整。
小細胞肺: 肺癌連續7年居國人第一奪命癌,「小細胞肺癌」因發現多晚期、惡化快、易轉移、易復發是真正的癌王。(圖片來源/buri@photoAC)
不過有一個臨床上遇到的現象,對於有長期面板疾病的病人,也會出現輕度的鱗癌相關抗原(SCC)增高的現象。 非小細胞肺癌除了化療放療,靶向治療以及最新的免疫治療都是比較有效的治療手段。 非小細胞肺癌的神經元特異烯醇化酶(NSE)一般不增高。 臨床工作中一般認為血清PSA 正常參考值為 <4ng/ml,4~10ng/ml為可疑前列腺癌, >10ng/ml為高度可疑癌。
近年來靶向治療和影像技術的改進使立體定向放療治療早期肺癌這一療法得到發展。 這种放療方法使用立體定向定位技術分幾次對病人進行大劑量放療。 小細胞肺 這最初用於那些由於某些合併症無法進行手術的患者。 小細胞肺 化療通常和放療同時進行,對於不符合手術條件的非小細胞肺癌患者,放療也可用於根治性治療。
小細胞肺: Q3 肺癌如何分期?不同肺癌期別,代表什麼意義?
雖然電腦掃描的輻射量比肺部X光高,但根據英國國民健保署(NHS)的數據顯示,電腦掃描導致病人日後患癌的機率少於2000份之一,因此對健康影響極爲有限。 長時間暴露在放射線、砷、鎳、鉻、石棉之下,會增加患上肺癌的風險,另外經常接觸煤炭或木材所釋出的火焰,以及柴油或焊接金屬所產生的煙霧,也會增加患肺癌的風險。 近幾年刮起一陣增肌健美的健身風潮,為了增肌,許多人會刻意增加蛋白質攝取量、或額外補充肌酸等,體檢抽血報告可能就會看到「肌酸酐」數值出現紅字。 小細胞肺 小細胞肺 肺本身並沒有擴張的力量,但因為肺具有彈性,如果放著不管,它的體積還會縮小到約為原來的3分之1大小。 肺之所以在胸腔中不會縮小,是因為有從外部拉住肺部的力道。 人的肺臟位於胸腔當中,共有五片肺葉,右肺寬而短,為三片肺葉,左肺窄而長,為兩片肺葉。
幸運的是,除了手術,肺癌是目前擁有最多治療選擇的癌症。 一名50多歲男老闆,每天抽菸1包,長達40年,2年半前因咳嗽就醫,檢查發現右肺腫瘤密佈,且大大小小的腫瘤沿著胸腔淋巴,一路延伸到肋膜,最大肺腫瘤7.2公分,確診為晚期小細胞肺癌。 幸運的是,該男子接受化療合併放射治療後接續免疫治療,迄今不見復發,還能維持好體能打拚事業,顛覆「小細胞肺癌活不久」的刻板印象。 如果沒有特別的基因突變就用標靶藥物,會比使用標準治療(例如化學治療)的效果還差。
侷限期的腫瘤仍有機會完全控制,應接受以根治為企圖的治療。 如前述,只有很小一部分病患可用手術治療,大部分這個期別的病患應接受同步化學治療和放射治療,或兩種治療分開進行。 化學治療是很重要的治療,應盡快開始,也不要因為放射治療而耽擱太久。 詳細進行方式,須根據病患體力狀況和年紀而調整,非千篇一律。 放射治療的角色只有存在於轉移處的局部控制,特別是跟症狀有關的轉移。
小細胞肺: 肺癌的分期
此外,肺部腫瘤還有良性腫瘤,肺間皮瘤和肉瘤的分類。 每年美國有2000~3000人被診斷為肺惡性間皮瘤,而肉瘤在所有肺癌病例中約占1%。 先由有家族史、有抽菸的人、常常在空氣污染區活動的人、有肺部慢性疾病、得過肺結核的人;或是超過35歲以上,還沒做過的人可以做一次篩檢。 需要注意的是,一些消化道炎症也會引起糖類抗原19-9(CA19-9)升高,所以出現異常也要理性對待。 甲胎蛋白(AFP)也不只是肝癌才會增高,其他一些疾病也會出現甲胎蛋白(AFP)輕度增高,比如:妊娠、重症肝炎、肝硬化、睪丸癌、內胚層癌、畸胎瘤、卵巢癌、胃癌伴有肝轉移等。 病毒性肝炎會引起甲胎蛋白(AFP)大於100ng/ml,但隨後會慢慢降低。
●免疫治療:癌細胞會抑制免疫細胞調控,造成癌細胞過度增長,免疫療法為使用免疫檢查點抑制劑,重新喚起免疫系統攻擊癌細胞。 即使是過去20年處於無新藥發展的小細胞肺癌,近年也隨著免疫治療日趨成熟,逐漸擺脫「沙漠癌症」狀態,陳崇裕也鼓勵癌友不要放棄希望,勇敢與醫師討論找出適合自己的理想治療方案,就有機會獲得較佳的治療效果和生活品質。 小細胞肺癌的發病位置多位於肺部中央靠肺門位置,容易往大的支氣管發展,使氣管堵塞造成肺葉萎陷,診斷時常已有縱膈腔淋巴結的擴散。 通常在腫瘤產生激素或其它特定蛋白質而引起機體炎症反應時,才發生這些症 狀,多導致神經和肌肉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