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基督教方潤華中學11大伏位2024!(持續更新)

「面對剛入學的學生,無論他們處於哪個水平,我們都盡最大努力,讓他們突破自己,在六年的學生生涯達到自己的目標。」吳校長在專訪中多番強調,需要秉承基督教精神辦學,有教無類,以愛傳愛,讓他們感受被關愛。 學校非常支持同學實現理想和追逐夢想,重視同學的作品和成果,課室的壁報展示學生的優良課業,舉目校園多處角落及各樓層的牆壁,可見色彩豐富的視覺藝術作品。 吳校長指作品的質素不是最重要的要點,而是有機會顯示他們的潛能,讓同學獲得滿足感和有備受重視的感覺,最終在各方面更勇於嘗試。

要怎麼說服往後的家長報讀方小,要同家長解釋學校的情況,當然他們會擔心結束後去向如何,現時有無足夠資源,或者活動多唔多。 另外聘請老師都有難度,佢地會擔心自己嘅前途。 方潤華小學(簡稱方小)2012年被殺校,2016年「復活」,是全港第三間「有時限學校」,餘下9年「壽命」。 陳章華校長以往是教師,碰上死而復活的方小,滿懷希望和抱負,明知只得9年期限,也要應聘當校長,全因他相信9年不是死期。 教育局去年1月中公佈教育團體申辦結果,陳校長3月底來到方小,短短半年,一間空置了4年的校舍,無水電供應、無通訊、無設備。 這位毫無經驗的校長,成功在5個月後趕及開學,開展了一段與眾不同的校長生涯。

中華基督教方潤華中學: 搜尋標籤: “中華基督教會方潤華中學”

學校秉承中華基督教會香港區會辦學目的「透過學校、傳道服務」,結合「因材施教」及「永不言棄」的信念,本校老師積極為學生們設計合適的課程,配合靈活生動的教學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本校亦甚注重學生的英語水平,並將普通話列入初中必修課程,以求貫徹「兩文三語」的教學政策。 學校推行了多種輔導計劃,舉辦了三十多個興趣小組及學會,使學生身心均衡發展。 為了培養學生建立正面價值觀,該校老師花盡心思。 在正規課程方面,中文、英文、宗教、公社及藝術科等科目藉不同的課堂活動,滲入正向價值觀教育元素。 同時,以跨學科合作形式,增加學生不同的學習體驗。

中華基督教方潤華中學

為了讓老師更了解學生,該校除校長外,全校老師、副校長均擔任班主任。 同時,學校特為中一及中四的學生舉辦成長課程及日營訓練,讓他們在新學習階段訂下目標,學期末作個人檢討,並重新定位。 本校於新高中開設多元化選修科目,學生可選修兩科。 課程重點:本校老師透過專業判斷,共同制訂以「學校為本位」的課程,促進學生建構基礎知識、發展共通能力、培養正確態度,發揮潛能。 在中國語文、英國語文、數學及公民與社會發展四個核心科目中,本校強調校本課程的縱向規劃,重視學生在各學習階段間的銜接及連貫性。

中華基督教方潤華中學: 中華基督教會方潤華中學(CCC Fong Yun Wah Secondary School)

隨著念慈中學於2004年完成遷校,舊址隨即交予中華基督教會灣仔堂基道小學的下午校作轉全日制之用,並於一年後遷入,成為中華基督教會灣仔堂基道小學(九龍城)。 香港有 360 間資助中學,佔整體約 78%;香港有 394 間男女中學,佔整體約 85%;香港有 153 間基督教中學,佔整體約 33%;了解更多:中學分佈圖表。 既要做教育工作,又要做行政工作,病都撐住無請假。 老師一定身兼數職,因為老師少,一般老師已經辛苦,佢哋就更加辛苦。

我哋嘅老師能夠支撐到,全因佢地嘅熱誠,或者係信仰、使命感。 陳校長: 9年之後點算,我哋有反映過,我當然希望繼續,眼界唔會停在9年。 我哋唔會當佢係一間有限時嘅學校,如果我當佢只得幾年壽命,我哋就唔需要勞師動眾去買咁多嘢,去專登處理好個課程,去成立一個籌款小組為學校籌款,買唔同嘅設備俾小朋友。 中華基督教方潤華中學 陳校長:而家有3班小一、2班小五、1班小六。 總共有20個跨境學童,亦都能夠安排四個口岸和元朗的校巴服務。

中華基督教方潤華中學: 新傳系 . 我們的作品

校舍佔地近5,000平方呎,樓高六層,有標準課室24間,特別室11間。 中華基督教方潤華中學 校內設施包括禮堂、籃球場、圖書館、停車場、羽毛球場、健身室。 本校極重視團隊精神及教師培訓,期望教師團隊能教學相長,與時並進,讓學校逐步發展成為生機勃勃的學習組織。

要求雙面書寫或印刷,並設置中央單面廢紙收集箱,收集廢紙循環再用。 特設單車停泊處,讓居住在鄰近屋邨及鄉村的學生和職工使用環保的交通工具。 在校內傳遞訊息,盡量以電子媒體代替紙張。

中華基督教方潤華中學: 中華基督教會香港區會

學校積極關注學生的健康,要求午膳供應商提供營養餐供學生選擇,使學生在午膳取得均衡的營養。 我們搜邏一些有提及到中華基督教會方潤華中學的影片,希望帶來多方面的資訊去認識這學校。 我們的畢業生為自己是基元人而感到自豪,他們清楚自己的責任,投身工作後,他們努力委身香港社會,服務國家,貢獻世界。 我們致力建立一個愉快的學習環境,讓學生在「愛與關懷」的氛圍下成長,以達致全人發展。 我們不僅重視學術成績或智育發展,更強調價值觀的建立,及體藝方面的均衡發展。

中華基督教方潤華中學

該校校友鄭凱尹堅毅抗癌,劇社以她的經歷為藍本,創作了十五周年校慶音樂劇《The Rainbow》,故事觸動人心。 學科配合各階段持續進行評估,既能令學生在小步子,鞏固學習,照顧個別差異,又能維持持續評估的公平原則。 每學年上、下學期均設全級統一階段性評估,並於1月及6月舉行總結性考試。

中華基督教方潤華中學: 中學

另外,同學參與「校園電視台」製作過程後,發現自己對拍攝充滿興趣,甚至希望到外國進行交流,進一步提升技藝。 這樣學校亦會給予支持,協助他們申請資源,以期支持同學多作嘗試,實現理想。 中華基督教會方潤華中學,毗鄰香港濕地公園,擁有豁然開朗的學校環境,配合優美的千鿋校舍,並洋溢著活潑的藝術氣息。 此條目介紹的是1967年開辦,2003年結束的公理書院。

方中四年前開始在中二級開辦「創意教育科」,本學年更全面推展至整個初中,內容涵括創新科技的應用,包括人工智能、機械人、智慧城市、互聯網技術及電子科技。 課程由方中老師規劃及編寫,着重訓練學生的創意思維、應用能力和解難能力,同時亦培養學生的創造力、主動性,勇於研發和實踐精神。 InnoHub的設立有助校方推一步提升STEM教育的成效,同時為學生提供更理想的學習環境。 InnoHub的設備讓學生在高科技設備下創作創意發明、交流和實踐創作意念。 中華基督教方潤華中學 InnoHub亦會為所有學科老師提供共享空間,讓不同學科師生之間交流創新學習意念,利用更多新資源創造多元跨領域設計項目。 「世界學堂計劃」是惠僑課外活動計劃的重點,早於2001年,惠僑配合教育改革建議開展該計劃,冀盼學生超越學科課程和考試的局限,擴闊眼界,體驗與別不同的學習經歷。

中華基督教方潤華中學: 時間軸

趙聿修紀念中學是全港排名約91–119,元朗區内排名第4的Band1B~C中學,而且為官立的男女校。 該校平均考獲大學入學最低要求的學生大約76.2%,考獲副學士要求的則是93.7%,本地及非本地的學士課程錄取比率為60.3%。 在教學上,該校約有69.6%採用英語教學。 高中DSE除了核心科目外開設的科目包括中國文學、中國歷史、體育、視覺藝術、數學延伸部份(單元二)、物理、化學、生物、地理、歷史、經濟、企業會計及財務概論、資訊及通訊科技、音樂(中六)。 本校施行校本管理,確保教與學的素質,並由家長、校長、教師、辦學團體(中華基督教會香港區會)代表及社區人士所組成的校董會管理學校。 校董會授權校長、副校長及各中層管理人員營運學校。

  • 本校成立「融合教育支援小組」,成員包括教育心理學家、輔導主任、學務主任、特殊教育需要統籌主任、駐校註冊社工及特殊教育支援老師。
  • 不過隨著社會的發展,教育制度不斷的改變,學校的辦學模式亦按著環境所需而逐步轉變,由最早期的私立學校於1972年轉為按額資助學校,然後於1977年參加教育署所推行之按位資助學校按年轉為津貼學校。
  • 新界鄉議局元朗區中學是全港排名約80–91,元朗區内排名頭3的Band1A~B中學,而且為官立的男女校。
  • InnoHub的設立有助校方推一步提升STEM教育的成效,同時為學生提供更理想的學習環境。
  • 有一所直資男校(英華書院),一所直資男女校(公理高中書院),及三所津貼女校(英華女學校、真光女書院、九龍真光中學),其餘全部都是津貼男女校。
  • 4:中三級學科已涉獵學習高中文憑試課程,增強學生高中學科知識及鞏固學習基礎。

关于2003年於原有校舍開辦,由公理高中書院轉營為完全中學的一家直接資助計劃中學,请见「中華基督教會公理書院」。 除了金錢上支援,林老師亦關心學生的情緒,該學生在內地隔離期間,老師亦會每日透過微信了解她的情緒及送上安慰。 中華基督教方潤華中學 林老師說,這名學生在這段艱難的日子都很堅強,後來在中文老師的鼓勵下,她參加了由香港同心協會主辦的「第二屆全港同心中文寫作比賽」。 她以悼念母親為題,寫了一篇《一封給媽媽的信》的文章,最後在比賽中,連同其他方中同學獲得了殊榮,大家均感欣慰。

中華基督教方潤華中學: 香港人‧語

在壁畫前舖上仿草地毯,令畫面有延伸性,營造出立體效果。 配合圖書館的功能,這片「草地」已成為校園新的閱讀及休憩好地方。 派到可道中學(位置喺洪水喬), 親友話呢間學校唔好... 今日用 人士關係 轉左去柏球書院(位置喺天水圍,每月要比學費)... 其實我兩間學校都未聽過 而家想請問有邊位知道邊間比較好d... 過去兩年,受疫情影響,劇社面對排戲新挑戰,雖然由實體轉為網上形式進行,但無減學生對戲劇的熱情。

透過落實照顧學生多樣性政策,促進拔尖補底之效,培養學生自主自學的態度,促進學生有效學習。 推動多元化的閱讀計畫,例如安排閱讀課,培養學生閱讀興趣,學習閱讀策略;建立作家分享及讀書心得交流平台,強化學生的閱讀效能。 發展德育及公民教育方面,學校透過早會、週會及成長課等,引導學生建立正面的價值觀;學科亦著意在課程內滲透德育及公民元素。 透過展現學生學習成果,讓學生豐富個人學習經歷,增強學習自信心。

中華基督教方潤華中學: 教師團隊

2011 年,該校創作了十周年校慶原創英語音樂劇《The Rose》。 吳校長頒獎給香港學校戲劇節獲獎的優異學生,以示嘉許。 任教英文科兼成立方中劇社的余淑玲老師說,方中劇社的學生感情就像一家人。 排練過程中,面對無數挑戰,但他們從不退縮,大家肩並肩結伴同行。 每次比賽,校友必定回來與師弟妹一起排戲、幫忙化妝、設計道具……將劇社的精神一代一代承傳下去。

中華基督教方潤華中學: 中華基督教會方潤華小學

此外,學校設有初中普通話課程,培養學生聽、說、讀等語文能力。 另一方面,方中亦積極培養學生對藝術的興趣和提升學生的創意和審美能力。 多年來,方中舉辦過多次學生畫展,得到大眾的喜愛和支持。 每年會舉辦「電腦繪圖班」、「時裝設計工作坊」、「陶瓷班」等活動,又開放空間讓學生創作,在校園內處處可見學生繪製的美麗壁畫,使學生樂在其中,也增加了歸屬感。 在師生多年的努力下,方中成功培育出新一代的藝術家——當代青年藝術家呂華及本地插畫家黎特,更有不少學生大學畢業後,從事與藝術相關的工作。

中華基督教方潤華中學: 香港18區媽媽會

學習和教學策略校方注重協助每個學生達至良好的學業水平,並提供足夠空間,讓學生發展多元能力。 本校致力培育學生具備「堅毅鑽研」Persevering, 「自律自主」Autonomous, 「探索求真」Inquisitive 及 「逆境自強」Resilient 四個特質。 PAIR 一字象徵老師,同學和家長是一起同行,家校合作,教學相長。 學校佔地,設施包括本校設有100公尺跑道、標準7人足球場、標準籃球場、小組教學室、健身室、英文角、學生會室、多媒體語言學習室。 科技發展一日千里,各行各業利用創新科技提高工作效率是大勢所趨,可見未來社會更需具創新思維的人才。

中華基督教方潤華中學: 【聖母玫瑰書院】名校排名 / 學校簡介 / 交通方法同你一一介紹

我地有13位老師,其中一位係以前方小嘅舊老師。 在校園內參觀了兩個小時,校園內不少地方亦有展示學生的作品,優秀的畫作隨處可見,令筆者不單感受到校園內濃厚的藝術氣氛,更明白如此美輪美奐的校園藝術佈置正是培育學生信仰及靈命的一個美麗載體。 方中鄰近濕地公園,亦重視宗教培養,因此圖書館外牆繪畫的3D立體壁畫,便以「濕地公園與生命樹」為題。

【OpenSchool專訊】教育是育人的工作。 中華基督教會方潤華中學(下簡稱方中)的老師,以生命影響生命,秉承「行公義、好憐憫、存謙卑心、與神同行」的校訓,編織了多個師生並肩同行樂與淚的感人故事。 即使遇上迷途羔羊,老師都堅持用愛心、耐心教導他們,展翅成長。 迎新活動: 本校為中一新生籌辦為期整年的迎新啟導及級本活動,藉此啟發學生潛能,提升學生自我形象,增強正向思考,建立團隊合作精神,及早適應升中生活。 健康生活: 學校積極關注學生的健康,要求午膳供應商提供營養餐供學生選擇,使學生在午膳取得均衡的營養。 此外,學校更經常舉辦性教育、飲食健康、精神健康及人際關係等講座及工作坊,教導學生注重身心靈健康及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