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軍澳藍田隧道11大優點2024!(小編貼心推薦)

Abby有一名子女就讀屯門掃管笏一國際學校,該校周一發出家長信,建議學生未來數日停用電子設備,以免接觸相關資訊。 在獲得立法會財務委員會於2018年6月批准跨灣連接路建造工程的撥款後,首份工程合約已於同月批出,並於2018年7月展開;第二份工程合約已於2018年10月批出及展開。 另外,農曆新年後內地供港的砂石供應還未恢復,造成混凝土和瀝青短缺。 基於以上原因,將南隧道預計完工日期將推遲至2022年年中。 第6835號公告〈地政總署:街道命名〉,《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憲報》第26卷第47期,2022年11月25日。

運輸及物流局宣布,將軍澳—藍田隧道和將軍澳跨灣連接路下月11日通車,市民可利用這條全新道路往來將軍澳至觀塘和東區海底隧道,早上繁忙時段往返日出康城和觀塘市中心最多可縮減約20分鐘行車時間。 將軍澳藍田隧道 為了提供更便捷的道路往來將軍澳和觀塘以及東區海底隧道,並且讓將軍澳區內交通更加暢順,政府正緊密推展將軍澳-藍田隧道(將藍隧道),以及接駁其東面的將軍澳跨灣連接路的建造工程。 運輸及房屋局局長陳帆在立法會回覆查詢時表示,將軍澳-藍田隧道今年通車,政府會隨即豁免將軍澳隧道的收費。 全長4.2公里的將藍隧道,是一條連接九龍觀塘區茶果嶺及新界西貢區將軍澳照鏡環山東面的公路隧道,其出口接駁1.8公里長的將軍澳跨灣大橋至日出康城一帶。 往來將軍澳和東九龍,繁忙時間車程節省20分鐘,政府曾指,當將藍隧道通車後,將軍澳隧道便可豁免收費。

將軍澳藍田隧道: 將軍澳藍田隧道|巴士路線資訊

而將軍澳隧道在繁忙時間亦經常出現交通擠塞,隧道容量已經不勝負荷。 將軍澳跨灣大橋分別接駁調景嶺、日出康城,以及將藍隧道,其中前兩者的出入口,均連接行人路,市民可經此踏步大橋。 新增五條新專營巴士路線將於開通後的星期一,即2022年12月12日起開辦,並於星期一至五(公眾假期除外)上午及下午繁忙時段提供服務往來將軍澳及九龍/新界。 2010年8月27日,土木工程拓展署向西貢區議會提交最新的三個新方案,皆以保留天然海岸線為前提。 此與於2008年開始,保育團體和人士所提倡的建議原則上相同。 此外,有關單位經過多輪諮詢後,落實選定將軍澳-藍田隧道將軍澳段採用「不設收費廣場的直線走線方案」,以減少興建隧道的地質風險和填海範圍,當局亦會另行研究隧道的收費方法。

西貢區議會主席周賢明表示,將藍隧道有支路可以直達東隧,方便居民過海,但會否增加東隧行車量仍是未知數。 至於同樣新啟用的跨灣連接路是本港首條同時具備行車道路、單車徑與行人路的海上高架橋,周賢明說會留意單車徑的相關配套是否安全足夠。 至於跨灣連接路是香港首條行車道、單車徑和行人路兼備的海上高架橋,全長約1.8公里,其中約一公里為海上高架橋,連接將藍隧道與日出康城旁的環保大道。 局方表示,將藍隧道為現有的將軍澳隧道提供替代路線,開通後可分流往來將軍澳的交通,有助應付該區持續發展帶來的交通需求,也為豁免將軍澳隧道收費締造契機。 將藍隧道是連接將軍澳和市區的新主幹道路,全長約3.8公里,其中約2.2公里為隧道,東面接駁跨灣連接路和寶順路,西面連接東區海底隧道、觀塘茶果嶺道和興建中的T2主幹路。 另外,文件表示,運輸署將會通過公開招標委聘隧道費服務供應商,供應商將會負責處理不停車繳費系統的收費工作、追討欠繳的隧道費,以及提供帳戶管理和客戶服務。

將軍澳藍田隧道: 發展里程

乘搭觀塘綫的乘客前往香港島需要在油塘站轉乘將軍澳綫列車,再到鰂魚涌站或北角站轉乘港島綫。 所以通車初期,很多乘客都還未習慣繁瑣的轉車過程,加上將軍澳綫的列車班次疏落,一度引起混亂,期間亦導致東九龍居民改乘東隧巴士前往港島區。 不過,隨着鄰近調景嶺站及將軍澳站的大型屋苑紛紛入伙,以及油塘站附近的公共屋邨重建完成,將軍澳綫的客量大幅攀升。

將軍澳藍田隧道

將軍澳跨灣連接路將會連接現有的將軍澳海濱公園及將軍澳南海濱長廊的單車徑及行人設施,組成全長約5公里的單車環線及行人路。 將軍澳跨灣連接路的行人路沿途設有三個觀景台,讓市民可以欣賞將軍澳灣及東邊水道的景色。 藍田隧道擬定為香港6號幹線的一部分,向西連接東南九龍T2主幹道前往中九龍幹線。 將軍澳-藍田隧道(將藍隧道)及將軍澳跨灣連接路(跨灣連接路)將於12月11日(星期日)通車,以完善運輸網絡,便利市民出行。 將軍澳藍田隧道 現時,土木工程拓展署及其承建商正進行最後階段的工作,包括進行系統最後測試及相關演練工作,以及將軍澳隧道豁免收費的安排。

將軍澳藍田隧道: 將軍澳藍田隧道|單車路線

但自2010年代起填海工程備受爭議,在環保團體的關注之下,以及兼顧將來T2主幹路的需要,土木拓展工程署向西貢區議會提出第三方案,以保留天然海岸線為前提,最後政府亦採納該方案作為將藍隧道之最終設計。 新地旗下Ocean PopWalk 海天晉滙引入日系文青單車品牌「tokyobike」,特設週末日系單車租賃服務,讓你輕輕鬆鬆到場即可享受單車郊遊樂趣,於跨海大橋影靚相、睇日落,最適合喜愛文青活動的情侶浪漫出行。 期間限定店更特設小朋友單車,貼心為一家大細提供親子單車自駕遊好去處,邊享受海風邊欣賞沿海美景,悠閒歡渡週末。 商場更貼心為租借單車人士提供星級泊車優惠,自駕到場即可出遊,十分方便。

相信不少市民翹首以待在跨灣大橋單車徑上試踩,但並非人人擁有單車。 將軍澳區內有一少出租單車店舖,例如位於將軍澳的香港單車館,便有「龍記單車」出租單車。 另外,位於將軍澳海傍附近的至善街,亦有「宏興單車」可租用單車。 至於從康城站前往,由於附近有不少地方屬屋苑範圍,記者經B出口,即是「The LOHAS 康城」商場前往。 從港鐵站往商場,會到達商場的L3層,之後經過商場中庭一直直行,透過電動樓梯落下層,即是L2層,該層設有溜冰場,然後經「譽居」及「鼎王麻辣鍋」之間的出口離開商場。

將軍澳藍田隧道: 將軍澳綫故障|張欣宇憂維修管理出問題 鐵路協會:同類2宗均在港發生

2009年7月26日,康城站通車,當時來往康城的列車主力以英國製都成嘉慕列車行走,甚少使用韓國製Rotem列車行走。 在2013年5月至2015年期間有中國製列車行走將軍澳綫。 但2017年起,來往康城站的列車非繁則主力以韓國製Rotem列車行走,甚少使用英國製都城嘉慕列車行走。 非繁忙時間則北角站至寶琳站班次為約5或6分鐘一班,康城站開出之列車全部則以調景嶺站為終點站,約每10或12分鐘一班。 列車抵達調景嶺站時,所有乘客必須下車,之後列車會沿往油塘方向駛至五桂山隧道的五桂山側線掉頭,轉入往寶琳/康城方向軌道返回調景嶺站上客。

  • 使用將軍澳-藍田隧道由將軍澳市中心、日出康城和將軍澳創新園前往東區海底隧道只需要5分鐘,比較現時節省10分鐘,車程由約7公里減至約4.2公里。
  • 由於將軍澳綫通車後,巴士乘客量大減,近年巴士重組大削跨區和過海線,港鐵成為區內最重要交通工具,而觀塘最大過海交通工具為巴士。
  • 【本報訊】因應將軍澳—藍田隧道開通,今日零時零分起,政府會豁免將軍澳隧道的隧道費,駕駛人士只需直接駛過收費廣場,毋須停車及繳費。
  • 另外,由康城到將軍澳市中心,可經過將軍澳海上交匯處和跨灣大橋,路程約3公里,中途無燈位。

但是,政府在2019年10月16日發表的施政報告當中,宣佈將軍澳-藍田隧道通車時將不會收費。 運房局局長陳帆表示,預料將藍隧道項目落成後,在繁忙時間往來將軍澳和東九龍將可減省約20分鐘車程。 由於將軍澳綫通車後,巴士乘客量大減,近年巴士重組大削跨區和過海線,港鐵成為區內最重要交通工具,而觀塘最大過海交通工具為巴士。

將軍澳藍田隧道: 將軍澳藍田隧道|日系復古單車租賃

受2019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影響,各項防疫及抗疫措施令市民減少出行,乘客量大幅減少,因此自2020年1月23日起削減非繁忙時間3+1制度中1班往返寶琳站的班次至今並使到將軍澳綫全日均採用2+1制度。 港鐵曾在2020年2月29日至10月18日期間,安排星期六早上所有由北角站開出列車以寶琳站為終點站,而康城站開出列車則以調景嶺站為終點站。 於2022年5月起第五波疫情已過及乘客量逐步回復,相比疫情前的班次安排,往寶琳的繁忙時間班次均一化至3-4分鐘一班,同時將前往康城的班次全日統一至前往寶琳班次間隔的雙倍(7分、10分、12分或18分一班)。 本綫全長12.3公里,是全港第三短的港鐵鐵路綫(不包括輕鐵及昂坪360),目前共有8個車站,當中北角站和鰂魚涌站(港島綫)、油塘站及調景嶺站(觀塘綫)為轉車站,將軍澳站則是往來寶琳至坑口段及康城段的轉車站。 本綫除了油塘站為地面及架空混合式車站,寶琳站及康城站為地面車站外,其餘均為地底車站;除了康城站與百勝角隧道之間擁有兩小段露天路段之外,其餘皆為密封及有蓋的路段。 因此,本綫是於天文台發出九號烈風或暴風風力增強信號或十號颶風信號時,唯一維持全線服務之港鐵路線。

星期一至星期五的日間非繁忙時間,將軍澳綫有11列列車運行;晚間非繁忙時間,則有10列列車運行。 星期六日間非繁忙時間及星期日日間有11列列車運行,晚間則減至10列。 在星期一至星期六的早上和星期一至星期五下午繁忙時間,將軍澳綫有16列列車運行。 但由於韓製Rotem電動列車僅有13列,故須有3列都城嘉慕列車。 根據港鐵向香港立法會提交的文件披露,將軍澳綫最繁忙時段載客率在2013年、2014年和2015年分別為100.6%,102%及97%(以車廂每平方米站立4人計算),最繁忙路段在油塘站至鰂魚涌站之間。

將軍澳藍田隧道: 香港地名的雅與俗|樂富舊稱老虎岩殺氣大 藍田/秀茂坪/欣澳改名求優雅

六號幹線為本港策略性道路網絡的重要部分,為西九龍至將軍澳新市鎮之間提供一條主要幹道,並在啟德和藍田設有交通交匯處。 六號幹線亦為必要的公路基建, 可以發揮策略性運輸功能,以支援新發展項目,包括西九文化區 、 廣深港高速鐵路香港段西九龍站、郵輪碼頭、啟德發展區和九龍東核心商業區,以及將軍澳的住宅/工業發展項目。 六號幹線建成後, 在繁忙時段往來將藍隧道位於藍田交匯處西面出入口與中九龍幹線位於啟德交匯處的東面出入口的行車時間,估計會由現時約 15 分鐘減至約 3 分鐘。 將為市民提供更便捷的交通網絡往來九龍東、西部, 以及前往公路沿線的發展項目。 大公文匯全媒體報道:為了提供更便捷的道路往來將軍澳和觀塘以及東區海底隧道,並且讓將軍澳區內交通更加暢順,政府正緊密推展將軍澳-藍田隧道(將藍隧道),以及接駁其東面的將軍澳跨灣連接路的建造工程。

將軍澳藍田隧道

君傲灣,位於將軍澳唐俊街9號,為一個商場及住宅混合的商住項目,業主為地鐵公司;物業發展商為翠盈企業有限公司(由新世界發展有限公司、周大福企業有限公司,以及新加坡慶隆有限公司(Kheng Leong Co.(Pte.)Ltd.合資之公司聯合發展)。 項目設3座大廈,提供1,472伙住宅單位,於2006年中入伙。 君傲灣和基座商場君薈坊均由港鐵管理,而君薈坊已於2014年併入PopCorn,易名為PopCorn 2。 全屋苑有12座,平均樓高約50層,合共提供4,542個單位。 地鐵公司參與了第三期(即將軍澳豪庭)的發展,其他發展商有新鴻基地產、恆基兆業、華懋集團及南豐發展。

將軍澳藍田隧道: 香港地名的雅與俗|藍田:咸田

在2013年5月13日和2014年4月15日,列車在將軍澳綫行走和載客以進行試驗,為日後的緊急調度安排準備,目前未有將該款列車調往將軍澳綫服務的計劃。 將軍澳藍田隧道 北車長客列車在首次載客試驗後,在2013年12月16日調景嶺站至油塘站架空電纜故障期間首次進行緊急調度,沿觀塘綫至藍田站後經將軍澳綫過海段往北角站,故障排除後一段時間亦曾行走將軍澳綫。 區議員吳雪山曾批評港鐵以確保列車之間安全距離等理由而拒絕加班次是藉口。

在實施豁免收費後,將軍澳隧道原收費廣場一帶將會繼續進行包括移除原有的收費設施及收費廣場簷篷等的道路工程,而臨時交通措施會因應所需工地範圍而分階段作出調整,並會預留足夠行車線供車輛駛過原收費廣場一帶。 2019年1月14日,運輸及房屋局向立法會交通事務委員會提交文件,計劃在將藍隧道引入自動電子收費系統,全面實施不停車繳費。 但政府在2019年10月16日發表的施政報告當中,宣佈屯門至赤鱲角連接路北面連接路及將藍隧道通車時將不會收費。 早在2005年,香港政府已經開始著手規劃將軍澳西岸公路,當時的環境運輸及工務局提交立法會交通事務委員會的文件指出研究結果顯示,將軍澳-藍田隧道「須在約2016年完成,以便應付將軍澳人口增長及工業發展所帶來的交通」。

將軍澳藍田隧道: 將軍澳車廠/康城站項目:日出康城

將軍澳-藍田隧道擬定為香港6號幹線的一部分,向西連接東南九龍T2主幹道前往中九龍幹線。 將軍澳-藍田隧道預計造價151億元,2016年12月9日動工,2022年12月11日正式通車。 將軍澳隧道現時不再是將軍澳對外的唯一公路隧道,同時將軍澳隧道容車量亦可以騰出供坑口、將軍澳北、清水灣與西貢公路車輛使用。 使用將軍澳-藍田隧道由將軍澳市中心、日出康城和將軍澳創新園前往東區海底隧道只需要5分鐘,比較現時節省10分鐘,車程由約7公里減至約4.2公里。 土木工程拓展署東拓展處處長梁中立介紹指,將藍隧道連接將軍澳與東九龍,為雙程雙線的分隔車道,西面連接觀塘茶果嶺道及東區海底隧道,及預計於2026年完工的T2幹道,東面則接駁將軍澳寶順路及將軍澳跨灣大橋,隧道兩端為藍田交匯處及將軍澳交匯處。 梁中立表示通車後,將軍澳中心往東隧的車程由約7公里縮減至約4.2公里,繁忙時來往日出康城和觀塘市中心的行車時間預料最多可縮減20分鐘。

將軍澳藍田隧道: 將軍澳隧道 下周日起免收費

午夜起,駕車人士可以直接駛過將軍澳隧道原收費廣場,毋須再繳費。 將軍澳藍田隧道 土木工程拓展署和承建商正處理最後階段的工作,包括進行系統最後測試和相關演練,以及將軍澳隧道豁免收費的安排。 當局指,跨灣連接路可分流環保大道的車輛,海上高架橋與將軍澳海濱單車徑連接後更組成全長五公里的沿海環迴單車徑,橋上設有觀景台,供市民欣賞將軍澳灣和東邊水道的美景。 ​今日很高興出席將軍澳—藍田隧道及將軍澳跨灣連接路的通車儀式,與大家一起見證這兩個大型道路基建項目的落成。 創科局fb片段截圖連接將軍澳東南部和將軍澳—藍田隧道的「雙拱鋼橋」日前已完成接駁工程,成為全球首條以高強度鋼材建造的海灣雙拱鋼橋。

將軍澳藍田隧道: 將軍澳藍田隧道|行人路線- 南行人橋

根據初步的觀察,將藍隧道開通後,將軍澳隧道公路及環保大道往將軍澳隧道方向於繁忙時間的擠塞情況有顯著的改善,過往在上述道路及其連接道路出現的車龍已大為縮短。 將藍隧道和跨灣大橋將於下月11日8時起通車,當日起將軍澳隧道及將藍隧道將豁免收費。 運輸署助理署長(運輸項目)何偉基預計,通車後可分流將軍澳隧道30%至40%的車流量,紓緩將軍澳隧道的交通負荷。

將軍澳藍田隧道: 相關條目

甫出門,其實已是日出康城6期LP6外的迴旋處,並可見到跨灣大橋,向前直行便可到達,由康城站到達該處大約10分鐘。 此外,運輸署亦擬安排九巴的90線和296P線,及新巴的795X線和798P線在隧道通車後約兩至三個月,改經此隧道、茶果嶺道及偉業街往返將軍澳至觀塘繞道,不再途經將軍澳隧道及將軍澳道。 2016年7月22日,中國路橋和利基控股的聯營體,聯合中標將軍澳-藍田隧道P2路及相關工程,合約總額約17.76億元。 香港地名的雅與俗|藍田:唐代詩人李商隱名作《錦瑟》云:「藍田日暖玉生煙」,而成語「藍田生玉」就比喻虎父無犬子,故政府以「藍田」命名,背後頗見心思。 T2主幹路及茶果嶺隧道屬六號幹線的中間路段 ,西接中九龍幹線,東連將軍澳-藍田隧道(將藍隧道)的主隧道。 支線全長約七公里 將有五至六個車站 經藍田調景嶺填海區直達將軍澳 近三十三萬人口保證乘客量足夠.

香港地名的雅與俗|藍田:作者曾肇弘以前在藍田讀中學時,學校附近的配水庫也是寫着「Ham Tin」而非「Lam Tin」。 香港地名的雅與俗|藍田:作者曾肇弘以前在藍田讀中學時,記得有資深老師提及1970年創校之初,該區原稱「咸田」。 再談香港地名,除了上次提過「吊頸嶺」改稱「調景嶺」以外,還有不少香港地名也因鄙俗或不吉利等理由,而被政府更改為較文雅、具意頭的名字。

警方經初步調查,周女涉嫌普通襲擊、刑事毀壞及襲警被捕,帶返警署扣查。 在2013年5月,港鐵市區綫中國製列車曾於將軍澳綫進行載客測試,其隔音效果比港鐵市區綫現代化列車較為理想。 受制於寶琳站單側式月台的設計,除非增加往康城的列車班次,否則將軍澳綫已經沒有加密班次空間。 路綫當年設計為最密每3分30秒一班往寶琳或康城(採用「1+1」模式),將軍澳站至北角站聯合班次為1分45秒。 列車以調景嶺為終點站將軍澳綫上行設有兩個終點站,分別為寶琳站與康城站。 本綫是繼荃灣綫(1982年通車)、東涌綫及機場快綫(皆於1998年通車)之後,與更改走綫的觀塘綫並列為第四條及第五條連接新界區的原地鐵路綫;也是2007年兩鐵合併前,地鐵最後一條落成的主要路綫。

繁忙時間在油塘站可能要等最少2班車,變相對從觀塘綫到港島東(港島綫太古站至柴灣站)的乘客帶來不便,例如往來觀塘綫藍田站及港島綫太古站,原本3個站車程變成需在油塘站及鰂魚涌站轉車。 將基地搬至九龍灣車廠和輕鐵車廠,以分別負責都城嘉慕和阿爾斯通車卡的日常維修保養,及配合輕鐵Comeng輕軌車輛翻新工程,全數13列Rotem列車現時已調往將軍澳綫行走,取代都城嘉慕列車。 然而Rotem列車的總數未達將軍澳綫所需的16列列車,因此將軍澳綫現在仍有由觀塘綫抽調的都城嘉慕列車行走,派車不定。 2015年2月至11月間,更開始抽調市區綫中國製列車行走本綫,成為當時唯一一條同時有三款列車行走的路綫(2022年11月27日起,觀塘綫亦出現M-train,C-train,Q-train共同行走的情況),但此安排已於2015年11月底結束。

跨灣連接路是全港首條三合一海上高架橋,同時具備行車道、單車徑和行人路,除了組成區內的沿海環迴單車徑,也設有觀景台,讓市民欣賞將軍澳及東部水道的景色。 夜晚,橋拱更會亮起彩色燈光,照亮將軍澳灣,而在主要節日期間,更會有特別的燈光效果,令節日氣氛更濃厚。 新道路為香港增添新景點,更為市民提供一個新的消閒、運動好去處,切實地做到基建融入社區,提升區內居民的生活質素。 跨灣連接路連接將軍澳–藍田隧道和將軍澳第86區的環保大道,為進出將軍澳東南部提供另一條通道,以應付將軍澳的預期交通需求。 當跨灣連接路完成後,將軍澳東南部的交通可使用跨灣連接路往返將軍澳西部、或經將軍澳–藍田隧道往返東九龍,而無需行經環保大道及將軍澳市中心,從而紓緩這些道路在繁忙時間的交通負荷,減低對附近居民在交通和環境方面的影響。

記者日前分別實測由調景嶺站、將軍澳站,以及康城站步行至將軍澳跨灣大橋的出入口,全部大約10分鐘內到達,當中調景嶺站更只需5分鐘。 另外,有意試踩單車的市民,將軍澳區內亦有單車出租,包括共享單車。 2016年5月21日,香港立法會工務小組通過隧道工程撥款申請,當局寄望新隧道可以分流現時幾近飽和的將軍澳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