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軍澳填海計劃10大著數2024!(小編貼心推薦)

政府計劃於將軍澳137及132區填海,並將會興建5萬個住宅單位,以及6個厭惡性公共設施,包括廢物轉運站、混凝土配料廠等。 政府計劃於將軍澳137區及132區填海,分別興建5萬個住宅單位及6個「厭惡性」公共設施,包括海上垃圾收集站、廢物轉運站及混凝土配料廠等。 本報《李先知》專欄披露,政府在未有公布下,已於1月底展開兩個項目的公眾諮詢,諮詢期將於3月底結束。 政府消息人士向本報指,以往並非每項工程的公眾諮詢都作新聞發布,亦認為公眾諮詢不必拘泥於個別形式,指公眾亦可於諮詢期後表達意見,「唔係邊日諮詢期結束,市民就唔可以再表達意見」。

當局預料可以在2028年完成132區的填海工程,以趕及在137區首批居民入伙前停用,並且重置公眾填料轉運設施和混凝土配料廠。 除了兩個須由137區重置的公眾填料轉運設施和混凝土配料廠外,當局還將於132區對出的新造土地上,設置具重要策略性的電力設施,以提升香港通過區域合作輸入零碳能源的能力。 當局亦建議在132區建設一個建築廢料處理設施、一個廢物轉運站及一個海上垃圾收集站。

將軍澳填海計劃: 口罩令即日取消市民約朋友落吧慶祝 踏入凌晨12點眾人即除罩高聲歡呼

當局如興建將軍澳綫南延綫連駁137區,須在日出康城對出填海約2公頃,以保護鐵路設施。 當局預計2025年開展工程,首批居民料於2030年遷入137區。 而同樣位於大嶼山小蠔灣及欣澳,最大優勢為能夠為鄰近社區東涌帶來就業機會,加上早年均被納入為大嶼山概念的規劃研究,規劃上已經達到了一定程度。 至於欣澳位處飛行航道,受到噪音污染,有關部門估計日後在該處發展住宅的機會極為微小,但是提供土地作為商業或者娛樂設施用途。 位於沙田區城門河河口凹位的馬料水,則估計可以提供30至60公頃;預計在結合沙田污水處理廠搬遷入岩洞後,所騰出的28公頃用地,能夠合共提供70至80公頃土地,有潛力建設一座比較具有規模的新社區。 至於青衣西南部的選址,有關部門將會等待葵青十號貨櫃碼頭的可行性報告完成後,才確定其實際用途。

文件透露,第一百三十七區的社區佈局,將軍澳油塘隧道及將軍澳線南延線將會服務當區,而鐵路站將位於該區中央範圍,讓逾三分之二居民可居於離站五百米步行距離之內。 由於當區位處海旁,將採用階梯式建築物高度輪廓,將由東北至西南朝海旁方向逐步遞減,海旁一帶將設海濱長廊及綠化休憇空間,鼓勵居民以步行或騎單車等模式出行。 至於隧道過海往港島東,當局指港島東已發展得「九九十十」,認為沒有新發展機會,暫時未有計劃興建。 發展局表示將於今年年底前完成規劃及工程研究,並公布包括填海的範圍和建議設施的詳細發展計劃,以聽取持分者包括附近居民的意見。 西貢區議員方國珊反對填海,認為填海會影響環境和居民健康,建議當局研究擴大137區的發展範圍,免除鐵路保護層的填海,另把相關配套設施遷入岩洞或另覓遠離民居的選址。

將軍澳填海計劃: 發展土地供應策略

發展局強調,132區的填海及削坡比例未有定案,但承諾即使「削唔到坡」,最多亦只會填海25公頃,如果削坡順利,則有望減少填海面積。 在不影響工程時間表下,當局會盡量削坡而減少填海,將對附近居民的影響減至最低。 132區對出新造土地位置較偏僻,與最近的住宅維景灣畔約有1公里緩衝距離,較最初設計拉遠多200米。 對出土地將以低密度發展,只興建數幢約20米至60米高的低矮建築物,加上進出這些公共設施的車輛可直接通往「將軍澳─藍田隧道」,預料往返九龍的車輛不會經過將軍澳新市鎮現有道路網絡,相信可大大減低對當區居民的滋擾。 為提供土地以興建房屋和配套設施,將軍澳第137區所需要的可發展土地為101公頃,當中包括於現有躉船港池及沿海岸線填海約20公頃。

將軍澳填海計劃

綠色和平則擔心當局在132區擬建電力設施,是為香港引入核電鋪路,呼籲應先提升節能成效和加快發展可再生能源,諮詢公眾後才考慮引入核電以外的潔淨能源。 將軍澳填海計劃 2018年10月,特首林鄭月娥在2018年度施政報告中提出《明日大嶼願景》,落實東大嶼都會填海計劃。 整個發展計劃包括在交椅洲和喜靈洲對開水域分階段填海,建立規模達1700公頃人工島,到2032年預料可興建26至40萬個單位,當中7成為公營房屋,可供70至110萬人居住。 2020年12月4日,立法會財委會通過5.5億圓的明日大嶼前期研究撥款。 九龍半島方面,自從英國於1860年取得該土地後,於1867年於九龍角出現首次非正式填海工程。 1876年,在油麻地擁有地段的業主自行進行填海工程,成為今日新填地街一帶。

將軍澳填海計劃: 口罩令撤銷 醫生講解特定群組不宜除罩

然而,香港政府的鴻圖大計惹起環境保護主義人士的不滿意(特別是保護海港協會),認為填海工程沒有需要,破壞海港及生態環境。 1989年,香港政府公佈《香港機場核心計劃》,當中不少計劃需要進行填海,包括在赤鱲角興建新香港國際機場、北大嶼山新市鎮及西九龍等。 1990年代初期,香港政府也在香港港口及機場發展策略中提出多個填海建議,在中環、灣仔、九龍灣、紅磡灣、昂船洲、青洲、交椅洲及竹篙灣等進行填海,其中中環及灣仔填海計劃其後被落實。 發展局又稱,正透過相關立法會議員、區議員和地區領袖,主動約見將軍澳居民和地區人士,包括安聯村村民,直接聽取他們的意見。 居民亦可繼續以書面形式提出意見,自發展建議公布至今,當局收到約200份意見書。

早前情人節,立法會議員陳仲尼同太太一齊喺金鐘向市民派朱古力,祝市民甜蜜過節之餘,亦寓意希望財政預算案向市民「派糖」。 焦點盤連環登場,會德豐地產旗下藍田KOKO ROSSO今日進行次輪銷售共160伙,項目昨日截票共收6398票,超購39倍;新地旗下屯門NOVO LAND第2B期落實周六(4日)進行首輪銷售,並盡推首3… 根據戰略協議,訂約方應發揮各自的專長,以達致以下方面的長期合作:為汽車行業專有的大數據平台履行服務;汽車行業智能銷售和營銷系統;及金融和汽車銷售的聯合運營。 發展局局長甯漢豪今早出席商台節目時提到,政府再找到八處綠化地帶適合建屋,又強調並非郊野公園,生態價值較低,但亦不排除將來會研究發展個別的郊野公園邊陲地帶。 2020年4月4日,在特首辦任職新聞主任的姓譚32歲男子,在3月30日以私人理由向政府新聞處總部辭職後,從景桃樓高層寓所墮下,警方及消防接報到場當場證實男子死亡。 特首辦及政府新聞處向其家人表示慰問,而同事形容特首辦工作壓力大,士氣亦低。

將軍澳填海計劃: 龍鼓灘填海塞爆車路 議員促先建港鐵延線

以最高住用地積比率7.5計算,區內可提供約50,000 個房屋單位,供135,000人居住;公私營房屋比例為7:3,可提供約34,500個公屋單位及15,500個私人住宅單位。 首批約34,000人最快可於2030年遷入,當中涉及約12,600個單位。 當局說,視乎公眾諮詢及擬議將軍澳線南延線詳細設計,較高密度的房屋發展將會圍繞擬設置於將軍澳第137 區中央範圍的鐵路站。 擬議的鐵路站將位於大部分居民的500米步行距離內,涉及超過三分之二的規劃人口。 至於香港首次的正式填海工程,則是於1852年展開的《文咸填海計劃》,位置在今日上環文咸東街一帶,目的是將上環的發展面積進一步增加,以興建香港政府部門及港口設施。 其後,雖然於1856年倡議的《寶靈填海計劃》備受反對而未推行,香港政府於1860年代至1900年代進行了一系列的填海工程,如1890年至1903年的《海旁填海計劃》,使到香港島北岸西至堅尼地城,東至銅鑼灣,製造了不少土地。

將軍澳填海計劃

【明報專訊】《施政報告》提出推展「3鐵3路」運輸基建,外界關注造價及財務安排。 將軍澳填海計劃 運輸及物流局長林世雄昨表示,當局對基建財務方案持開放態度,私人參建、發債及「建造、營運及移交」模式(BOT)均考慮。 樓市升溫,嘉里、信和及港鐵合作發展的黃竹坑港島南岸2期揚海,已部署新春後推盤事宜,落實下月初推出104伙發售,當中包括價單上的59伙,折實入場費約1004萬,另推出45伙以招標方式發售。 商務部表示,要著力恢復及擴大消費,在落實好已有政策措施的基礎上,組織好消費提振系列活動,積極推動出台新的工作舉措,穩定汽車、家居等大宗消費,培育壯大新型消費,持續優化消費平台載體,增強消費對經濟發展的基礎作用。 商務部在網頁上刊登全國消費促進工作電視電話會議新聞稿,強調做好消費促進工作意義重大、責任重大。

將軍澳填海計劃: 近9500將軍澳居民 反對137區填海

商場主要店舖包括餐廳、大家樂、百佳超級市場、連鎖店如聖安娜餅屋、7-Eleven、OK便利店、日本城及其他零售行業。 街市則與商場相連提供61個檔位,為居民提供日常生活所需,其中街市已於2021年5月起進行大規模翻新工程,到9月18日重新開幕。 新街市以單車元素為主題,使用者可以帶同單車內進街市,並增設營業至凌晨12時的小食街和由兩位前香港單車運動員經營的單車店,提供單車和維修服務。 若落實以重鐵形式建造「將軍澳南延綫」連接137區,較高密度的房屋發展將圍繞擬設於該區中央,大部分居民步行500米內便可到達。 雖然及後香港政府於2005年在《中環填海計劃》案件上勝訴,惟其他填海工程備受香港社會密切注視。 而因為需要符合「有迫切及凌駕性的當前需要」的原則,令到絕大部份計劃於規劃時構成了一定的局限性。

將軍澳填海計劃

1966年,為配合屯門新市鎮發展計劃,香港政府開始在青山灣填海。 1970年代,荃灣、醉酒灣(今葵涌貨櫃碼頭)及沙田新市鎮等都有大規模填海工程。 1970年代後期至1980年代,香港島及九龍半島也進行了不少填海工程,範圍不僅限於維多利亞港內,例如香港島南部的香港仔、鴨脷洲及鋼綫灣(今數碼港)等,均進行以興建住宅為目的的填海。 除住宅外,也有填海計劃是為了發展工業的,包括於1985年落成的大埔工業邨。

將軍澳填海計劃: 將軍澳137區造4個「太古城」

由此可以,現行的三輪諮詢機制對於政府部門能深化公眾意見,從而改善計劃中的不足之處,有一定作用。 據發展局文件,將軍澳第一百三十七區將發展為以房屋用途為主的新社區,需要一百零一公頃可發展土地,在現有躉船港池及沿海岸線填海約二十公頃。 局方又建議,在華人永遠墳場對出填海和削坡,以獲得二十五公頃土地,容納公眾填料轉運設施、混凝土配料廠、電力設施等。 當局預計,第一百三十七區可提供約五萬個單位,其中公營房屋佔七成。

1998年,因為保護海港協會為首的多個環境保護團體的反對,逼使香港政府先後需要暫緩及重新檢討啟德發展計劃及添馬艦發展工作中的填海部份。 於1999年10月發表的《施政報告》中,時任香港行政長官董建華承諾將會減少填海,並且遵守可持續發展之原則。 香港政府在現存社區的沿海位置填海,讓地產發展商興建龐然巨物屏風樓,亦即數幢連在一起,多數為出售牟利的私家住宅建築物,形狀如屏風。 密集的建築物阻擋光線及令風速減慢,而所產生的負面效應,亦被稱為屏風效應及熱島效應。 將軍澳填海計劃 填海建私家屏風樓的例子比比皆是,可見於東涌,深井,荃灣,青衣,旺角,西九龍,紅磡,土瓜灣,數碼港,西灣河及小西灣等。

將軍澳填海計劃: 香港即時

同時為為配合將軍澳第137區的房屋發展,政府建議於將軍澳第132區(即將軍澳華人永遠墳場對出)對出以填海和削坡方式提供約25公頃土地,以容納兩個現時位於將軍澳第137區的建築廢料處理設施、廢物轉運站等公共設施。 當局表示該區的發展密度將會大致偏低,亦會盡可能考慮垂直綠化,以令建築物與周邊環境盡量協調。 而填海範圍則包括在將軍澳第132區填出最多25公頃,並重置各項厭惡性公共設施;另外又會在工業區創新園對出、日出康城附近填海兩公頃,作為興建港鐵將軍澳南延綫緩衝區。 將軍澳填海計劃 【本報訊】將軍澳第137區發展計劃大興土木,遭到居民及環保團體反對。

  • 警方發言人證實涉事保安員並非警務人員,將案件列作投訴滋擾處理。
  • 首批約34,000人最快可於2030年遷入,當中涉及約12,600個單位。
  • 這是1920年代何啟與區德於土瓜灣至九龍灣之間填海發展啟德機場住宅區失敗後,遺留下來的剩餘工程。
  • 緊隨完成後,孫偉持有已發行股本24%,而翹暉持有51%,仍為控股股東。

2019年8月11日,臨近盂蘭節,街坊在景林邨範圍舉行燒衣活動,焚燒印有懷疑特首林鄭月娥及警務處處長盧偉聰肖像的衣紙,警員曾經場查身分證。 不過至凌晨1時許,防暴警察從將軍澳警署走出衝入邨內範圍和景松樓大廈內進行搜捕制服至少兩人帶走。 其中一名黑衣青年因被指懷疑藏有眼罩、頭盔及防毒面罩而被戴上手扣,押上警車問話調查。 警員查看其手機即時通訊程式的言論後,發現沒有參與前線抗爭的證據才釋放。

將軍澳填海計劃: 將軍澳擬填海建6厭惡性設施 居民到政總請願 高呼「受夠了」

文件又指,132區對出新造土地,位於相對偏僻地方,與將軍澳最近的住宅發展約有1公里的緩衝距離,由於進出這些公共設施的車輛可直接通往將藍隧道,往返九龍的車輛不會經過將軍澳新市鎮現有的道路網絡,減低對當區居民滋擾。 發展局今天(19日)公布將軍澳第137區初步發展大綱圖,佔地約80公頃,相等於4個太古城,將發展為以房屋用途為主的新社區,提供約5萬個單位,公私營房屋比例為七三比,容納供13.5萬人。 當局料於2025年開展填海工程,首批約3.4萬人最快可於2030年遷入,當中涉及約1.26萬個單位。 根據《策略性研究》的初步建議,「將軍澳線南延線」將會由位於地面的將軍澳線康城站向南伸延至地底,大致以隧道形式經將軍澳創新園對開水域接駁至將軍澳第137區的地底車站。 發展局會聯同運輸及物流局和相關部門繼續就有關項目緊密溝通,深化該段鐵路延伸至將軍澳第137區的走線和所需土地。

將軍澳填海計劃: 中國

上季淨收入按年跌27%至近4.5億美元,當中廣告及營銷收入跌29%,增值服務收入跌12%。 淨收入跌19%至18.4億美元,當中廣告及營銷收入跌19%,增值服務收入跌13%。 總部設在美國紐約的大紀元媒體集團創辦於2000年,在全球30多個國家及地區設有分支機構,發行5大洲,網絡版本有21種語言,是海外最大的中文媒體。

將軍澳填海計劃: 發展局:將軍澳填海選址創新園對出水域 會聽居民意見

工程於2008年1月展開,至今所用作公共房屋發展的土地已完成平整,並移交房屋署。 所有支持房屋發展的基礎建設已於相關階段的公共房屋入伙前完成。 根據發展局向立法會發展事務委員會提交的文件顯示,隨着預期出現的填海工程逐步吸納將軍澳第 137 區的公眾填料,認為應把握此契機,重新規劃將軍澳第137區,以善用土地。 文件提到,137區將發展成一個新社區,以最高住用地積比率7.5計算,區內可提供約五萬個房屋單位,供13.5萬人居住。 為建設一個配套完善的社區,亦會於將軍澳第137區提供所需的土地,以提供零售及商業設施、政府、機構或社區用地、康樂及休憩用地以及基建設施。 立法會發展事務委員會昨日開會討論有關展開該填海計劃的研究,有議員關注填海後龍鼓灘附近的交通配套是否足夠,認為現時車路不足已致「民怨沸騰」,而第5條過海鐵路的完成時間遙遙無期,建議政府應先建屯門西延線,以惠及屯門居民。

有議員亦擔心研究報告未有考慮到當區漁業需要,發展局則回應稱「唔會先填海先諗規劃」,故會在研究中考慮休閒漁業等發展。 我們會爭取立法會支持,為各具潛力的填海地點展開研究,包括中部水域人工島策略性研究以探討在大嶼山東面水域作人工島發展的技術可行性,以及欣澳填海的規劃及工程研究。 相關部門亦已完成以上3個政府設施遷入岩洞的先導計劃可行性研究,並會逐步推展下一階段的工作。

將軍澳填海計劃: 將軍澳填海建厭惡性設施計畫惹居民反對 發展局:3月再出席區議會討論

不過口罩令解除第一日,街上大部分市民都繼續戴口罩,有人話會先觀望一段時間,大部分人唔戴先會除,亦有市民話,喺人多嘅地方先會戴。 當公眾諮詢由以往三輪縮減至一輪,甚至有消息指會對出席公聽會人士的發言時間縮減,當中城規會或政府部門官員能否在「有限度」的討論下,便能清晰理解公眾人士的意見呢? 事實上,過往公眾意見中不泛專業人士的周詳建議,而這類型的意見,往往能有助政府官員在改劃申請時深思熟慮,進一步深化及完善計劃,以紓緩地區現有持份者的怨氣。 相對於一下子大幅縮減公眾諮詢至一輪,筆者更傾向精簡法定程序以外的其他行政工作、或增加城規會的成員及行政人手,以加快現時改劃申請的程序。 議員田北辰表示現時龍鼓灘一帶區內的車路不足,加上該區產業發展令重型工程車輛大增,區內居民私家車與重型車輛「爭路」問題嚴重,急需建設更多車路以供重型車輛出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