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藍隧道2024詳細懶人包!專家建議咁做…

將軍澳-藍田隧道擬定為香港6號幹線的一部分,向西連接東南九龍T2主幹道前往中九龍幹線。 將軍澳-藍田隧道預計造價151億元,2016年12月9日動工,2022年12月11日正式通車。 將軍澳隧道現時不再是將軍澳對外的唯一公路隧道,同時將軍澳隧道容車量亦可以騰出供坑口、將軍澳北、清水灣與西貢公路車輛使用。 使用將軍澳-藍田隧道由將軍澳市中心、日出康城和將軍澳創新園前往東區海底隧道只需要5分鐘,比較現時節省10分鐘,車程由約7公里減至約4.2公里。 六號幹線為本港策略性道路網絡的重要部分,為西九龍至將軍澳新市鎮之間提供一條主要幹道,並在啟德和藍田設有交通交匯處。

將藍隧道

屆時市民可以在這個將軍澳新地標正式啟用前,親身踏足全港首條同時具備行車道、單車徑及行人路的海上高架橋上步行。 T2主幹路及茶果嶺隧道屬六號幹線的中間路段 ,西接中九龍幹線,東連將軍澳-藍田隧道(將藍隧道)的主隧道。 此外,政府推行不停車繳費「易通行」,下月會先在青沙管制區實行,可望令交通更暢順。 羅淑佩表示,「易通行」會陸續擴展到所有政府收費隧道,計劃2月底至3月將擴展至獅子山隧道及城門隧道,並逐步取代人手收費。 另外,今早區議會亦與運輸署及巴士公司試行路線,兩條新線與現有296P線(尚德往返荔枝角站),以及線798P(將軍澳工業邨往返大圍站)相若,但改行將藍隧道。 將藍隧道 至於將軍澳跨灣連接路方面,開通後每晚7至9時有彩色燈光,遊人可於橋上「打卡」欣賞優美海景。

將藍隧道: 【將軍澳交通】將藍隧道12月11日啟用 運輸署提供駕駛指南

交通諮詢委員會主席張仁良昨日則表示,自新隧道通車後,出入將軍澳的平均車速同車龍長度都有大幅改善。 運輸署表示,新道路有助應付將軍澳區持續發展帶來的交通需求,並且起分流作用,估計三至四成現時取道將軍澳隧道的車輛將轉用新道路。 何偉基表示通車翌日(12日)起,九巴和新巴將分別開辦3條和2條新增巴士線,連接將軍澳至大埔、荃灣西、長沙灣及油尖旺區,而在開通兩三個月後,初定會有四條巴士線改道。 陳帆說,如果在將藍隧道開通前豁免將軍澳隧道的收費,會引發額外交通需求,令現時將軍澳隧道的交通更加繁忙,預計車龍會再延長而不是縮短,進一步影響地區內道路。 因此當將藍隧道開通時才豁免將軍澳隧道的收費,從交通管理的角度考量,是較為穩妥的安排。

  • 運輸及物流局表示,將藍隧道開通後在平日和周末或公眾假期日間分別平均分流27%和28%由將軍澳前往九龍,以及22%和26%由九龍前往將軍澳的交通流量。
  • 全线均为双线双程行车道;亦有一道长1.8公里的跨湾大桥将其连接至环保大道。
  • 車內感應器一般是貼在車輛擋風玻璃上的自動黏貼式貼紙標籤,感應器將會儲存兩項非加密的數碼數據,即標籤識別號碼和車輛識別號。
  • 李侃陵續指,已向運輸署申請,加強96線的服務,考慮改為全日服務,並因應部份乘客訴求,加開不經科學園,直往大埔的特別班次,但一切詳情有待運輸署決定。
  • 西貢區議會主席周賢明試搭後表示,該線沿途車站充足,並駛經坑口一帶主要地方,方便日出康城居民出入,希望特區政府繼續留意連接茶果嶺道一帶路面狀況,以及康城路和環澳路燈口位會否擠塞,並期望兩間巴士公司未來能夠提供新的過海巴士線。
  • 将蓝隧道(英文:TseungLamTunnel)是连接将军澳和市区一条新的主干道路,是香港6号干线的一部份。
  • 將藍隧道已通車兩個多月,近日遭議員質疑分流將軍澳隧道車流的作用有限。

2013年5月10日,香港政府刊憲興建將軍澳-藍田隧道,並於2014年5月30日獲行政長官會同行政會議授權正式刊憲興建。 至於平日由早上7時至晚上9時,往九龍方向車流變化百分比為9%至22%,以下午2時至3時變化最大、下午5時至6時變化最少。 運輸及物流局日前表示,將藍隧道通車後運作大致暢順,研究開設行走將藍隧道的過海巴士線,有望最快今年3月試辦。 方國珊表示,兩條路線暫定只有早上8時和8時15分開出的去程班次,回程班次則欠奉,建議應加密班次並試行全日服務3個月,讓區內居民有充足時間認識和習慣新路線,減少依賴港鐵。 至於最終使用哪一條道路,署方指駕駛者可留意路面情況決定,當局會在區內增設多個行車時間顯示屏,方便駕駛者選擇適合路徑。

將藍隧道: 相關條目

陳又指,在將藍隧道開通後,運輸署會進一步檢視將軍澳區內道路及兩條隧道的實際交通情況、相關巴士路線的運作、將軍澳隧道轉車站的使用情況等相關因素,以探討將部分現行巴士路線分流至將藍隧道的可行性。 運輸及房屋局局長陳帆表示政府正緊密推展將軍澳-藍田隧道,及接駁其東面的將軍澳跨灣連接路的建造工程。 將軍澳跨灣連接路所有主結構組件已完成安裝,將藍隧道的行政與通風大樓、隧道及多條橋樑的結構工程亦大致完成。 團隊正推展相關後續工程,包括機電設備、通風與消防設施、連接道路、隔音屏障、交通管制及監察系統和公用設施等,以期兩個項目可於今年內同步開通。

麥成邦續指,九巴內部一直會就擠塞路段發黃色或紅色警報,前者屬預先警告,指情況或引致交通服務嚴重受阻;後者就指情況已持續20分鐘。 他表示,在通車前一個月,將隧共發出28次黃色警報,即幾乎每日發出;但通車日起至今年1月20日,在逾一個月時間內,只因天雨行車緩慢,發出一次黃色警報。 九巴稱,會在將藍隧道開通初期觀察市民出行習慣的改變,2至3個月後再調整或增加路線,希望能更加便利乘客。 將藍隧道 另外,3條新巴士快線首航當日,九巴將會向乘搭早上班次的乘客派發紀念品。

將藍隧道: 將藍隧道將軍澳跨灣連接路12.11通車!同日起​​​​​​​將軍澳隧道免收費|日出康城去觀塘市中心快20分鐘

陳帆解釋將軍澳隧道擠塞的主因,是車流量高於隧道管道設計的容車量造成,據2021年的交通數據,在平日早上及傍晚繁忙時間,隧道車流量已超出設計容量達4至5成。 以平日早上繁忙時間為例,將軍澳隧道往九龍方向,即使在將軍澳入口沒有收費設施,仍不時出現擠塞情況,車龍可從隧道入口延伸約1.6公里至環保大道近香港單車館,影響區內交通;但隧道管道九龍出口至收費廣場之間的交通暢順。 九巴經理(策劃及發展)李侃陵表示,三條線當中,來往將軍澳(康盛花園)及大埔工業邨的96線最受歡迎。 他續指過往前往科學園,需承受觀塘道擠塞,現時新線只需約40分鐘便從將軍澳到達科學園。 將藍隧道的工程預算約151億元,長約4.2公里的行車路連接將軍澳寶順路與啟德發展區主幹路,其中約2.6公里是隧道。

將藍隧道

將藍公路由將軍澳—藍田隧道(將藍隧道)及將軍澳跨灣連接路(跨灣連接路)組成。 將藍公路開通後,能夠為往來將軍澳和觀塘以及東區海底隧道的車輛提供另一條主幹道路,以紓緩將軍澳隧道繁忙時間的擠塞情況。 將藍隧道 將軍澳 – 藍田隧道是一條長約3.8公里的雙程雙線分隔公路,以連接將軍澳和東九龍。

將藍隧道: 方向

至於694S線,則由調景嶺站開出,經過將軍澳南至善街、環保大道、清水灣半島、峻瀅、日出康城,再進入將藍隧道,以後途經太古坊,再達小西灣。 近日有網民發現,將軍澳區的路牌陸續替換,換上包含「將藍隧道」字樣的路牌,意味這條令將軍澳居民望穿秋水的新隧道即將通車。 李侃陵續指,已向運輸署申請,加強96線的服務,考慮改為全日服務,並因應部份乘客訴求,加開不經科學園,直往大埔的特別班次,但一切詳情有待運輸署決定。 居於日出康城的謝女士今早從屋宅踩單車出發,經過大橋來到近調景嶺的單車路,她直言在橋上踩單車、同時欣賞海景的感覺「好爽」,又指今日有太陽及微風相當舒服。 跨灣連接路是全港跨度最大的海上高架橋,面對天氣和海上環境變化,建築工程團隊選用一種在香港首次大規模採用的高強度結構鋼材來建造橋拱,確保鋼橋、橋墩及地基等設計既輕盈又有充足承重能力,同時降低建造成本。 由12月10日起,一連4個月日系文青單車品牌「tokyobike」將於將軍澳Ocean PopWalk 設週末期間限定店,為大家帶來日系復古單車,只需到場繳付指定租金,即可租借單車出遊!

將藍隧道

​新道路也成為現有將軍澳隧道的替代路線,因此政府藉此契機,豁免將軍澳隧道收費,令市民出行既省時間又省錢,一舉兩得。 將藍隧道轉車站(Tseung Kwan O – Lam Tin Tunnel BBI)巴士站,位於九龍觀塘區茶果嶺藍田交匯處,東區海底隧道行政大樓及工場側,為一單向西行轉車站。 將軍澳跨灣連接路工程早在2018年開展,將軍澳跨灣大橋落成後,將成為全港首條同時設有行車道、行人路、單車徑及觀景台的跨灣大橋,而且大橋上的單車徑將與沿將軍澳灣的單車徑連接組成5公里長的沿海單車徑,勢將成為全新踩單車好去處。

將藍隧道: 將藍隧道2021竣工 隧道費或劃一3元 全自動收費 司機付費不停車

運輸署今早亦安排西貢區議會試搭「將藍隧道版」九巴296P及新巴798P線,張美雄指,試搭後發現行將軍澳隧道出市區反而快1至5分鐘,估計新舊路線快慢只涉交通燈號問題,促署方重整路線沿途站點或直接研究開新線。 將軍澳藍田隧道及將軍澳跨灣大橋今早(11日)正式通車,跨灣大橋成為全港首條三合一海上高架橋,同時具備行車道、單車徑和行人路。 沿海單車及行人徑可供遊人在大橋的沿海長廊踩單車及散步,沿途可飽覽無敵海景,啟用首日即逼爆打卡人潮,其中,「蝴蝶橋」已成為區內新地標。 將藍隧道 將藍隧道開通後,預計約3至4成自將軍澳隧道的車輛將轉用新隧道,減輕將軍澳隧道擠塞問題。 現時將軍澳居民經將軍澳隧道往九龍或港島,繁忙時間擠塞達半小時以上,將軍澳南的居民日後可改用將南隧道,而在坑口及寶琳等將軍澳北的居民,則可繼續使用將軍澳隧道。

將藍隧道

香港文匯報記者駕駛採訪車行駛新舊路線實測比較,發現新路無論在路面舒適度及駕駛時間上均有優勢,同由將軍澳日出康城出發到九龍灣MegaBox,新路只需要10分鐘,較舊路快足3分鐘。 行政長官李家超在視察將藍隧道運作後,對大致順暢及市民積極使用感欣慰。 不過,昨日是周日公眾假期,估計今日(周一)市民返工返學繁忙時段,新路始面臨真正考驗。

將藍隧道: 將藍隧道交通攻略 一文睇清5條新巴士線 駕駛者要注意兩件事

我認為這兩個基建項目的落成和開通,體現了四大特色,在提升市民幸福感的同時,亦推動香港發展。 將軍澳—藍田隧道及將軍澳跨灣連接路明日早上8時通車,行政長官李家超今日主持通車儀式。 他表示,這兩個項目的落成和開通體現四大特色,分別是便民利民、美化風光與融入社區、創新設計與力臻環保,以及靈活應變的團隊合作,不但提升市民的幸福感,更可推動香港發展。 跨灣連接路全長約1.8公里,其中約1公里為海上高架橋,連接將藍隧道與日出康城旁的環保大道。

港府解釋指,數據顯示新冠疫情受控、沒有大反彈迹象,本港已建立防疫屏障,重點人群沒有出現爆發,病毒變種沒有重大的變壞情況,加上傳統冬季流感及呼吸道感染的高峰期接近尾聲,認為整體風險可控,是適當時候全面取消口罩令。 不過,為了保護高危群組,故高風險地方,包括醫院、老人院等的負責人可以行政指令要求在場人士或訪客佩戴口罩,以減低風險。 公益金百萬行已連續兩年移師線上舉行,今年新界區百萬行宣布定於2022年11月20日(星期日)在將軍澳跨灣連接路舉行,是公益金自疫情爆發以來首度恢復舉辦新界區百萬行實體步行籌款。

將藍隧道: 運輸署新設服務站助登記「易通行」 的士司機讚新安排較方便

視頻截圖 ◆5.隧道內有路牌指示左線有分岔路往東隧過海,但右線車輛已無法穿越雙白線靠左。 香港文匯報記者劉明 攝組圖 在將藍隧道及跨灣大橋昨日正式開通後,運輸署亦已啟動緊急交通事故協調中心,監察通車首日的流量及運輸服務安排。 他在見傳媒時表示對運作大致順暢及市民積極使用感到欣慰,但指今日周一,很多市民和學生上班上學,呼籲駕駛者和市民應預先了解交通及公共運輸安排,出門口前密切留意交通情況及多加留意新路現場交通指示。 昨日同一時段,在將藍隧道及跨灣大橋開通後,記者再駕車實測舊路的交通情況,發現將軍澳隧道如往常假期一樣,雖然多車但沒有塞車情況,車流大致暢順,也是如常用了13分鐘到達MegaBox。 (香港文匯報記者 蕭景源)將軍澳藍田隧道及跨灣大橋昨天首日正式通車,吸引大批市民專程駕車試用「嘗鮮」。

  • 夜晚,橋拱更會亮起彩色燈光,照亮將軍澳灣,而在主要節日期間,更會有特別的燈光效果,令節日氣氛更濃厚。
  • 局方又指,隨着137區發展,將軍澳南運輸需求將增加,期望可以預留容量供日後發展需要。
  • 此外,若單純作為地底道路工程,政府預料不會向地面村民作出賠償,但是村民日後欲打地基卻會受到地底道路限制,使村民的建築物高度受到限制,故此表達強烈不滿。
  • 陳帆解釋將軍澳隧道擠塞的主因,是車流量高於隧道管道設計的容車量造成,據2021年的交通數據,在平日早上及傍晚繁忙時間,隧道車流量已超出設計容量達4至5成。
  • 當時的環境運輸及工務局提交立法會交通事務委員會的文件指出研究結果顯示,將軍澳-藍田隧道「須在約2016年完成,以便應付將軍澳人口增長及工業發展所帶來的交通」。
  • 土木工程拓展署東拓展處處長梁中立預料,由將軍澳市中心到東隧的距離會由7公里減至4.2公里,而由日出康城到將軍澳市中心亦只需經兩至3公里的道路,「一支燈位都無」,相信可大大加快時間。
  • 城巴新巴指,前往彌敦道一帶及油尖旺各區預計僅需25分鐘,較鐵路需40分鐘及轉乘至少兩次,以及途經將軍澳南的現有巴士路線所需約45至55分鐘大為縮短,並會適時按客量將兩條路線提升為全日服務。

運輸及房屋局副局長邱誠武指,現時無法提供新隧道收費水平,電子收費方式亦有待研究,但承諾有方案後會諮詢立法會意見。 2013年初,香港政府將會向香港立法會申請撥款,就將軍澳-藍田隧道作出詳細設計、走線及勘探等,預計工程最快於2016年啟動。 2013年4月5日,土木工程拓展署表示為了興建高架橋連接將軍澳市中心,環評結果顯示,需要填海3公頃,另外需要臨時填海19公頃,工程完成之後會還原。 將軍澳西岸公路的設計有兩條主要定線供予選擇,分別為「隧道定線」和「海岸定線」。 然而,踏進2010年代,香港填海工程備受爭議,因此有關計劃連同附屬填海計劃均需檢討。 有保育團體認為隧道走線是不需要採用弧形,大規模的填海亦會破壞將軍澳西部僅餘的天然海岸線。

將藍隧道: 疫情│九龍城旭日豪庭及觀塘等一帶住宅污水陽性 政府派5萬快測包

橋上設有測風儀器,若風速達時速25公里便會廣播警告;達每小時40公里則會封閉行人路及單車徑;而八號風球會封閉行人路及單車徑。 何偉基相信一年大約會有5至6天需要封閉行人路及單車徑,但汽車仍可行駛。 至於前往港島東的694S線,就由調景嶺站出發,經尚德邨、寶盈花園、至善街、環保大道、清水灣半島、峻瀅、日出康城後,取道將軍澳跨灣連接路、將藍隧道、東區海底隧道以及東區走廊,往北角、鰂魚涌太古坊、西灣河、筲箕灣、柴灣及小西灣邨。 此外,城巴新巴明日開辦兩條全新「康城快線」790及795號線,直達尖沙咀及旺角。 城巴新巴指,前往彌敦道一帶及油尖旺各區預計僅需25分鐘,較鐵路需40分鐘及轉乘至少兩次,以及途經將軍澳南的現有巴士路線所需約45至55分鐘大為縮短,並會適時按客量將兩條路線提升為全日服務。

將藍隧道: 交通消息|將藍隧道將軍澳跨灣連接路12月11日通車

將軍澳——藍田隧道(將藍隧道)去年12月11日通車,九巴表示,將藍隧道通車有效疏導將軍澳隧道的車流量、舒緩區內塞車情況,部分路線在繁忙時間段能節省10分鐘。 此外,九巴正積極研究日出康城前往港島,包括灣仔及中西區一帶的巴士服務,希望在數月內跟運輸署取得共識。 將藍隧道是連接將軍澳和市區一條新的主幹道路,全長約3.8公里,其中約2.2公里為隧道,而將軍澳跨灣連接路則長1.8公里。 新路開通後能夠為往來將軍澳和觀塘以及東區海底隧道的車輛提供另一條主幹道路;預計早上繁忙時段,來往日出康城和觀塘市中心的行車時間最多可節省約20分鐘。 城巴新巴790及795線則前往彌敦道一帶及油尖旺各區,預計車程僅需25分鐘,較鐵路需40分鐘及轉乘至少兩次方便快捷,會按客量適時將兩線提升為全日服務。 城巴表示,會與運輸署密切留意各條將軍澳對外連接隧道的巴士線使用及交通情況,並待交通穩定後,因應區內道路實際使用情況和市民出行模式,檢討部分現行巴士路線行車及服務安排。

將藍隧道: 將藍隧道轉車站

另一方面,運輸署與巴士公司研究試辦行走將藍隧道過海隧巴的特別班次,可望在今年3月試辦。 局方又指,隨着137區發展,將軍澳南運輸需求將增加,期望可以預留容量供日後發展需要。 運輸及物流局表示,將藍隧道開通後在平日和周末或公眾假期日間分別平均分流27%和28%由將軍澳前往九龍,以及22%和26%由九龍前往將軍澳的交通流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