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期人壽保險比較2024詳解!專家建議咁做…

【 阿睥教室】今年政府推出醫保計劃,令公眾開始關心自己買的保險,普遍來說大多數人都會搵一個相熟的保險經紀介紹保單及長時間跟進,認為只需按時繳付保費就唔洗煩,但其實認識多點就能幫助你更清晰地挑選適合的保險計劃! 又或者不少人都覺得保險支出昂貴,需要每月支出加重生活負擔。 現在阿睥即刻與大家逐一拆解定期壽險的功能和種類,減少買保險的疑惑,幫你作出明智選擇,揀到最啱。 有說法是,終身人壽保險的保障是終身,保障期比定期人壽長,貴一點亦合理。 續上例,若投保人支付了10年全期保費約67萬後,得到200萬保額,保額大概是總保費的3倍,雖然保障期是終身,但槓桿比率一點都不高。 因為產品保費多用於儲蓄,讓投保人有錢拎返,但人壽保障成份較遜。

註:實際保費折扣請參考FWD網上保險平台優惠之條款及細則。 投保前,請確定您已明白相關產品的特點,並符合您的需要。 此年保費己計算富衛 自主保定期保障計劃的首年保費5折及第二年起保費7折優惠,需於FWD網頁輸入優惠碼 「MYT50TL」。

定期人壽保險比較: 投資回報

終結日指緊接被保人100 歲生日前之保單週年日。 最高投保額:受保年齡18至50歲 – 港幣4,000,000元;受保年齡51至60歲 定期人壽保險比較 – 港幣2,000,000元。 句子引述自保險業監管局編寫的《長期保險考試研習資料手冊》(2017年版,含2018年8月資料更新及2019年8月資料更新2)章次1.2.3。 句子引述自保險業監管局編寫的《長期保險考試研習資料手冊》(2017年版,含2018年8月資料更新及2019年8月資料更新2)章次4.12。 買保險大家都怕有爭議,影響索償,甚至有買無賠。 不過人壽保險爭議則相對少,原因是不保事項甚少,以自殺為例,只要超過一段時期都會受保。

A:在各式各樣的保險當中,能夠用以抵稅的種類即包含了定期壽險。 依照台灣綜所稅制的規定,凡是保險費、醫藥費、生育費、房貸利息、捐贈、政治獻金等金額超過12萬元,便能夠以列舉的方式扣除稅金,而保險費的部分則需附上收據的正本,且每人每年的上限為2.4萬元。 A:雖然保險額度越高、發生萬一時能獲得的金額越多,但要保人仍應考量自己的財務狀況,設定合適的金額範圍,否則將可能造成生活上的壓力。

定期人壽保險比較: 定期人壽保證續保保障至80歲 保單轉換權益更靈活

西元前3世紀,古希臘科學家阿基米德在著作《論平面圓形的平衡》裏用幾何方法推導出槓桿理,宣稱「給我一個支點,我就可以撬動整個地球」在金融投資中,槓桿的原理就是以小搏大。 今次我就會探討及比較定期壽險、終身壽險及儲蓄壽險的槓桿原理。 不僅如此,如果今天買的是定期險,每一年、或一定年度後,就可以調整保額,如經濟支柱在年輕時需要較高保額的壽險,但到年老時,兒女都長大了,不再需要負擔他們的學費及生活費,就可以降低保額,壓低保費。

假若購買了定期壽險時,便可提供保險額度足夠的身故賠償,盡量減少了經濟上對兒女們的影響。 新婚夫婦剛成家,很多時候夫妻同心努力經營兩個人的生活,但意外難料,想為對方留下一份經濟保障,減輕日後生活壓力,定期壽險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保障期彈性、低保費及高保障,不會拖延上車或生育等計劃,定期壽險相對合適這類人士。 定期人壽保險的最大宗旨,就是是為了轉嫁死亡造成的經濟損失風險。 一旦受保人因疾病或意外身故,保險公司便會向保單受益人支付賠償金,讓其家屬不必在承受喪親之痛時,還要為三餐溫飽而奔波,減輕財政壓力。

定期人壽保險比較: 保險規劃要趁早

投保壽險,可以將自己遇上意外的財政風險轉嫁給保險公司,在您萬一發生事故時獲得經濟賠償,減低家人財務波動的機會。 萬一您入息中斷,家庭收入和支出此消彼長,更會大大影響您和父母的生活水平。 在選購人壽保險時,投保人須考慮投保額金額,一般來說會以日常生活開支計算。 假設投保人有一名妻子及兩名子女,正在償還500萬元樓宇按揭貸款、每年家庭開支為30萬元,10年家庭開支為300萬元、子女教育費約40萬元及殮葬費5萬元,合共投保額應為845萬元或以上。

此文件僅旨在香港派發,並不能詮釋為保誠在香港境外提供、出售或遊說購買任何保險產品。 保監局亦呼籲業界透過提供合適和可負擔的保障型保險產品,協助公眾管理他們不斷演變的風險,從而體現保險所應發揮的角色。 所謂「保險認知」,是指現有或潛在投保人在作出明智的保險決策時所具備的知識和技能、態度及行為。 這些元素有助公眾獲得及時、合適和充分的保障,從而提升普及金融,並充分實現保險可帶來的社會價值。 不論您是希望保存財富,為摯愛的未來提供保障;或為傳承業務而綢繆,並希望全面掌握個人財富分配,雋薈萬用壽險計劃實屬您的不二之選。

定期人壽保險比較: 定期壽險是甚麼?

要留意,每家公司可選擇投保期不同,倘若投保人選擇每年續保,就要面對保險公司每年上調保費之風險。 倘若投保人選擇較長年期,就可以確保投保期內保費不會調整,但缺點是不能中途退保。 人壽保險方面主要分為定期人壽保險(又稱為純人壽保險)及終身人壽保險,兩者最大分別,是定期人壽保設有期限,投保人可以選擇1年、5年、10年或20年保障期,保費會相對終身人壽保險較低。

定期人壽保險比較

若然現階段你已經意識到人壽保險的重要性,但又尚未肯定哪類人壽保險最適合自己的話,在比較各大人壽保險計劃時,建議選擇最合適自己需要和負擔能力的方案。 人壽保險 並不僅是一個保障型產品,部分保單種類如終身人壽還可以兼備現金價值 ,靈活切合不同人士在保費、保障、儲蓄及投資方面的不同需要,實現長期財富增值。 保費會根據你在投保時的年齡和醫療狀況而定。 趁着你還年輕、健康時購買人壽保險可以為你鎖定較低的保費,兼且提供終身保障。 亦有人會在人生的重要里程碑時考慮購買人壽保險,像是結婚、組建家庭或購入物業時。 一些大公司會為員工提供團體人壽保險,特別是高級管理人員。

定期人壽保險比較: 相關產品

人壽保險受保人萬一不幸過身,受益人需要申請索償時,清晰簡單的索償程序有助受益人盡快獲取緊急經濟援助。 定期人壽保險比較 「易安逸」人壽保障計劃每日限額發售,新一輪配額會於每日正午12時推出。 恒生保險有限公司可根據本計劃的銷售限額,保留接受或拒絕申請的權利。 保單持有人如需調減保額,可在「易安逸」保單生效期間以書面提出要求。 定期人壽保險比較 申請獲「恒生保險」同意後,你的「易安逸」保單的保額及身故保障也會相對地調整及減少。

  • 終身壽險一般可保障受保人至指定保障年期(最少100歲)或終身保障,而定期人壽的保障期則較終身壽險短 (一般保障至65至85歲,個別產品可續保至100歲),驟看終身人壽似乎佔優。
  • 終身人壽及儲蓄人壽可附加醫療、危疾及意外等保障。
  • 但投保人仍須持有保單至到期日(即全期8年),提早退保會出現虧損,可取回之金額視乎當時的保單價值(即累積了多少保證現金價值及紅利)。
  • 享悅人生增值選項受制於當時我們適用的規定和程序,詳情請參閱保單條款。
  • 無論您是年青一族抑或壯年人士,在家中擔任哪一角色,如須供養年幼親人或父母,甚至祖父母,都要肩負財政重任,而每月入息有限。
  • 而若不慎設定了超過自身所需的保障期間,恐將難以中途加以更改,此點務必注意。
  • 由於未來無法預測,無論是年輕族群、為事業打拼的青壯年,或是年歲漸增的退休人士,都應考量發生萬一時的緊急需求,提早訂定完善的規劃,藉此讓老後的生活更加安逸,同時也為摯愛的家人添一份保障。

對於香港人均保障缺口$167萬,如果透過定期人壽保險,一個35歲的男性受保人,一年大概保費一千多元,就可以填補這個保障缺口。 相對於香港人均保費港幣6萬多,可見香港人並不是買不夠保險,只是買不夠保障型產品。 定期人壽保險比較 已投保終身人壽的投保人,只要加一份定期人壽,便可大大加強保障。 現時,不少定期人壽保險產品可接受網上投保,即使沒有驗身、足不出戶,投保人依然可以大額投保。

定期人壽保險比較: 定期壽險怎麼買?

上述所有資料及分析僅供參考之用,並不會被考慮為專業意見、建議、要約或遊說,因此不應據之作為投保決定。 終身人壽保單另一個特點是非保證紅利如不提取會落入保單戶口中繼續累積滾存,並帶來潛在增值能力。 市面上人壽保險產品不斷創新,面對琳琅滿目的產品和難以理解的保險條款,保險新手往往無從下手,是否了解自己真正需要哪些保障、不同人壽保險有何好處、如何選擇自己需要的保障及保額等疑問。 投保前知多點,投保後安心點,今日就跟大家上一課人壽保險精讀班。 至於若受保人於第20年離世,定期保險的身故賠償槓桿有51.4倍,而終身人壽則有4.2倍。

定期人壽保險比較

市面上比較常見的可用來買儲蓄保險的外幣是人民幣和美元,若以港元計算,相關保單的保費、費用及收費、戶口價值/退保價值及其他利益將隨匯率而改變。 市場上有多個短期儲蓄保險計劃,比較本港8間金融機構的儲蓄保險計劃,入場門檻低至600美元一年,供款期通常介乎1至3年,期滿需時約3至5年,保證內部回報率約2.6厘至4厘不等,好過現時市面上銀行提供的定期存款。 市面上各大保險公司提供五花八門的人壽保險產品,分別服務不同的保額、保障範圍、年期、投資目標等需要,例如一些產品就包含儲蓄或投資成分,作為長期財富管理工具廣受歡迎。 儲蓄保險既可儲錢又可以有穩定回報,因此儲蓄保險成為放在銀行做定期外,另一大熱選擇!

定期人壽保險比較: 保險公司 / 與MoneyHero合作的保險公司

意外突如其來,人人都需要有保障,如果收入穩定、有一定的經濟能力,投保保費較高的終身人壽保險也不成問題,而當中的儲蓄成份可視為長線理財計劃之一。 人壽保險的原理是投保人一旦身故,受益人就會獲得一筆過的賠償,昔日,購買人壽保險的人多為中年人,他們一般會有較多財務支出,例如供樓按揭、子女教育,或是經營生意貸款等等。 定期人壽保險比較 具儲蓄成分的人壽保單的價值分為保證(即「保證現金價值」)及非保證(即「紅利」)兩部分。 保險中介人向你銷售具儲蓄成分的人壽保單時,會提供一份壽險利益說明書,當中列明各保單年度完結時的保證現金價值、預期紅利金額、身故賠償額及總保費。 終身人壽保費在保費繳付期間固定,長線而言有儲蓄功能。

定期人壽保險比較

但是,在準備投保的時候,不難發現目前市面上的業者眾多,往往令人一時之間感到眼花撩亂、無法抉擇。 終身人壽保險的保費較昂貴,除了因為涉及投資,部分保費更會用作支付中介佣金,如果投保人在供款期間退保,保險公司便會蒙受損失。 因此,投保人中斷保單除了可能要承受本金損失,保險公司還可能會收取額外手續費,所以投保前必須了解保單條款有沒有提及額外手續費或雜費,否則隨時「儲錢變蝕錢」。 答﹕終身壽險就配合到這樣的需要,除了可以保障現在的生活,還可以把遞增式的死亡賠償金,作為一筆不動產,傳承到你的子女手上。 定期人壽保險比較 而且不會因為以後身體出現問題而不能續保人壽保險。 終身壽險的槓桿比率是不會隨年期而遞減的,更適合一些長期有家庭經濟負擔的人。

定期人壽保險比較: 壽險的種類:死亡、生存、生死合險

本文由10Life從不同途徑搜集市場資料製作而成,僅供一般參考之用,並沒有考慮任何個人需要及合適性,亦不應被視為銷售建議。 投保前應與持牌保險顧問商討適合自己的保險方案,並以保險公司提供的資料為準。 生活中有很多始料不及的事情發生,保險,是為這些不能預測及未知的風險提供一份安心及財務保障。 保險涵蓋不同範疇,最基本的主要分個人及商業保險。

定期人壽保險比較: 資料來源

此計劃保障受保人至100歲,一般由20到50歲時開始投保供款,靈活性相對較低。 受保人於在世期間提供現金價值及非保證紅利通常都會逐年增長,但如果太早取消保單,其保單的現金價值及紅利或許會少於投保前已付出的保費。 故此這保單計劃的保費較為高,供款年期亦有欠缺彈性,較適合有一定經濟基礎而又希望得到較長保障年期的朋友。 為了迎合投保人不同階段的需要,市面上有的保險公司會允許投保人將定期人壽轉成終身人壽,靈活處理任何合規的情況。

定期人壽保險比較: 網上投保定期壽險,無需驗身,保額高達港幣800萬元

「終身壽險」保費昂貴,但保險金也的確會大於過去累積的總保費,且在自己年老逝世後,家人多數情況下都能拿到保險金,只是那時孩子也許都自成家庭甚至有了孫子,早已不是當初「轉嫁家庭責任」的規劃用意,反而像是為了「資產傳承」。 例如阿國與小美婚後育有一子小寶,那麼在小寶剛出生和 10 歲、15 歲時,阿國需要的壽險額度都該有所不同。 假設小孩到 20 歲才有獨立賺錢的能力,那當小寶剛出生時,阿國的保險金應該要規劃 20 年的基本生活費,才能在不幸逝世時,由保險金頂上自己原本的經濟支柱位置。 同理,當小孩阿寶已長大到 10 歲時,阿國的壽險保額也就不用像孩子剛出生時安排那麼多。 從這思考方式我們也可得出簡單公式,當做規劃壽險額度時的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