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宮頸癌預防2024詳細懶人包!(小編推薦)

子宮頸癌越早期發現、治療,五年存活率相當高,反之子宮頸癌症狀非常明顯才來就醫者,通常較難處理,存活率較低。 這也是為什麼子宮頸抹片如此重要的原因,它能透過定期檢查來發現早期病變,提高患者治癒率。 不少人以為年輕患者病情會較輕微,蘇醫生表示,據其臨床經驗,不少年輕患者病情惡化得較快,可能因為本身抵抗力較差或有其他隱疾,讓病毒有機可乘。 他曾接觸過一名30多歲的女患者,確診子宮頸癌時為3B期,照理治癒機會頗高。 患者按照標準在7個星期內完成放射治療,不料之後出現氣喘,檢查發現已嚴重「肺花」,即癌細胞已轉移至肺部,雖然即時開展化療,但數個月後仍是撒手人寰。 蘇醫生提醒指,子宮頸癌的治療時機非常關鍵,如及早接受治療,康復機會大大提高。

  • 定期規律接受子宮頸抹片檢查,可以降低60-90%的發生率。
  • 香港政府建議25歲或上、曾進行性行為私女性,接受子宮頸癌檢查直至65歲。
  • 【KingNet國家網路醫藥 /台北報導】子宮頸癌顧名思義是好發於子宮頸的一種癌症,子宮位於女性下腹部,介於膀胱和直腸之間,是一個中空、梨型的器官。
  • 然而曾有研究機構訪問超過五百名本地婦女對於卵巢癌的認識,達三成受訪者不知道卵巢功能,更有些婦女以為卵巢癌只是罕見的疾病,對卵巢癌的認知未達足夠的程度。
  • 學年起,政府已經將子宮頸癌疫苗納入香港兒童免疫接種計劃,所有小五及小六的女生,均可以在學校免費接種疫苗。
  • 1分鐘自我評估25個症狀:失眠、有自殺念頭、自殘、對生活失去興趣…

如未能及早發現,最後會擴散到較遠的器官,例如肝臟、肺和腦。 至於組織切片檢查結果的異常情況,常用子宮頸上皮內贅瘤 子宮頸癌預防 表示,藉由 CINI 、 CINII、 CINIII 說明子宮頸異常細胞的程度,數字越多代表越嚴重。 若診斷為 CINIII,表示整個子宮頸內襯層都有嚴重的異常細胞。 當子宮頸抹片發現異常,陰道鏡是進一步的確診方法,利用5至20倍的顯微鏡檢查子宮頸,先以生理食鹽水棉球擦拭子宮頸表面,再將3-5%的醋酸溶液塗抹於子宮頸,最後觀察顏色變化及血管增生情形。 人類乳頭瘤病毒(又稱 HPV)是一組包括 150 多種類型的病毒,其中約 40 種會感染人類的生殖器官。 HPV 可引致子宮頸、陰道、外陰及肛門的癌前病變及癌症。

子宮頸癌預防: 陰道鏡檢查

癌症治療的開支龐大,對患者及其家庭的經濟、心理構成壓力。 為自己、為家人著想,應及早計劃,趁年輕、健康時購買提供足夠保障的保險。 於 2020 年,香港共有 159 名女性死於子宮頸頸癌,佔女性癌症死亡人數的 2.6%,於本港女性致命癌症中排第 8 位。 細胞學專家在顯微鏡下檢驗樣本,若發現變異或癌細胞,報告會儘快送回 主診醫生,病人需接受進一步的篩查。 由於飲酒可導致的傷害遠超其好處,不飲酒人士不應因為相信飲酒有可能改善健康而開始飲酒。 如選擇飲用酒精飲品,便應節制以盡量減少與酒精相關的危害。

子宮頸癌預防

由於HPV疫苗不能100%預防部分病毒,其作用為降低罹患子宮頸癌風險,故仍須定期做抹片檢查。 HPV 又稱人類乳頭瘤病毒,有分高風險病毒類型和低風險病毒類型,兩種類型都會引發疾病。 若婦女持續感染高風險病毒類型可導致子宮頸癌,而低風險病毒類型則會引起性病。 這組病毒包含100多種類型的病毒,其中約40多種都會使生殖器官感染。

子宮頸癌預防: HPV 感染為主因、長期感染可能致癌

子宮頸抹片檢查結果異常經過醫師判斷後若有需要可再進行陰道鏡檢查。 最好的方式,是30歲以上的女性,每3年做一次子宮頸抹片檢查。 大家一定都聽過「6分鐘護一生」的子宮頸抹片檢查口號,事實上子宮頸抹片檢查的確很簡單,醫師會拿像是棉花棒的刮棒,刮下一些陰道跟子宮頸內的上皮細胞,之後放到顯微鏡底下查看是不是有病變。

子宮頸癌預防

如果在檢查時有任何可疑症狀或結果,則可能需要再進一步檢查。 旁白︰不過,如果在任何時間有懷疑是子宮頸癌的病徴,例如不正常的陰道出血、帶血或有惡臭的陰道分泌,就要立即看醫生,千萬不要因為以前的細胞化驗正常而延遲就醫。 這麼簡單的子宮頸細胞檢查,就可以及早發現會演變成癌症的異常細胞,而治癒率更可以接近百分百。 醫師表示,很多人以為HPV疫苗只能預防女性子宮頸癌,其實HPV引發的癌症,包括子宮頸癌、外陰癌、陰道癌、陰莖癌、肛門癌、頭頸癌等,以及俗稱「菜花」的生殖器疣,接種HPV疫苗都能有效預防,所以才會鼓勵男性也要接種。 HPV病毒主要是由性接觸傳染,建議可以接種HPV疫苗預防,現在市面上音要有二價、四價、九價這 3 種類型的HPV疫苗,其中九價疫苗能預防 90% 的子宮頸癌。

子宮頸癌預防: 子宮頸癌預防與治療

使用安全套及避免進行高風險性行為(例如有多個性伴侶)可以減低經性接觸感染可致癌病毒的風險。 HPV疫苗屬處方藥物,必須經註冊醫生的臨床評估後才可使用。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也稱為慢性肝炎)是肝癌於本地的主要成因。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亦會與透過因進食受污染的食物而吸收的黃曲霉毒素產生相互作用,增加肝癌的風險。 子宮頸癌篩查是簡單而快捷的篩查測試,過程只需幾分鐘。 一般而言,25 子宮頸癌預防 至 64 歲而曾有性經驗的婦女,都應該定期接受子宮頸癌篩查。

然後樣本會被轉至一樽液體內以便保存,或者塗抹在玻璃薄片上,又稱柏氏抺片,整個過程只需要幾分鐘而且非常安全,之後樣本會被送往化驗室,在顯微鏡下進行測試。 備孕期間不建議施打疫苗,不過如果施打之後才發現懷孕,目前建議可以繼續懷孕,無須中止妊娠。 另外有幾類人也較不適合接種HPV疫苗,包括對HPV疫苗出現過敏症狀者、有特殊疾病史者(如:凝血性問題疾病、免疫功能異常或正服用免疫抑制劑)等。 子宮頸癌預防 由人類突乳病毒感染,但並不是所有感染者都會發展成子宮頸癌,而是感染HPV後加上不正確的飲食和生活習慣等,就會誘發這些被感染細胞不正常增生,發展成子宮頸癌。 在一些食物,如海藻,芝麻,花生,含有許多鋅和硒,這些物質對免疫細胞的繁殖有很大影響,另外,根據一些研究,這兩個成分與子宮頸癌有一定的關係,因此,患者應使用上述食物,以最好地保護自己的健康。

子宮頸癌預防: 預防子宮頸癌

在2001年至2016年期間,每年死亡率略為浮動,大致在3至4%的水平。 ○ 安全性行為很重要,減少感染人類乳突病毒的機會! 像是避免多重性伴侶,以及全程使用保險套,都可以減少人類乳突病毒的感染。

醫師解釋,有90%感染者身體的免疫細胞會自動將病毒清除掉,感染會在1年內消失,剩下「甩不掉」病毒的人,就稱為「持續性感染」。 持續性感染者中,超過一年病毒不消失,女性未來罹患為子宮頸癌的機會才會較高。 HPV 疫苗(又稱子宮頸癌疫苗)能預防子宮頸癌及其他因感染 HPV 而引致的癌症和疾病。 在香港,約 90% 的子宮頸癌是由 HPV16、18、31、33、45、52、58 型病毒感染而引起。 戴保險套雖然不能完全的預防人類乳突病毒傳染,但可能可以降低子宮頸癌的發生率,因此建議性行為時仍應戴保險套。

子宮頸癌預防: 子宮頸癌症狀有哪些?

根據最新台灣痛風與高尿酸血症的診治指引,台灣痛風的盛行率約6.24%,等同全台痛風患者就有將近150萬人,其中 …

子宮頸癌預防

三八婦女節即將來臨,但為什麼婦女節是在3月8日呢? 子宮頸癌預防 子宮頸癌預防 38婦女節並非台灣獨有,這天其實是國際婦女節International Women’s… 衛福部上月4日預告「國外牙醫學歷參加醫師考試臨床實作適應訓練辦法」草案,本土小牙醫聯盟今(3)日透過新聞稿表示,… 所有健康並沒有體能活動禁忌的5-17歲兒童及青少年,每天應累積至少60分鐘中等強度至劇烈強度的體能活動。 胰臟癌之所以稱之為癌王,是因為其不易察覺,發現時大多已屬於中、晚期,且在治療後的五年存活率僅約5-10%。

子宮頸癌預防: 子宮頸癌分期為何?各分期危險度有多大?

癌症患者若體內維生素D 濃度足夠,預後表現較佳,也較不容易復發。 多吃深綠色蔬菜,如菠菜、蘆筍等,不僅有豐富纖維、葉綠素,能防止細胞內基因損傷,促進腸道蠕動,還有豐富的葉酸,可修復抑癌基因及腫瘤的蔓延。 蘆筍還含有 β – 胡蘿蔔素,在體內能轉化為維生素A,有助於保護免疫系統不受自由基的攻擊。 據南韓央行《2022年第4季度國民收入》報告,韓元兌美元大幅貶值近12.9%影響,導致南韓人均國民所得毛額(GNI)低於台灣904美元,…

子宮頸癌預防

香港癌症資料統計中心的數據顯示,在二零二零年女性因癌症死亡的數字中卵巢癌個案排第六位。 然而曾有研究機構訪問超過五百名本地婦女對於卵巢癌的認識,達三成受訪者不知道卵巢功能,更有些婦女以為卵巢癌只是罕見的疾病,對卵巢癌的認知未達足夠的程度。 根據癌症基金會的資料顯示,卵巢癌可細分為4個類別,分別為上皮性卵巢癌、生殖細胞卵巢癌、性索間質癌、交界性腫瘤。 因為卵巢位置深在盤腔,所以卵巢癌的症狀在初期並不明顯,甚至與腸胃不適有些相似,直至腫瘤增大時才會引起腹部嚴重不適。

子宮頸癌預防: 癌症預防

子宮頸是位於子宮下方狹窄圖錐形的部份,下方開口連接陰道。 大部分子宮頸癌是經由性行為感染人類乳突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所致。 當子宮頸受到人類乳突病毒感染時,感染後多半會自行痊癒,僅有少部分持續感染者在8-10年後因為子宮頸鱗狀上皮的不正常細胞出現異常繁殖,就可能發生子宮頸癌前病變,甚至子宮頸癌。 子宮頸癌(Cervical cancer)是女性的健康殺手。 根據衛福部的資料,子宮頸癌一直是國人女性癌症十大死因。 而子宮頸癌有超過70%是由HPV第16、18型所引起的。

  • 旁白︰大部分患子宮頸癌的婦女没有明顯的病徴,有些會有不規則的陰道出血,特別是在性行為之後出血,又或者有惡臭甚至帶血的陰道分泌。
  • 不少人對於接種子宮頸癌疫苗的最適年齡有疑慮,擔心年齡較小者接種子宮頸癌疫苗有礙健康發展。
  • 第三道防線-定期做子宮頸抹片檢查:子宮頸抹片檢查是經國際實證最佳的子宮頸癌篩檢工具,有助於早期發現子宮頸癌前病變,早期治療,讓子宮頸病變不會進展到癌症。
  • 根據研究顯示,子宮頸抹片檢查可降低六成到九成的子宮頸癌發生率及死亡率。
  • 免疫治療的副作用包括疲倦、發燒、噁心、頭痛、皮疹、食慾不振、便秘、關節或肌肉疼痛和腹瀉。
  • 不論年齡大小,若是已有性經驗的婦女,都應每年接受一次子宮頸抹片檢查,若連續三年檢驗結果皆正常,可以延長為每2-3年一次,抹片檢查同時也應接受骨盆腔檢查。
  • 抗體藥物偶聯物常見的副作用包括疲倦、噁心、脫髮、嘔吐、出血、腹瀉、皮疹和周圍神經病變。

人類乳突瘤病毒(HPV)是一種非常微小的DNA病毒,它專門感染人類表皮及黏膜組織,目前尚無法以一般微生物檢驗方法培養及分離。 目前臨床研究已發現,幾乎所有的女性子宮頸癌都有人類乳突病毒的存在,而在上百種HPV病毒中,可能引起子宮頸癌的有13種高危型和5種中危型,HPV病毒已被判定為子宮頸癌的元兇。 罹癌除了生活方式影響,家族遺傳基因也是要點,但其中有20%的癌症與病菌相關,HPV 病毒便是其中一種。

子宮頸癌預防: 子宮頸癌預防方法:子宮頸普查計劃

於2018年8月,政府把計劃恆常化,分階段資助沒有症狀、年齡介乎50至75歲的香港居民進行篩查測試,以協助他們預防大腸癌這種本港最常見的癌症。 建立子宮頸普查資訊系統(系統)()是為了讓醫療服務提供者能夠互通資料。 系統是儲存和處理相關資料的中央電子資料庫,當中包括參加者的個人資料、篩查結果及建議的覆檢日期等。 酒精被世界衞生組織轄下國際癌症研究機構列為第一類致癌物質。 而隨著時間累積飲酒愈多愈會增加患上多種癌症的機會,如口腔癌、咽癌、喉癌、食道癌、肝癌、大腸癌和女性乳癌等、及其他疾病包括胃炎、胃潰瘍、肝硬化、肥胖、心臟病、中風和精神與行為障礙。

子宮頸癌預防: 子宮頸癌沒空篩 HPV家中自採好方便

不論年齡,曾接種子宮頸癌疫苗的女性,亦仍須定期接受子宮頸癌篩查,因為子宮頸癌疫苗並不能預防所有類型的HPV感染。 每年2月4日為世界癌症日,今年焦點癌症為子宮頸癌,本港子宮頸癌患者有年輕化趨勢,臨床腫瘤科專科醫生蘇炳輝指出,年輕患者病情未必輕,治療時機對痊癒機會非常關鍵,女性如發現有相關症狀,應盡快求醫。 子宮頸癌預防 不論年齡大小,若是已有性經驗的婦女,都應每年接受一次子宮頸抹片檢查,若連續三年檢驗結果皆正常,可以延長為每2-3年一次,抹片檢查同時也應接受骨盆腔檢查。

子宮頸癌預防: 癌症篩查

子宮頸癌的治療一般可以分為4種,醫生會按照子宮頸癌患者體內腫瘤的大小、位置、擴散程度等決定採取有關的治療方法。 腸道是身體最大的免疫器官,腸道菌相平衡,身體就不容易處於發炎狀態。 放射治療分體外及體內兩種,前者利用機器發出高能量的放線,照射患者整個骨盆腔,包括子宮頸、子宮及其周邊,消滅癌細胞;後者則在患者的陰道和子宮頸位置,擺放細小並能發出輻射的導管。 療程每次照射10分鐘至數十分鐘不等,一般合共進行3至4次。 抗體藥物偶聯物是另一種適用於子宮頸癌的標靶藥物,是與化療藥物相關的單克隆抗體。

子宮頸癌預防: 新北創下HPV高接種率 婦女預防子宮頸癌記得做這檢查

九價人類乳頭瘤病毒疫苗能覆蓋以上七種 HPV 基因型。 關注HPV聯盟 | 預防子宮頸癌的兩大方法為預防疫苗及進行定期子宮頸篩查。 要防癌未然,適齡的青少年及婚前婚後的男士女士都應主動向醫生查詢有關預防HPV資訊。 邱德生表示,子宮頸癌疫苗施打的目的是為了「預防」,因此政府推動高中生及早接種,就是希望能在初次性行為發生前可以達到預防的效果。 子宮頸癌預防 根據研究,子宮頸癌疫苗可以降低65%到85%罹患子宮頸癌的機率,也能降低97%感染高危險的HPV16或18型的感染。

除此之外,切除淋巴結可能導致淋巴管堵塞,令淋巴液積聚致下肢腫脹,即淋巴水腫。 放射治療是用高能量的放射線殺死癌細胞,在子宮頸癌的治療運用上也很重要。 有時在手術治療前要先做放射治療,有些時候則是會同時放射治療加上化療,也可能用在處理復發的子宮頸癌。 放射治療的方式還分成近接治療或體外照射,醫師會再與患者做詳細解釋。

趙函穎補充,地中海飲食多半富含抗氧化物如類黃酮素、β 胡蘿蔔素,以及維生素 A、C、D、E 與 omega-3,研究認為能抑制子宮頸癌的發展,特別是對於吸菸人口。 流行病學研究還發現,血清中類胡蘿蔔素含量偏低者,容易增加持續感染人類乳突病毒的風險。 較常見的HPV約有100多型,與子宮頸癌有關的高危險型約有17種,HPV也可能會引起引起尖形濕疣(Genital warts,俗稱菜花)。 約80~90%的HPV感染會在一年內痊癒,有10~15%的女性持續感染超過一年,當中有1%會發病引發子宮頸癌前的病變,甚至會發展成癌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