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世芸2024詳細資料!內含严世芸絕密資料

心阴亏耗,气阴两亏:症见心悸易惊,心烦失眠,口干微热,五心烦热,盗汗,舌红少津而不干,属气阴两亏。 治宜滋养阴血,宁心定悸,可用天王补心丹(天冬、玄参、生地、当归、丹参、人参、茯苓、枣仁、柏子仁、五味子、朱砂、甘草)。 兼有严重失眠心烦者,为有火旺之证,可合用黄连阿胶鸡子黄汤。 兼有肝肾阴亏的证状,如头晕、耳鸣、烦热、腰酸、遗精等,可合用知柏八味、大补阴丸、一贯煎等。 气阴两虚者,可用生脉散、炙甘草汤(炙甘草、人参、生地、桂枝、生姜、麦冬、阿胶、麻仁、红枣)。

  • 心肌梗死的病机是本虚标实,其本虚可以是阳虚、气虚,也可以是阴虚、阴阳两虚,甚至阳微阴竭、心阳外越。
  • 如高血压伴脑动脉硬化、高脂血症、冠心病、糖尿病、肥胖病、慢性支气管炎、脑血管意外等。
  • ⑧脉象:心肌梗死的患者出现下列脉象变化都应引起重视。
  • 治宜养心安神,镇惊定志,可用平补填心丹(龙齿、朱砂、人参、山药、肉桂、五味子、天冬、生地、熟地、远志、茯苓、枣仁、茯神、车前子)。
  • 自《黄帝内经》而下,名医辈出,先有“医圣”张仲景着《伤寒杂病论》,经中所书方药,常有奇效。

兼瘀血加桃仁12g 川芎10g 红花6g 地龙12克;兼气滞者加柴胡12g 枳壳12g 郁金12克;兼痰浊者加瓜蒌皮15g 薤白头10g 半夏12g。 有经验报导用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病态窦房结综合征,临床也可应用。 恢复期 本病进入恢复期,多已无外邪的存在,邪去而正伤。 其病变特点是机体阴阳气血的紊乱和由此产生的痰浊、瘀血等病理变化。

严世芸: 严世芸获得奖项

用炙甘草汤的关键是应按《伤寒论》中的比例使用:4:2:16:3:3:8:2:8:30枚。 心气不足,心阳不振:症见心悸气短,头晕乏力,自汗,动则易作心律失常,苔薄白,舌质淡红,脉细弱结代。 若见形寒肢冷,面色(白光)huang 白,或有水肿,动则气短气急,舌淡,脉沉细,则为心阳不振之证 。 如兼有神疲乏力,不耐疲劳,怠惰嗜睡,头晕等症。 据李东垣的经验,是中气不足,清阳不升,元气不能上输于心,可用补中益气汤。 如有心阳不振之证,则与真武汤合用,补心助阳。

严世芸

治疗:竹茹、枳实、茯苓、半夏、陈皮、甘草、瓜蒌,痰热者加黄连。 因其早期无明显自觉症状,很难使人发现,大多数患者是在检查化验时才发现血脂增高,不少患者是在发生了心慌、胸闷痛、头晕、头痛、记忆力减退,甚至偏瘫等心脑血管病后,才到医院就诊。 我们在临床中发现,本病患者多数伴有腰膝酸软,虚浮乏力,形体肥胖,记忆力减退,工作效率低下,脉沉等症状。

严世芸: 中国語の同義語辞典にある增防の類義語と反意語

我们体会只要抓住“阴”(阴虚)、“阳”(阳虚)、“痰”(分寒热)、“瘀”(因气或因邪)四个字及“心气虚弱”、“心脉痹阻”、“胸阳不展”等基本病机,然后结合病情进行分辨,就易于掌握了。 ⑤气阴两虚:临床表现胸闷痛,心悸且慌,气短乏力,心烦,时有升火,口干,舌红胖苔薄,或淡红胖少苔,脉虚细带数。 严世芸 临床辨证,尚须分别气虚为主,兼有阴虚,抑或阴虚为主,兼有气虚。 临床未见明显胸闷胸痛者可加五味子,但若胸闷、胸痛、气短等症因动而作,则五味子不在禁忌。 根据气虚、阴虚的主次,治疗用药还应灵活化裁。 临床表现,胸痛为主,疼如刺,甚或彻背,面色灰黄,舌有瘀斑或舌质黯,舌下青筋,重者舌质青紫,面色灰黑,脉细弦或涩,即《证治准绳》中所谓的死血心痛。

本病在恢复期患者伴有慢性咽炎,尤以青少年为多。 随着咽炎治愈,心肌炎恢复期症状每可得以减轻以至消失。 本病属气阴两虚、邪少虚多,而以正虚邪恋、余邪热毒稽留的虚实夹杂最常见。

严世芸: 中国語で歌诀の発音

因此在诊治室上速时要紧紧抓住:“疾脉是阳热证”这一关键,然后再进一步辨别心脉瘀阻产生的不同途径,辨别虚实。 严世芸 若疾脉产生在其他疾病基础上,辨证则应服从这些疾病。 3、温阳利水、益气化瘀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基本法则:温阳、益气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主要措施,利水是重要环节,而活血化瘀贯穿治疗的始终。

严世芸

痰浊化热而见痰热证候者多用黄连温胆汤加减:黄连6g 半夏12g 竹茹12g 胆星12g 菖蒲12g 郁金12g 枳壳12g等。 若以胸痛为主症,多以益气活血化瘀为主,我常选用补阳还五汤加减。 基本方:生黄芪30g 严世芸 桃仁12g 枣仁12g 川芎12g 当归12g 红花6g 地龙12g。

严世芸: 严世芸

1.对有脾肾亏虚症状的中老年人,要高度警惕高脂血症,进行早期检查、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将会使患者大大减少高脂血症所引起的心脑血管等并发症。 本病属中医“心悸”范围,多数病人的主症是心悸伴胸闷或胸痛、气短、乏力、脉象呈疾脉。 疾脉是室上速的特征,它的特点是脉的搏动速度很快,一呼一吸脉来七八至,相当于脉搏120次/分以上,脉来急疾,所以叫做“疾”。

严世芸

曾任上海中医药大学校长、上海市中医药研究院院长,国务院学术委员会学科评审组召集人,全国高等中医教育学会副理事长,教育部、卫生部医学教育政策谘询委员会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副会长,上海市中医药学会会长。 甲亢性心脏病在中医学中多属于“心悸”、“怔忡”、 “胸痹、心痛”等范畴。 甲亢性心脏病多发生在甲亢后期,且年龄偏大,故以本虚为主,出现虚实夹杂的病理变化,即在脏腑虚损的基础上,可见“因虚致实”的各种病理产物,如血瘀、水饮等。 临床体会 心脏神经官能症患者虚实兼有。

严世芸: 中医学术史

治疗:枳实、瓜蒌、郁金、茯苓、海浮石、海蛤壳、黄连。 痰饮:胸闷重,胸痛轻,咳唾痰涎,苔白腻,脉滑;兼湿者,可见口粘,纳呆,倦怠,便或软。 治疗:枳实、瓜蒌、薤白头、半夏、茯苓,或可合用苓桂术甘汤之类。 膏脂在体内堆积,内而脏腑经络,外而四肢百骸,无处不有,膏脂不能被机体利用,而作为一种病理产物,也就是一种致病邪气。 脂浊堆积的部位不同,所引起的症状也不同,但总的来说,引起的病理变化为气血、津液运行受阻,形成气、血、痰、湿郁结诸症,郁久可以化火。 如脂浊在血液内堆积,沉积于血管壁,形成瘀斑,影响气血运行,可出现疼痛、麻木等症;脂浊积于脏腑,可使脏腑功能失常,如积于肝,使肝失疏泄功能失常,出现胁痛、肝肿大等症。

胸痹实证大要有五,曰痰,曰瘀,曰寒,曰食积,曰气滞。 上揣仲景之意,下度临床之证,实证当以痰、瘀、气滞为常见。 凡胸痹之属于实证者,多见于身体壮实或病起不久的患者,治疗以祛实通脉,舒展胸阳为主。 冠心病可划入中医的 “心痹”或“胸痹”的范畴。

严世芸: 中医基础理论系列丛书

心肌梗死患者常见便秘一症,由此而引起心跳骤停的情况并不少见,应引起注意。 由痰热或阴虚热结所致者,属于阳结;由阴虚液少或阳不化阴,浊阴结于大肠以及气虚推动无力所致者,属于阴结。 阳结便秘而虚象不显者,可先予通便去实。

严世芸

前者治当宣泄浊阴以通阳,药取桂枝、细辛、生姜、附子合瓜萎皮、薤白头等滑利气机之品;后者当可取乌头、附子、荜拨、良姜之类。 对于寒邪凝脉,在临床上当须注意与阳虚生寒之证的区别,用药也有不同。 治疗:可据病情选用南星、菖蒲、天竺黄、竹沥、生姜汁、川贝母、枳实、瓜蒌、半夏、茯苓、礞石滚痰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