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遊行香港2024詳盡懶人包!(震驚真相)

此說法引熱議,大批網友對陳整天在外趴趴走、發表政論非常不滿,也有人諷刺陳正是敗壞台大法律系名譽的元兇。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 中午12時開始,「彩虹市集」正式營運,下午1時上半場節目開始,下午2時隊伍出發,下午4時50分下半場節目開始,晚上7時遊行活動結束。 規模比我10年前到訪的嘉年華確實更盛大,還有歌手演出、同志代表受邀上台分享,置身在那時那刻,那種大愛包容確實令人感動。 投稿請寄到 來信請附上投稿人真實名字、email和電話,並直接附上投稿內容(Word、純文字皆可)。

最近香港的政治動盪讓 LGBTQ+ 社群對未來充滿不確定性,不知道他們爭取而來的承諾會不會走回頭路。 主辦單位說,今年台灣同志遊行以「無・限・性」為主題,強調每個性/別都有無限多種可能,希望台灣社會最終能成為一個無論任何身分、性別、性傾向或關係狀態的人,都能以自己喜歡的樣貌生活,盡情展現屬於自我的無限可能的地方。 同志遊行香港 主辦單位台灣彩虹公民行動協會表示,今年遊行超過200組團體報名,其中包含各國在台機構如美國在台協會、歐洲經貿辦事處、英國在台辦事處及澳洲辦事處等,以及KyivPride(基輔同志遊行)、香港邊城青年等海外團體一同參與。 香港婚姻平權協會共同發起人邱銘諾對BBC中文表示,吳翰林案對香港同志運動有正面的影響,並指出法官的判辭和過往多宗案件相似,均是要求政府解釋,政策帶有歧視性要有合理需要,否則有差別對待是不合理,為日後其他案件奠下基礎。

同志遊行香港: 香港步向同婚合法化?從女同志QT勝訴說起

無性戀者有可能從別人身上感受如浪漫愛或其他吸引力,但鮮少會將之與性慾望連結。 即使無性戀者擁有生理性慾、可能與他人有性行為,但當事人卻甚少在身體互動之中感受到性吸引力。 2022年,香港同志遊行的主題是「持續心跳,同待破曉 Stay Pride , Live 同志遊行香港 Proud 」。 歡迎大家當天到來表達你對多元的支持,並擁抱身邊同志社群內的朋友。 擁抱彼此,讓我地感受到彼此的心跳,只要持續心跳,定能看見明天的破曉。 台灣不會教小孩行動聯盟理事長陳儀提到,聯盟成立宗旨即是希望跟教師一起學習如何教小孩,讓孩童從小瞭解身體、性器官、身體界線以及身體自主權等概念。

同志遊行香港

再加上當時政府將防疫破口指向萬華地區,導致許多底層民眾承擔汙名與謾罵。 「『疫情』跟『防疫政策』讓越弱勢的人更容易被犧牲!」郭指出年底大選將至,台北市長候選人陳時中、黃珊珊、蔣萬安都應該提出具體的性交易政見,才能讓更多人瞭解候選人是否具備性權友善的特質。 綜合港媒報導,香港特首李家超昨公布,3月1日起全面撤銷口罩令,室內外及公共交通工具均無須戴口罩。 至於高風險場所包括醫院、老人院等,相關場所則可按行政指令方式,要求在場人士配戴口罩。 【明報專訊】香港浸會大學電影系四年級男生,趁去年11月香港同志遊行,在近灣仔警察總部的遊行隧伍中脫去衣服,全裸身體,腰上綁上紅繩再用繩綁上陽具,左手拿着聖經、右手持着火機作勢點火,遭警方拘捕,昨被控一項在公眾地方的猥褻行為罪名。

同志遊行香港: 國際

我們透過讀者的贊助支持來營運,不仰賴商業廣告置入,在獨立自主的前提下,穿梭在各項重要公共議題中。 同志遊行香港 辯方就法庭早前為被告索取的教導所報告作進一步求情陳詞,指被告的報告內容正面,當中提及被告父母因需外出工作,故自幼交由祖母照顧,或許管教不太嚴格,令被告對法律觀點有誤。 而在本案發生後,被告沒有自暴自棄,一直努力考入城大就讀副學士,報告顯示被告表現有禮及態度合作,精神及身體上均適合,希望法庭判他入教導所。 李家超提到,兩個月前有人提出會否考慮取消口罩令,當時已說會留意數據適時作考慮,當局整體考慮不同因素後,認為現時是適當時間,強調任何決定都是按香港實際情況及整體利益為依歸。

同志遊行香港

由林奕華、博偉達於1989年創辦的「香港同志影展」旨在通過電影藝術宣揚平等機會的重要性,並消除對不同性向人士及社群的歧視和誤解。 過去多屆的影展都為觀眾帶來不少出色的作品,例如上屆的閉幕電影《午夜天鵝》(Midnight Swan),講述由草彅剛飾演的跨女在夜店表演變裝版《天鵝湖》,同時收留愛跳芭蕾舞的外甥女的故事,藉此表達出愛是不分性向,愛是無懼俗世,愛是互相扶持去實現夢想的主題。 這部電影橫掃日本各大頒獎禮,榮獲第44屆日本電影學院獎最佳影片、最佳男主角、最佳新人獎;以及第23屆烏甸尼遠東電影節金桑獎、日本映画批評家大賞最佳新人獎、東京映画記者會 Blue Ribbon Awards 最佳新人獎等。 香港婦女勞工協會於Facebook指,婦女節是發聲和團結的日子,每年三八既是紀念百多年前婦女走上街頭爭取權益,也是婦女團結發聲的日子,協會認為就業支援等婦女權益、同工同酬等性別平等範疇,以及勞工福利仍原地踏步,希望為促進權益保障而團結發聲。

同志遊行香港: 香港同志遊行

活動將於當日早上11點在灣仔修頓球場外集合,再遊行至政府總部,活動內容包括由不同處境的婦女發聲,以及向當局遞信。 今年香港同志遊行的關注議題是「無性戀」,只因本地無性戀社群的處境值得被看見更多。 他們與不同性/別身份的朋友一樣,都可能因為其性傾向、浪漫傾向與性別,在社會被邊緣和遭受壓迫。 我們相信認識無性戀,不但有助我們意識到社群的存在和需要,更能拓闊對情感和親密關係的想像,進而擁抱性/別的不同面貌。 彩虹平權大平台成員倫倫指出,20年前第一屆同志大遊行主旨在於讓社會看見同志的存在,然而20年過去,社會仍對同志存有許多偏見,也因此近期彩虹平權大平台承接行政院計畫,藉由調查同志的生活現況與處境,盼能從政策層面進行相關改善。 尤其年底大選將近,大平台也推出「彩虹選民投票指南」,希望民眾進一步瞭解生活周遭的民意代表候選人是否具備性別友善的態度與相關政策。

  • 辯方就法庭早前為被告索取的教導所報告作進一步求情陳詞,指被告的報告內容正面,當中提及被告父母因需外出工作,故自幼交由祖母照顧,或許管教不太嚴格,令被告對法律觀點有誤。
  • 哥本哈根驕傲節主席 Lars Oskan-Henriksen 解釋,不能到現場的人可在家透過虛擬實境的方式參與講座、展覽、以及 LGBTQ+ 名人堂。
  • 非營利團體「Planet Ally」到現場高呼「解放我的圖書館(Free my library)」,因有數本香港公共圖書館的童書被指宣揚同性戀遭下架。
  • 面對來自身邊人和社會的偏見,無性戀者或會因此懷疑自我,甚至被迫經歷藥物或性等形式的轉換治療,他們的遭遇卻甚少得到關注。
  • 擁抱彼此,讓我地感受到彼此的心跳,只要持續心跳,定能看見明天的破曉。

台灣人權促進會秘書長施逸翔也提到,今年同志遊行主題「無限性」其實適用於移工、難民、迫遷者、冤案受害者以及許多受壓迫者。 他指出人權運動必須突破框架,爭取每個人的尊嚴與多樣性,這也是諸多議題與同志議題站在一起的原因。 現場進行議題宣講的還包括地球公民基金會以及台灣青年民主協會,分別針對氣候變遷議題以及年底十八歲公民權公投議題進行探討。

同志遊行香港: 協辦公民團體現身 多元訴求一齊發聲

尊重多元:分享多元觀點是關鍵評論網的初衷,沙龍鼓勵自由發言、發表合情合理的論點,也歡迎所有建議與指教。 我們相信所有交流與對話,都是建立於尊重多元聲音的基礎之上,應以理性言論詳細闡述自己的想法,並對於相左的意見持友善態度,共同促進沙龍的良性互動。 同志遊行香港 為了改善這個問題,我們希望打造一個讓大家安心發表言論、交流想法的環境,讓網路上的理性討論成為可能,藉由觀點的激盪碰撞,更加理解彼此的想法,同時也創造更有價值的公共討論,所以我們推出TNL網路沙龍這項服務。

來台16年、從事教育工作的美國人Jenna Cody,也與友人共襄盛舉本次遊行。 Jenna戴著聲援烏克蘭的口罩現身,這是他第10年參加台灣同運活動。 同時他自製紋身貼紙盼與大眾分享,上頭包含「野百合、野草莓、太陽花、鳳梨」四大圖騰,象徵台灣民主歷史與近年議題,Jenna期盼無論是性別議題還是國際議題,都應得到更多支持。 香港同志遊行每年主題色皆不同,2018年則輪到「搶眼紫」,吉祥物則為蝴蝶。 主辦方表示,紫色顏料過去稀少而珍貴,僅有貴族才能著紫色服飾,如今技術普及下,人人皆能享有紫色衣服,正如隨社會進步,任何身分的人皆享有平等人權,並成為展現自我獨特美麗的蝴蝶。 本次的香港同志遊行以「攣直皆平等,弘揚歧視法(Call for the Law, Equality for the All!)」為號召,2018年關注議題為「性別友善設施」,並呼籲香港政府加速性別平權的立法。

同志遊行香港: 香港在性別平權進展較慢 促港府加速立法

【星島日報報道】一年一度的「香港同志遊行」今日下午舉行,遊行隊伍由銅鑼灣維園出發,將遊行至中環愛丁堡廣場集會。 由多個團體合辦的「香港同志遊行」,今年主題為「平權開綠燈-衝破關卡 我要表態 Get Set, Go for Equal Rights」,參加者下午由維園出發,將步行至愛丁堡廣場集會。 有參加者表示,參與遊行目的是支持香港的性小眾及希望推動香港平權發展,認為相比香港,加拿大對於性小眾的接受程度更高。

同志遊行香港

根據《東網》引述大會說法報導,遊行人數達1.2萬人,超越往年紀錄。 紐約與舊金山等美國主要同志遊行都宣布取消,但他們也提出了線上替代方案。 舊金山同志遊行今年慶祝 50 週年,虛擬活動將包含由 Frameline 策劃的線上酷兒影展,以及跨性別權益虛擬遊行和 LGBTQ+ 熟齡舞會。 今年紐約同志遊行也將改為線上直播活動,比利波特 Billy Porter 與美國脫口秀喜劇演員趙牡丹 Margaret Cho都將參加。

同志遊行香港: 同志遊行全裸控猥褻 浸大生不認罪:行為藝術

今年的主題圖像就是「彩虹熱氣球」,載著充滿著差異的我們驕傲升空,俯覽著不同性小眾的旗幟和歷年的大會吉祥物,還有象徵著香港的獅子山。 配合今年遊行主題「無限」的概念,邀請不同領域的專家、團體同台倡議,如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律師尤美女、KyivPride(基輔同志遊行)、香港邊城青年與台灣青年民主協會等。 台灣彩虹公民行動協會表示,希望透過多元議題的發聲,讓人們更理解並看見社會中不同群體的需求。 香港婦女勞工協會今日(2日)在Facebook公布,因應三八婦女節而於下周日(5日)舉行的爭取婦女權益保障、消除歧視偏見遊行,已獲批不反對通知書。

參加者來自不同國家和地區,雖然他們有著不同的膚色和口音,但他們有著相同目標,互相勉勵,擁抱不同文化,達至多元、包容、平等的社會。 在遊行途中,參加者一同穿越巨型彩虹,喻意衝破障礙,步向更平等社會。 今日下午2時香港同志集會在愛丁堡廣場舉行,是首次由遊行改為集會。 香港同志遊行首次在2004年舉行,到2017年遊行人數已逼近萬人。

同志遊行香港: 立即下載 Yahoo 新聞 app

除了性產業與性工作的污名化帶來的問題,HIV/AIDS議題亦有類似的困境,不僅影響感染者的日常生活,更阻礙其就醫。 羅一鈞醫師表示,即使醫療技術進步全世界對愛滋仍有許多恐懼,感染者還是有許多壓力,希望大家相信科學與實證,並由政府來帶頭拆除這些枷鎖,讓感染者得以正常生活。 此外,本次遊行現場設立彩虹市集,除了遊行官方周邊攤位外,更吸引逾40間彩虹友善商家設攤,攤商業種遍及食、衣、住、行、育、樂各面向。

  • 最近香港的政治動盪讓 LGBTQ+ 社群對未來充滿不確定性,不知道他們爭取而來的承諾會不會走回頭路。
  • 同志遊行發言人 Cynthia Cheung 接受我們的訪問,讓公眾了解更多她對本年度的同志遊行的抱負。
  • 今年紐約同志遊行也將改為線上直播活動,比利波特 Billy Porter 與美國脫口秀喜劇演員趙牡丹 Margaret Cho都將參加。
  • 近日,董至成就難得在節目上談及此事,他說,當年在大陸發展時就必須和製作人們應酬談工作,也喝了很…
  • 根據我們以往的觀察,同志遊行表面上宣傳同志平權,爭取通過性傾向歧視條例和同性婚姻,但在活動過程中,不同的參與者會提出許多不同的性解放議題,遊行後的綜藝表演亦往往大膽露骨。

一如左翼社運的周期性表態,每每只在活動前引來一些關注,且難有後續議題跟進,所佔傳媒版面亦愈來愈少;主辦單位的各自為政,也難以令各個活動昇華。 移居台灣的港人共同的難題是蔡英文政府對他們嚴厲設防,完全不信任,對港人移民極盡刁難能事。 蔡英文政府國安顧慮至上,簡直是把移台港人視為中共滲透台灣的第五縱隊,即使是曾任職大學文書部門、食肆、公立醫院護士的人,民進黨政府都可以用「曾在公家部門、中資機構任職」為由拒絕申請,原因是國安疑慮。 大陸出生的香港居民移台成功率更是近乎於零,其實他們最需台灣身份。 一些港人基於自由民主理念起而抗爭,如今移居台灣,卻被蔡政府懷疑為中共同路人,真是情何以堪。 此外,針對今年投票年齡下修18歲的修憲複決案,台灣青年民主協會的毓庭則是指出,18歲青年被刑法視為成年但仍無法擁有投票權利,無法參與公共事務的決策。

同志遊行香港: 今年主題

倫倫呼籲,社會大眾必須瞭解「政治影響生活」這項關聯,也需要透過不斷的改變,才能讓性別友善成為日常生活的一環。 針對本次遊行主題「無・限・性」,各種多元性實踐的倡議團體在舞台上相繼針對跨世代社群議題倡議發言。 在集會上,歐盟辦事處及13個國家的領事館代表上台發言,支持香港同志平權。 美國駐香港總領事史墨客﹙Hanscom Smith﹚發言時,表示美國視與「LGBT」相關的法律是基本人權,希望香港亦可以保障相關權利。 史墨客發言期間,有參與者高叫「fight for freedom, stand with Hong Kong」的口號。 性別平權議題除了不分國界也不分領域,台灣國際勞工協會研究員陳秀蓮指出,台灣移工運動與同志運動重疊十到二十年的時間,歷年來每當移工相關活動急需人手時,往往會看到來現場相挺的即是同志朋友。

同志遊行香港: 新聞專區

起源於1970年的「三藩市同志驕傲大遊行」為世界各地中最大型的同志遊行,於2011年更吸引了170萬人參加。 而香港歷史上首次同志遊行在2004年10月15日,由同志團體「啟同服務社」丶蘭桂坊餐飲集團及專門籌辦大型活動的House of Siren聯合贊助舉辦。 遊行在晚上6時開始,參加者環繞蘭桂坊巡遊,約有100人參與及圍觀。 到了2008年,由香港女同盟會丶香港彩虹丶午夜藍丶學聯社會運動資源中心等四個團體成立的「香港同志遊行2008籌委會」,攜手舉辦「香港同志遊行」,藉此推廣LGBTQ社群的平等權利,並且宣揚多元共融。

同志遊行香港: 同志驕傲月(Pride Month)知多少?

若想在產業迭代、技術革新的未來市場中脫穎而出,成為開拓藍海商機、改寫產業運作規則的領先者,那您絕對不能錯過這次簡短卻精華的「AWS Web3.0 快速上手基礎課程」。 AWS已經準備好從Web2.0進入Web3.0及元宇宙的最佳實踐方案及建議,也提供多元的Web3.0應用場景等待您的體驗。 除此之外,也建議您於活動前免費註冊AWS帳號,搭配服務試用獲得最佳的課程體驗;若您是2023年後註冊AWS帳號的新用戶,還可額外獲得25美元的限量AWS服務折扣碼(送完爲止)。 那年,同志社群唯一的收獲,大概是法院內的勝利——Billy Leung司法挑戰成功,令男同志性交年齡終與異性戀看齊(但政府拖延至去年才正式修例);但此後10年,同志平權進展並不多。 在行政立法方面,僅曾在2009年的家暴條例小勝過一仗,其餘的仍是在法院解決(例如2014年W跨性人結婚案)。 香港同志遊行 彩虹市集將於 2022 年 11 月 日期間舉行,是次預約成功證明為11月12日入場證明 (13日為即場派籌方式)。

香港同志遊行2020希望每一個嚮往自由的你,每一個擁抱多元的你,支持和參與今年的同志遊行。 願我們的自由得以延續,願我們的多元日益豐富,願我們的將來實現平等和公義,願我們每一個人,同存此地 驕傲而飛 。 「同志」(即同性戀,或不同性傾向人士)團體認為,案件對香港「同志運動」起了「正面」作用,隨著香港對同志接受程度的提升,該團體認為政府和法院應該更大刀闊斧地為同志平權,無須就各項權益逐一透過法院處理。 臺彩協會理事長小鯨表示,我們期待臺灣社會能夠看見性多樣社群、理解並尊重他人的認同,讓友善落實到日常之中。 今年遊行的主題「無・限・性——解構框架,性/別無限」就是期待解構框架、解放壓迫,當中的「無限」代表著無限多種可能性,以及不受限制兩種意涵,期待任何人不再需要特地標明自己的身分,在日常生活中自在地展現自己。

香港邊城青年成員Sky表示,過往香港也曾舉辦同志大遊行,然而港版《國安法》施行導致香港民間團體的倡議空間大受阻礙,至今已連續三年無法舉辦同志大遊行,就連性別友善等相關議題與法案也未能見光。 非營利團體「Planet Ally」到現場高呼「解放我的圖書館(Free my library)」,因有數本香港公共圖書館的童書被指宣揚同性戀遭下架。 「Planet Ally」負責人赫普沃斯(Bess Hepworth)表示,社會存在不同族群,卻也因不同而美麗(difference is beautiful)。 2019年香港反修例運動期間,有人發起在9月29日舉行「全球反極權遊行」,惟事件之後演變成嚴重警民衝突,近百人被捕。 而在金鐘道一帶就有52名被捕人士,最後被控暴動罪,被分拆成多案處理。

同志遊行香港: 香港名導杜琪峯出席柏林影展:怒轟極權壓迫自由,同時表示現在的電影越來越差

「我真的暗戀他,也以為他們只是笑我暗戀人,後來才知這叫出櫃。」那時還是中四的Louis,被唱通街喜歡同性後,才知道同志這身份會被歧視和嘲笑,他的校園生活亦變得孤獨。 「在更衣室換體育衫,個個就彈開,好似覺得我會偷窺他們。」食飯一個人,在校園哪裏都一個人,Louis形容:「好灰,中學應有的群體生活和活動,都冇我份」。 此外,10月1日至11月6日於松山文創園區藝巷空間舉辦「為改變而走-臺灣同志遊行20週年回顧展」,展覽免費入場,並規劃三大展區,內容涵蓋回顧20年來各年度遊行主題、遊行歷史,以及重要人物與議題的故事。 三年來的疫情,不會改變我們凝聚同志社群的決心,因此今年的香港同志遊行將繼續以市集的形式與大家相聚,讓我們社群內的每個企業、每個組織、每一位都得以再次聚首一堂。

主辦機構表示,今次遊行希望喚醒大家,去擁抱一下身邊跟你完全不一樣的人, 發現不尋常的人並不可怕;歧視、偏見、憎恨,要將異己排除於社會的想法,才會帶來傷害。 最近有多個區議會通過成為今年11月同志遊行的支持機構,相信他們好有可能都是被同志遊行的表面訴求所誤導。 追求平等權利其實是大多數人的意願,就算反對同性婚姻的團體,亦不會反對同性戀者應該享有同其他市民一樣的基本人權,例如集會結社、言論和出版的自由、選舉和參選的權利等等。 不過,追求平權不等如一定要訂立帶有特殊保障、以及會懲罰持不同意見人士的性傾向歧視條例;或者要支持徹底改變婚姻和家庭制度的同性婚姻。 雖婚姻平權法案已通過,但無論是制度內的許多方面,亦或是仍有許多性多樣社群尚未被制度所保障。

這等於是將香港視為已經淪陷的「匪區」,亦是滲透台灣的「前進基地」,所以要嚴密設防。 陸委會明白指出,依據新規定,香港或澳門居民申請在台灣居留,如有「危害國家利益風險」,申請不會獲批。 黃毓民感慨蔡英文政府「講一套做一套」,致令那些志切「投奔自由」及正在苦等居留定居許可審批結果的香港人感到十分焦慮。 香港經歷那場風波之後,一些港人移居台灣,如今多感失望,對蔡英文政府多方限制港人身份轉換,甚至約束他們的活動自由,認為大謬不然,令人痛心疾首。 同志遊行香港 近日有香港留台學生在媒體發文,痛斥蔡英文總統「完全違背了她選舉時對接收香港人的承諾」,先前已有民主人士痛責蔡英文「口蜜腹劍」,口口聲聲「挺香港」,藉助香港民主抗爭而高票連任之後,翻臉不感恩,反把前來棲身的港人一腳踢開,前後兩副不同嘴臉,令人髮指。 今(29日)中午12點起,第20屆臺灣同志遊行「無・限・性——解構框架,性/別無限」於臺北市政府前廣場隆重登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