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的農業改良(農改)方法是透過榢接、雜交、育種、營養管理……等達到他們想要的結果。 然而隨基因工程的發達,開始有人利用基因轉移的方式改造農作物:將某些生物的基因轉移到其他物種中,讓生物的基因表現使其更貼近人類需求。 這種利用基因轉植的改造方式我們稱為「基因改造(基改)」。
經研究指出,木瓜有豐富的維生素、礦物質及木瓜酵素、木瓜鹼……等,能幫助消化、養顏減肥甚至還有調節免疫力及預防癌症的效果。 由於它在台灣是一年四季常見的水果,市場的買菜高手還能與你分享一些挑果之道:木瓜夏秋之季最甜,果型要挑完整漂亮的長梨狀、表面帶粉的最新鮮、有斑果子比較苦、有瘀傷的果子則易爛……。 小弟我不是買菜高手、更不是廚藝大師,只能跟大家分享一些木瓜的知識及在自然谷的故事了。 近年來露天栽培容易感染毐素病,因此目前木瓜大都以網室栽培,兩性株可自然結果,但雌性株須行人工授分,結實產量品質效果甚佳。
台灣木瓜產地: 食品添加物「關華豆膠」 小鼠實驗竟證實能緩解「自體免疫性腦炎」
酪梨也有豐富的膳食纖維和鉀鎂等礦物質,兼具一般水果的營養價值。 桃子:台灣水蜜桃有平地及高山之分,因栽種區域不同產生不同口感,水蜜桃味甘、性溫,且富含蛋白質、鈣、磷、鐵和維生素B、C。 草莓:草莓擁有豐富的維生素C,每100公克有60毫克,是蘋果的7-10倍;果肉內富含果膠和膳食纖維,可以幫助消化。 結果表明:蓮霧(鮮)各營養成分的含量分別是:維生素C為78.07mg/kg,有機酸為0.205mg/kg,蛋白質為0.690%,總糖為7.680%,含水量為90.75%。
一般以常溫保存即可:木瓜買回家不必放冰箱,置於室內陰涼處讓木瓜熟化即可,並且盡量在瓜果外皮全部轉紅之前食用完畢。 若沒辦法及時吃完,必須在完全成熟之前,用報紙包裹住瓜體再放入冰箱冷藏,最多可以保存約4~5天。 王仁晃補充,夏季的番木瓜良率比秋天的瓜來得低,冬季產出的番木瓜因日照短,甜度較低,且果皮上會出現斑點,但不影響食用。 木瓜富含維生素B1與B2、維生素A、維生素C、木瓜酵素及多種礦物質,可預防感冒、幫助消化,對產後婦女來說,也有促進乳汁分泌的功用。 釋迦內含豐富維生素C、蛋白質、鐵、鉀、鈣、磷等,助於調節血壓、促進腸胃蠕動。 柳丁就是柳橙,在植物學分類上屬於芸香科柑橘屬,在這個屬類之下的水果包含柚類、檸檬、葡萄柚等,通常會用柑橘類來泛稱這些水果。
台灣木瓜產地: 台灣果蔬酵素粉固體飲料資美堂植物復合孝素綜合非酵素果凍加強版
為穩定外銷貨源,宜遴選有意願配合外銷之產銷班,提供耐病之優良品種,並指導符合外銷規格之栽培模式,輔導果園進行全程品質管理,週年生產,以穩定供需。 木瓜的栽培容易,全年開花結果不斷,是台灣非常受歡迎的水果種類之一,就連自家種植也不難結實累累,可說是十分家常的水果。 木瓜的果肉香甜柔軟,營養豐富,除了可以生果鮮食或是烹飪用的蔬菜之外,還可加工醃漬、打果汁、釀酒或是做成果醬、蜜餞,也可純化出木瓜酵素做為肉類軟化劑,還可應用於毛織、皮革、醫療及化妝品等行業,可說是用途多多的好水果。 自 95 年起建置外銷供果園登錄簽審系統,由出口業者上網登錄並將業者登錄表、供果園名冊及合作意願書送供果園轄區縣政府,經縣政府審核完成登錄納入輔導。 本( 102 )年完成登錄者有高樹鄉果樹產銷班第 65 班等 3 個產地供果單位及高雄農業開發股份有限公司等 6 家出口業者,登錄面積 23.32 公頃。 經登錄完成的外銷供果園農戶即賦予產銷履歷追溯碼,供追縱(溯)及管控,另邀集木瓜相關領域專家組成木瓜技術服務團,指導供果園生產優質安全果品,供果園皆已通過「吉園圃」審核及取得「產銷履歷」驗證。
- 雲林林內是縣內木瓜主產地,品種以台農2號為主,近期農業試驗所育成新品種台農11號,相較果形小、口感Q彈,目前已在高雄六龜試種,成品接受度高,研發團隊今到林內推廣栽種,吸引不少農友取經、躍躍欲試,可望成為台灣木瓜消費市場的新選擇。
- 臺灣木瓜栽培始於清朝末年,由大陸引進,目前種植面積約 3,000 公頃, 產量約 15 萬公噸。
- 除富含蛋白質、脂肪、糖類、礦物質、維生素外,更含有木瓜酶,有促進消化,抗疲勞功效。
- 台灣目前木瓜種植面積約3,553公頃,年產量約14萬公噸,主要產區分佈於屏東、台南、高雄及嘉義等北迴歸線以南地區,此外,南投、雲林、花蓮及台東縣亦零星栽培。
PRV病毒係由蚜蟲傳播,如果木瓜實生苗嚴重感染時將枯死,如傳染於老植株,植株可能繼續生長一段時間,但其病毒可能傳染給其他植株,受感染之植株可能不會結果,如有結果,亦無法順利合成醣,故果實品質不良。 夏威夷木瓜近幾年亦被木瓜輪點毒素病侵襲,致品質劣變,植株枯萎。 台灣地區亦於1974~1976年間陸續發現木瓜輪點病毒病,嚴重危害木瓜生產。 美國所出口之木瓜主要係夏威夷所生產,外銷之主要市場為日本及加拿大,夏威夷木瓜栽培面積雖僅700餘公頃,但夏威夷將木瓜當成高價值、高品質水果,以整齊之規格行銷,故在外銷市場佔有一席之地。 台灣農業研究單位及民間種苗公司加起來至少育成26個品種,但市面上看到的都是台農2號,在國內市占率約90%。
台灣木瓜產地: 植物醫師助農減藥有成,何時才有正式名份?近百個農會連署催生立法,破千農民響應
番茄最早來自南美洲的安地斯山區,來到台灣之後非常適合中南部低海拔的氣候,因此台南、高雄、屏東是主要產區,夏季則是中部山區的南投為主。 因為產區的調整,雖然番茄的盛產期在冬天,但全年都有不同品種的番茄可享用。 棗子營養豐富,富含維生素C、B1及B2,尤其維生素C,是西瓜的5倍,水梨的9倍,蘋果的20倍,堪稱為「維生素C果」。 台灣一直被稱為「水果王國」,冬季溫暖,夏季炎熱,不同時段均有出產不同生果。 台灣的水果主要為熱帶、副熱帶氣候型水果,地形上因為有山坡地與高山,也能栽種溫帶水果。
此外,特殊的木瓜酵素,尚可幫助蛋白質分解吸收,預防胃潰瘍等腸胃疾病,難怪擁有「萬壽果」的美譽。 產期:全年可得,較集中於七月到隔年三月,秋天時品質最佳。 在台灣,主要產地在北回歸線以南的屏東、高雄、台南,嘉義、雲林、南投也有出產。
台灣木瓜產地: 紫玲木瓜苗台灣番木瓜樹苗 南方木瓜苗紅肉木瓜苗 水果木瓜苗
在貿易自由化之趨勢下,各國水果行銷皆受影響,如英國水果價格原甚穩定,惟自1990年代早期,因進口種類及數量增加,造成價格下跌,尤以木瓜跌幅更深。 在市場開放、競爭激烈之情況下,更宜善用行銷策略,以穩定產銷。 未來行銷策略應利用優良品質建立差異性之品牌,利用優良品牌週年穩定供應。 體型苗條,果肉為橙紅色,口感較軟;因為較快成熟,保存期限較短,也不耐貯運。
1名網友分享,收到孩子帶回家簽完的聯絡簿,結果發現有一天是由阿公幫忙簽名,而且這名阿公還不是簽下自己的名字,而是寫上了大大的「阿公」2字,直率呆萌的行為笑翻大批網友,也掀起一波討論。 中華隊10日暌違10年的經典賽首勝就是波瀾壯闊的一勝,林子偉首局開轟讓台中洲際球場兩萬名觀眾陷入瘋狂,雙方5度互換領先,大量更換投手,中華隊終於靠著打線的煙火秀11比7獲勝。 波蘭籍天主教耶穌會來華傳教士卜彌格十七世紀著作《Flora Sinensis》(譯:中國植物志)畫筆下的「反(番)椰樹」。
台灣木瓜產地: 台灣水果種類
有此一說,柳橙被俗稱柳丁是因為「橙」字為誤讀為「登」,而用臺語讀來就是柳丁。 (二)採收部分青綠果,減少黃熟果銷售壓力:為避免 5-6 月市場價格偏低,可採收部分青綠果,供作蔬菜用,減少黃熟果實的盛產壓力,且減少 台灣木瓜產地 7-9 月颱風季損害。 說起過往研究過程的甘苦,王德男笑了笑,「我們做農業的,就是外面越颳風下雨,我們越要往外面去。」只要每回颱風來,他總是冒著風雨搶救果樹,尤其育種是連續性的工作,任何一棵樹倒下,都可能代表多年心血毀於一旦。 倒株的手法和角度因人而異,揠倒後再用繩子繫綁來控制植株生長方向,所以每個木瓜農照顧出來的木瓜樹長得都不一樣;能不能產出好木瓜,就看個人各顯神通。 洪瑞清解釋,這些木瓜樹其實都是他親手弄倒的,也就是所謂的「倒株栽培」:在樹苗幼時就將之揠倒,木瓜樹的收成反而更豐碩,是真正的「揠苗助長」。 去年年底辦公室旁的農田突然冒出了兩棵木瓜苗,雖沒有特別理會卻還長得不錯。
籃子裡有些7分熟就採收的木瓜,會先放到箱子裡催熟再販售,解決了成熟木瓜較軟易碰傷的問題。 引起這波木瓜界浩劫的超級病毒,名叫「木瓜輪點病毒」,以蚜蟲為傳播媒介,五分鐘以內就可以從這一株傳到另一株。 台灣木瓜產地 各農業研究單位先後用反光布、礦物油、殺蟲劑來對付蚜蟲,卻是防不勝防、殺不勝殺。 這怪病迅速蔓延整個南台灣的木瓜產區,果園大片大片淪陷,果農只好另闢新園。
台灣木瓜產地: 台灣 木瓜
最近有越來越多農民不使用化學農藥來栽培,讓人吃了既安心又美味。 然而就像閩南語說的「有一好沒兩好」,網室栽培也帶來了新的問題。 「颱風一來,網子便整個破掉,跟木瓜全部攪在一起。裝了網子比沒有網子,損害還要嚴重。」王德男說明,農民必須密切注意氣象預報,趕在颱風來前把網子卸下,人手不足的話則必須彼此「換工」。
果形長、碩大,平均一顆重達1公斤,甜度大約11~12Brix(糖度單位)。 木瓜原產於熱帶美洲的墨西哥,至今在熱帶、亞熱帶地區都能隨處可見。 木瓜的生長環境條件並不高,在台灣,路邊也常可見木瓜樹的蹤跡,田野間也是家家戶戶皆有種植。 但木瓜其實不耐旱、根部又不能過濕,因此要種出好吃的木瓜果實,也仍舊是一門學問。
台灣木瓜產地: 進口蛋種雞補足雞蛋缺口!農委會:增加進口量、每週可供應50萬隻蛋雛雞給蛋中雞場
百香果的原產地在南美洲的巴西,英文名稱是passion fruit,熱情的水果。 梨子的含水量達89%,是優質的天然飲料,內含有大量果糖,可迅速被人體吸收,水梨大部份的纖維都在果皮上,連皮一起食用可得到較多完整的纖維化合物。 「芒果」,中文稱呼來自於英文”Mango”的翻譯,漆樹科,原產於印度。 早在明朝,李時珍便將芒果稱為「果中極品」,有止暈、行氣、消食等功效。 水分含量佔西瓜整體約94%,不含脂肪和膽固醇,卻具備許多人體所需的營養素。 傳統中醫認為西瓜味甘、性寒,助於解暑、止渴、開胃、利尿等。
木瓜味清甜、肉軟滑,既可生吃又可入菜,有相當多的吃法,尤其以鮮食最具營養價值。 木瓜富含維生素A、B、B1、B2、C、多種礦物質(鐵、鈣、鉀)、蛋白質、木瓜酵素、纖維質及有機酸等,其中維生素A及維生素C的含量特別高,是西瓜及香蕉的5倍,更達到「每日建議攝取量」的3倍以上,能預防感冒,並幫助減緩感冒症狀。 果狀:果形大,圓錐形,果皮粉紅色至暗紅色,水份高味清甜,平均果長約6.7公分,果頂寬約6.4公分,縱經與橫徑相近,糖度約10-14°Brix,最高可達18Brix,平均果重約90~150公克。 簡介:早期自南洋引進,為目前臺灣栽培最多,即俗稱黑珍珠,最具經濟價值的栽培品種。 產期:北部7-9月;南部5-7月;經產期調節:屏東縣:12-7月。
台灣木瓜產地: 維生素A是蘋果的60倍!品嚐「黃金莓」的初夏酸甜滋味,現在正是時候
今天看到這棵被感染,無需多久全園都完了,因此後來才設計出掛上「蚊帳」(白色塑膠細網)的方法,來防止病媒~蚜蟲的入侵,如此才能使木瓜樹可以受到更好的照顧和管理,以提高產量和品質。 台灣番木瓜全年均有採收,盛產期在8月中旬~11月下旬,而1-2月及5-7月生產較少,大約在9-10月生產的果實品質最優,糖度高,風味濃。 種苗場指出,「TSS_A39」為雜交一代品種,每株採收約138果,果實呈長橢圓形,果實重約700公克,糖13-15度,果實品質好,產量高於日陞品種。 「TSS_A43」也是雜交一代品種,開始結果高度約為60公分,單株可採收約146果,果重約600公克,平均糖度為13.8度,果實呈長梨形,也有日陞品種的高品質特性,且產量更高於日陞品種。
台灣木瓜產地: 新聞關鍵字
黃國洲表示,今年8月連續降雨,重創林內木瓜生產,南台灣的木瓜也幾乎全軍覆沒,往年這時候是台灣木瓜盛產期,但今年除了南投縣及雲林林內外,幾乎沒有木瓜產出,而林內90餘名木瓜農中,也剩不到30人種的木瓜可供販售,可說從來沒有這麼慘過。 〔記者詹士弘/雲林報導〕木瓜創天價,每顆零售價破200元,批發價每公斤更是上看130元,林內農會總幹事黃國洲表示,他擔任總幹事17年,除了颱風過後落果嚴重的特殊狀況外,沒看過木瓜價格這麼高過。 木瓜果實分有雌果俗稱「母瓜仔」及兩性果俗稱「春仔瓜」,而春仔瓜肉層較厚,種子囊室較小,可食的部份較多,價錢也比母瓜貴。 另一母瓜形狀像元燈泡,果肉稍薄,種子囊室較大,經濟價值較低。
台灣木瓜產地: 台灣紅牌果汁飲料490ml橙味荔枝水蜜桃芒果番石榴葡萄多種口味
夏威夷利用康乃爾技術轉移成功之基因轉植技術克服病毒病問題,基因轉植之Rainbow及SunUp兩木瓜品種允許種植在歐胡島及夏威夷島等遭病毒病感染之地區。 夏威夷熱帶農業及人力資源大學亦配合木瓜管理委員會認證之需求,負責提供商業及家庭生產者相關教育課程,透過光碟及錄影帶廣為推廣,使木瓜生產者得到木瓜生產確切之資訊,增加對木瓜產銷及病毒病相關知識,木瓜基因轉植技術之引進,使夏威夷種植木瓜之農民收入趨於穩定。 木瓜輪點毒素病在1949年首次被發現,目前正在全世界木瓜產區普遍蔓延。 比如在泰國,木瓜為其重要果樹,由於往年在同一時段,許多家庭及業者一窩蜂種植,造成泰國早自1983年即嚴重傳染PRV,至今蔓延更形普遍,多數地區皆無法再生產木瓜,1995年病毒亦跨越湄公河在寮國迅速蔓延。 由於PRV具潛伏性,在第二次感染時不會顯現病徵,故無法及時撲滅。
台灣木瓜產地: 中國台灣進口谷物堅果混合水果燕麥片600g袋裝早餐雜糧代餐沖飲
我國木瓜主要出口至中國大陸( 71% )、香港( 23% )、日本( 2% )及新加坡( 4% )等地,日本單價每公斤 5.5 美元,其他地區每公斤 1-2 美元。 中國大陸主要進口國為馬來西亞,其生產成本每公斤 2-5 元,低於我國每公斤 9-10 台灣木瓜產地 元甚多,該國產品亦銷至香港、新加坡等地,出口單價低;另日本主要進口國為菲律賓,該國係由跨國集團經營,生產成本每公斤 4-5 元,均為我外銷競爭對手國。 林內木瓜種植面積與產量占全縣6成,約每年7月至隔年1月左右風味最佳,林內鄉農會總幹事黃國洲說,台農2號雖是台灣長青品種,已流行40年,不過其過熟會出現一股羶味,近3成消費者會介意,因此消費市場勢必調整因應。 資料提供包括:年度、地區別、果品類別、種植株數、收穫株數、種植面積_公頃、收穫面積_公頃、每株平均產量_公斤、每公頃平均產量_公斤、產量_公噸等欄位資訊。 繼鳳梨、香蕉及荔枝等水果因為盛產導致價跌,最近就連木瓜也出現價格慘跌的狀況,高雄美濃產銷班長就說,種木瓜十多年,今年價格最慘,每公斤只剩下11元,連工人都請不起,歡迎民眾到美濃產地用成本價來採木瓜,對此農委會說,不會坐視不理,會拼外銷讓產地價格在成本之上。
而美國南瓜分為冬南瓜及夏南瓜,冬南瓜品種是果實成熟後才採收、食用,而「夏南瓜」因果實玩熟後肉質粗糙且外皮堅硬,不適合食用,以採收嫩果為主,為歐美十分普遍且重要的鮮食果菜,用來涼拌、串燒都很適合。 印度南瓜果形扁圓、栗形,果肉質地較細、口感粉粉的,而中國南瓜外型有球形、木瓜型 台灣木瓜產地 、 紡錘型等非常多樣,且果肉質地較粗、水分較多。 南瓜內有豐富的澱粉、維生素A、維生素B1、礦物質等,其中維生素A的含量是瓜類蔬菜中最多的。
台灣木瓜產地: 蓮霧
木瓜一般高2-3米的大型灌木,因為其不堅實所以亦有人認為是草本植物。 雄花的花型小,花瓣基部筒状;两性花按雌蕊、雄蕊发育的情况又分为雌型两性花、雄型两性花和长圆形两性花等3种,以长圆形两性花发育的果实最好。 因花性的不同,植株可分单性株和两性株,雌株只开雌花,花性稳定,如有两性株的花粉授粉,结果力强,亦有天然单性结实现象。 两性株开各种类型的花,往往受外界条件影响,花性不稳定,结出不同的果实,称异型果现象。 這次在福華主廚的帶領下,利用青木瓜和國產豬肉料理出這道美味餐點,不但好吃而且營養滿分,希望透過主廚料理的呈現,推廣高雄當令好食材,讓民眾在家也能料理出飯店級的大廚料理。 目前台灣種植量最多的品種為「台農二號」佔全台產量90%以上。
台灣木瓜產地: 避免廣告誇大不實 衛福部公告修正「健康食品之牙齒保健功效評估方法」
全年都可品嚐到的木瓜,其實早在1907年以前主要是用來養豬的飼料作物,台灣人對它的風味並不熟悉。 直到戰後慢慢引進新品種,並進行育種改良,才逐漸成為台灣日常的水果之一。 不過1975年木瓜的栽培曾經發生嚴重的輪點病,蔓延開來的感染讓木瓜的葉片黃化、脫落,果實大量腐爛,簡直就像瘟疫般可怕,導致木瓜產量銳減,幾乎使台灣的木瓜全軍覆沒。 直到1987年鳳山熱帶園藝試驗分所研發出抗病的「台農5號」品種,同時也不再露地栽培而改採網室栽培,經過這番努力,才能讓大家一年四季都吃得到木瓜。 臺灣木瓜栽培品種主要為臺農 2 號,占總種植面積 90% ,其他品種包括日陞占 7% 、紅妃占 2% 等。 目前臺灣較耐木瓜輪點病毒病品種有臺農 5 號及臺大 8 號,另全兩性品種有種苗 7 號。
台灣木瓜產地: 日本5大流行美食代表大公開!異國料理成翻轉日常的捷徑
由黑珍珠蓮霧改良,培育出果實大,為與高雄市六龜區”黑鑽石”區隔,稱之「黑金剛」。 台灣木瓜產地 由高雄市六龜區果農以「疏果」及「套袋技術」,培育出果實特大、果色深紅帶光澤、水分多、清甜爽口的蓮霧,稱之「黑鑽石」。 台灣的西瓜品種多到讓人數不清,但大家最常稱呼的還是「大西瓜」和「小(玉)西瓜」2種,依產區不同,在3~7月之間輪番上陣。 加入WTO後,市場開放,農民受預期心理影響,產銷秩序紊亂,又逢經濟不景氣,消費者購買意願不高,致木瓜銷售困難,售價明顯下跌。 2002 年國產椪柑、柳橙、楊桃、番石榴、梨、柿、番荔枝等多項水果皆豐收,國產水果總產量為268萬3,998公噸,較2001年256萬7,851公噸,增加5%,由於水果消費具替代性,致木瓜受到衝擊。
木瓜酵素,可治胃疾婦女產後乳汁不足,可用木瓜葉草魚片燉湯食用,有增加乳汁的功效,利用木瓜葉可做強心劑、驅蟲劑、治哮喘並可敷皮膚病等。 木瓜大部分供應鮮果日常食用之外,最著名是木瓜牛奶飲料,還有可以做蔬食,炒、煮、醃或加工製成蜜餞等各種食品,都味美可口,營養豐富,益人健康。 種苗場說明,木瓜利用價值高,可當蔬菜及水果兩用,含有豐富的維生素A、B、C、E、K及鈣、磷、鐵、鉀等多種礦物質,木瓜的維生素A及維生素C是西瓜及香蕉的5倍。 木瓜果肉呈橘紅色,是因為含有豐富茄紅素、β-胡蘿蔔素及β-隱黃素,其中茄紅素在人體可利用度比番茄多2.6倍,β-胡蘿蔔素則是番茄的3倍,具有強大的抗氧化能力,特別的是木瓜含有許多澱粉酶與蛋白酶,可以幫助食物消化和吸收,因此曾被世界衛生組織評為最健康的水果。 光復後陸自南洋和夏威夷等地引進【墨西哥】及【蘇魯】等品種,經分離純化選育出【蘇魯1號】、【蘇魯9號】,並於1953年代推廣種植;再以此為親本進行雜交育種,選育出【鳳山雜交1號】、【鳳山雜交2號】,於1960年代推廣。
邱展臺說明,台農2號的獨霸和產量特高有關,與父本的日陞種木瓜相比,台農2號的產量約是4倍至5倍。 台灣木瓜產地 對農民來說,日陞種雖然單價高,但單位面積的收入遠不及台農2號,且台農2號恰巧符合國人的食用偏好。 李文立則表示,台農1號的產量更高,但國內消費者更青睞台農2號的風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