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固臺2024詳細攻略!內含南固臺絕密資料

1945年日本投降後,大宅一直丟空,自此亦不斷流出鬼故事。 鬧鬼不一定在偏遠地方,位於旺角的雷生春,便是相當有名的「鬼地方」。 雷生春是一幢 3 層高的戰前大宅,由九巴創辦人之一雷亮於 1934 年所建,祖先曾傳令不許變賣或拆卸。 1980 年代起,後人遷出雷生春,打算重建,但負責清拆的工人及工程公司職員,身體陸續出現問題、工程期間意外死亡,又有工具無故失蹤,甚至公司破產,令工程停擺,大宅一直丟空。

南固臺

在建築學上,它是一幢西式建築物,卻又加上仿中式的裝飾元素(例如天臺上的中式亭子),使整幢建築物有點不中不西。 日治後,大宅仍為杜氏居所,後一度易手,並於1993年由合和控股有限公司購入,有待發展。 鬧鬼傳聞被大樹環抱的南固臺丟空多年、殘破不堪,通往大宅的樓梯亦被封閉;加上四周多為空置建築物,更甚是頹垣敗瓦,環境陰森,難怪予人肅殺冷清之感。 據聞,南固臺於日治期間被徵用作慰安所及藝妓屋,不少女性被強逼作慰安婦,有的更被凌辱虐殺。

南固臺: 鬧鬼傳聞

被大樹環抱的 南固臺 丟空多年、殘破不堪,通往大宅的樓梯亦被封閉;加上四周多為空置建築物,更甚是頹垣敗瓦,環境陰森,難怪予人肅殺冷清之感。 但這裡由於歷史悠久,因此是個 古蹟 景點 , 同時也是一個 歷史遺跡 。 歷史背景南固臺原為區內有名的兩層高豪華大宅,原本由上海富商杜仲文擁有,約於1915至1921年建成。

南固臺

南固臺係香港一座古老大屋,嚮香港島灣仔船街55號,堅尼地道以北,近捷船街,係香港一級歷史建築。 南固臺樓高2層,有天棚,佔地200平方米,嚮船街以南最高點,冇車路到,上落有百石級,建築風格揉合中西文化,正面個樣好似1914年起好嘅甘棠第。 東堤小築原本是長洲度假勝地,鄰近水清沙幼的東灣泳灘,但自從燒炭自殺事件不斷發生,這裡因鬧鬼而聞名。 東堤小築過去 30 年至少發生 20 宗命案,其中最轟動的一宗,是 1989 年一名身穿紅衣的女子殺死兒子後吊頸身亡,其後屋苑不時傳出鬧鬼傳聞,亦有更多人前往結束生命。

南固臺: 南固臺:探險女生突變男聲兼力大無窮

合和實業就灣仔一級歷史建築物南固臺及周邊建築物等,向城規會申請重建1幢樓高21層的分層住宅,提供255伙。 南固臺 當中有「灣仔鬼屋」、「猛鬼磚屋」之稱的歷史建築南固臺,將會保留作保育用途,同時作非牟利用途讓公眾享用。 在2004年,市區重建區的利東街及麥加力歌街大型重建項目,亦由合和實業及信和置業合作奪得。 最近,合和中心旁的皇后大道東153–167號也計劃作商業發展。 總括區內所有項目,合和實業已成為灣仔區最大的業主之一,將皇后大道東的南北兩區私有化。

南固臺

86歲的妹妹憶述,當年還有一名好姊妹,慘被日軍押到灣仔南固臺作慰安婦,當時她們每次經過都不敢進內探望她,每次憶起往事心中便會充滿滿滿的悲憤。 相信當時有不少慰安婦人被日軍折磨至死,又或反抗而遭日軍凌辱虐殺,因此留下深深的詛咒,戰後該處一帶唐樓便不時傳出慰安婦鬧鬼傳聞。 歷年以來有關南固臺的鬧鬼傳聞,其實多是有途人經過時,聽到空置屋內竟然傳出女人慘叫聲之類,亦有說每逢夜深屋內就常有一團團綠色的怪火及怪光飄浮,這些都起源於日治的慰安婦時代。 只是隨時代變遷,這些傳說漸漸減少,直到早幾年有一批男女偷偷潛入探險而撞鬼,更被報紙報道,此處的鬧鬼傳聞才再被關注。

南固臺: 「南固臺」活化 鬼屋變證婚場

當中傳得最盛行的就是精神病院地庫是不少精神病人的自殺地點,他們因為本身精神錯亂,不少病人撞頭向牆壁至死,因此市民說晚上常會傳出撞擊聲。 加上據說高街精神病院剛好位於香港龍脈最陰的地方,因為非常容易集結靈體,因此成為猛鬼熱點之一。 如果要要提及南固臺,那在曾經在隔壁的聖璐琦書院亦不能不提及。 南固臺 同樣,聖璐琦書院在日佔時期時被作囚禁慰安婦之用,不少婦女遭日軍的蹂躪及殺害,因此與南固臺一樣一直流傳出不少鬼故,有不少在附近的居民都不時聽到荒廢的學校傳出陣陣尖叫。 在「全盛時期」有居民就在校舍看到內裡的燈光忽暗忽明,亦有不同搬動雜物的聲音,但現時聖璐琦書院已被清拆。 而且擬議綜合發展符合政府鼓勵私營機構參與文物保育項目的政策,並展現發展核准「綜合發展區」地帶的規劃意向,更讓大眾了解並欣賞南固臺的歷史價值。

各人嚇得不知所措,圖掌摑3女驅魔,其中鄭女被打至流鼻血,而原本弱不禁風的鄭女竟然變得力大無窮,一掌將4友人推跌。 各人皆盡喪失理智,就像喪屍襲擊人類般肉搏,引來一陣撕殺聲。 南固臺 附近街坊聞聲以為打鬥報警,警員趕至3女仍未回復正常,竟然發狂追住警員,警員險被3女噬咬,即時要求增援,最終靠10多名警員聯手,才能合力將3女制服,其時3人早已衣履不整,不過卻仍緊握拳頭,精神繃緊。 探靈日期定於11月一個晚上進行,當晚冷風淒簌,8名少年男女認為是探鬼的好日子,並以一向盛傳猛鬼的灣仔「紅屋」為目標。

南固臺: 傳聞

本頁顯示的樓盤說明和相關信息均由地產代理或業主或第三方提供的樓盤資料。 [NOWnews今日新聞]日本男神木村拓哉今(2日)遭八卦週刊《Friday》報導,網路謠傳他跟工藤靜香準備宣布離婚,且還跟YOSHIKI有關,日本記者堵訪到工藤靜香,她回應:「大家都寫自己想寫的東西… 南固臺唔算係掘頭路,因為有小路通上半山區堅尼地道,即係近嘉諾撒聖方濟各書院小學部東邊。 他也記得當時裡面有一棵木瓜樹,曾看見果子狸到裡面採果,附近的街坊往往會搶先摘去木瓜果,不甘讓果子狸獨享口福。 南固臺 上環站有兩個荒廢的月台,邊緣有攔杆圍住,望向月台坑裡,不見路軌、架空電線,神秘陰森,早年常有傳聞,有乘客稱前往一號月台乘車時,聽到淒厲的鬼叫聲。 前身為灣仔郵政局,相傳有位「鬼郵差」,專趁夜深派信,當居民收到其「親手」遞送的白紙,即有血光之災,簡直是《午夜凶鈴》信件版!

2010年明報也有專題報道過這個市區中的荒廢屋苑,可惜走到嘉賢臺發現通上去的樓梯已封,我們唯有望門輕嘆。 金鐘一段堅尼地道的建築,不少門前都放着建築物或前建築的奠基石 ﹙Founding Stone﹚,間間都歷史悠久有來頭。 堅尼地道7號的聖若瑟書院門前便有兩塊奠基石,其中一塊寫着由港督軒尼詩爵士立於 1881年。

南固臺: 保育南固臺提供休憩空間

合和亦計畫修繕南固臺,建議活化為證婚場所,以非牟利模式營運。 在沒有證婚活動舉行時,南固臺將向公眾提供合理的參觀安排,而其花園平台亦會於合理時間開放予公眾使用。 合和表示,相信保育及綜合發展計畫同時可帶來就業機會,包括導賞、園藝及物業管理等。 早於兩年前,合和委託民間保育機構,發掘和考證南固臺歷史;為吸納社區對南固臺可持續發展的意見,打算明年成立諮詢委員會,邀請保育專家、建築及工程專業人士、社區人士及區議會代表加入。 合和今天將諮詢灣仔區議會,稍後向城規會申請改變土地用途,並向城規會申請有關綜合發展計畫的規劃許可。

  • 近日筆者竟分別收到兩女觀眾來電報料,他們皆自稱是那次靈探的參與者,筆者當然很樂意一聽他們的第一身感受。
  • 打開V’air的網頁,大部分的推薦景點都是以郊區和地道景點為主,而且有別於一般的旅遊網站,他們表示所介紹的景點大多都是成員們親身到訪過的地方,有完整行程建議,沿途不但有美景亦有美食推薦。
  • 香港雖不算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城市,但民間的怪談傳說卻相當豐富。
  • 例如灣仔舊街市的原址曾是防空洞入口,加上戰時據稱曾被用作停屍間,日後有街坊為求安心而在放置桃木劍和大方鏡以辟邪。
  • ○三年就有八名青年到南固臺探險,當中一名少女懷疑被鬼上身狂叫亂跑,甚至變成男聲力大無窮,最後需要出動四名警員制服。
  • 位於華富邨是香港最早期的公共屋邨之一,建成之前為亂葬崗及雞籠環墳場,不時被指屋邨走廊經常出現怪聲,鬼故事不斷。

而李福柱則在09年過身,晚年有錢債官司,控告當年拍他馬屁的副校借錢不還。 可惜到了一九四三年,日本佔領香港期間,當時居於宅內七十四歲的杜澤文死於大宅內,南固臺落入日軍手中。 亦有牧師從宗教角度分析,3名少女一起被鬼附身的機會甚微,根據他過往的驅魔經驗,不少青少年懷疑被鬼附,其實並非真有其事,可能是因為學校考試壓力、個人及男女感情引致的情緒問題,以致一時間產生迷惘,進入鬼屋後疑心生暗鬼。 南固臺為一幢糅合中西建築風格兩層高別墅大屋,佔地2100多平方尺,1999年被評為一級歷史建築,是灣仔區內的著名豪宅,大屋外牆部分飾以紅磚,故有紅屋之稱。 直至1980年代,杜家以1600萬港元將南固臺賣給財團。 多年後小記於2017年11月舊地重遊,雖然南固臺外貌完好,但因已被地盤包圍,一般人已難內進或在門外留影。

南固臺: 南固臺介紹

本人已查閱貴公司的 私隱政策和 收集個人資料聲明,並同意貴公司使用本人於此所填寫的個人資料作直接促銷。 南固臺 此外,他們亦建議大家到環保軒後門的小花園(前身為衛生局宿舍花園),內有過百歲的芒果樹,以及參觀附近的「彩虹唐樓」、藍屋等等。 他們亦會推薦遊人到素食店如Green common店、ben & 南固臺 jerry’s純素雪糕等享用餐點,貫徹低碳遊香港的原則。 資料顯示,合和早於2018年已就項目申請221伙住宅,並於2019年獲批,而最新方案則增加34伙或15%,可建總樓面則增加2.15萬方呎或16.5%。

南固臺

1970年代,合和實業有意發展灣仔南部,收購了南固臺一帶的地段,擬建 Mega Tower Hotel,但會保留大宅並融入發展。 然而 Mega Tower Hotel 的興建一直未能落實,所以大宅一直空置。 2008年12月合和中心2期工程終於落實興建,合和決定把南固臺加以活化並對外開放。 坐車經過一列古蹟及住宅大廈,突然出現一座寬闊的玻璃幕牆大廈——堅尼地道42號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駐香港特別行政區特派員公署,「我覺得呢度仲神秘過共濟中心。」Haider說。 本公司在此提供的資料僅作單位成交前狀況的參考,並不是為賣方/業主客戶發出或推銷個別單位,本公司並無採取任何步驟核實有關資料是否合乎實際情況。 若因錯漏而引致任何不便或損失,本公司及中原網頁概不負責。

南固臺: 南固臺評論

在未改裝前,灣仔星街盡頭也有一張朱砂暗符及一排長竹,據稱是用作分隔陰陽兩地,不過在重建後已拆去。 而修頓球場於70年代時曾是不少勞工聚集的「大笪地」式「平民夜總會」,每到傍晚時分便有許多小販在場售賣食物,還有大量表演及娛樂節目,成為當時居民的著名的灣仔地標。 英國政府在殖民地辦學,一般只會開辦數量不多的官立中學,然後鼓勵當地辦學團體開辦各類型學校,政府只提供津貼。

2018年,南固臺業主合和實業向城市規劃委員會提交改劃申請,計劃將南固臺連同灣仔山坡臺、船街「妙鏡台」和毗鄰政府土地改劃作綜合發展。 除了會原址保留南固臺歷史建築物外,亦用作非牟利用途,如改作一個最多容納50個座位的證婚場所。 我們跳上小巴,經過香港公園,到合和中心堅尼地道入口附近下車,走前幾步,望向山坡便是堅尼地道64號中巴創辦人顏成坤大宅。 「你看那個車房木門的那種藍色,不就是從前中巴巴士那種藍色?」Haider說,灣仔一段的堅尼地道更多從前富貴人家獨立住宅的痕跡。 纜車、麻石牆、歷史建築,都是維多利亞城在堅尼地道留低的印記。 前陣子傳出堅尼地道22號A的佑寧堂將與地產商合作,將這幢有65年的建築「重建」為22層高的綜合大樓。

南固臺: 中學:灣仔區

在灣仔和銅鑼灣這些高度發展的地區,不少土地都曾經被重建過,甚至重建了兩三次。 必列者士街位於上環半山,街上的標緻性建築是落成於 1918 年的必列者士街會所。 道聽途說,當年日本戰敗,曾有日軍在附近的軍營集體自殺,之後有傳聞說在夜深會聽到軍隊步操和日軍談話的聲音。

南固臺: 南固臺 近期成交

有逾百年歷史的南固臺,是本港最著名鬼屋之一,業主合和實業早年收購後承諾保育這幢歷史建築。 今年5月,發展商向城市規劃委員會呈交南固臺及妙鏡台等四個地段作綜合發展區,山玻臺及南固臺定為「休憩用地」,南固臺化身成證婚場地,用作非牟利用途,平台建成有蓋園景美化空間,開放予公眾人士使用。 旁邊興建成18層高尚住宅大廈,地面作零售店舖,目的將鬼屋變成人氣地標。 1917年的灣仔是香港最早開發地區,當時香港富商杜仲文以二千二百多元購入灣仔船街五萬多平方呎地皮,並於1918年建成南固臺。 船街是華人聚居地,而附近的莊士敦道是臨海的馬路,南固臺處於一個十米高台上,傲視海港繁盛的交通往來。

南固臺: 南固臺 Nam Koo Terrace

傳聞當年有精神病人撞頭自殺,有人話經常聽到撞擊同慘叫聲;而傳說用嚟吊死囚犯、已經拆卸嘅閣樓,有去探險嘅人話,時運低就會見到死囚被吊死。 俾CNN列為亞洲十大恐怖地點之一嘅達德學校,連的士司機都唔敢去。 傳聞當年好多屏山村民,因為喺度抵抗日軍被殺,又傳其中一任校長嘅太太,著紅衫喺女廁自殺,後來仲有街坊話見到紅衣女鬼。 2011年有12名中學生去探險,其中兩個女仔聲稱撞鬼,之後成班人嚇到狂奔去輕鐵站,其中一人突然昏迷,醒番之後行為怪異,仲發狂咬人。 在新落成的聖雅各福群會大樓後面,就藏有一組3幢、外形貌似宿舍的屋苑──嘉賢臺。 南固臺 這座建築物外形特別,引來不少廢墟愛好者前來拍攝,目前卻因欠缺維修而日益破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