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水太平邨11大優勢2024!(震驚真相)

由九龍巴士營運的高鐵特快專線,提供上水、粉嶺南、大埔太和邨、大埔超級城、廣福邨、沙田站、大角咀及西九龍高鐵站的特快路線。 由於上水巴士總站車道及泊位不足,故本線總站設在上水巴士總站後方(近中港直通巴站)。 由九龍巴士營運的一條路線,提供上水區及粉嶺南經青沙公路往來長沙灣、深水埗及旺角的巴士服務,於2013年8月19日投入服務;2018年12月30日提升為全日服務並延長至奧運站。 由九龍巴士營運的一條路線,提供上水區及粉嶺南經青沙公路單向往大角咀、旺角、油麻地及佐敦的巴士服務,於2010年12月13日投入服務。 上水轉車站(英語:Sheung Shui Interchange)是位於香港新界北區上水的區域性大型巴士總站及轉車站。 現時有12條巴士路線以此處為總站,有29條巴士路線途經此站, 另外亦有12條小巴路線。

為短途分段收費,乘客需以八達通或流動電子支付工具付款,上車時先繳付全程車費,下車後在指定巴士站的回贈機以同一張卡或賬戶確認。 如使用現金付款、落車後未有在指定巴士站的回贈機確認,或乘搭此路線時享有轉乘優惠,則收取由上車站前往終點的車費。 2004年7月4日:改經天恆邨以南整段天瑞路直接往返天湖路,不再途經天秀路、天水圍市中心及天華路,該帶的服務由同日起增闢總站相同的輔助路線276B取代。 自「北區區域性巴士路線重組」實行起,此站獲冠以「上水轉車站」稱號,與華明巴士總站成為區內兩大轉車站,作為區內線與對外長途線間之轉駁點。 上水太平邨 例如良景邨一个217尺单位以97万卖出,尺价$4,461; 蓝田的兴田邨一个489尺单位以145万卖出,尺价不用$3,000。 樓齡屆30年的太平邨,為採相連長形大廈的公共屋邨,由4座大廈組成,提供1,429伙。

上水太平邨: 上水站车站概览

1990年,皇家警察少年訓練學校結束營運,天祥營清拆,至1995年交由醫院管理局和建築署合作於天祥營舊址興建北區醫院。

上水太平邨

主要街道包括新運路(粉嶺段)、馬會道(粉嶺段)、粉嶺聯安街、粉嶺聯發街。 另外,區內主要屋苑包括 花都廣場,牽晴間,粉嶺中心,碧湖花園,綠悠軒。 區內家庭住戶每月收入中位數為HK$ 23,800,年齡中位數為 上水太平邨 41.8歲。 2013年8月24日:配合北區「區域性巴士路線重組」第二階段實施,九巴73線縮短路線至粉嶺(華明),不再途經此站。 2012年8月13日:九巴78K線來回程繞經此站,不再途經彩園路及石湖墟,以方便來往聯和墟及北區醫院的乘客。 2004年7月4日:九巴276B線以276A輔助路線形式開辦,直至2006年11月18日方改以彩園為總站,同時九巴73線改以此站為總站。

上水太平邨: 成交纪录

九龍巴士(一九三三)有限公司,〈70K 路線改路 (不經保平路及太平巴士總站)〉[乘客通告],2015年5月4日。 上水太平邨 王子超表示,在新一批白居二陸續批出帶動下,預期上水一帶公屋及居屋二手放盤銀碼相對較細,故居屋第二市場放盤將繼續受追捧。 資料顯示,太平邨為公共屋邨,位於香港新界北區上水保平路8號,為第五期租置計劃的其中一個出售公屋屋苑,住戶於2002年1月起可購買租住單位。 九龍巴士(一九三三)有限公司,〈146條路線增設巴士到站時間預報服務 覆蓋逾半九巴及龍運路線〉[新聞稿],2015年6月26日。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運輸署,〈九巴第78K號線 (上水 – 沙頭角) 服務調整〉[交通通告],2021年10月15日。 乘客候車時,應留意巴士路線牌上所顯示的目的地,或於上車付款前向車長清楚查詢巴士的目的地,以免誤乘相反方向之班次。 12歲以下小童優惠額折半計算;受惠於長者及合資格殘疾人士公共交通票價優惠計劃的乘客則第二程車費為以上第二程優惠車費(如為長者或12歲以下合資格殘疾人士則折半)與$2.0中的較低者,故或有部份轉乘組合變相沒有轉乘優惠。 乘客須使用同一張八達通卡、信用卡或同一個流動支付帳戶(「e度嘟」電子支付系統)繳付車資並轉乘,方可享用以上轉乘優惠。

上水太平邨: 路線全長

上水轉車站有3間專營巴士公司提供服務,是北區最多的,是全港唯一「五口通關」總站。 (鐵路:羅湖站、落馬洲站;跨境巴士:文錦渡、沙頭角、皇崗)。 此優惠可與B1線由落馬洲往元朗的短程分段收費同時使用,但不能與其他路線短程分段收費、屯門公路轉車站、大欖隧道轉車站(只限269M線乘客)共同使用,而轉乘大欖隧道路線、76K、77K以及龍運路線分別可以享有最高兩次以及三次連續轉乘優惠。 本路線提供天水圍天恆邨、天恩邨、天富苑、天瑞邨及天耀邨往來港鐵上水站、太平邨及北區醫院的巴士服務,於2001年4月10日起投入服務,取代276/276P線於天水圍的巴士服務,是運輸署於1999年作公開招標的天水圍北路線系列之一,也是該系列路線最後開辦的一條。 由九龍巴士營運的一條路線,是277E的特別班次,提供上水、清河邨及粉嶺南來往鑽石山、新蒲崗、九龍灣、牛頭角、觀塘等地的特快巴士服務。

  • 由九龍巴士營運的一條路線,提供元朗區來往上水的巴士服務。
  • 而月台上盖亦悬吊了大量显示屏,以蓝色或绿色显示下一班列车的目的地(罗湖或落马洲)。
  • 連接上水彩園邨及太平邨有行人天橋可通往北區醫院,可是其中一端僅設樓梯級及螺旋形斜道,被指對輪椅使用者造成不便。
  • 上水太平邨平熙樓中高層1室,實用面積496方呎,已補價,最後已510萬元沽出,做價創屋苑新高,平均每呎約10,282元。
  • R8線、S64系、龍運巴士青嶼幹線轉車站、屯門赤鱲角隧道巴士路線及所有與其他公司合作的轉乘計劃,一律不能與此轉乘優惠連續享用。
  • 由本路線於上車後兩小時半內轉乘上述路線,或由上述路線轉乘本路線,第二程可獲 $4.20 的折扣優惠。
  • 由于前九铁拥有罗湖过境交通服务的专利权,所以这个站除了服务上水居民之外,不少新界西居民都会先搭巴士或者小巴去到上水站,再转东铁线经罗湖返内地,所以这个站从早到晚都是车水马龙的。
  • 九龍巴士(一九三三)有限公司,〈146條路線增設巴士到站時間預報服務 覆蓋逾半九巴及龍運路線〉[新聞稿],2015年6月26日。

1970年代末,政府開發粉嶺/上水新市鎮,並率先發展大埔公路北面的彩園邨。 至1980年代中期,政府開始發展上水南地段,收回天祥營以東的土地,交由香港房屋委員會建設公共屋邨,並命名為「太平邨」,於1989年落成入伙,同時預留巴士總站北面土地作護養院之用。 乘客使用八達通/電子支付系統乘搭往上水方向的本路線,於天水圍區內巴士站下車,然後於指定的巴士站上的八達通/電子支付系統拍卡機拍卡,便可享有短程分段收費 $4.60(即回贈全程與分段收費之差額)。

上水太平邨: 新界區專線小巴44A1線

房屋署發言人表示,根據「人人暢道通行」政策,房委會會為轄下公共租住屋邨範圍內現有行人天橋研究加裝升降機的可行性,再按優先次序處理及安排。 由於太平邨已列入「租者置其屋計劃」,上述連接彩園邨至太平邨、橫跨粉嶺公路的行人天橋屬租置屋邨範圍,不屬房署管轄,故未能考慮加建升降機的建議。 連接上水彩園邨及太平邨有行人天橋可通往北區醫院,可是其中一端僅設樓梯級及螺旋形斜道,被指對輪椅使用者造成不便。 由本路線往天水圍方向於上車後兩小時內轉乘上述路線,或由上述路線轉乘本路線往北區方向,上述路線之車程為免費。

  • 後來經天水圍南議員爭取後,本路線改經天秀路、嘉湖北、天瑞邨及天耀邨,不途經濕地公園路,並改為天恆邨開出,編號定為276A(即本路線),於2001年4月10日起投入服務,同日起276/276P線總站縮短至天慈,分流元朗及天水圍區往返北區的乘客。
  • 因应2007年落马洲支线的通车,上水站北行(1号月台)月台排队上车的地方被分成两边:左边涂上绿色,为往落马洲乘客的排队位置;右边涂上蓝色,为往罗湖乘客的排队位置。
  • 據房委會資料,今年暫錄一宗未補價成交,為一月錄得,單位第二市場做價198萬元,實用呎價4,510元。
  • 運輸署及路政署聯合發言人則說,「人人暢道通行」計劃旨在為路政署負責維修及保養的行人天橋、高架行人道及行人隧道等公共行人通道,於技術容許下加建無障礙通道設施,由於上述行人天橋並非路政署或運輸署負責維修及管理,因此不被包括於計劃內。
  • 由於太平邨已列入「租者置其屋計劃」,上述連接彩園邨至太平邨、橫跨粉嶺公路的行人天橋屬租置屋邨範圍,不屬房署管轄,故未能考慮加建升降機的建議。

由九龍巴士營運的一條路線,是276線的輔助線,提供元朗區來往上水的巴士服務。 由九龍巴士營運的一條路線,是273A的晨早輔助路線,提供來往清河邨、嘉福邨、華明邨、雍盛苑、欣盛苑的巴士服務。 於2010年8月26日起投入服務,祇於星期一至五早上提供服務。 由九龍巴士營運的一條路線,提供上水區及粉嶺南往來九龍塘、油麻地、佐敦及尖沙咀的特快巴士服務。 在九巴276系列各條來往元朗區和北區的特快路線當中,276A線定線最為直接,全程行經快速公路直達天水圍和上水,毋須繞經屏山、洪水橋、朗屏邨、元朗大馬路、博愛醫院或落馬洲,「點到點」定線策略對天水圍居民而言極具吸引力,自投入服務以來客量持續高企。

上水太平邨: 太平邨停車場

此特別優惠不適用於其他龍運巴士A線(包括A36、A37及A43線)。 乘客需使用同一張八達通卡/信用卡或同一流動支付工具帳戶(九巴/龍運「e度嘟」電子支付系統)享用轉乘優惠。 2014年11月22日:提升B1線轉乘折扣優惠額增至相當於276A線一程免費並新增與276及276P線之八達通轉乘優惠,以配合元朗區區域性巴士路線重組實施。 與區內其他屋邨相比,太平邨規模較小,並沒有屋邨購物商場。 平熙樓地鋪曾經有一間百佳超級市場和一間私家診所已結業。 現時有一間7-Eleven便利店和一間學勤教育,另外一間基督教銘恩堂上水堂銘恩創奇坊 。

上水太平邨

由九龍巴士營運的一條路線,提供上水、彩園邨、港鐵粉嶺站、聯和墟往來皇后山邨、孔嶺、沙頭角的通宵巴士服務。 由九龍巴士營運的一條路線,歷史悠久,提供上水、彩園邨、港鐵粉嶺站、聯和墟往來孔嶺、沙頭角的巴士服務。 1973年7月16日起重組路線編號改稱78;再於1983年8月14日配合當時的九廣東鐵全面電氣化更改名稱為78K。 由九龍巴士營運的一條路線,提供上水及石湖墟往來文錦渡的巴士服務路線。 1982年12月24日由73線分拆出來,編號為73A;再於1983年7月16日配合當時的九廣鐵路全面電氣化更改名稱為73K。

上水太平邨: 醫院

和港鐵上水站一帶的市中心發展,是上水人口最密集的地區,也是北區的主要商業經濟中心,昔日的農田現只可在市中心北部,西南部等村落找到。 上水广场共分四层,提供各式商铺及食肆,满足顾客不同的需求。 商场设有展览场,经常举办大型活动,为顾客提供更多消闲选择。 由于香港岛的北角在当地的童军或其他早期成立的组织里亦被称为“北区”,有时香港人会把“北区”称为“新界北区”,又或索性指明是“上水”、“粉岭”等分区,以免引起混淆。 上水站是上水地方的交通输纽,有不少巴士去附近郊区,例如文锦渡、沙头角、打鼓岭、皇岗。 不止有巴士,亦有小巴去金钱、古洞、坑头、河上乡、沙头角、唐公岭、蕉径、丙岗、莲麻坑、麒麟村等等。

上水太平邨

根据《北区风物志》(1994年)记载,上水及粉岭一带古称“双鱼市”,因上水北面有一条“双鱼河”。 自廖族于元末由福建迁来广东南部之后,子孙渐渐散居于今新界横眉山、岭下、小坑、双鱼、福田、上水一带,并建成村落。 传至对风水有认识的七世祖廖南沙,倡言必须聚族而居,后代子孙方可昌盛。 乃根据风水学说追寻“龙脉”,选定龙口地形像凤之处,合力凿池(即护城河)筑城,建成“围内村”(今上水乡老围);号召廖氏三房子孙尽徙围内居住。 由于围内村立于梧桐河之上,廖氏族人便称其为“上水乡”,渐渐“上水”便成了附近一带地方的名称。

上水太平邨: 【白居二】20萬首期可上車 上水太平邨居二市場易手 呎價僅5千餘元

上水站(粤拼:seongseoizaam;英文:Sheung 上水太平邨 Shui Station)是港铁东铁线车站,位于石湖墟与彩园邨之间。 由于前九铁拥有罗湖过境交通服务的专利权,所以这个站除了服务上水居民之外,不少新界西居民都会先搭巴士或者小巴去到上水站,再转东铁线经罗湖返内地,所以这个站从早到晚都是车水马龙的。 運輸署及路政署聯合發言人則說,「人人暢道通行」計劃旨在為路政署負責維修及保養的行人天橋、高架行人道及行人隧道等公共行人通道,於技術容許下加建無障礙通道設施,由於上述行人天橋並非路政署或運輸署負責維修及管理,因此不被包括於計劃內。 發言人建議輪椅使用者除使用行人天橋來往彩園邨和北區醫院外,亦可從彩園邨使用邨內的連接橋到百和路,再經保健路到達北區醫院,沿途已設有無障礙設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