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列腺癌藥物2024詳盡懶人包!(震驚真相)

完成治療後,前列腺癌患者需要一段時間讓身體復原,患者應該養成充分休息、定時運動、均衡飲食的習慣,有助提升身體免疫力,減低前列腺癌復發風險。 荷爾蒙治療的常見副作用包括勃起功能障礙、男性女乳症、認知功能障礙和記憶力減退、體重增加和骨質疏鬆症等。 這些副作用大多數屬暫時性,一般會在治療結束後消失。 放射治療可能會在治療過程中引起副作用,包括尿頻、性功能問題、腸道功能問題(包括腹瀉、直腸不適或直腸出血)和疲勞等。 根據香港泌尿外科協會建議,一般55至77歲的男士,宜先向醫生了解清楚PSA檢查的詳情和利弊,才進行定期檢查。 但若果父親或兄弟有前列腺癌病史,則可以提早於40歲接受定期PSA篩檢。

自五十歲起,男士患上前列腺癌的風險便大幅上升,雖說現時已有很多針對此病的藥物及其他療法,但若然發現腫瘤時已經轉移到其他部分,例如骨骼、肝、肺及腦部等,用藥難度便會大增。 這些患者屬高危一族,他們的前列腺特異抗原(PSA)較其他患者為高,格里森評分(活檢後癌症分化評估)高達8至10分,而且發病年齡中位數約67歲,比大多數病例提早五年多發病。 然而,這些患者對傳統荷爾蒙針劑的反應期一般較短,大多在7.4個月後便失效。 一旦荷爾蒙針劑無法控制腫瘤生長,癌細胞便有機可乘,加重身體症狀,令患者承受種種痛苦及疲勞,骨擴散更有機會導致骨折,影響日常生活。 如果我們發現病人有前列腺的腫瘤擴散至骨頭,我們必須着重骨痛的處理,要處方足夠的止痛藥,幫助止痛,然後進行荷爾蒙的治療,治療的效果如果理想的話,可以逐步減少止痛藥的劑量。 有部份病人的腫瘤一開始已經擴散至骨頭,出現斷骨﹑裂骨的情況,甚至脊椎凹陷,壓住神經線,造成下肢癱瘓。

前列腺癌藥物: 香港綜合腫瘤中心 ( 九龍 )

前列腺是男性生殖系統的腺體,位於膀胱頸與尿道之間,形如合桃。 前列腺分泌白色液體,營養及輸送精子,當與精子混和,便形成精液。 前列腺癌是全球第 2 大男性罹癌類型,也是美國第 2 大男性癌症死因,美國癌症協會更指出,2020 年將出現 19 萬新案例。 且台灣隨著社會高齡化,前列腺癌的發生率也逐漸增加,據衛福部十大癌症最新資料指出,前列腺癌已成為台灣第 4 大癌症,也是男性年老後常見的癌症之一,威脅程度非同小可。 前列腺癌藥物 隨着醫學發展進步,來到今天,轉移未為晚,採用組合治療,例如前列腺癌化療結合荷爾蒙治療,可減低死亡風險,延長存活期³。

所以醫生或會同時處方鈣片和維他命D,保護骨質,病人亦要有適量戶外負重運動;並建議1至2年做骨質密度掃描,若出現骨質疏鬆,醫生會處方俗稱補骨針的藥物,常用如zoledronic acid和denosumab。 現在一般認為,對於癌細胞侵蝕全身骨頭的病人,特別是腫瘤壓抑脊椎引發神經創傷的病人,以LHRH antagonist治療好轉的速度很快,在這情况下應該作為首選藥物。 這類藥物暫時常用的只有一種名為地加瑞克(degarelix)。 Degarelix一般是作皮下注射,每4星期1針,所以病人要經常來回診所注射,較不方便。

前列腺癌藥物: 荷爾蒙療法如何治療癌症?

醫生會將一個小探測器伸入直腸,利用超聲波描繪影像,量度前列腺的大小,更可在影像導引下抽取出細胞樣本,進一步檢驗。 前列腺癌的成因尚未完全掌握,但仍可識別出一些風險因素,包括年齡增長、有前列腺癌家族史(尤其是直系親屬,例如父親、兄弟或兒子)、屬非裔美洲人及肥胖。 前列腺癌藥物 魚油、異黃酮、茶多酚對前列腺癌具有預防作用,因此平時的飲食還應多吃魚、大豆,多喝綠茶。 紅酒中含的白藜蘆醇具有抗氧化功效,40-64歲的男性每天喝適量的紅酒,有助於預防前列腺癌。

前列腺癌藥物

一是直腸超音波檢查,是將探測器伸入肛門直腸,作出前列腺超音波成像。 檢查者帶上手套,塗上潤滑劑,將手指伸入肛門內的直腸檢查前列腺的大小形狀與質地。 這個檢查只檢查前列腺背面,不過85%的前列腺癌是發生在此區。

前列腺癌藥物: 發現具潛力的治療靶點!抗藥性前列腺癌治療露曙光

懷疑自己患有或已確診患上前列腺癌,建議大家一定要問醫生以下這3條問題,了解前列腺癌多一點,才可以與癌共存。 圖表中顯示在荷爾蒙治療中,重要的不同器官(紫色字體)、荷爾蒙(黑色字體與箭頭)、和治療(紅色字體與箭頭)。 前列腺癌藥物 外部照射是用輻射源(如鈷-60)或直線加速器產生的輻射線對準前列腺,並採用多個不同的入射角,以減少對皮膚和週邊組織的傷害。

前列腺癌藥物

前列腺癌有可能轉移到身體其他部位,常見有骨和淋巴結。 患者如有需要接受治療,治療方法可包括單獨或合併使用外科手術或藥物治療,以減低前列腺的大小或減輕病情的嚴重性。 由於低危前列腺癌一般生長較慢,主動監測也是一種可行的方案。 通過定期的前列腺特異抗原抽血檢查、臨床檢查、磁力共振掃描和重複前列腺活檢來監測前列腺癌的情況。

前列腺癌藥物: 前列腺癌篩查及診斷方法

骨轉移的常見併發症包括疼痛、骨折等,患者亦有可能出現脊髓壓迫症或高血鈣水平,構成生命危險。 PARP抑制劑的常見副作用包括噁心、嘔吐、腹瀉、疲勞、食慾不振、貧血、便秘、皮疹、咳嗽、呼吸急促等。 前列腺癌藥物 極少數情況下,標靶治療會增加血癌風險,例如骨髓增生異常綜合症或急性髓性白血病。 進行體外放射治療時,儀器會從病人體外將高能量輻射射向前列腺癌細胞所在的位置。 前列腺癌藥物 近年有一些較新式的體外放射治療技術,適用於前列腺癌患者,包括強度調控放射治療(IMRT)、立體定向放射治療(SBRT)等。

或鈀-133,用管狀針經由會陰推入前列腺,在超音波監視下推到定位,並永久留在體內。 新式放射源的半衰期約60天,釋出伽馬射線(γ-ray),穿透性低,所以家屬不用耽心被輻射線傷害。 如採用腹腔鏡手術或配合機械臂輔助的腹腔鏡手術,將在臍部及下腹部開5至6個小切口,供外科內窺鏡及其他儀器進入體內進行手術。 團隊由不同生醫專業背景組成之跨國編輯團隊,藉由多語言數位線上平台,發揮在全球生物醫學領域影響力,打破語言與文化的屏障,無時差接軌全球生物醫學趨勢。

前列腺癌藥物: 是否一日飲八杯水已經足夠?

有研究顯示,使用荷爾蒙針劑配合新藥可長遠降低PSA指數,並延遲其上升速度,有助減少七成病情惡化及五成腫瘤惡化的風險,阻止癌症進一步轉移,以及協助患者推後需要進行化療的時間。 另外,此藥更可減少近四成的死亡風險,亦可紓緩癌症轉移帶來的症狀如骨痛等,從而減少使用止痛藥的份量及時間,有助提升患者的生活質素。 但是荷爾蒙療法很少治癒攝護腺癌,因為癌症最初對荷爾蒙療法有反應,但在一到二年以後癌症對治療有抗性。 它也用於某些作放射治療或手術的病人,幫助防止攝護腺癌復發。 反饋環路包括睾丸、下丘腦、腦下垂體、腎上腺和攝護腺控制雙氫睾酮的血中濃度。

前列腺癌藥物

一般而言,實踐健康的生活模式,例如恆常進行體能活動、保持健康體重和腰圍、保持均衡飲食及避免吸煙和飲酒,可以減低患上前列腺癌的風險。 在2019年,前列腺癌新症共有2 532宗,佔本港男性癌症新症總數的14.3%。 對本港男性而言,前列腺癌是致命癌症的第四位,在2019年,前列腺癌導致445名男性死亡,佔男性癌症死亡總數5.1%。

前列腺癌藥物: 前列腺癌

然而有時前列腺癌也會引起症狀,而且和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症狀很類似,包括頻尿、夜間多尿、排尿困難、尿流細小、血尿、排尿痛等。 前列腺癌也可能造成性功能障礙,例如勃起困難、射精疼痛難耐。 前列腺屬於男性生殖系統,主要功能是製造與貯存前列腺液,並在射精時成為精液的一部份。 尿道出膀胱後穿過前列腺,射精時,精液也同樣從尿道射出體外。 前列腺由許多小腺體構成,它們分泌的前列腺液佔精液的20-30%體積。

  • 血清中PSA主要以結合物形式存在,游離PSA(fPSA)占10%-20%。
  • 部份患者的癌細胞生長緩慢,也有很多患者並非因前列腺癌而致死亡。
  • 患者陰莖的知覺大致正常,受到刺激也能達到高潮,但是勃起和射精的功能卻很不理想。
  • 常用的黃體素生成素釋放激素抑制劑有戈舍瑞林(Goserelin)和亮丙瑞林( Leuprorelin) 。

如果化療及電療發揮效用,腫瘤便會縮小,而荷爾蒙治療也是同樣的道理,患者可以透過定期檢查癌細胞相關指標,檢驗荷爾蒙治療是否發揮出治療效用 。 前列腺癌的癌細胞上帶有荷爾蒙受體,當睪酮接觸到受體時,便會促進癌細胞分裂,令腫瘤增大。 而抗雄激素藥物的原理,是通過依附在癌細胞的荷爾蒙受體,讓睪酮無法接觸癌細胞,從而令減癌細胞減慢生長。 大腦中的腦垂體分泌的黃體生成素會促進睪酮的分泌,令前列腺癌的癌細胞加快擴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