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鄉河背村2024詳解!(持續更新)

繞過照鏡環山,登魔鬼山既近距離接觸軍事遺蹟,於視野開闊的魔鬼山看維港日落,於油塘離開。 交通方便為這條行山路線賣點,預留3小時時間充足。 樓盤編號︰FB 樓盤:錦上路全幢分層 地點:錦上路上村 交通 ︰️️️️ (5個️為最方便) 環境 ︰?? 下車之後可在河背村方向前進,步行大概15分鐘之後就會看見燒烤場,在燒烤場旁有個指示牌指出前往河背水塘和雷公田的方向。

從青協有機農莊,您可以在5分鐘內走到河背營地,享受燒烤及露營的樂趣;亦可以走到河背水塘,觀賞曾被選為「郊野公園十大自然風景」之一的水壩美景。 河背水壩亦是河背水塘家樂徑的起點,此家樂徑道路平坦,走畢全程只需少於一小時,非常適合家庭和朋友遠足郊遊、探索香港郊野公園的生物多樣性。 香港著名竹林及藤王行山路線,由西貢經北港及茅坪是首選。 攜著背包遠行,聽著那共鳴聲,步行石砌古道幻想自己是古人,經竹林和到藤王兩大景點後,往馬鞍山大水坑站。 「阿姐」汪明荃曾留下足印,難度不比河背水塘高。

八鄉河背村: 聯絡我們

遊人可以輕鬆走畢全程,同時欣賞新界北部的美麗風光。 由雷公田巴士站起步,先要下降一小段斜道,再進入平坦的路段。 八鄉河背村 遇上支路需靠左沿著引水道前進,先後經過清潭上、下水塘。 及後沿車道續走,在分岔路口右轉(左方車道通往河背水塘)下走至河背村畢。 胡氏祖藉於甘肅省固原縣,為胡公滿後裔,早於明代由福建遷移至潮州廣東等地,其後由惠州落檐於八鄉馬鞍崗這個地方,亦有分支移居至屯門大欖涌。

於河背水塘家樂徑的中段有個小竹林,種在河背水塘家樂徑兩邊的竹子形成一條竹林隧道。 於早上較少人時到達,配合陽光照射下來反映在竹葉上,真的很美。 八鄉河背村 八鄉河背村 於不能旅遊的日子,可以想像一下自己到了河背水塘迷你版嵐山竹林,影相打卡,止一下旅行癮。 河背水塘是香港面積最細的灌溉水塘,亦是香港少有的 S形堤壩水塘。 圍繞河背水塘走一圈只需1小時路程,而且環塘的路況平坦,十分適合一家大細郊遊。 新界北總區特別職務隊、反黑組及重案組探員經過個多月的調查,昨日傍晚采取聯合行動,突擊搜查元朗八鄉河背村一間村屋。

八鄉河背村: 路線資訊

不久左轉(沿古道往下走可達雷公田)踏上甲龍林徑。 八鄉河背村 下一個分支路口捨甲龍林徑左走河背越野單車徑。 藍田與油塘相隔一個港鐵站距離,用雙腳行風景又會如何?

71線於平日晨早繁忙時間亦設有由河背村單向前往錦上路站的短途服務,惟營辦商沒將之編號稱為「71M」。 原車牌為GU3420,原屬紅色小巴的2代及棉記汽車新界401/402S線的1997年3代,於2011年9月更換車牌。 另外,營辦商於星期六、日及公眾假期按需要提供短途車往返河背村及錦上路站,並獨立稱為71M,該編號未獲運輸署認可。 牛徑村原是原居民村落,居民主要為李氏與鄭氏之圍頭人,具有悠久的歷史。

八鄉河背村: 交通

急急腳山野狂奔再不是現代旅行者形態,多點注意你走過地方,多點認識大自然一景一物,才是旅人廣闊天地,才不枉珍惜難得假日。 跑山式的舉動還是回運動場較為合適,別把戰火燃燒到大自然中。 八鄉河背村 元朗墟為著名新界鄉鎮,目前的元朗再不是昔日圓塱時代,車水馬龍好不熱鬧,久未涉足元朗墟者,重臨時如走進內地鄉鎮般,親切而又感陌生。

八鄉河背村

首先來到八鄉的是尼日利亞人,主要來自東尼日利亞,為信奉基督教的伊博族。 逐漸變成了在香港的黑人的聯絡點,當他們抵達香港後都是先到八鄉落腳。 其中橫台山羅屋村更被在港的非洲人稱為「小尼日利亞」。 非華裔人口佔八鄉錦田社區總人口約百份之十,較全港平均數為高,主要包括菲律賓、印尼、尼泊爾、印度、巴基斯坦和來自非洲諸國的居民。 八鄉面積約有15.5平方哩,共有30條圍頭與客家村落,人口約3萬人。

八鄉河背村: 香港島行山路線 灣仔峽道 ➔ 寶雲道健身徑 ➔ 姻緣石 ➔ 舊灣仔郵政局

此外,步行1分鐘亦有巴士及小巴來往元朗(西)及大埔墟站、元朗及上村等。 河背村位於元朗八鄉之南,從西鐵錦上路站再轉乘新界專綫小巴71線,10分鐘便抵達河背村村公所外的總站。 河背村新建房屋漸多,但四周山巒起伏,環境仍算優美。 總站落車位置就在河背村村公所,左手面有一條寬闊石屎路,沿路直上。

八鄉河背村

71與71A線於最繁忙一小時每方向合共載客量不少於64人。 元崗村可謂是極具香港特色的村落,相信無論是對孩子或家長都是難得一見的體驗,能更加了解香港本地文化。 此樓盤可謂是錦上路最平下復式,只售1000萬 !!! 此為簡約靚裝1400呎下復式樓盤,4房3浴格局,景觀開陽,環境清幽,可即買即住。 又鄰近大欖隧道,佔盡地利優勢,未來發展潛力可見強勁,實屬升值無限筍盤。 71號小巴除了可於元朗泰衡街總站乘坐外,亦可於錦上路西鐵站C出口對出的小巴站上車,但天氣好的日子,人多時,較大機會上不到車。

八鄉河背村: 馬鞍崗村口 – 范氏宗祠及胡氏宗祠

蔭,十分適合怕太陽曬的朋友,而且全程下坡,難度不高。 但此路線部份為越野單車徑,需要留意單車上落,及尾段山徑草叢頗高,宜穿長褲。

八鄉河背村

行山好處多,包括認識香港八個灌溉水塘,最新到訪的係清潭水塘。 全程行石屎路,伴隨遼濶的雞公嶺、八鄉盆地風光,極怡神。 大欖隧道八鄉路段青朗公路下穿入,八鄉新路把你引入錦八平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