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出息念經11大好處2024!(小編推薦)

在此時,內心非常鎮靜而且快樂,很少分心。 這種的心的安詳以前未曾體驗過。 因此,經過這個體驗後,他變得熱切並希望再次禪坐時它都能發生。

最初的時候你稍微不注意又跑了,又數錯了。 入出息念經 數到完全成熟了,一至十再不錯亂了,任運了,能這樣數,不假功力,漸漸的外緣都息掉了。 心住息緣,緣息,緣這個氣息的緣念,沒有了。 這緣念息了,這個時候你感覺著氣息,若有若無,說沒氣,好像還有微細的;說有,已經沒氣了。 沒氣了,到這個功力上頭已經沒氣了,到了這個時候,思想已再不想數數,把這數字捨棄了,這個就叫「隨」了。

入出息念經: 一行禪師:《正念的奇蹟》

同理,當疼痛生起時,不要直接將心移到疼痛上。 只有當他的心被拉向疼痛時,他可以觀看心如何對這感受生起扺抗。 入出息念經 入出息念經 如果他開始想到疼痛,疼痛就會變大變強。

「正知、正念」是當內心處在禪修狀態以及日常活動時內心的警覺。 處在「寂止禪那」時,對周遭正發生的事非常覺知,並且覺察力敏銳而清晰。 他對內心所生起的和種心態,例如,感覺、感受、妄念、寧靜、鎮靜以及喜、樂、捨等禪友,都能觀察到。 一個人處在識無邊處,那兒仍會生起一些蓋障,如,昏沈或心的遲鈍、浮燥。

入出息念經: 一行禪師講《入出息念經》:一呼一吸間,回…

何时,比丘以精勤之精进,上扬之喜生时,比丘精勤於喜觉支,其时,比丘修习喜觉支,由此,比丘修习圆满喜觉支。 何时,比丘以慧审察、审思其法,遍入思惟,精勤不系著之精进时,比丘精勤於精进觉支,其时,比丘修习精进觉支,由此,比丘修习圆满精进觉支。 何時,比丘身輕安、愉快而心定時,比丘精勤於定覺支,其時,比丘修習定覺支,由此,比丘修習圓滿定覺支。

入出息念經

當你修的時候,一般根機、善根好的人,差不多一百天就能夠漸漸的入定,入定數息滅。 那時候自己能觀的境,能觀的心,跟所觀的境,心跟境只有一個;這個觀照了,那觀照了,看著經文,這時候才能安住心,心跟心沒有別異了。 「轉」,就進一步了,這個「轉」就是「還」的意思。

入出息念經: 2 入出息念經的解釋

此段剩下的文句只重覆表示呼吸禪修法是入出息念的一部分,而且符合身念住。 將頭部的緊張放開、擴大、消失,實際上是將微細的自我認同消失掉;微細的自我認同是對每一生起的事情生起執著。 因此當一個人放鬆這個緊張的時候,實際上是使引起再生的無明消失。 「無常想」實際上並不是指坐著去想一切事物都在變化。 要記得,「定慧禪修」是以沈默而開闊的心來觀看。

由於敏銳的覺知,他不會陷入這感覺之中。 但是如果他開始思考或用內在語言想,這狀況多麼好、他多麼喜歡它,那麼這狀態就會消失,而且內心時常生起睏意。 這是由於他執著於這些感覺而未回到呼吸上。 當他開始思考或以內心語言來想事情並且陷入想要控制這些事情和想法,正念就消失了。 當他貪求生起喜悅和寂止的經驗時,這也會如此。

入出息念經: 一行禪師講《入出息念經》:一呼一吸間,回到當下的自己(善知識) | 一行禪師

然而,這是經由壓抑、弄緊內心來達成的。 喜悅的興趣和熱誠的正念,是具有一種微笑的心,可使心輕盈,開放,接受並且沒有一點壓力。 這是正勤的正確定義,並且合乎經文,它實際上與「注意現象一直到消失」完全無關。 說明:在這特別一個月,比丘們仍然可以自己練習禪修、製新衣、出外行腳或對其他比丘及在家居士教導正法。 這是在家居士布施衣服及其他必須品給僧眾以培養福德的時期。

入出息念經

比丘們,這樣的比丘僧團、這樣的大眾在世間難得一見。 入出息念經 入出息念經 比丘們,這樣的比丘僧團、這樣的大眾值得人們肩負資糧走許多由旬的路程前來探望。 那時,比丘住於在受上隨觀受,熱心、正知、有念,能調伏對於世間的貪與憂,比丘們! 我說這樣是在受上之受的一種,即:吸氣與呼氣的好好作意。 在這裡,那時,比丘住於在受上隨觀受,熱心、正知、有念,能調伏對於世間的貪與憂。 那時,比丘住於在身上隨觀身,熱心、正知、有念,能調伏對於世間的貪與憂,比丘們!

入出息念經: Ānāpānassatisutta 入出息念經 (MN 118, 144-

這時候,長老比丘在教導新比丘:有些長老比丘教導十位新比丘,有些長老比丘教導二十位新比丘,有些長老比丘教導三十位新比丘,有些長老比丘教導四十位新比丘。 有时比丘精勤于精进、不味着而喜生者,其时,比丘精勤于喜等觉支,其时,比丘修习喜等觉支,其时,比丘修习圆满喜等觉支,有喜意者,则身寂、心亦寂。 有时比丘有如是念而住,以慧审察、审思其法,偏入思惟。 其时,比丘精勤于择法觉支,其时,比丘修习择法等觉支,其时,比丘修习圆满择法等觉支,彼以慧审察、审思其法,为偏入思惟,以精勤不系着之精进。 其时,比丘修习圆满精进等觉支。

這是發生在真正放下心理的概念與執著時,內心培養出如此美好的平等心,以致於最不愉悅的感覺生起,內心將接受它而不受干擾。 有關「覺了全身」及「寂止身行」的敘述,已在前面討論過,因此,這兒不再重複。 「於身隨對身」是對呼吸本身的說明(於呼吸上觀察呼吸)。 「精勤」表示努力用功,一直留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