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先寬敞戶討論9大優點2024!(小編推薦)

住屋問題一直困擾不少人香港人,現時有公屋住可說是很幸福。 有名公屋港女在網上討論區發帖,表示爸爸離世,大單位公屋變成優先寬敞戶,需搬遷去細單位,憂慮她跟媽媽二人難以擠在一人單位生活,持續失業的她更難以花4萬多元還原單位。 網民反應兩極,部分同情她的困境幫忙想辦法,亦有網民責備她。 優先寬敞戶討論 不過,王坤稱目前有年長寬敞戶向他投訴,自己不是在「優先處理寬敞戶」的名單中,於三年內毋須調遷,但就已經收到房委會的通知信,提及該戶主屬寬敞戶,須遷至較小單位;年長寬敞戶指信件如「定時炸彈」,直斥房委會提早出信令住戶徒增困擾。 房委會根據已訂的標準,按住戶的人數分配單位予他們入住,隨着住戶家庭成員遷離,令原本留下來的住戶居住面積相對寬敞起來,這就是寬敞戶的意思。 國謙議員表示,基於公屋為社會珍貴的資源,在公屋單位供應緊張的情況下,民建聯從大方向上是認同現行的寬敞戶政策。

註一:包括(i)有60至69歲年長成員的寬敞戶(不論其居住面積為何),以及(ii)其他未達到「優先處理寬敞戶」界限的寬敞戶。 註:「非優先處理寬敞戶」包括居住面積不超逾「優先處理寬敞戶」界限的寬敞戶及有60歲或以上但未滿70歲年長成員的寬敞戶。 考慮到市民對公屋的需求不斷增加,而可供寬敞戶調遷之用的單位供應有限,房委會決定維持現有寬敞戶分類和標準、優次處理的安排以及其他鼓勵措施,並於二○二三年一併就寬敞戶政策及計劃進行檢討。 在今日的會議上,小組委員會通過維持現行寬敞戶政策、寬敞戶標準及「優先處理寬敞戶」界限。

優先寬敞戶討論: 家庭入息超5倍或總資產超入息100倍須遷出

公屋住戶不得私自調換房舍,否則他們將違反租約條款,並可導致有關之租約被房委會終止。 除擠迫戶調遷外,還有邨內調遷、特別調遷及非常緊急調遷,還有以照顧年長父母為理由的「天倫樂調遷計劃」。 對於有網民建議申請綜緩,樓主指當年媽媽離婚後一個人養大兩姊妹, 「佢幾辛苦都未諗過要拎綜援,而家我要去到拎綜援都未接受到」,目前她會盡快找議員或社工尋求意見,商討下一步可以怎樣做。

優先寬敞戶討論

「非優先處理寬敞戶」(註)會置於寬敞戶名單的最後位置,處理優次較低。 至於有年屆70歲或以上年長成員或有殘疾成員的住戶則會從寬敞戶名單中剔除,無須調遷。 (一)及(二)香港房屋委員會(房委會)的一貫政策是因應公共租住房屋(公屋)單位的住戶人數,按照既定的編配標準編配單位。 由於一些公屋住戶家庭成員遷出或離世後,餘下家庭成員享有的居住面積或會超逾既定標準,根據現行租約規定,這些寬敞戶須遷往房委會認為面積合適的公屋單位。 優先寬敞戶討論 其實,去年10月起生效的寬敞戶計算標準修訂中已指出,有殘障或年屆70歲或以上家庭成員的租戶,會從寬敞戶名單中剔除;而有60至69歲長者成員的寬敞戶,則會被安排在寬敞戶調遷名單最後的位置,即於三年內毋須調遷,直至有關政策於實施三年後再行檢討。

優先寬敞戶討論: 房委會公屋寬敞戶增至近8萬戶 長者住戶免租調遷計劃僅72戶參與

但有公屋組織批評調整幅度太大,對住戶不公平,又認為受影響的寬敞戶以一人家庭為主,擔心會與輪候冊上的單身人士「爭樓」。 公屋住戶遇上家庭狀況轉變或發生特殊情況,而難以在現居單位繼續居住,可經下列調遷計劃申請搬到另一單位居住。 優先寬敞戶討論 【本報訊】房屋委員會自○七年起採取分階段處理公屋寬敞戶,為鼓勵寬敞戶調遷較細單位,房委會去年底通過,提供最多三個月免租期鼓勵提早調遷,凡有殘障或七十歲或以上成員的家庭,則毋須調遷。 然而,如果有「非優先處理寬敞戶」選擇自願提前調遷,他們可獲發住戶搬遷津貼。

在北京,外交部發言人毛寧說,北溪天然氣管道是重大跨國基礎設施,爆炸事件對全球能源市場和全球生態環境產生重大負面影響,如果赫什的調查報道屬實,是不可接受,並必須受到追責,美方應當向世界作出負責任的交代。 白宮早前斥責報道完全虛假和虛構,挪威外交部亦表示,指控屬無稽之談。 柯比表示,這個物體與之前被擊落的中國氣球有不同之處,這個物體看似沒有機動性,只靠風向支配,目前不清楚這個物體從何而來,亦不知道是誰擁有這個物體。 柯比強調,美國對領空保持警惕,總統一直將國家安全利益放在首位。 若因大廈結構問題、整體維修或改善工程而須遷出現居單位,可獲編配其他合適的單位,以及在遷往其他公屋單位後獲發搬遷津貼。

優先寬敞戶討論: 優先處理寬敞戶7600宗

在刪除家庭成員的公屋戶籍後,該成員不可在單位居住和日後不可要求恢復戶籍。 若住戶的人數低於現居單位的最少居住人數時,餘下成員須根據「寬敞戶」調遷政策,遷往一個合適的單位。 根據公屋租約規定,每個公屋單位只供戶主和名列在租約上的家庭成員居住。 如有成員出生、死亡或家庭狀況有所改變,戶主必須立即通知所屬屋邨辦事處或分區租約事務管理處,讓房屋按現行政策處理個案。

同時,他又指出與會的民建聯成員將把訊息帶回地區,向居民匯報及協助居民處理有關寬敞戶政策的事宜。 房委會於本年6月公佈新一輪的寬敞戶政策,民建聯地區支部及區議員辦事處收到不少查詢,當中尤以60至69歲的長者們對政策最為擔心,深恐晚年被迫搬離現居單位,甚至被迫離開長期居住的社區。 房委會指,過去5年平均每年處理約2,200宗「優先處理寬敞戶」個案,而新增優先處理個案每年約為2,100宗。 由於可供寬敞戶調遷之用的單位供應有限,房委會決定維持現有寬敞戶分類和標準、優次處理的安排及其他鼓勵措施,將於2023年一併就寬敞戶政策及計劃進行檢討。 為善用房屋資源,房委會安排公屋寬敞戶調遷到面積合適的單位。 據房委會數字,過去5年公屋寬敞戶數字仍有上升趨勢,由2017年約6.3萬戶升至今年有近8萬戶,增幅逾兩成。

優先寬敞戶討論: 【公屋調遷】紓緩擠迫調遷計劃 + 申請資格 + 揀樓次序

另外,房署預計一三/一四年度可供編配的公屋單位有三萬三千六百個,較去年多一千個,當中包括今年內陸續落成的多個新屋邨,如啟德新發展區德朗邨等,共涉一萬五千多個單位。 當局建議今年增加撥予公屋輪候冊的單位數目,佔全年總編配量約七成一,較去年度多一成四,當中撥予非長者單身人士的單位亦增至一千九百多個。 當局同時建議削減寬敞戶調遷編配的機會,由最多四次減至三次,若無充分理由拒調遷更會被終止租約,預計新措施於今年十月起實施,未來三年涉及二千五百萬元開支。

荃灣是香港第一代衞星城市,福來邨是該區首個公共屋邨,一九六三年入伙,有九座共三千一百個單位,面積介乎二百五十八至四百八十九平方呎,居民約七千五百人。 惟該單位一直沒有讓母親加名至公屋戶籍,妹妹之後亦已除名準備買樓,直至一年前父親去世,公屋戶籍只剩下該女網民一人。 收到調遷表格後,女網民感到相當苦惱,指即使在戶籍加上媽媽,亦只能搬至一至二人單位,「我自己一個咩都得,仲有個阿媽呀」,而且現有家具和電器都比較大型及老舊,若要搬遷、重購家具和電器亦需花費一大筆錢,對她和母親都構成一定壓力。 大型維修或改善調遷若因大廈結構出現問題、整體維修或改善工程而須遷出現居單位,可獲編配其他合適單位。 輪候到公屋當然開心,但若期間出現了一些狀況,難以繼續住在現居單位,或有特別原因需要遷離,此時可看看房署的調遷計劃是否適用。

優先寬敞戶討論: 調遷

根據修訂措施,有60至69歲成員的寬敞戶家庭,會繼續被列為「非優先處理寬敞戶」,置於寬敞戶調遷名單的最後位置。 房署數據顯示,截至今年三月,寬敞戶數目增至五萬四千五百個,過去五年上升了五成四,其中嚴重寬敞戶、即人均佔用面積超過三十四平方米的優先處理寬敞住戶,只有一千七百二十多宗需要處理。 在不同情況下,公共租住房屋 優先寬敞戶討論 (公屋) 的租戶,有可能需要調遷到另一個公屋單位,例如家庭成員增加,希望調遷到較大的單位。 另租戶亦可能因我們的大型維修或重建/屋邨清拆計劃等,需要調遷。 房署數據顯示,截至今年三月,寬敞戶數目增至五萬四千五百個,過去五年上升了五成四,其中嚴重寬敞戶、即人均佔用面積超過卅四平方米的優先處理寬敞住戶,只有一千七百二十多宗需要處理。 但有組織擔心搬遷寬敞戶需佔用大量細單位,勢將出現與輪候冊單身人士爭位的問題。

  • 為鼓勵「寬敞戶」調遷,所有「寬敞戶」在遷往細單位後可獲發放「住戶搬遷津貼」,並在資源許可下,可獲提供調遷至新屋邨的機會。
  • 發言人指,注意到有些申請者要求編配至子女所居住屋邨的單位,但有關屋邨並非位於申請者所居住的同一個區議會分區內。
  • 不過,一些租戶在承租單位後,會因家庭成員遷出、離世、結婚、移民等原因,使餘下的租戶家庭成員享有的平均居住面積遠超原定的標準,成為「寬敞戶」。
  • 美國著名記者赫什表示,位於波羅的海的北溪天然氣管道爆炸事件,是美國總統拜登下令實施的秘密行動,美國海軍潛水員在管道安放遠程遙控炸彈,挪威軍機投下聲納浮標引爆炸彈。
  • 如在搬遷上遇有困難,房屋署會聯絡社會福利署和其他非政府機構以提供適切協助。

租戶若因家庭成員刪除戶籍而成為「寬敞戶」,便須遷往房委會認為居住面積符合其家庭人數的公屋單位。 為鼓勵「寬敞戶」調遷,所有「寬敞戶」在遷往細單位後可獲發放「住戶搬遷津貼」,並在資源許可下,可獲提供調遷至新屋邨的機會。 截至去年中,公屋共有五萬七千四百個寬敞戶,半數有殘障或有七十歲或以上家庭成員,已從寬敞戶名單中剔除。 「優先處理寬敞戶」約有六千七百宗,居住面積較一般寬敞戶更大。 家有六十至六十九歲成員的寬敞戶有一萬四千一百個,置於調遷名單之末,暫毋須調遷。 (三)及(四)房委會一直以靈活方式處理有年長家庭成員的寬敞戶個案,以盡量避免調遷對他們造成不便。

優先寬敞戶討論: 香港去年外派僱員宜居排行急跌15位 新加坡蟬聯 日本三城市入十大

有殘障或年屆 70 歲或以上家庭成員的租戶,會從寬敞戶名單中剔除;而有 60 至 69 歲長者成員的寬敞戶則會被安排在寬敞戶調遷名單最後的位置。 至於「非優先處理寬敞戶」的家庭,房署並無調遷的期限,但租戶可因應其需要而選擇不按調遷次序,由房署安排其調遷前合面積標準的公屋單位,並可獲發放住戶搬遷津貼。 屬於「優先處理寬敞戶」的家庭可獲(i)最多三次位於原或所屬區議會選區內屋的房屋編配;(ii)在調遷至較細單位後會獲發放住戶搬遷津貼;及(iii)在資源許可下,會獲調遷至新落成屋單位的機會。 現時房委會的一貫政策是根據租戶的家庭成員人數,按既訂的居住面積標準,編配合適的公屋單位。

  • 符合資格並擁有連續十年或以上公屋居住期的申請者,在揀選單位時將不受區域限制,可選擇遷往任何地區。
  • 網民反應兩極,部分同情她的困境幫忙想辦法,亦有網民責備她。
  • 事主稱,畢業不足2年,並無太多工作經驗,曾任職銷售員,但因逼得自己太緊而令抑鬱症更嚴重,本打算休息一段時間再找工作,卻剛好碰上新冠肺炎疫情,找文職也沒人聘請,而母親亦已經50歲。
  • 當局同時建議削減寬敞戶調遷編配的機會,由最多四次減至三次,若無充分理由拒調遷更會被終止租約,預計新措施於今年十月起實施。
  • 在北京,外交部強烈不滿美國總統拜登發表關於國家主席習近平的言論,發言人毛寧表示,美方的言論是極不負責任,有違基本外交禮儀,北京堅決反對。
  • 第二,按現行的政策,除非租戶主動要求,否則房署只會提供原邨或原區議會內的單位供寬敞戶選擇,以免租戶被迫搬離原來的社區。
  • 若因大廈結構問題、整體維修或改善工程而須遷出現居單位,可獲編配其他合適的單位,以及在遷往其他公屋單位後獲發搬遷津貼。

不過,一些租戶在承租單位後,會因家庭成員遷出、離世、結婚、移民等原因,使餘下的租戶家庭成員享有的平均居住面積遠超原定的標準,成為「寬敞戶」。 現時租約條文已規定,倘成為寬敞戶,租戶須遷往房委會認為適合承租人家庭所需的單位。 為了分階段處理寬敞戶問題,房委會將「最嚴重寬敞戶」(現稱「優先處理寬敞戶」)列為優先處理的個案。 政府於二○○七年就處理寬敞戶的對策,諮詢立法會房屋事務委員會,並於二○一一年向該委員會滙報將「最嚴重寬敞戶」(現稱「優先處理寬敞戶」)的定義由居住密度超過每人35平方米下調至34平方米,有關措施普遍獲得議員的支持。 屬於「優先處理寬敞戶」的家庭,他們可獲(i)最多三次位於原邨或所屬區議會選區內屋邨的房屋編配;(ii)在調遷至較細單位後會獲發放住戶搬遷津貼;及(iii)在資源許可下,會獲調遷至新落成屋邨單位的機會。

優先寬敞戶討論: 申請公屋入息及資產上限2022

有關修訂措施會於實施三年後再行檢討,屆時,我們會就修訂措施的成效、住戶的訴求、各持份者的意見,以及公屋的供求情況等範疇作出全面檢討,再決定寬敞戶政策的未來路向。 (二)房委會在制定及檢討寬敞戶政策時,一直持開放態度,並會與有關的關注團體和居民會晤聽取他們的意見。 房委會資助房屋小組委員會(小組委員會)於本年六月的會議上,就寬敞戶政策進行全面檢討,當中對於關注團體及居民所提出的意見作了廣泛討論及考慮。 由於公屋資源十分珍貴,並涉及巨額公帑補貼,房委會決定實施修訂措施,確保公屋資源能更公平及合理地分配,以切合社會大眾的期望。 我同事, 門對住個戶, 係精神病女人一個人住, 40歲到, 我同事佢呀媽係上香既, 早晚上香, 對面個女人就投訴, 首先按門鐘叫佢呀媽唔好上香, d煙好臭, 我透唔到氣.

優先寬敞戶討論

有議員表示,希望房署處理時可以考慮住戶是否適應社區等因素,又表示不少寬敞戶是喪偶的長者,希望有更多酌情因素。 房署表示,會彈性處理寬敞戶政策,如果有醫生或社署等文件,可酌情考慮,前線人員亦會將個別個案轉介非政府組織協助。 房委會會以分階段方式處理公屋寬敞戶個案,首先處理「優先處理寬敞戶」,即居於室內樓面面積超逾既定界限的單位而沒有殘疾成員或年屆60歲或以上年長成員的寛敞戶。

優先寬敞戶討論: 討論區

我親戚都係咁, 佢老公走咗多年, 依家住近一人單位, 我去過, 好實用, 一個人夠住, 同埋發覺屋邨好多單人屋住, 任何年齡都有, 未必係老人家獨居. 我同校有個師姐, 五十歲到, 因為患病, 無工作, 食綜援, 好快排咗單人公屋, 等咗4年到. 未有公屋時有又病,又無儲錢,佢屋企人都唔鐘意佢所謂, 全家最有學歷係佢, 但最唔肯工作又係佢, 無乜負責屋企開資.

優先寬敞戶討論: 寬敞戶增加 議員冀酌情處理喪偶長者個案

租金援助計劃自 1992 年推出,曾先多次修訂申請資格。 運房局回覆立法會議員質詢,指至今年4月底房委會共批出約340宗申請,當中72戶已接受編配。 根據當局資料,房委會公屋寬敞戶數目於過去5年有上升趨勢,由2017年3月的約6.3萬戶增至今年3月約有7.9萬戶,而於推行免租計劃後,於數目亦由去年3月的約7.5萬戶升至今年3月的7.9萬戶。 在北京,外交部強烈不滿美國總統拜登發表關於國家主席習近平的言論,發言人毛寧表示,美方的言論是極不負責任,有違基本外交禮儀,北京堅決反對。 拜登較早時接受美國傳媒訪問,提到習近平正面對龐大問題,包括脆弱的經濟。 拜登說,中國的經濟運轉不是很好,由於需要保護國際貿易,中國在抗衡美國方面受到限制,習近平的處境並不令人羨慕。

優先寬敞戶討論: 申請資格

受收回「一型長者住屋單位」影響的住戶,可獲編配二型或三型「長者住屋單位」或其他獨立單位。 受逐步收回「改建一人單位」影響的住戶,可透過邨內/邨外調遷計劃編配獨立單位。 過去五年,房委會平均每年處理約2 200宗「優先處理寬敞戶」個案,而新增優先處理個案每年約為2 100宗。 過去五年,房委會公屋寬敞戶及「優先處理寬敞戶」的統計數字分別列於附件表二及表三。 該女網民剛畢業不足2年,並無太多工作經驗,曾任職銷售員,但因逼得自己太緊而令抑鬱症更嚴重,本打算休息一段時間再找工作,卻剛好碰上新冠肺炎疫情,找文職也沒人聘請,而母親亦已經50歲。

優先寬敞戶討論: 寬敞戶調遷 殘障或70歲以上可剔除

雖然有網民對該女網民遭遇表示同情,但亦有網民質疑︰「樓主你畢業一年,你細妹咁快結婚買樓?」、「佢個妹都未畢業,又老早就除名,擺明用嚟做資產轉移」,又有網民認為「一人公屋好過住劏房啦」。 事主稱,畢業不足2年,並無太多工作經驗,曾任職銷售員,但因逼得自己太緊而令抑鬱症更嚴重,本打算休息一段時間再找工作,卻剛好碰上新冠肺炎疫情,找文職也沒人聘請,而母親亦已經50歲。 惟該單位一直沒有讓母親加名至公屋戶籍,妹妹之後亦已除名準備買樓,直至一年前父親去世,公屋戶籍只剩事主一人。 收到調遷表格後,事主感到相當苦惱,指即使在戶籍加上媽媽,亦只能搬至一至二人單位,「我自己一個咩都得,仲有個阿媽呀」,而且現有家具和電器都比較大型及老舊,若要搬遷、重購家具和電器亦需花費一大筆錢,對她和母親都構成一定壓力。 天倫樂調遷允許公屋租戶遷往其年長父母或年青一代現居的屋邨,以方便照顧。

優先寬敞戶討論: 寬敞戶調遷 長者或殘疾獲豁免

在一加一減後,雖然寬敞戶的數目會由原先五萬多宗減至二萬八千二百宗,但優先處理的寬敞戶,將由一千七百多宗急增至七千五百多宗,增幅逾三倍,當中六成四屬一人家庭,二人家庭則佔三成二。 當局同時建議削減寬敞戶調遷編配的機會,由最多四次減至三次,若無充分理由拒調遷更會被終止租約,預計新措施於今年十月起實施。 房署提供調遷機會給公屋租戶遷往其年長父母或年青一代現居的屋邨以便互相照顧。 凡居於公共屋邨的年長父母可提名一名兒女或兒女配偶申請是次調遷計劃,而年青一代家庭則可提名其父母或外父母申請調遷。 每當新落成屋邨有適當的單位可供此類編配時,房委會將以通告形式通知居民。

至於家有六十至六十九歲成員的寬敞戶有一萬四千一百個,暫時毋須調遷,直至下一次政策檢討。 【本報訊】房屋委員會自○七年起採取分階段處理公屋寬敞戶,首先解決「優先處理寬敞戶」個案,即一人居住面積逾三百二十三平方呎、二人逾四百五十二平方呎、三人逾五百七十平方呎。 為鼓勵寬敞戶遷較細單位,房委會去年底通過,提供最多三個月免租期鼓勵提早調遷,凡有殘障或七十歲或以上成員的家庭,則從寬敞戶名單中剔除,即毋須調遷。 立法會房屋事務委員會討論處理公屋寬敞戶問題,房委會數字顯示,去年檢討政策時,有5萬多宗寬敞戶個案,比過去5年上升超過一半,總數扣減殘障或70歲或以上住戶後,須處理的個案約有28200宗,優先處理個案有7600宗,將於未來3年處理。

優先寬敞戶討論: 申請資格

然而,房委會歡迎上述有長者或殘疾成員的寬敞戶按其需要自願申請調遷往面積合適的單位。 寬敞戶標準為一人居住面積逾二百六十九平方呎、二人逾三百七十七平方呎、三人逾四百七十四平方呎。 截至去年中,公屋共有五萬七千四百個寬敞戶,半數有殘障或七十歲或以上家庭成員,已從寬敞戶名單中剔除,餘下一半個案屬「優先處理寬敞戶」約有六千七百宗、其他非「優先處理寬敞戶」約有七千九百宗。

房委會於 2007 年 5 月通過處理寬敞戶的中期措施,「超級寬敞戶」須調遷至原區合乎編配標準的單位。 「優先處理寬敞戶」先後於 2011 及 2013 年進行修訂。 優先寬敞戶討論 公屋聯會主席王坤昨日相信當局三年內亦未必可以百分百處理「優先處理寬敞戶」,但就指房委會政策實事求是。 他指出公屋寬敞戶增幅正逐年下降,受環境轉變的影響,公屋未來設計會以小單位為主,相信寬敞戶會再進一步減少。

之後再等1個月,佢先話「不視為無理拒絕」,所以日後派到天恩邨中轉房嘅朋友仔,希望呢少少資訊幫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