佐敦道碼頭2024詳細介紹!(震驚真相)

時至今日,佐敦已約定俗成為該區通用名稱,並廣為香港人所熟悉。 他於1907 年「落台」,離港後,被調往南非一個名叫納塔爾(Natal)的地方任職,17 遭貶謫的色彩濃厚。 彌敦由 1904 年 7 月到港履新,於 佐敦道碼頭 1907年 4 月離開,實際任期只有兩年多,那時他剛 45 歲,按道理不會是因健康理由下台;而當時香港、中國大陸、英國,以至歐洲其他地方,甚至世界都一片歌舞昇平,因此不似是因時局巨變而下台。 因開發尖沙咀得罪英國軍方或其他歐籍人士而「中箭下馬」,是其中的一些可能推測,值得日後深入探討。

在1973至1975年曾於多條新開辦的新界鄉村路線實行(56、57、58、59、80、81、82、93)。 1949年2月1日起,九巴所有市區路線(1、2、5、6、7、8、9、11、12、13),恢復分段收費,搭一段以內收費 $0.10,超過一段收全費 $0.20。 1935年,九巴所有路線均設有分段收費點,成人月票為每張十元,學童月票每張四元,持月票者每天有效乘車最多八次。

佐敦道碼頭: 收費

來往粵港及港澳的跨境車輛必須申領封閉道路通行許可證才可以進出香港。 指,涉事兩輛巴士曾於事發當日早上在荔枝角山(今饒宗頤文化館所位處的山崗)上測試,而當時的腳剎仍運作正常。 1977年7月5日:晚上正值3號風球懸掛時,一輛丹拿F型(D621/AR7556)駛至青山公路十七咪半無街燈之路段時,懷疑閃避迎頭駛至的小巴,失控撞向道路左邊的大樹,造成17人受傷。 牌單層巴士(4979)在青山公路十四咪(即現時的青山公路 – 青龍頭段)因閃避電單車而失控撞向路邊石柱,然後全車墮海。 慈雲山道,惠華街,慈雲山(中)巴士總站,惠華街,慈雲山道,蒲崗村道,龍翔道,鳳舞街,富美街,竹園道,聯合道,窩打老道,太子道西,彌敦道,佐敦道及廣東道。

  • 2011年1月13日起,禁區範圍進一步擴充,介乎加士居道與廣東道之間的佐敦道西行,以及介乎南京街與佐敦道之間的彌敦道南行皆禁止公共小巴進入。
  • 彌敦到港前數年,香港社會出現重大變化,處於蓄勢待發的格局,而背後的最重要因素,是英國政府於 1898 年逼令滿清政府「租借」九龍界限街以北的新界土地,此舉不但令香港人口驟升,亦大大增加了土地及經濟資源,5 進一步強化了香港的競爭優勢,其中進出口貿易拾級而上。
  • 來回方向路線改為途經洪水橋田心路和田廈路後返回原線,同時到達旺角後,由彌敦道轉入旺角道、西洋菜南街、亞皆老街、櫻桃街及海泓道往柏景灣總站。
  • 清政府在官涌山上設置 「臨衝炮台」(今佐敦道廣東道交界處),可見當時官涌山乃戰略要地。
  • 經歷二次世界大戰,到了1960 年代,這區的舊建築呈現老化,政府開始進行舊區重建和清拆計劃。
  • 其後,有更多來往九龍及新界的巴士路線開辦,使碼頭成為當時九龍最繁忙的碼頭。

到了2000年左右,九巴更多的特低地台巴士陸續出牌並投入服務,68X線開始使用特低地台巴士行走,為元朗區較早期使用特低地台巴士的路線,方便使用輪椅人士上落巴士,當時特低地台用車主要是富豪超級奧林比安型12米。 九巴在1987年曾在其中一輛都城嘉慕型巴士(S3M145/DP1932)加裝空調系統,並在68X線行走作測試。 可惜此車行走了極短時間後便告測試失敗,巴士的空調系統被拆除,改回非空調巴士。 68X正式有空調巴士行走,就要到1990年12月,為元朗區第二條以冷熱混合形式行走的路線,比首條元朗區以冷熱混合行走的64K線遲了3個月。 空調巴士最初使用當時新出牌的利蘭奧林比安,而丹尼士巨龍和富豪奧林比安(11米版本AV,12米版本3AV)亦在其後陸續加入。 但深入或引人關注的,則是反映了同輩中有不少人不覺得他能成事,主要原因不在於那裏是「山陵起伏的荒原」,而是另外兩大原因:其一是該區乃「歐人住宅保留區,限制華人進入居住」;其二是那裏有「大批英軍在山坡上紮營,並將大部分土地劃為軍區」。

佐敦道碼頭: 行車時間

1994年1月6號佐敦道碼頭至中環統一碼頭嘅航線唔再載車,改為只載人。 之後西九龍嘅開發,碼頭需要用嚟做填海工程用地,碼頭喺1996年2月1號停用,客輪航線改喺近官涌嘅臨時碼頭上落客。 2021年2月,配合270B線啟用「e度嘟」電子支付系統,本路線與270B線全線車隊改派已安裝相關系統之Enviro500 MMC 12米(ATENU)行走。 同年8月引入一輛富豪B8L 12米(V6B166/XE651),該車被包裝成「奧運主題巴士」,車身以白色為主調,配以奧運五環色彩的運動員剪影,該車大部份時間於270B線服役。 自從本路線獲批准使用12.8米巴士行走後,本路線不時出現Enviro500 MMC 12.8米(3ATENU、E6X、V6X)特見,直至2022年5月,才正式引入歐盟六型引擎的Enviro500 MMC 12.8米(E6X)作掛牌車。 由於本路線不少用車需行走來往中港碼頭的特別班次,而該總站因設計問題,部份車型並不能進入,因此用車一直受到限制。

  • 消防車來自廣東道消防局,出更時居民難以入睡;昔日首班巴士在清晨五點從總站開出,居民惟有習慣在噪音環境下睡覺。
  • 香港政府在1909 年,通過《避風塘條例》,在油蔴地和旺角咀進行填海和興建避風塘,工程在1915 年竣工,使漁民與油蔴地區的經濟和生活互動起來。
  • 該紀念碑於1908年豎立,紀念於丙午風災期間法國魚雷艇「投石號」(La Fronde)沉沒而罹難的法籍船員。
  • 九巴於5月16日開辦行經屯門公路的新路線68,來往元朗(東)及佐敦道碼頭。
  • 青富苑、青衣西路公屋、青康路北公屋落成預料會使本線客量進一步增長。

1971年10月起,九巴取消成人月票,學生月票由 $6.00 增至 $9.00,每年7月16日至9月15日停止發售及使用月票。 通車初期,渡船街只屬一條位於油蔴地南部短小路,連接佐敦道碼頭及近西貢街盡頭、由海事處管理的油麻地政府船台(今西貢街遊樂場)之窄巷。 十公里比賽則以東區走廊近中環及灣仔繞道隧道出入口為起點,至東區走廊近愛德街折返,並以維多利亞公園為終點。

佐敦道碼頭: 九龍巴士42A線

早年張家住宅沒有安裝冷氣,對各種嘈吵雜音習以為常,現時他已搬離油麻地多年,若返回舊地居住,估計難以重新適應。 1968年,香港政府計劃擴闊加士居道,便將紀念碑移到跑馬地香港墳場。 惟道路擴闊工程最終擱置,紀念碑原址成為拔萃女書院校園的一部份。 除了富豪樣板巴士外,九巴的Enviro 500型歐盟四期樣板巴士(ATEU1/MJ2927)也有在68X線上作測試行走,此安排直至2007年第二季中期,九巴在此巴士加裝行林李架並準備行走B1線。 佐敦道碼頭 從普通的鋼結構工業廠房,到美輪美奐的現代建築標誌,從橋樑到隧道和各種交通樞紐,都普遍要求工業防護塗層具有抵抗腐蝕介質、保護鋼結構建築表面美觀耐久的性能。 佐敦公司數十年來為眾多的鋼結構或混凝土結構設施提供優質的產品與服務。

佐敦道碼頭

上述只表列於香港西九龍站附近主要上落客位置的專營巴士及專線小巴路線。 如欲查詢更多有關香港西九龍站附近的專營巴士及專線小巴服務及收費詳情,請使用運輸署「香港出行易」流動應用程式或聯絡巴士公司或專線小巴營辦商。 1974年7月12日:下午4時許,一輛往佐敦道碼頭方向的利蘭亞特蘭大(2L28/BD5108)在葵涌道近瑪嘉烈醫院地盤時因左前軸突然爆軚,失事撞向建造中的行車天橋地盤並墮坑翻側,車頂被削開。 由於車長弄錯路線牌,車上乘客較少,但意外仍造成3人死亡,9人受傷。

佐敦道碼頭: 行車方向

佐敦道最西端原來為佐敦道碼頭,但是港英政府在1990年代將佐敦道碼頭拆卸及進行填海,將佐敦道伸展至西九龍填海區。 九巴在環境保護署資助下,在2016年引入了10輛配馬來西亞Gemilang車身的比亞迪K9R電動巴士,巴士配置了「加長版」Hanover二極管(LED)橙色電子牌、上落車門採用Masats電動門、Vogel Revo巴士仔家族圖案座椅,車身裱有「大嘥鬼」圖案。 本路線為其中一條獲派該款巴士試驗的路線,獲派兩部該款巴士(BDE5/UW955及BDE6/UW6037),於2017年9月25日起上掛本路線作試驗行走。 2018年9月28日起,因應九巴比亞迪K9R單層純電動巴士(BDE)重新編配行走路線,該兩部巴士因而被調往203C線服役。

本路線往上水方向的行車路線,在離開粉嶺公路後便駛經花都廣場一段的百和路,不經一鳴路及華明巴士總站,與277X及278X線同類往來市區的巴士路線於華明一帶的定線有所不同。 正因為如此,乘搭本路線由市區返回華明邨、雍盛苑、昌盛苑及一鳴路一帶的乘客,便需在花都廣場下車,並步行一大段路才能到達。 西區海底隧道往九龍方向的管道會維持行車,而往港島方向的管道將由星期日凌晨12時45分起封閉,並因應賽事進度而重開。

佐敦道碼頭: 途經

再加上西九龍的開發,碼頭需要徵用作填海工程用地,碼頭於1996年2月1日停用,客輪航線改為在九龍政府船塢旁的臨時碼頭上落客。 最後,渡輪業務被逼於1998年2月2日正式取消,只餘下巴士總站部分。 乘客亦可透過多元化電子支付系統(e度嘟)繳付車資,包括使用非接觸式VISA卡、JCB卡、萬事達卡、銀聯卡、Apple Pay、Google Pay、Samsung Pay、AlipayHK「易乘碼」及銀聯雲閃付「乘車碼」。 乘客使用此付款方式,使用此支付方式的乘客可享有中途下車之分段收費,以及與其他九巴/龍運獨營路線或聯營線九巴/龍運班次之轉乘優惠,惟不適用於與非九巴/龍運路線之轉乘優惠,亦不能享有「公共交通費用補貼計劃」及「長者及合資格殘疾人士公共交通票價優惠計劃」。 大體上九巴安排了一共四組數字作為地區字頭,這四組數字分別為 30-49、50-69、70-89、90-99。

佐敦道碼頭

在人口的快速增長下,消閒娛樂的戲院如雨後春筍般設立,二十世紀初期使用的普慶戲院,是九龍區最具規模的影劇院;1919 年的廣智戲院,是九龍首批獨立電影院之一;另外的平安戲院、第一影戲院、光明戲院、油蔴地戲院等,也是本區特色的娛樂場所。 1989 年香港政府進行玫瑰園計劃的十大核心工程中,西九龍填海區部分規劃為「西九文化區」,建成一處集文化、藝術、潮流、消費及大眾娛樂為一體的綜合文化娛樂場所,這些設施正陸續落成。 在二次世界大戰前後,香港政府大力推廣香港旅遊,其中的郵輪旅遊往往結合九廣鐵路,讓遊客同遊中國廣東一帶的風景區。

佐敦道碼頭: 九巴50線

乘客候車時,應留意巴士路線牌上所顯示的目的地,或於上車付款前向車長清楚查詢巴士的目的地,以免誤乘相反方向之班次。 過去多年來,巴士站周邊持續大興土木,此站名稱亦數度更改,以配合附近地標變化。 西九龍站(West Kowloon Station)巴士站,位於九龍油尖旺區佐敦佐敦道東行The Austin第五座對面,介乎渡船街與海泓道之間,鄰近文華新村(八文樓)。 )位於香港九龍油尖旺區官涌西部渡船角,曾經為九龍規模最龐大的碼頭之一,今已拆除。 現時佐敦道碼頭舊址部分是港鐵屯馬綫柯士甸站及高尚住宅The Austin。 1972 年旺角碼頭停用後,尤其是1979 年香港地鐵通車,旺角舊區開始重建,使傳統的商業區從上海街東移至太子及旺角地鐵站一帶。

佐敦道碼頭

當時是捕鯨業的黃金時期,因此,在山德福市、Tønsberg,以及Larvik,Odd Gleditsch不久就開始向龐大的捕鯨船隊供應塗料。 佐敦道碼頭 30年後的今天佐敦電腦調色系統已經發展到第五代,它具有最好的調色基料級調色科技。 佐敦公司目前在中國擁有兩家工廠,一家是位於廣州與中國遠洋船舶運輸公司合資的中遠佐敦船舶塗料(廣州)有限公司;另一家是佐敦獨資的、位於張家港市的佐敦塗料(張家港)有限公司。 1977年7月,香港地鐵興建荃灣線,並在彌敦道與佐敦道交界處設一車站,以佐敦道之名命名為佐敦站。 佐敦道碼頭 周文港,現任嶺南大學潘蘇通滬港經濟政策研究所副所長、嶺南大學中國經濟研究部副總監、嶺南大學STEAM教育及研究中心總監、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當代中國文化研究中心名譽副研究員等。 周博士在香港大學考獲經濟社會學哲學博士、並曾取得香港中文大學學位教師教育文憑、香港浸會大學一級榮譽文學士學位。

佐敦道碼頭: 九龍巴士3號線

佐敦道(Jordan Road)是中國香港九龍油尖旺區的一條道路,西起西九龍公路,東至加士居道,連接西九龍填海區及伊利沙伯醫院一帶。 此道路於1887年建成時原名第六街,後來為了紀念一位於20世紀初協助香港撲滅鼠疫的病理學醫生——佐敦醫生,於1909年3月重整街道名稱時,改為現時的名稱。 1949年5月,九巴開辦一條10號的巴士線,來往尖沙咀天星碼頭至加士居道紀念碑,後者的總站名稱為「紀念碑」,後來該路線延長到佐敦道碼頭,自此便再沒有巴士線以此作總站。 用車方面,最初用車大致不變,直至2016年政府收緊旺角彌敦道的用車限制,用車必須達到歐盟四期排放標準,故68X線主要以歐盟五期排放標準的ADL Enviro 500型和富豪B9TL型行走。 另外,68X線在2018年10月獲批准可以使用12.8米巴士,故12.8米版本的Enviro 500 MMC型(歐五版3ATENU,歐六版E6X)亦開始成為68X線的主力用車。 完成黃金海岸總督任期後,彌敦獲委任為香港第 13 任總督,並於 1904 年 7 月前來履新,那時他只有 42 歲,較前任港督卜力(Henry Blake)年輕 22 歲,可謂年輕力壯。

佐敦道碼頭

2019年8月起,本路線加入量產版富豪B8L(V6B)作掛牌車,同年11月加入五部配置玻璃樓梯的Enviro500 MMC 12.8米(E6X),取代部分富豪B9TL(AVBWU)及配置水塘位的Enviro500 MMC 12.8米(3ATENU)。 張子英認為避風塘海水是代表油麻地的氣味,他家雖在十五樓高層,濃烈的海水味仍隨風可聞。 昔日佐敦道碼頭有三個污水排放口,其中在排便污水渠,可見糞便和廁紙湧出,但不少行人仍光顧該處的泥鯭粥,在濃烈臭味下享用美食。 佐敦道碼頭 張子英感嘆過往避風塘海水清澈,填海後海水越來越污濁,他認為不能將責任歸咎於海旁居民或艇戶,污水主要源自油麻地靠內陸的住宅,通過污水渠排出避風塘。 張子英認為有三種聲音代表油麻地:1.輪船汽笛聲;2.(廣東道)消防局出車聲;3.(佐敦道碼頭)巴士總站車聲。 消防車來自廣東道消防局,出更時居民難以入睡;昔日首班巴士在清晨五點從總站開出,居民惟有習慣在噪音環境下睡覺。

佐敦道碼頭: 旺角

西區海底隧道通往香港方向的管道將由二月十二日凌晨十二時四十五分起至下午約一時十五分臨時封閉。 香港口岸本地停車場 (一至五號),共提供673個私家車泊車位(包括12個傷殘人士泊車位)、25個電單車泊車位、14個輕型貨車泊車位及21個預約的士泊車位。 一號停車場為時租停車場,其餘停車場可於停泊前二十四小時至七天前進行預約。 旅客停泊車輛後便可前往旅檢大樓完成相關的離境程序,再轉乘穿梭巴士前往珠海口岸及澳門口岸。 1970年7月26日:由早上十時起,往元朗方向駛至長沙灣道後,改經荔枝角天橋,然後返回荔枝角道行車路線,以配合位於長沙灣道、荔枝角道與蝴蝶谷道交界之新荔枝角天橋通車。 在轉車途中請勿使用同一八達通卡/信用卡/電子支付系統乘搭其他非指定巴士路線或其他交通工具,否則不能享有轉車優惠;惟以該八達通卡/信用卡/電子支付系統進行與乘車無關的交易, 如增值、購買汽水、使用公共電話、即影即有照片不多於九次則不受影響。

佐敦道碼頭: 交通基建

現在的旺角是油尖旺區及香港各區中最有特色的地方,各種潮流飲食、娛樂、購物設施一應俱全。 區內也有不少不同主題特色的街道,如金魚街(西洋菜南街)、波鞋街(花園街)、女人街(通菜街)、零售和批發花卉的花墟、園圃街雀鳥花園等,都是向外地遊客推介的香港景點。 1924 年,在山東街海邊的新碼頭啟用,並以「旺角」取代了芒角的土名。 從這時開始,旺角發展成輕工業和家庭手工業區,因旺角碼頭與港島交通的便捷,碼頭所在的山東街和上海街一帶,形成了旺角的商圈,金舖、錢莊、麻將館、裙褂顧繡業林立,十分興旺。

佐敦道碼頭: 佐敦道碼頭──七十年任務圓滿結束

當歐盟四型及五型環保巴士大行其道之時,本路線卻沒有即時引入,令不少居民及區議員不滿,引起巴士迷於網上討論區的罵戰。 本線提供青衣長亨、長康及長青來往長沙灣、旺角及佐敦的巴士服務,是一條路線編號曾經作出多次更改的路線。 除以上特快路線,乘客亦可選乘香港西九龍站附近的現有專營巴士路線前往目的地。

往九龍方向,巴士離開洪元路總站會途經洪水橋田心路、洪水橋大街及青山公路洪水橋、屏山及元朗段再駛入元朗公路返回原線。 往洪水橋方向,不再駛經元朗安寧路和媽橫路,到達洪水橋後駛入洪天路及洪水橋田心路駛入洪元路。 繼續來往元朗(東)至佐敦道碼頭(此總站在2003年2月關閉,改以近柯士甸道的佐敦(匯翔道)為總站)。 往九龍方向,巴士離開元朗公園後,左轉朗天路及元朗公路,駛入青朗公路及大欖隧道,離開大欖隧道後轉入屯門公路返回原線。 往元朗方向,巴士按照原線至屯門公路汀九段後駛往大欖隧道及青朗公路,元朗首站設於青山公路元朗段(即現時形點I),再駛入元朗安樂路及媽橫路返回青山公路,按原有路線返回元朗(東)總站。

1938年11月28日:中午時分,一正行走9號綫往元朗的巴士(車號813)沿青山道行駛,於青龍頭與大欖涌交界之十五咪附近轉彎時失控撞向山邊大樹,車頭完全碎毀。 1980年3月6日:往元朗(東)方向駛至廣東道後,改經公眾四方街、上海街、荔枝角道、太子道、大南街、柏樹街、汝州街及欽州街。 2月25日:往佐敦道碼頭方向駛至上海街後,改經登打士街、彌敦道及公眾四方街,然後返回上海街原有行車路線。 1976年:為配合地下鐵路建造工程實行新交通管理措施而改道:1月7日:往元朗(東)方向駛至塘尾道後,改經通州街、大角咀道、界限街及海壇街,不經荔枝角道。

佐敦道碼頭: 服務受影響的巴士路線

輪椅賽以灣仔運動場為起點,途經駱克道及軒尼詩道,並以維多利亞公園為終點。 半程馬拉松比賽路線會以全程馬拉松比賽路段為本,由彌敦道為起點至連翔道,以青葵公路為折返點,並經西九龍公路返回全程馬拉松比賽賽道。 運輸署今日(二月六日)提醒市民,為配合「第二十五屆香港馬拉松」,由二月十一日(星期六)晚上十一時三十分起,本港多處將分階段實施臨時封路安排,直至二月十二日(星期日)下午約四時三十分。 駕車人士應提前計劃行程,並透過不同的途徑(例如電台交通消息及運輸署「香港出行易」流動應用程式)了解最新的交通情況。 四、介乎民耀街與耀星街在郵政總局對出的未命名道路的路旁停車位將於二月十二日凌晨零時零一分至下午四時三十分暫停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