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米樓價2024詳盡懶人包!專家建議咁做…

根據本土研究社研究指出,不少納米樓非自住,主要用於投資,在三年辣招期過後就轉售,納米新盤持貨期只有3.5年。 上述多個例子便說明,在目前這樓價下,要上車還是要「住細啲」,來將價就細,假若樓價仍是居高不下,納米樓仍有很大的需求。 而最高售價及呎價為21樓9室連天台特色戶,售價928.8萬元,呎價22,327元,購買該單位買家可獲價值約30萬元房車優惠。 我自小就已經被人話見人講人話,見鬼講鬼講,現在更加變本加厲,為了人身安全,一定要遇黃愈黃,遇藍愈藍,同戴兄弟溝通,一定要用汽車行業例子。 所以,現在都聽唔到有名車推出平價版,我這樣講,戴兄弟立刻明白。 最可悲的是,極為狹小的居住環境,竟然有2個露台,其中一個更需要通過廁所的淋浴間才能出到去。

納米樓價

過去多年,納米樓的售價走勢,一直跑贏大市,旨因相對銀碼細相對容易上車,受上車客歡迎,但亦同時遭人詬病,走回頭路,同時成為國際話題,高價劏房反映香港居住環境陝窄到一個點,港人居住質素下降。 「十優港姐」麥明詩與哥哥二人共買入3個單位,綜合市場消息他們未過禁售期已沽貨,其中一個單位去年以285萬元沽出,成交呎價約2.14萬元,一度創項目呎價新高,雖然計算後即使要多付10%辣稅,但交易仍賺約40萬元。 有網民隨即附和,表示若果納米樓跌至150萬,或者會考慮,反正自住屬剛性需求。 亦有意見認為納米樓放租有市場,若果價錢合理,可能值得一搏。 莊錦輝相信,原本已收緊納米盤按揭的銀行,或會借當局「限呎」的消息,進一步收緊納米盤按揭,但「做開的」相信未必會完全不做。

納米樓價: 貸款額高達citi特快現金7大優點

「城.點」樓高23層,每層設12個單位,合共提供204個單位。 實用面積由217至372平方呎,間隔有開放式、1及2房,戶戶以開放式廚房設計。 AVA 55單幢樓高24層,每層4個單位,合共提供88個單位。 單位面積由166至328平方呎,間隔分為開放式、1房及2房,戶戶開放式廚房設計。 單位景觀主要以望周邊樓景為主,高層單位普遍景觀開揚。

納米樓價

中原林龍南指,北角半山賽西湖大廈7座低層A室,實用面積約1,124方呎,套三房間隔,今年中放盤叫價2,650萬元,最終減至2,100萬元沽,呎價約18,683元。 較去年同類單位做價高位跌價逾兩成,並創屋苑6年新低價。 市區同類單位亦要蝕賣,消息指,長沙灣AVA 228中高層F室開放式戶,實用面積約155方呎,成交價310萬元,呎價2萬元。 據悉,原業主2019年3月以331.9萬元一手買入,持貨超過3年半帳面損失約21.9萬元,單位貶值約6.6%。

納米樓價: 以下鐵路沿線盤 適合單身一族、小家庭

出現兩極化,主要是源於政府放寬按揭成數後,上車盤選擇大增,令納米樓需求大減;相反特色單位放盤量少、保值能力高,近期整體樓價調整後,遂十分搶手。 香港置業葉嘉俊說,海柏匯中層A室,實用面積207平方呎,開放式間隔,一個月前以月租1.15萬元放盤,終獲區內客接洽,其後減價2,200元,以近「八折價」,即約9,300元租出,實用呎租約44.9元,略低於市價。 據悉,新租客為上班族,心儀單位租金相宜,故睇樓一次後,即拍板承租。 另外,近年政府通過金管局對銀行有一些限制,例如LTV(貸款與估值比率)及壓力測試。

納米樓價

背後也跟去年一宗跌價20%以上蝕讓個案,令全盤估價裂口低開。 一層中層A室,業主2015年10月以598.9萬元買入,怎料來到2020年10月卻以478萬元賣走,帳面勁蝕20%以上,打開了估價下跌的缺口。 更重要一點,當外國不少國家均有規管人均面積,香港不單沒有作出相關規管,反而政府施政上卻刻意配合。 近年為求盲追私樓供應量達標,而力谷限量地為發展商興起納米樓大開放便之門,結果「納米樓」也成雨後春筍。

納米樓價: 限呎條款+「波叔Plan」 納米樓價走勢如何?

首先,考慮到納米樓的樓價未必堅固,有可能在批按揭之後的幾年就開始跌,例如本身借出了400萬貸款,但樓價跌穿400萬,變相對銀行來說就是門蝕本生意。 另外,銀行也會擔憂政府一方可能會推出一些限制物業大小的措施,從以影響市場穩定並震動樓市的動作。 萬一政府突然宣佈市場上小於200呎的物業為不合法,或者規定物業必須最少有300呎以上的話,也會令這些納米樓的價值暴跌。

樓價愈升愈貴,在選擇不多的情況下,納米樓可算是一個可以考慮的物業或門檻。 政府並沒有就此類型單位下任何定義,而香港測量師學會前會長何鉅業提出,以屋宇署定義計算(即只計算單位內樓面空間,但不包括廚廁、外牆等面積),面積低於15平方米(約161平方呎)可稱為「納米盤」。 在理想的置業階梯上,私人屋苑定位本應是為不滿足於公共房屋居住環境的市民提供「升級」選項。

納米樓價: 香港有哪些實用面積「1字頭」的納米盤?

由於當時還未有「林鄭plan」,大家覺得上車困難,發展商迎合市場購買力把單位劏細,即使遠期樓花高溢價,準買家仍然趨之若騖。 但疫症下有一類物業的表現異常慘淡,背後也有一些共同點。 單位實用面積190呎大,跟「尚譽」的單位比較,這類樓齡舊一點的單位,當時發展商並沒有賺盡,所以會偏向著重內櫳多一點,而「尚譽」則有不少面積放在露台上。 正因為發展商追逐興建納米樓,全港最細的一手新盤也是在近幾年誕生。 除了被喻為龍床盤的屯門「菁雋」,在去年劈價四成重推下,全盤最細128呎的單位平均賣192萬元外,其他蚊型單位也是價值不菲。 對於一部份未能受惠資助房屋,卻又不甘於成為租客的準買家,他們只能用有限首期來入市,變相最終能將價就貨,購入銀碼較細的單位。

  • 但假如納米樓「無市場」,那樓盤未必可以以理想價格轉售,這意味著銀行無法收回借出去的貸款,而承擔更大的虧損。
  • 一些分析師下調了短期石油需求預測,因預期中的天然氣向原油的消費轉變並未出現。
  • 政府為回應市民想「住大啲」的訴求,剛於上月尾公布將今季賣地計畫,涉及一幅屯門住宅地皮的賣地條款加入限呎要求,每單位須至少280方呎,同時港鐵百勝角通風大樓用地亦有此呎數限制。
  • 按業主於2019年8月266.8萬元一手買入價計,持貨3年,現沽貨帳面蝕約22.8萬元或8.5%。
  • 另一原因,雖然比較殘忍,但也算是較人性化,就是銀行對於想買納米樓的人士可能會有一種「買不起都要格硬買」的負面觀感。

基於納米新盤供應將減,買家轉投現存二手納米樓市場,未來可能亦買少見少,因更易被上車客追捧,令納米樓現貨價被炒高,連二手納米樓上車成本亦升。 有提供發展商二按的樓盤,發展商在推售前應已與各大銀行溝通,銀行願意承造一按並接受發展商二按,才會推出二按計劃。 納米樓價 但今年年中亦時有消息,指部份樓盤的發展商二按批核,比銀行更嚴格,導致不少客戶大失預算。 不過,2022年政府放寬按揭保險,九成按揭由原本只有800萬大增至1000萬,增加置業人士的借貸力,納米樓的供應才有所調整。 今日各區都有新盤推出發售,恒基地產發展的上環CAINE HILL,今日首輪發售50伙。

納米樓價: 物業市場統計資料

根據2021年Now新聞報道,有投資者2018年11月以825.6萬購入西灣河一納米樓,3年後叫價750放售,惟仍無人問津,最後以660萬成交,共蝕過百萬。 目前疫情尚未完全平息,而且全球股市動盪,難免影響買家買樓意欲,以投資為目的購買納米樓的話要審慎入市。 置業人士如要申請按揭保險,需要支付按保費用,如果選擇一次付清,按保費用由1.15%至5.04%不等,視乎按揭成數及最長還款年期而定。 根據按揭保險公司的規定,申請高成數按揭必須要以「自住」為目的,自住的人最少為一位抵押人、借款人或擔保人,直至完全清還按揭保險。 【高成數上會】1,000萬以上樓如何申請高於五成按揭?

  • 發展局近期公布政府標售的住宅地皮,賣地條款內會加入單位面積下限的條款,限制單位最低面積至280平方呎 (26平方米),以控制私樓市場的納米樓供應量。
  • 可是,放寬樓按後,區內成交已集中於330至550餘呎的2房單位,如迎海及新港城,造價介乎600萬至900萬元,而物色納米盤的買家佔比亦隨之而減少兩成。
  • 對於未有大筆資金置業,卻又想脫離租客身分,或過二人世界的市民來說,「納米樓」就不失為一個好選擇。

本材料由Sing Tao Newspapers San Francisco Ltd.代表星島新聞集團有限公司發佈,更多相關信息可從華盛頓特區司法部獲得。 2樓設有約1,047平方呎住客會所,提供健身室等設施;另有約2,118平方呎園景區及遊樂場。 交通方面,距離港鐵沙中線馬頭圍站B出口約2分鐘步程,附近土瓜灣道及馬頭圍道亦有多條巴士及小巴路線。

納米樓價: 納米樓價崩+長沙灣業主蝕104萬離場|網民心思思:跌市上車還是做定期好?

若業主收樓時,樓市正陷入下跌周期,物業或隨時淪為「負資產」。 3年前開賣時被熱議的大埔嵐山,不足200呎單位新近以330萬元售出,呎價創新高逾1.8萬元,足以媲美太古城。 新建成的一手納米樓過去5年不斷急升,學者提醒,一旦樓市逆轉,納米樓將首當其衝,籲買家審慎入市。

更重要問題是,香港樓價持續向上,一、兩房單位隨時過千萬,高成數按保門檻都過,財力不足買家又要轉投納米樓市場。 睇番差估署數字,5月份431呎以下單位樓價升幅,較其他類型單位更大。 如果樓價再升唔停,納米樓不單唔會爆煲,反而更吃香。

納米樓價: 【簡約公屋】港、九、新界位置! 申請資格及租金懶人包 (附影片)

悅雅樓高22層,每層設3至6個單位,合共提供104個單位。 單位面積由171至338平方呎,間隔分為開放式、1房及2房,全部以開放式廚房設計及配置智能家居系統。 中低層景觀以望周邊樓景為主,部分高層向東北單位可眺望山景。 翰畋樓高28層,每層設4個單位,合共提供92個單位。

如賣方同意代理成為獨家代理,並在放盤紙簽字,意思物業單位在列明的有效期內必須透過該一間地產代理出售或出租。 換言之,即使物業在有效期內並非經由代理出售,賣方仍可能須向代理支付佣金,因此、當賣方與代理建立獨家代理關係時應謹慎考慮。 值得留意的是,就算賣家直接與買家交易不經任何地產代理,都需要繳付佣金的。 除非有個別情況,現時大部分業主都不會讓一間地產代理成為獨家代理。 如欲了解更多關於放盤紙,可以參考地產代理監管局提供的表格3或表格5模板,或歡迎WhatsApp聯絡我們的按揭專員查詢。 不過,2019年政府放寬按揭保險,九成按揭由原本只有400萬大增至800萬,增加置業人士的借貸力,納米樓的供應才有所調整。

納米樓價: 獨家A.I.按揭評估

當年納米樓項目的平均呎價雖索價 $20,000 至 $25,000,相比當時的市價算高水平,但單位總售價大約落在 400 至 500 萬不等,比市面上的大單位為低。 以售價 400 萬元、單位實用面積 200 呎的納米樓,其首期都在不少準業主的承擔範圍內。 地產發展商也預計納米樓未來升值前景可觀,於是近十年於港九新界各地區致力發展納米樓項目,例如上水尚宜、長沙灣 AVA 納米樓價 228、旺角千望、大埔嵐山、上環 CAINE HILL 等。 免責聲明:本網頁刊載的所有投資技巧及分析,僅供參考用途。

納米樓價: 屯門納米樓: 政府賣地加新條款 單位至少280呎

納米樓熱潮是否過去,仍是未知之數,但呎價高卻無用置疑,相比起來,二手屋苑「性價比」更勝一籌,即上千居物色各區放盤。 很多新手買樓,都不知從何入手,走入地產舖看到某某單位,開價多少多少,究竟這價錢是高是低? 由納米樓開始出現,坊間已有不少聲音要求規管,但一路政府都沒有推出任何措施。 雖然市場對小型單位有一定的需求,但為確保市民有足夠的基本生活空間,政府應該制訂人均居住面積指標。 在本地研究發現,多個發展商於過去十年間,至少推出8550個面積低於260方呎的納米單位,當中約2000個面積更不足200方呎。 主因都是樓價飛升,市民無力負擔,發展商變相起呎價高但入場金額細的納米樓。

納米樓價: 以下鐵路沿線盤(6)深水埗站:海柏匯:最細户僅183呎

不過預計未來新盤繼續有細單位,比例都會相應調低,亦未必再湧現百多呎的納米級空間了。 以恆地紅磡必嘉坊為例,開放式222方呎單位折實入場費約458萬元,這個價碼已可入手沙田第一城303呎兩房中層單位。 曦岸,171至200呎開放式單位入場費達464萬元。 參考深井浪翠園近期成交,稍為加多少許資本,490萬元便可入手一期高層454方呎兩房單位。 納米樓價 今年樓價大調整,波及各類樓盤,不過公認重災區是曾風光一時的納米樓,連彭博都有分析文章指本港納米樓最傷。 納米樓被買家冷落,亦衍生樓市新常態,就是細價樓不再等於細單位。

雖然大部分大銀行都會對納米樓的按揭申請來者不拒,但有部分細行在經過評估之後,都會對於納米樓按揭申請抱有較審慎態度,未必會逢申請必批。 納米樓本身並沒有一個官方定義,畢竟住屋環境太細說出來都不馨香。 但是,納米樓在坊間廣泛的定義是大約100 – 納米樓價 300呎左右的單位,入屋時能夠「一眼睇哂」,廳房廚一體,未必有睡房,就算有也可能是上格床。 納米樓的空間看似是適合一人居住,例如是一些單身貴族專業人士,為了住得近公司方便上班而設,但實際上這些納米樓也吸引二人情侶戶,在結婚前或新婚未有小孩前可以享受一下二人世界。

免責聲明:本網頁一切言論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如因相關言論招致損失,概與本公司無涉。 愛得威建設集團宣布,於近日查悉,該公司供應商深圳市縱恒材料已向廣東省深圳市中級人民法院遞交申請該公司破產重整。 深圳縱恒主要從事裝飾建材材料、建材的開發與銷售,是該公司材料供應商之一。

納米樓價: 【400呎以下】全港10大注目 上車盤 /納米盤(2019-2020新樓盤)

納米樓近年成了本地住屋大趨勢,單位愈起愈細,連最新落成的公營房屋,也出現實用面積不超過 200 呎的「龍床盤」。 納米樓是否真確是有效紓解年輕人置業需求的「necessary evil」? 回顧這去的交投,香港人買納米樓,是自住、抑或是投資?

納米樓價: 納米樓首期低圓港人置業夢

由於面積較大的單位樓價通常也越高,對於缺乏充裕首期或入息的人士難以負擔,因此面積較細、樓價400萬以下的單位便應運而生,令到資金不足的人士也能用2、30萬首期便可以上車。 在政府2019年宣佈放寬按揭保險措施前,按揭保險只適用於600萬以下的單位,樓價400萬以下最高按揭成數九成,400至450萬按揭成數最高八至九成(貸款上限360萬),450萬至600萬最高八成。 由於面積較大的單位樓價通常也愈高,對於缺乏充裕首期或入息的人士難以上車,因此樓價400萬以下、面積較細的單位的新盤便應運而生,資金或月入不足人士也能用按揭保險置業,2、30萬便可以上車。

納米樓價: 什麼是「納米樓」?

香港納米樓泛指實用面積約二百呎或更小的單位,大廈多以單幢式樓宇設計,提供的居住單位亦為數不多。 香港住宅單位常用分割式家居設計,但由於納米樓單位空間狹窄,為了互補空間的不足,大多數的納米樓都採用全開放式家居設計,意思即是除了廁所以外,其餘四個空間都整合在一起,住戶日常起居飲食都在同一個空間進行。 面積131方呎開放式戶入場費285萬元,呎價更高達21,756元,貴過鰂魚涌藍籌屋苑太古城。 市場人士認為,樓價下跌,納米單位已沒有市場,預期未來供應會減少。 限呎後即使新落成單位的面積變大,但在土地供應不變的情況下,單位價格本身亦會跟隨呎價變動,變相只令市民置業門檻提高,反而入場費較低的「納米盤」在市場上亦將變得稀缺。

納米樓價: 過去十年 面積最小納米樓只有121平方呎

中國證監會在官網上的文件及答記者問指出,已在境外發行上市的企業,將視為存量企業,不要求立即備案,後續如涉及再融資等事項,按要求備案。 對於已獲境外監管機構或境外證券交易所同意,但未完成間接境外發行上市的境內企業,給予6個月過渡期。 管理試行辦法又指出,在現有制度規則明確涉及安全審查、行業監管前置程序的情況,企業才需要在申請備案時提交相應監管文件。 講到紅磡最細納米樓,坐落紅磡必嘉圍的御悅可謂近年全區之冠,物業樓齡6年,最細的開放式單位僅185方呎,現時入場費由330萬元起,平絕全區。 納米樓最大亮點是入場費吸睛,但實用呎價分分鐘貴過港島區指標屋苑,以上述單位計,實用呎價達17,838元。 事實上,開放式納米樓非人人Buy,如想住得鬆動少少,可放眼坐落蕪湖街的金達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