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頭圍道是紅磡區的交通樞紐,車輛多由九龍城前往尖沙咀及紅磡。 昔日啟德機場還在使用時是車輛前往機場的主要道路,使馬頭圍道十分擠迫。. 九龍(Kowloon),與香港島及新界同為香港三大地域之一。 紅磡市政大廈體育館地鐵出口 九龍位於香港境內的地理中心,與南面的香港島隔維多利亞港相望。 紅磡市政大廈體育館地鐵出口 香港十八區中的五區屬於九龍,分別是油尖旺區、深水埗區、九龍城區、黃大仙區、觀塘區。
2002年5月18日啟用的新中層大堂與現時D出口相連,面積約為原有大堂的四倍。 新大堂設有6部出入閘機、5部自動售票機、售票及補票處和商店,更增設了兩部自動扶手電梯及兩台樓梯,方便乘客往來月台及中層大堂。 然而,兩綫列車班次並非完全吻合,乘客下車後往往會發現另一月台島的列車較先開出。 為方便乘客選擇合適的月台登車,港鐵加設全新乘客資訊顯示屏,指示車務安排與列車班次資料,讓乘客在車站大堂及月台清楚知道列車開出的時間及所停靠月台。 紅磡管制站位於紅磡站過境限制區內,運作時間為每日上午七時十五分至晚上九時,負責處理乘搭直通車往返內地旅客的出入境事宜,有關乘客須持有有效直通車車票及旅遊證件;非過境人士須持有由港鐵簽發的「紅磡站限制區通行證」方可進入。
紅磡市政大廈體育館地鐵出口: 月台
2019年2月1日,政府及港鐵出席立法會鐵路事宜小組委員會。 港鐵常務總監金澤培首度披露三個位置的施工紀錄「檢查及測量申請表格」(RISC Form)缺失紀錄的最新情況。 金澤培表示,紅磡站南、北面連接隧道以及列車停放處應備存檢查及測量申請表格 (RISC Form)分別為59、39以及474份,合共572份。 當中發現北面連接隧道的紀錄缺失高達73%,多於政府早前公布的40%紀錄缺失。 《蘋果日報》訪問資深建築業界人士指,鐵路月台結構必須有足夠承托力,港鐵沙中綫紅磡站月台混凝土層有約3米厚、面積逾5,000平方米,按一立方米混凝土重2.3噸計算,整個月台層自重就有34,500噸。 該業界人士指,一般承建商有做「ISO」認證,應採用一套嚴格標準施工,質疑承建商禮頓未有跟隨,自從沙中綫爆出鋼筋被剪短醜聞後,自己亦告誡親友日後避免前往該月台乘車。
香港(簡稱港,雅稱香江;Hong Kong,縮寫作 HK、HKG)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兩個特別行政區之一,位於南海北岸、珠江口東側,北接廣東省深圳市,西面與鄰近的澳門特別行政區相距63公里,其餘兩面與南海鄰接。 全境由香港島、九龍和新界組成,其中香港島北為最發達地區;地理環境上則由九龍半島等大陸土地、以及263個島嶼構成「島嶼」以超過500平方米面积為標準,根據地政總署測繪處:,人口約741萬人(2017年底)。 1842年,大清國與英國簽訂《南京條約》,永久割讓香港島;後再簽訂《北京條約》和《展拓香港界址專條》,分別割讓九龍和租借新界,這些由英國統治的地區構成現今香港的治理範圍。 1997年7月1日,香港移交中华人民共和國,並成立香港特別行政區,實行港人治港、高度自治,僅有國防、外交事务由中央政府直接管轄。 香港開埠前,未計九龍和新界,香港島已經是一個有數千人口的小島。 英國人看中維多利亞港是一個水深港闊、四季不結冰,而且不在地震帶的天然良港。
紅磡市政大廈體育館地鐵出口: 車站色系
原本港鐵承諾將被剪短鋼筋照片資料傳送予傳媒,但其後卻拒絕提供。 另外,港鐵未能在限期內向路政署提交報告,並提及最快於同月15日提交。 紅磡市政大廈體育館地鐵出口 而直通車方面,中方一直以九龍站稱呼紅磡站,直至2019年4月才改名為香港紅磡站,與廣深港高速鐵路香港段的終點站香港西九龍站(西九龍站)一致。 1988年,日本富士電視台為紀念成立30週年,東方快車開出一列由NIOE編組的特別列車,於1988年9月7日在法國巴黎里昂車站啟程,途經西德、東德、波蘭、蘇聯、中國內地及香港,最後以船運往日本繼續行程,全程15,494公里。 東方快車於同年9月26日下午2時45分駛進九龍(紅磡)車站,同月末將火車裝箱並船運往日本山口縣下松港,完成餘下日本部分的最後一段旅程。 另外,港鐵亦在2016年興建沙中綫期間在車站C出口大堂外設置多間站外商店,其中包括便利店、麵包餅店、點心蒸飯店等。
- 紅磡站旁設有兩條行人天橋連接車站大堂及香港海底隧道紅磡收費廣場的巴士站,方便乘客轉乘過海隧道巴士往返香港島或香港各區。
- 死者家屬亦表示曾在同年8月中向港鐵發出律師信,但相隔一個月仍未獲回覆。
- 自九龍南綫通車起,東鐵綫列車停靠兩側的1號及4號月台;而西鐵綫列車停靠中間的2號及3號月台,讓東鐵綫及西鐵綫的乘客能作跨月台轉車。
- 而於2012年動工的沙田至中環綫工程将构建香港铁路的「東西走廊」(現屯馬綫)與「南北走廊」(現東鐵綫過海段),而紅磡站則成為两条走廊的轉車站。
紅磡站至沙田站之間嘅路段自1981年4月27號起雙軌行車;並於1982年5月6號開始引入電氣化火車服務。 到咗1983年,紅磡至羅湖之間全線雙軌行車同埋提供電氣化火車服務。 工程主要包括全線鋪設雙軌同埋列車電氣化,兩項工程嘅起點都喺紅磡。 呢三個島式月台上面設有洗手間,係而家港鐵網絡中少數喺月台上設有洗手間嘅車站(另外嘅係欣澳站及迪士尼站)。 自從屯馬綫新月台開通之後,東鐵綫同屯馬綫嘅乘客要經大堂行大概三分鐘先可以轉車,等到東鐵綫過海段通車後因會搬到屯馬綫月台下層而會方便返少少,但都冇得再做跨月台轉車站。 另外,由於東鐵線有十二卡列車,而西鐵線只有七卡的關係,東鐵線頭尾兩卡的乘客在轉西鐵線時,必須走更遠的位置轉線。
紅磡市政大廈體育館地鐵出口: 紅磡站旁設有兩條行人天橋連接車站大堂及香港海底隧道紅磡收費廣場的巴士站,方便乘客轉乘過海隧道巴士往返香港島或香港各區。此外,收費廣場旁的梳士巴利道亦有3條巴士路線往返尖沙咀或元朗。
除了吸引不少旅遊巴停泊外,此處亦是數條來往新界的居民巴士路線之起訖點。 巴士是香港主要公共交通工具之一,也是香港每日載客量最多的公共交通系統,每日載客接近650萬人次。 紅磡市政大廈體育館地鐵出口 2021年6月20號西鐵綫搬咗去呢個新月台,係西鐵綫最後一個有月台幕門嘅車站,2021年6月27號屯馬綫全綫通車後新月台就改咗畀佢用。 東方快車於同年9月26號下晝2點45分駛入九龍車站,同月尾將火車裝箱由船運往日本山口縣下松港,完成剩低日本部份嘅最後一段路程。 東方快車於同年9月26日下午2時45分駛進九龍車站,同月尾把火車裝箱由船運往日本山口縣下松港,完成餘下日本部份的程最後一段路程。
除國防和外交由中國中央政府管理,香港實行高度自治,香港享有行政管理權、立法權、獨立的司法權、終審權以及參與國際事務的權利。 然而,近年香港人對特區政府及中國政府的信任度每況愈下,其高壓權威亦令「港人治港、高度自治」及「一國兩制」遭到部份人士質疑。 香港同時為全球其中一個最安全、經濟最發達、生活水平最高、競爭力最高、最適宜居住Gulliver. 頭圍道(Ma Tau Wai Road),昔日命名為碼頭圍道,是香港九龍的一條道路,橫跨馬頭圍、土瓜灣及紅磡3地,北至馬頭涌道,南至蕪湖街。 在1965年10月17日前馬頭圍道及土瓜灣道的交匯處為八字型的大型迴旋處,為改善該處的交通情況把馬頭圍道在東九龍走廊分拆,馬頭圍道北部的車輛須要轉入漆咸道北,土瓜灣道的車輛須要轉入馬頭圍道南部。 現馬頭圍道中間可以看到有行人路將兩段分隔,在該段行人路中有巴士站。
紅磡市政大廈體育館地鐵出口: 香港體育館
2022年5月15日凌晨,東鐵綫最後一班南行列車於上午1時16分抵達舊4號月台後,原有1、4號月台亦完成47年的歷史任務,退出載客服務,頭班車起改為使用位於屯馬綫下一層的新月台,接載乘客往返香港島、九龍中部及新界東北,令兩綫乘客只需上下一層轉乘。 大角咀體育館位於九龍大角咀褔全街63號大角咀市政大廈5至7樓(毗鄰港灣豪庭),佔地5 366平方米,於2006年1月4日啟用。 官涌體育館位於九龍佐敦寶靈街17號官涌市政大廈5至7樓,佔地5 530平方米,於1991年1月2日啟用。 九龍公園體育館位於九龍尖沙咀柯士甸道22號 (坐落九龍公園大樓西翼,毗鄰尖沙咀栢麗購物大道),佔地3 600平方米,於1989年9月12日啟用。
2022年7月20日,一名66歲老翁在使用紅磡站非付費區的傷殘洗手間期間昏迷,直到約6小時後才被一名正準備清潔該洗手間的清潔女工發現,隨後該名老翁被送往伊利沙伯醫院急症室搶救,唯最後宣告不治。 2018年6月15日,港鐵舉行閉門傳媒簡報會,向傳煤發佈46頁事件調查報告,指紥鐵分判商泛迅建築稱已按承建商禮頓要求剪短鋼筋。 報告亦披露涉事的B、C區月台只用不足10日時間完成紮鐵工序,其中一個倉只用5日完成,低於港鐵所指一般所需時間。
紅磡市政大廈體育館地鐵出口: 紅磡市政大廈
呢個站雖然以紅磡為名,實際上係座落於紅磡灣西岸,所以同傳統上嘅紅磡相差大約1公里。 StorHub紅磡店鄰近黃埔地鐵站,交通方便,客人可乘搭公共交通工具,如巴士或小巴到達儲存倉。 為該區的住宅,如黃埔新邨、悅目、紅磡花園及家維邨等提供方便的自助儲存選擇及優質服務。 另一邊廂,港鐵落實在現有C出口大堂及北面巴士總站平台下增建地面及地底兩層全新島式月台,分別供屯馬綫及東鐵綫使用,但兩綫乘客不能跨月台轉車。
另外,紅磡站旁並設有兩條行人天橋連接車站大堂及紅磡海底隧道收費廣場的巴士站,方便乘客轉乘過海隧道巴士往返香港島或九龍各區。 九龍城體育館位於九龍城衙前圍道100號九龍城市政大廈3樓(毗鄰賈炳達道公園),於1988年4月啟用。 體育館提供多元化的康樂設施,歡迎個人及團體於開放時間內租用。 綜合港鐵系統由香港鐵路有限公司(簡稱港鐵公司)營運,於2007年12月2日由地鐵及九廣鐵路系統合併而成。 紅磡市政大廈體育館地鐵出口 其中第一條路綫東鐵綫始建於1906年,於1910年通車,是連接香港及廣東省主要的鐵路運輸;而以地下隧道為主的第二條路綫觀塘綫則於1979年通車,成為香港鐵路發展歷史的里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