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OCA,据报告5年总生存率为85%,但在诊断时有远处转移的患者中仅为24%,而在诊断时为M0疾病的患者中为91%。 尽管在调整患者年龄、性别和肿瘤分期等变量后,尚不清楚OCA是否比滤泡性甲状腺癌更具侵袭性,由于与滤泡性甲状腺癌相比,放射性碘与OCA的疗效下降,因此一旦出现疾病复发,OCA的治疗目前更加困难。 4.1 DTC术后死亡危险分层及复发危险分层 2009年美国甲状腺学会(ATA)指南首次提出复发风险分层的概念,并于2015年版ATA指南进行了更新。 利用这一分层系统指导是否对DTC病人进行131I治疗。 多见于年轻女性病人,双侧或单侧甲状腺腺叶弥漫性增大受累,具有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的血清学特点。 形态学特点常见显著硬化,大量砂砾体,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背景,肿瘤细胞巢常呈实性,伴广泛鳞状化生,容易侵犯甲状腺内淋巴管及甲状腺外组织。
一般認為甲狀腺癌與先天基因及後天環境因子的交互作用有關,然而確切的病因尚未確定。 風險因子包含幼年期輻射暴露、甲状腺肿,以及家族病史。 体检:P110次/分,BP165 68mmHg;消瘦,皮肤潮湿,甲状腺可触及,未闻及血管杂音;颈静脉无怒张,心界不大,心率134次/分,律绝对不整,心音强弱不等,肺、腹(-),下肢不肿。 所以数据均使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纳入的28例患者中,79%的患者接受过碘-131治疗,57%的患者接受过靶向治疗、免疫治疗或化疗等系统治疗。
甲状腺分化癌: 风险因素
披着羊皮的狼终究是狼,温和善良如天使的甲状腺癌终究位列魔鬼,尤其甲状腺癌的第四种亚型——未分化癌,把甲状腺癌「魔鬼」的一面展现得淋漓尽致。 TSH是垂体分泌的刺激甲状腺分泌甲状腺素的激素。 当身体内的甲状腺素水平降低时,垂体的促甲状腺素分泌会增加,用以刺激甲状腺合成并分泌较多的甲状腺素。 呼吸不畅:有时甲状腺癌会侵犯到气管,引起呼吸不畅,睡觉时会打鼾。
- FTC 通常有微滤泡结构,由于滤泡细胞浸润至包膜或血管而诊断为癌,浸润至血管者预后比浸润包膜者更差。
- 在WHO新分类中不再推荐旧术语CASTLE和淋巴上皮瘤样癌。
- 10%~15%的病例发生远处转移,最常见转移至肺。
- PDTC可以同时伴有不同比例的分化型癌成分,但有研究结果显示即使出现10%的PDTC成分也伴随着侵袭性行为和对预后的不良影响。
- 生理状态(左)和肿瘤状态(右)下促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和AKT通路示意图。
- 甲状腺癌在中医学中属“瘿瘤”范畴,现代研究结合古代医家对本病的认识,都认为情志因素是本病发病的主要原因,此外还与虚、痰、瘀、热、毒、饮食关系密切,临床常见虚实兼杂,多因素相杂共同致病。
- 甲狀腺癌最常發生於35至65歲之間,其中女性患者較男性為多。
赫氏细胞癌:这种甲状腺癌大约占所有甲状腺癌病例的3%。 此甲状腺癌较难利用放射性碘定位,所以和其他两种分化型甲状腺癌比起来有较差的预后。 (6)目前不推荐在DTC随访中常规使用18F-FDG PET,但在下述情况下可考虑使用:①血清Tg水平增高(>10 μg/L)而Dx-WBS阴性时,协助寻找和定位病灶。 (4)DTC病人在手术和131I甲状腺清除治疗后,可根据复发危险度,在随访中选择性应用Dx-WBS。
甲状腺分化癌: 未分化癌,甲状腺滤泡状腺癌,转移癌,甲状腺乳头状腺癌,髓样癌;恶性度最高的为……
对血清Tg的长期随访从131I甲状腺清除治疗后6个月起开始,此时检测基础Tg或sTg。 复发危险度中、高危者可在甲状腺清除治疗后3年内复查sTg。 (2)对于远处转移高危分化型甲状腺癌病人,外科手术+术后131I 治疗+术后TSH抑制治疗是主要的综合治疗模式。 (2)对于伴有可疑或已证实的镜下残存病灶或高侵袭性组织学亚型(高细胞型、柱状细胞型等)但无远处转移的中、高危病人,推荐131I辅助治疗剂量为150 mCi。 常见于颈部淋巴结清扫后,表现为引流量持续较多,每日可达500~1000 mL,甚至更多,多呈乳白色不透明液,也称为乳糜漏。
ITC是一种相对惰性的肿瘤,无病生存期中位值为144个月(且未达到总生存期中位值),如对132例病例的汇总分析所报告。 虽然滤泡细胞源性甲状腺癌的诊断检查不需要辅助分子检测,但下一代测序技术作为补充金标准细胞学和组织学检查的可靠分析,正在逐渐普及。 例如,一些学术中心常规使用分子检测板进行术前和术后分析,其中术前细针穿刺活检检测可指导患者选择正确的手术方法,而术后检测则侧重于风险分层和在出现治疗抵抗型疾病进展时识别潜在可操作的遗传事件。 事实上,滤泡细胞源性甲状腺癌的临床可靶向基因往往存在突变或融合,因此激发临床医生了解和更新这些机制的原因。 【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的临床诊断以及手术方式。
甲状腺分化癌: 相关主题
对于手术不能全切除或者复发的病人,可考虑外放射治疗。 通常认为外放疗有助于这些病人的局部控制,见图3。 甲状腺癌对放射治疗敏感性差,单纯放射治疗对甲状腺癌的治疗并无好处,外照射放疗(external beam radiation therapy,EBRT)仅在很小一部分病人中使用。 放射治疗原则上应配合手术使用,主要为术后放射治疗。 (4)对低危人群中淋巴结受累≤ 5枚(无淋巴结包膜外侵犯、病灶<0.2 cm)者,不建议行131I治疗。 为便于通过监测血清Tg水平及131I全身显像后续随访的角度来看,可行131I甲状腺清除治疗。
嗜酸细胞癌中BRAF突变、RET融合和RAS突变发生率较低。 可分为Hürthle细胞腺瘤(嗜酸细胞腺瘤)和Hürthle细胞癌(嗜酸细胞癌)。 不同细胞学诊断分级的病人其恶性风险不同,临床处理措施也不同(表3)。 细胞标本的制片技术包括常规涂片、液基制片和细胞块切片。
甲状腺分化癌: 分化型甲状腺癌
认识到约50%的高级别非间变性(non-anaplastic)甲状腺癌不会吸收放射性碘,证实了这种方法的合理性,并且可能需要新的治疗方式,特别是集中于肿瘤的特定分子特征的全身治疗来治疗这些患者。 在临床和放射影像学检查下,甲状腺叶切除术是NIFTP和HTT的治疗选择。 完全手术后应避免放射性碘治疗,因为这些肿瘤几乎总是遵循良性病程。
建议侧颈淋巴结清扫的范围包括Ⅱ、Ⅲ、Ⅳ、ⅤB区,最小范围是 ⅡA、Ⅲ、Ⅳ区。 有研究结果表明,原发肿瘤最大径<1.5 cm的DTC出现远处转移可能性较小,而较大肿瘤(>1.5 cm)30年内复发率约33%。 最大径<1.5 cm的DTC 30年病死率为0.4%,而较大肿瘤(>1.5 cm)为7%。 FTC淋巴结转移较PTC少见而易发生远处转移。
甲状腺分化癌: 检测和诊断
临床上,它们发生于通常超过50岁的成人,并发展为快速生长的肿块,女性略占优势。 手术上,肿瘤通常较大(4 cm或更大),并延伸至甲状腺以外,伴有大体血管浸润、甲状腺周围软组织和骨骼肌浸润以及神经束附着或浸润。 晚期甲状腺髓样癌(MTC)和放射性碘难治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治疗选择有限,面临着巨大困境。
(7)DTC的长期随访还应纳入以下内容:①131I治疗的长期安全性。 但应避免过度筛查和检查;②TSH抑制治疗的效果。 包括TSH抑制治疗是否达标、治疗的副反应等;③DTC病人的伴发疾病。 由于某些伴发疾病(如心脏疾病、其他恶性肿瘤等)的临床紧要性可能高于DTC本身,所以长期随访中也要对上述伴发疾病的病情进行动态观察。
甲状腺分化癌: 患者数(がん統計)
图4:筛状桑葚型甲状腺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所有病例TTF-1(A)、ER(B)均阳性表达于肿瘤细胞,桑葚体不表达。 C:TG在肿瘤细胞和桑葚体中均呈阴性表达,图片右上角可见包膜外正常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TG阳性表达。 甲状腺分化癌 D:β-catenin阳性表达于肿瘤细胞浆和细胞核,图左上方可见包膜外甲状腺正常滤泡上皮细胞β-catenin阳性表达于细胞膜。 ◆甲状腺未分化癌为分化程度最差的肿瘤类型;甲状腺鳞状细胞癌免疫表型与未分化癌相似,归类为未分化癌的亚型。
其中,高细胞型、鞋钉型、柱状细胞型和实性型为侵袭性亚型。 可能由病毒感染引起,病期数周或数个月,发病前常有呼吸道感染的病史,可伴有轻度发热,局部有疼痛,以吞咽时明显,可放射到耳部,甲状腺弥漫性增大,也可出现不对称的结节样肿物,肿物有压痛。 ⑤淋巴结术中冰冻病理学检查阴性,而术后石蜡深切出现转移癌的情况并不少见,需在术前或冰冻病理学检查前作为知情同意告知病人及家属,并签字。 FNAB可分为加负压和无负压两种,临床工作中可酌情选择或联合使用。 甲状腺分化癌 为提高FNAB的准确性,可采取下列方法:在同一结节的多个部位重复穿刺取材;在超声提示可疑征象的部分取材;在囊实性结节的实性部位取材,同时可进行囊液细胞学检查。 MTC病人建议在治疗前同时检测血清降钙素和CEA,并在治疗后定期监测血清水平变化,如果超过正常范围并持续增高,特别是当降钙素 ≥150 ng/L时,应高度怀疑病情有进展或复发。
甲状腺分化癌: 甲状腺癌
美国癌症中心有数据以转移程度来计算不同分期的甲状腺癌的5年生存率。 就总体而言,甲状腺乳头状癌总体5年生存率超过98%。 其中,没有转移的甲状腺癌5年生存率达到100%;发生局部转移的5年生存率是98%;发生远处转移的5年生存率也有78%。 2015年重疾保险理赔大数据公布显示:理赔的前三名重大疾病,占比达80~90%,单恶性肿瘤一项,竟高达70%以上,其次是心血管疾病和脑中风。 其中,在高发癌症的赔付中,甲状腺癌高居榜首,打破了男性高发癌症是肺癌、女性高发癌症是乳腺癌的认知。 虽然单方面的血检无法确诊甲状腺结节是否属于恶性,它们仍然能够提供有关甲状腺功能的指标并同时指导选择哪种影像学进行进一步诊断。
- 主要的组织学形态有岛状、梁状和实性,核分裂像易见,大片坏死可导致残留肿瘤细胞呈血管外皮瘤样聚集在血管周围。
- 在组织学上,ITC具有原位胸腺癌的特征,在由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的促结缔组织增生基质中有分叶状生长的鳞状(角质化或基底样)上皮细胞(图24)。
- 统计数据显示,甲状腺癌的20年生存率达到80~90%。
- 如果TgAb升高,则无法通过 Tg判断DTC有无复发。
• 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甲状腺分化癌 thyroid 甲状腺分化癌 carcinomas/PTC)具有多种形态亚型,代表BRAF样恶性肿瘤,而侵袭性囊状滤泡变异型PTC和滤泡性甲状腺癌代表RAS样恶性肿瘤。 新分类要求对与超过1.0 cm的乳头状微小癌相似的乳头状微小癌进行详细的分型,并建议不要将其指定为PTC亚型。 筛状-桑椹胚甲状腺癌(Cribriform-morular thyroidcarcinoma)不再归类为PTC亚型。
甲状腺分化癌: 甲状腺癌真正能活几年?这是见过最科学、合理的解释!
甲状腺癌尤其是DTC预后良好,病死率较低,有较长的生存期。 一般需要多学科规范化的综合诊治过程,包括外科、病理科、影像诊断科、核医学科、放疗科、内分泌科、肿瘤内科等,针对不同的病人或者同一病人的不同治疗阶段应实施个体化精准治疗。 根据目前的临床研究结果,靶向治疗可能延长病人的无进展生存,但多数不能改善总体生存。 靶向治疗开始后,一旦疾病出现进展可能呈现加速进展状态。 尤其对于DTC,建议在外科治疗和131I治疗均无效、且疾病仍有显著进展的情况下考虑靶向治疗。
甲状腺分化癌: 甲状腺癌是“最善良的癌症”吗?医生总结了10个字!
浅表切口感染较易发现,深部切口感染常不易早期发现,可结合超声判断切口深部的积液。 极少数病人可因感染引起颈部大血管破裂出血,危及生命。 中央区淋巴结(Ⅵ区):cN1a期应清扫患侧中央区。 如果为一侧病变的话,中央区清扫范围建议包括患侧气管食管沟及气管前。 喉前区也是中央区清扫的一部分,但喉前淋巴结转移的病例不多见,可个体化处理。 对于cN0期的病人,如有高危因素(如T3~T4期病变、多灶癌、家族史、幼年电离辐射接触史等),可考虑行中央区清扫。
甲状腺分化癌: 甲状腺分化癌
④照射剂量:根据放疗方案(大分割方案和常规分割放疗方案)略有不同。 按常规剂量分割方式:分次剂量200 cGy,每日1次,每周5次,大野照射5000 cGy,然后缩野针对残留区加量至6000~7000 cGy,注意脊髓量勿超过耐受量。 瘤床(GTVtb):包括术前肿瘤侵犯的区域,以及转移淋巴结累及的范围,对于手术不规范者,应考虑将术床作为GTVtb进行勾画。 部分研究认为可以采用小野治疗,充分关注外科医师对术后高发区域,以及手术不易切除的区域进行外放射。 部分研究者认为应予以大野放疗,选择治疗颈部淋巴结引流区。 (4)对PDTC或ATC,如手术后有残留或广泛的淋巴结转移,应及时给予大范围的术后放射治疗,以尽可能地降低局部复发率,改善预后。
甲状腺分化癌: 分化型甲状腺癌手术方式及诊断临床分析
最常见的乳头状癌及滤泡状癌一般分化好,生长缓慢,恶性程度相对较低,而未分化癌和髓样癌则属于恶性程度比较高的类型。 甲状腺分化癌 由于要经历经期、孕期、哺乳期等特殊时期,身体的激素水平波动较大,女性甲状腺癌患者更为常见,发病年龄集中在30岁~45岁,其数量是男性患者的3倍。 根据国家癌症中心目前最新的统计数据显示,甲状腺癌已跃居女性最常见恶性肿瘤第四位,较之前的数据排名上升。 甲状腺癌之所以有“最善良的癌症”这个“雅号”,是因为常见的甲状腺癌的治疗难度并不高,而且预后非常好,即使出现淋巴结转移,经治疗之后的5年生存率也非常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