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癌切除9大著數2024!專家建議咁做…

今次邀請得外科專科周芷茵醫生與大家分享不同類型乳癌的特質,以及如何為病人制定最合適的治療方案,拆解常見乳癌治療謬誤。 乳癌是香港女性頭號癌症,如不幸患上乳癌而需切除乳房,如何協助患者重拾自信,香港乳癌基金會顧問醫生曾頤欣表示,患者在手術後可透過乳房重建手術,讓患者重拾自信。 對於坊間流傳治療期間,患者不可以進食雞的迷思,曾醫生表示,只要均衡飲食,食得清淡就可以。 乳癌切除 因應病情及癌腫瘤的大小,有部分癌細胞在治療後或未能完全清除,甚至轉移至乳房及其他身體部位,導致乳癌復發。

因為在局部切除手術後,如果病人改變主意,希望把乳房全部切除,日後仍能按需要再做額外的手術。 但相反若一開始已經把乳房全面切除,病人才改變主意,那就真的是無計可施了。 事實上,全乳和局部切除手術各有優缺點和風險,當中全乳切除的常見併發症包括:傷口感染、淋巴水腫、肩背痺痛、因神經受損導致部分活動能力減低等。 高雄市立小港醫院外科主任莊捷翰說,三陰性乳癌其實基本上跟一般乳癌完全是不同類型的癌症,成因不同、治療方法也不同,只是剛好發生癌症的部位都在乳房,但絕不能當成同一種癌症來治。 乳癌切除 荷爾蒙陽性型:約佔60%,荷爾蒙受體ER(動情激素受體)或是PR(黃體素受體)呈現陽性,表示癌細胞會受到荷爾蒙刺激而增生,可以使用荷爾蒙療法治療;可以再細分為管腔細胞A、B型。

乳癌切除: 乳癌外科手術

第二期的五年相對存活率為94.6%,第三期為76.2%,而第四期患者的五年相對存活率仍達到30%。 先進的乳癌手術目的希望能盡量恢復乳房組織的功能及外觀。 通過乳房保留手術及乳房重建手術保留乳房形狀,讓乳癌康復者在安全地切除腫瘤之餘,保留美好體態,能讓她們在日常及社交生活中更有自信。 由 Bowtie (保泰人壽,香港首間虛擬保險公司)和 JP Partners Medical(莊柏醫療,綜合醫療保健服務營運商)共同創立,利用革新的科技提供預防性、個人化的健康服務,以推動更好的醫療體驗。 Bowtie & JP Health 健康中心深信預防勝於治療,我們將深入了解客戶的整體健康狀況,提供個人化服務。

  • 乳房攝影:使用低輻射劑量X光透視乳房,可偵測乳房內微小腫瘤、鈣化點或無症狀的零期乳癌,是目前經醫學實證有效的篩檢工具。
  • 今次邀請得外科專科周芷茵醫生與大家分享不同類型乳癌的特質,以及如何為病人制定最合適的治療方案,拆解常見乳癌治療謬誤。
  • 三陰性乳癌較易擴散及轉移至其他身體部位,大約佔整體女性乳癌中的10-15%,在遺傳性乳癌及年輕患者中會較常見。
  • 四十歲以上婦女若有新長出的乳房腫瘤,則建議以切除為宜。
  • 用以干擾癌細胞上的雌激素,令癌細胞失去雌激素的刺激,減慢生長,最後凋亡。

由於傳統電療儀器精準度有限,電療範圍較大,容易令附近的健康細胞亦一同被殺死,因而對身體產生副作用。 本中心配備的高速螺旋放射治療系統(TomoTherapy),能夠處理各類形狀不一、大小各異、不同部位的腫瘤,減少對正常細胞的影響,並能夠針對病人特殊需要提供互補治療方案,有效提升療效,同時減低治療副作用。 外科手術是常見的癌症治療方法之一,原理是透過手術將腫瘤從器官徹底切除,以減少及阻止癌細胞在體內器官擴散的風險。 手術後,傷口可能會出現疼痛、腫脹,並有可能留有疤痕,患者同時亦應留意傷口感染風險。 以上兩種手術方式,需同時輔以腋下淋巴結切除作進一步化驗。 現時於個別病人可進行前哨淋巴結活檢,如未有發現腫瘤細胞,則沒有必要進行腋下淋巴結清除術,減少術後手部永久性淋巴水腫之機會。

乳癌切除: 乳癌成因、症狀及治療方法

臨床研究結果顯示,與僅接受化療相比,接受戈沙妥組單抗治療的患者的中位無惡化進展生存期由1.7個月延長至4.8個月,而中位總體生存期則由6.9個月延長至11.8個月。 貝伐珠單抗(Bevacizumab):適合三陰性乳癌病人使用的標靶治療藥物,能夠抑制癌細胞生長及腫瘤血管增生,令乳癌腫瘤缺少營養不能生長而凋亡。 乳癌切除 現時亦有一種「抗血管新生治療」(Anti-angiogenesis)的標靶治療方案,方式是將癌細胞內的內皮細胞作為標靶,以藥物抑制內皮細胞的增生,令血管無法生成,從而達到抑制癌細胞生長的目的。

乳癌切除

一般來說,東方女性的乳房由於脂肪組織比較少,故X光乳房造影密度較高,減低了其檢測的靈敏度,超聲波掃描在早期乳癌檢測更為重要。 在2019年,女性患乳癌的新症共有4 761宗,佔本港女性癌症新症總數的27.4%。 乳癌切除 女性發病年齡中位數為58歲,按粗發病率計算,每十萬女性中即有約117宗新增乳癌個案。 對本港女性而言,乳癌是致命癌症的第三位,在2019年,乳癌導致852名女性死亡,佔女性癌症死亡總數13.7%。

乳癌切除: 乳房X光造影術

亦可能需要超聲波、X光或磁力共振掃瞄造影來定位乳房病變的部位去進行活檢。 建議乳癌風險屬中等的婦女(即只有一名直系女性親屬在 50 歲或以前確診患上乳癌,或有兩名直系女性親屬曾在 50 歲之後確診患上乳癌)每兩年接受一次乳房 X 光造影篩查,並應在事前向醫生了解乳癌篩查的潛在好處和風險。 過去十年,隨著科技發展及治療技術不斷提升,乳癌的治癒率也不斷提高,而及早發現及治療對治療成效和病人的生存率至爲重要。 第一期的五年相對存活率達99.3%,代表此等患者的存活率與一般人口幾乎沒有差別。

乳癌切除

林口長庚紀念醫院整形外科主治醫師黃嫆茹也認為,假使腫瘤比較大、胸部又沒這麼豐滿,有時局部切除後保留下來的乳房和對側健康的乳房可能有較大落差,加上後續放射線治療,多少會影響外形,這時保留乳房不一定比全乳切除好。 手術的目的是要將腫瘤切除乾淨,或是處理潰爛的傷口,以便於照顧;但惡性腫瘤極有可能局部復發,或遠處轉移,因此需根據腫瘤的特性、大小,及淋巴轉移的情況,來做輔助治療,以降低復發或轉移的機率。 一般來說,只要能免除患者的病痛,改善生活品質,手術的目的達成,手術就算是成功的。

乳癌切除: 乳癌一二期部份切除效果好 存活率較高

利用身體其他部位的肌肉、脂肪組織及皮膚,像是橫式腹直肌皮瓣、擴背肌皮瓣、大腿內側股薄肌橫行皮瓣等,將其做成乳房形狀進行重建。 我們的團隊由具有豐富醫學寫作經驗的記者、編輯組成,內容來自採訪諮詢資深癌症醫學和照護知識的專家與相關書籍,盡力提供正確可信的醫療健康知識。 但無意取代專業醫師診斷,無法為個別讀者對內容的應用負醫療或法律責任。 主要可以用來做局部重建的自體組織來自乳房外側的胸壁或是背部,整形外科醫師利用顯微手術的技術,把用在乳房的組織帶著血管,直接挪移到組織缺損處,而取組織的疤痕,回藏在乳房的外緣、下緣、或是背部。

乳癌切除

用藥後,病情雖曾受控,惟過一段時間後又轉差,出現耐藥性,即使轉用其他藥物也無改善。 曾醫生表示,該患者接受治療初期狀態良好,副作用亦受控制,惟離世前半年至3個月,病情明顯轉差,那時實際上可選擇的治療方法不多。 目前乳癌重建手術主要有兩種選擇方式,一種是義乳重建,另一種則是自體組織重建。 不論採用何種方式,只能讓術後的乳房接近原貌,不太可能和術前完全一樣。 針對無明顯淋巴結轉移的患者,會在手術前,於腫瘤周圍或乳暈周圍注射藍色染料,或是含有放射性同位素的蛋白球,注射後第一群有染料或同位素聚集的淋巴腺,就是前哨淋巴結。

乳癌切除: 乳癌分期及存活率

而患上HER2乳癌的病人,他們體內的癌細胞表面有大量HER2蛋白,導致癌細胞生長速度加快,屬於較具侵略性的乳癌之一。 管腔A型:荷爾蒙受體的強度高,代表腫瘤惡性程度低,擴散速度較慢,進行抗荷爾蒙治療的效果十分明顯。 乳房抽針檢查的目的,是抽取乳房的組織作化驗,一般可籠統分為「幼針」和「粗針」。

乳癌切除

如出現持續性的骨痛、氣促、肢體麻痺無力等不適,應立刻告訴醫生。 越長時間沒有復發的跡象,癌症被徹底根治的機會越高。 基因檢測應由具備遺傳輔導專業技術的癌症專科中心進行,並應在進行基因檢測之前提供遺傳輔導。 醫護專業人員應向病人詳述檢測結果的不確性和影響。 已確認帶有 BRCA1或 BRCA2致病性基因突變的人士如考慮接受預防手術/癌症化學預防治療,也應獲轉介至癌症專科診所,以徵詢醫生意見和接受輔導。 如果有局部嚴重廣泛性腫瘤、大面積鈣化點、或腫瘤已經侵犯乳頭乳暈,就可能得接受全乳切除,大約 3 成乳癌病人需要全切除。

乳癌切除: 乳癌病徵大同小異 但治療方案需度身訂造

病理科醫師會取下組織化驗這些癌細胞的特性,針對每個患者癌細胞的特性不同,術後就能視患者的個別狀況追加治療。 乳房主要是由脂肪組織、乳腺組織及結締組織所組成,乳房組織包含延伸到腋下的部位。 乳房惡性腫瘤(亦稱乳癌)是乳房細胞不正常的增生所致。 幸好陳太太發現得早,只是乳癌第一期,可以做乳房保留手術,再加上輔助治療,避免重蹈母親的覆轍。 我媽上周第一次檢查便確診二至三期,淋巴有4-7粒invasive。 可選全割或部分,但係話全切乾淨,部分切返發率有三,四成。

不過,如果病人在手術後仍需要接受其他治療,便需要在完成所有治療後,才能接受乳房重建手術。 2019年香港癌症數據統計中心數據顯示,新增乳癌患者個案超過4700宗,死亡個案更超過850宗。 與10年前相比,每年新增的乳癌個案增加了接近一半,而且每年的新增個案數目更呈上升趨勢,可見乳癌對女性的威脅越來越大。

乳癌切除: 乳癌治癒率 第一期達90%以上

現時可供選擇的局部性治療,包括全乳切除術或乳房保留手術、腋下前哨淋巴結切片檢查或切除術等。 女士在接受全乳切除後,可在術後立即進行乳房重建手術,亦可稍作考慮,在一段時間後才作乳房重建。 這裡要解釋一下前哨淋巴結的概念,是「淋巴結引流是循序漸進的」。 乳癌切除 因此在臨床檢查不懷疑淋巴結轉移的案例中,醫師可以先打染劑或用同位素的方式,找到患者淋巴引流的前一兩顆淋巴結,再把這幾顆淋巴結拿去化驗,看這些淋巴結有沒有癌症轉移的證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