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時,本診所實施中醫病歷、中藥處方、中藥庫存的電子化管理,推行中醫臨床規範化。 該診所在提供普通科服務的同時,亦以專科形式提供服務,主要專科內容包括:中醫內科、中醫老年病科、中醫痛症專科、中醫皮膚科、中醫腫瘤科、針灸、推拿、中醫骨傷科、中醫婦科及中醫兒科等,滿足求診者的各種需求。 香港大學專業進修學院中醫臨床中心及中藥房成立於1998年,是一所歷史悠久,並在社區中享負盛名的中醫診療中心,位於金鐘港鐵站上蓋,交通便利。 本中心弘揚「專病專治,大醫精誠」的中醫傳統及精神,配合社會對中醫服務的需求,為市民大眾提供一站式專業中醫診療服務。 當中包括全科診症、針灸專科、綜合治療及足底反射治療等,優秀的中醫藥團隊均獲香港中醫藥管理委員會認可,由多位具專業水平、資歷深厚,並擁有豐富臨床經驗的中醫專家、教授及中醫師組成。
2011年至2018年任香港大學中醫藥學院首席講師。 2018年6月開始,受聘於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任臨床部中醫臨床教授。 香港中文大學中醫專科診所暨臨床教硏中心 (以下簡稱本診所) 位於香港中文大學崇基學院信和樓一樓,前身為香港中文大學中醫學院 – 中醫教學診所, 是中醫學院的第一臨床教學基地。 診所於 2001 年成立,由多位教授、專業顧問、講師及資深醫師駐診,並帶領見習、 實習同學為校內外人士提供高質素的專業中醫服務。
港大中醫腫瘤科: 香港綜合腫瘤中心 – 一站式癌症治療中心
中心的設備以病人為本,全部躺椅均可靈活調校,讓病人選擇以安坐或平卧姿勢接受化療。 港大中醫腫瘤科 此外,所有治療區間均配備獨立液晶電視及收音機,並有Wi-Fi上網服務,讓病人以放鬆心情接受治療。 專業研究範圍為應用中醫藥防治惡性腫瘤術後復發轉移、以中醫藥對放/化療減毒增效等。 目前重點研究方向為三調三攻抗癌法,即調心、調胃、調體、攻癌、解毒、排毒。
- 患者的治療選擇增加,對治療的耐受性和依從性亦大大提高,存活期得以顯著延長。
- 同時易使人的袪濕排毒能力減弱、血液循環不暢而導致上述多種副作用。
- 不少人誤以為患癌等於絕症,病者甚至走不出「得番幾耐命?」的困局。
- 中醫館由多位具資深臨床經驗的中醫專家、教授、中醫師主理,推崇「專病專治,大醫精誠」的中醫傳統及理念,既有精湛的醫術,講求「至精至微之事」,也有真誠的醫道,「見彼苦惱,若己有之」,以感同身受的心行醫。
- 為慶祝20周年,浸大將舉辦「五一中醫日」,為已預約的市民提供義診,網上亦會有免費講座。
- 至2018年全港共有360張紓緩治療病床,有慈善組織亦成立了私營紓緩醫療中心應付日益增長的臨床需要。
靈實香港浸會大學中醫專科診所 (銅鑼灣診所)診所簡介香港浸會大學與基督教靈實協會合作開設中醫藥學院第八間直屬中醫藥診所「靈實香港浸會大學中醫專科診所」,已於2012年11月19日全面投入服務。 本診所位於香港銅鑼灣禮頓道119號公理堂大樓18樓全層,設有六間獨立診療室、二間設備齊全的治療室、一間中藥房及現代化煎藥室,可提供傳統草藥及中藥顆粒劑,為病人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務。 該診所參照西醫診所模式設計,病人接受面診後,可在獨立的治療室內接受中醫專業治療。
港大中醫腫瘤科: 中心收費如何計算?
根據世界衞生組織(世衞)的資訊,大約 10-20%感染了2019冠狀病毒病的人士可能會受「長新冠」的困擾。 常見症狀包括疲倦、氣促、認知功能障礙、頭痛、胸痛、關節疼等,可能會對日常生活帶來影響。 港大中醫腫瘤科 中醫認為,新冠病毒侵入人體,容易損傷人體正氣,降低人的抵抗力。
近十年,紓緩治療的世界趨勢是為病人提供更早的介入服務,令病人可以接受紓緩科和腫瘤科結合的服務。 現時已有大量研究證明,更早的紓緩治療服務能改善晚期病人及其家人的生活質素,並減少抑鬱和焦慮的風險,甚至延長病人的生存期。 本港紓緩治療服務從過去集中服務臨終病人,逐漸擴展至推行早期介入服務,讓晚期癌症病人能更早得到適切的紓緩治療,以減少身、心、社、靈各方面的痛苦。 此外,本港紓緩治療服務亦已逐步擴展至其他慢性疾病,例如腦退化和慢性器官衰竭情況;兒科腫瘤科也有其獨立的紓緩治療團隊。 抗癌之路對病人和照顧者而言都帶來情緒上、身體上和心理上的消耗。
港大中醫腫瘤科: 醫療券
有關計劃自2019年7月推行以來,已為222名癌症病人提供資助。 連同加碼資金,周凱旋基金會已累計捐出3500萬港元。 QS分析指,全球新冠病毒研究中,有11%由中國大學進行,僅次於美國的26%。
在港怡醫院,我們的腫瘤科醫生會為有需要的病人提供紓緩治療。 對於實體癌,通常需要到跨專科團隊治療,涉及手術、藥物治療及/或放射治療,而每種治療方法都由不同的專科醫生主理。 兒童癌症的疾病種類與成人癌症有所不同,由具有腫瘤專科資格的兒科醫生(兒童腫瘤科醫生)治理。 中西醫結合醫務中心提供的診療服務涵蓋中醫全科、針灸、骨傷;西醫則兼備物理治療師、臨床心理學家諮詢等服務。 安坐家中避免感染風險,為行動不便、覆診或新冠病人提供便利,節省來回和等候時間,足不出戶仍可接受臨床中心的中醫診療及送藥服務。
港大中醫腫瘤科: 香港大學專業進修學院中醫臨床中心及中藥房致力弘揚「專病專治,大醫精誠」的中醫傳統及精神,在疫境下為巿民大眾守護健康,做到未病先防。本中心將舉辦中醫義診日活動,由註冊中醫師提供專業的免費中醫諮詢服務,適時調理養生。
專業腫瘤科團隊透過先進、精密的醫療儀器,準確地診斷病情和判斷癌症階段,監測腫瘤狀況,又提供先進治療方案,並跟進治療反應。 雖然早期癌症通常需要施行手術治療,但對於部分癌症,前期藥物治療可以縮細腫瘤並提高手術成功率。 在港怡醫院,我們定期舉行跨專科醫療團隊會議,由不同專科醫生聚首討論具有挑戰性的病例,以確保病人能獲得最先進的評估和疾病管理計劃。 我們的跨專科醫療團隊由外科、內科腫瘤科、臨床腫瘤科、病理學和放射科的專科醫生所組成。
- 應用範圍涵蓋婦科癌病、頭頸癌、直腸癌、乳癌、肺癌等。
- 張杰能認為,化療或電療使人虛弱乏力,易傷及元氣與脾胃,中醫正可調理其副作用,例如嘔吐、胃口不佳及四肢無力,補西醫之不足。
- 每位個案護士均已接受腫瘤科護理培訓,並熟知病人狀況及需要,跟進診斷、治療及復康等階段,服務貼心細心。
- 為回應市民熱切的求診需要,本診所於 2016 年 9 月已完成全面翻新及擴建工程, 除增加了診室數目之外、並新增針灸、骨傷、推拿等專科治療區,同時亦擴充了藥房及開展了代煎中藥服務,使得整體服務更趨完善。
學院下設十九個教學學系/學院/單位,開辦七個學士學位課程和多項研究院課程,為學生提供頂尖的全面醫學訓練。 其中的內外全科醫學士課程是以人體系統為本的綜合醫學課程,着重讓學生盡早接觸臨床實務,並強調小組教學。 學院的教學醫院是威爾斯親王醫院,醫學院、護理學院和藥劑學院學生可在該院取得實習形式的臨床經驗。
港大中醫腫瘤科: 癌症病人如何智選營養補充品?
2008年政府將雷生春納入第一期《活化歷史建築伙伴計劃》,香港浸會大學最終成功獲選,將雷生春改建為中醫藥保健中心。 同年四月,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 港大中醫腫瘤科 雷生春堂正式投入服務。 就文物保育而言,浸大在活化雷生春過程中,盡量保留原有的建築特色,並作出適量改裝增建,以應付未來雷生春堂的營運需求及符合現時建築及消防條例的要求。 在活化過程中,浸大堅守的原則是把改動帶來的影響減至最低,而所有改動均可在需要時還原。 %或以上,通過所有考核及考試,並取得合格成績,可按香港大學體制,經香港大學專業進修學院頒授「中醫學深造證書(腫瘤學)」學銜。
+此優惠只適用於香港大學專業進修學院中醫臨床中心的診金收費及所發出的處方配藥收費,其餘收費項目一概不適用。 香港大學專業進修學院中醫臨床中心及中藥房現委托香港中醫藥服務中心進行中藥配藥、代煎、包裝及配送服務,讓求診人於診症後可選擇安坐家中或辦公室,由專人把已煎好的中藥送到手上,從而能夠快捷、安全、衛生地服用傳統煎煮中藥。 臨床腫瘤科醫生為病人提供專業醫療意見及合適的治療方案。 我們細心聆聽病人的需要,為每位病人度身訂造最個人化的治療,並提供舒適的治療環境,致力讓病人在癌症治療與康復的路上得到充足的支援,更能積極對抗病魔。
港大中醫腫瘤科: 中醫病系分類
本課程已成功登記成為「中醫藥發展基金」合資格培訓課程。 合資格報讀人士獲基金批准並成功修畢課程,最多可獲學費資助比例為60%。 此服務必須預約,求診人須確保其行動裝置已安裝最新版本之Whatsapp應用程式、鏡頭清晰及保持網絡暢通,以免影響診症效果。 都市人生活壓力大、作息不定時、煙酒過多、運動不足等,容易引起各方面健康問題。 臨床上常見男士健康問題有勃起功能障礙、射精功能障礙、性慾減低、前列腺問題、不育等。
從論文平均引用次數來看,5篇全球最具影響力的新冠病毒研究論文均在中國發表,當中武漢大學和華中科技大學有關疫情的研究論文,令兩校醫學專業排名上升。 武漢大學醫學專業由全球251至300排名分組,升至201至250名分組;至於華中科技大學的醫學專業亦躋身世界前300名。 北京協和醫學院則因突出科研貢獻,其醫學專業科新晉上榜。
港大中醫腫瘤科: 腫瘤調治
來港前為廣東省中醫院腫瘤內科主任醫師,廣東省中醫藥學會及中西醫結合學會腫瘤專業委員會委員,廣東省「千百十人才工程」培養對象。 從事中醫及中西醫結合腫瘤病臨床、科研和教學工作29年。 本港第一所紓緩治療中心於1982年成立,至今所有公立醫院的癌症中心都已設有紓緩服務團隊,內科和腫瘤科亦已設有紓緩專科醫生培訓。 至2018年全港共有360張紓緩治療病床,有慈善組織亦成立了私營紓緩醫療中心應付日益增長的臨床需要。 醫學院自成立以來,在教學、臨床診治及研究,以及促進健康科學上均有傑出成就。 學院現在是公共衞生服務重鎮,而且是不少突破性醫學發現和外科新技術的發源地。
不少人得悉自己或親友患上癌症,都會晴天霹靂,繼而驚惶失措。 港大中醫腫瘤科 其實,隨着醫療科技的進步,癌症的治療比昔日出現了長足的進步,治療的副作用亦有所改善。 患者的治療選擇增加,對治療的耐受性和依從性亦大大提高,存活期得以顯著延長。 除由學院裁定的特殊情況(例如課程因報名人數不足而取消)之外,一切已繳費用概不退還。
港大中醫腫瘤科: 收費
很多癌症病人接受治療時,會自行服用中成藥舒緩不適,因此中西醫結合對病人來說並非陌生的概念。 蘇醫生解釋,中西醫在治療癌症方面的概念不同,西醫是針對腫瘤像標靶藥、免疫療法;中醫則以調理身體,改善體質為目的。 常見例子是以針灸舒緩化療後嘔吐、失眠、手腳麻痹、反應減慢等症狀。 港大中醫腫瘤科 然而在現行制度下,公立醫院病人未能同時接受中西醫團隊診治。
港大中醫腫瘤科: 癌症中醫文章
本書精選40 篇中醫藥文章,包括小兒及内科調治、穴位痛症、改善皮膚、婦女保健、延緩衰老、健康管理及新冠肺炎應對等,以食療、穴位按壓及日常運動等養生保健,豐富防治疾病的知識,提升大眾的健康素質。 本診所亦已全面實行電腦化管理,從預約、登記、診症、交費、取藥均由電子系統監控務求令診所運作更具效率,病人求診更覺輕鬆。 雖然QS分析,中國內地大學學科排名錄有紀錄以來最佳成績,內地大學的醫科排名亦因新冠病毒研究而有所提升,惟中國內地是次沒有院校醫科成功晉身全球50名內,內地排名最高的北京大學全球排56位。 中醫認為「腱鞘囊腫」的患者,體質多屬氣血虛弱、肝腎不足或氣滯血瘀,再加上手腕局部外傷或慢性勞損導致筋膜受傷,筋脈凝滯,水液積聚於骨節筋膜之間形成囊腫。 我們的手腕、足踝關節處有許多的細小的肌腱,支配著手腕指、足踝趾的靈敏動作,肌腱的外層就被腱鞘包圍保護,腱鞘內含有淡黃色的黏稠液體,具有潤滑的作用,可使肌腱在腱鞘內流利的滑動。
港大中醫腫瘤科: 課程比較
望、聞、問、切,藥湯幾許,銀針數根,助病者驅除痼疾,總是中醫懸壺濟世的心願。 而這也就是浸大自1999年起致力發展優質、有系統中醫藥門診服務,集良醫、治身心的目標。 除了門診服務外,為配合「未病先防」的養生之道,中醫臨床中心及中藥房亦有售賣優質保健湯劑及花茶,更在去年推出了自家抗疫系列,由副教授張群湘博士提供了四款中藥防疫湯水茶包及防疫香囊 港大中醫腫瘤科 ,以助大家對抗「疫境」。 除中醫一貫的全科診斷外,HKU SPACE中醫臨床中心特別引入「專病門診」,以「專病專治」的理念為患者提供更全面、合適的優質治療。
港大中醫腫瘤科: 廣華醫院 - 香港中文大學中醫藥臨床研究服務中心
四維掃描配合主動式呼吸調控技術及相關儀器,為病人提供高精準度的身體立體定位放射治療,大大減少對正常組織的影響。 四維電腦斷層掃描除了能擷取三維電腦斷層影像資訊,亦同時記錄各器官,如肺部及心臟在呼吸運動中的位置變化及腫瘤的移動軌跡,為胸腔或肝臟腫瘤描繪出更清晰的定位及邊界,從而製定出更精確完善的治療計劃。 近接療法透過導管將高劑量放射性藥物直接導入病人體內,近距離接觸及撲殺腫瘤。 應用範圍涵蓋婦科癌病、頭頸癌、直腸癌、乳癌、肺癌等。 中醫也會根據癌症患者的類型採取不同治療方案,張指出,以癌症之首的大腸癌為例,患者多會大便不通,或大便帶血及有黏液。
港大中醫腫瘤科: 預約服務
蘇醫生期望全港首間中醫醫院2024年投入服務,由中醫主導診治,亦設西醫團隊。 屆時病人可選擇中西醫結合治療,或由醫生轉介接受中西醫診治。 港大中醫腫瘤科 讀中學時獲中醫根治濕疹,令蘇醫生對中醫萌生興趣,入讀港大中醫課程。 內地有不少專家精通中西醫,例如中國科學院院士陳可冀,以中西整合醫學研發心血管疾病治療取得很大突破。 相信中西醫結合會是大勢所趨的蘇醫生,在教授鼓勵下,毅然接受挑戰畢業後再修讀醫科,成為香港少數兼獲中西醫註冊資格的醫生。
中西醫結合醫務中心的醫護團隊由中醫教授、西醫、註冊中醫師、物理治療師及臨床心理學家等組成,致力於臨床服務之餘,更積極參與醫學研究、培訓及教學工作。 本診所為香港中文大學中醫學院之第一臨床教學基地,本院學生將在帶教醫師的指導下進行見習或實習,敬請留意。 新冠肺炎襲港一年多,部分人因擔心外出會感染到病毒,即使身體感不適,仍延遲求醫,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臨床部主任卞兆祥坦言,去年浸大中醫診所的求診者減少,最嚴重時銳減六、七成,惟現時已能回復至疫情前的水平。
他指出,現代中醫藥理已有抗癌藥方,例如太子參、大血藤等,可補氣活血,減少癌症復發。 他續指,正接受西醫治療的市民,用中藥前應先諮詢醫生意見。 不少人誤以為患癌等於絕症,病者甚至走不出「得番幾耐命?」的困局。 其實,在中醫角度來看,癌並非不治之症,主張調理病人身心,紓緩病情惡化,腫瘤未必能完全消除根治,也求做到「帶瘤生存」。
港大中醫腫瘤科: 浸大中醫未來會開拓服務 包括住院服務
本院的專科門診中心由專科醫生及教授提供一站式專科應診、檢查及治療服務。 專科包括家庭醫學科、內科、外科、腸胃肝臟科、耳鼻喉科、心臟科、骨科、婦科、腫瘤科、泌尿科、腦神經科、神經外科、整形外科、呼吸內科、腎科、精神科、感染及傳染病科。 浸大中醫藥學院院長呂愛平就稱,近年不少35歲左右的病人到其診所求醫,反映中醫在香港日益普及,較年輕的一代也會向中醫求診。 政府將興建全港首間中醫醫院,正遴選承辦機構,浸大是「最後四強」之一,呂愛平直言希望投得營運權,不止為市民提供服務,也可協助中醫業在香港的發展,包括教學及研究,他亦認為香港或可開設更多中醫醫院。 位於下葵涌分科診所及特殊教育中心之「仁濟醫院—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診所暨教研中心(葵青區)」於2007年成立,鄰近荔景港鐵站,面積超過6,000平方呎。
港大中醫腫瘤科: 書名:專病專治 – 中醫的辨證論治經驗談
本診所致力保障病人私隱,設有獨立的診症室及治療室,讓病人得以在舒適的環境下獲得適切貼身的服務。 本診所並設有中藥房提供中藥配劑和中藥顆粒配劑,維持高水平的服務質素。 現任世中聯腫瘤經方治療專業委員會副會長、香港中醫藥學會腫瘤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以及世中聯醫案專業委員會常務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