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島日報報道】食衞局局長陳肇始、食衞局副局長徐德義、地區康健中心總監胡仰基與一眾食衞局人員,今日(18日)上午到訪大埔地區康健站參觀。 陳肇始先與大埔地區康健站管理層分享政府對基層醫療服務發展的進程及展望,及後進行導賞參觀,以了解中心的日常運作流程,並與員工交流工作概況。 除了在主中心及服務點提供的服務外,大埔地區康健站會購買地區內的私營醫療服務,並組成地區康健中心網絡。 網絡服務包括西醫、中醫、物理治療、職業治療、營養學服務、視光學評估、足病診療及言語治療。 大埔康健 此外,大埔地區康健站與醫院管理局新界東聯網,特別是雅麗氏何妙齡那打素醫院和大埔醫院合作,籌辦活動和為出院病人提供基層醫療服務,以期減少不必要的重複入院。 陳肇始致辭時說,地區康健中心及地區康健站為市民提供政府資助的基層醫療健康服務,以期扭轉重治療、輕預防的醫療體制和觀念。
除了紓緩公營醫療系統的壓力外,該計劃亦希望在家庭醫生與病人之間建立長期的醫患關係,以達致連貫而全面基層醫療服務的目標。 至今,全港18區已有超過600位私家醫生參與普通科門診公私營協作計劃。 表2.6載列普通科門診公私營協作計劃的參與病人、服務提供者及開支數字。 地區康健中心由政府出資,按地區需要和特色,以公私營合作提升市民預防疾病的意識和自我管理健康的能力,支援長期病患者,減輕專科和醫院服務的壓力。
地區康健中心好處: 健康風險評估區
展望未來,「一人一家庭醫生」概念將繼續是藍圖下制定各項基層醫療政策的基本指導原則。 對於公眾,我們亦會建議登記自己的家庭醫生作為加入「慢性疾病共同治理計劃」和長者醫療券計劃的條件,以建立病人與家庭醫生之間的長遠醫患關係,達致針對慢性疾病持續性的家庭為中心連貫整全基層醫療的目的(見建議2.2、4.1和4.2)。 最終目標是讓所有公眾及他們的家庭成員都與其家庭醫生配對,以家庭醫生作為他們的個人健康經理,在地區康健中心的支援和協助下制定個人醫護計劃。 筆者曾於2019年11月以立法會衞生事務委員會委員和其他成員參觀葵青地區康健中心,了解其運作及提供的基層醫療健康服務。 地區康健中心好處 地區康健中心好處 該中心是食物及衞生局首個設立的地區康健中心,由非政府機構葵青安全社區及健康城市協會營運,透過醫社合作和公私營協作模式,提供各項政府資助的基層醫療健康服務,包括健康推廣、健康評估、慢性疾病管理及社區復康服務。
醫管局透過多年來提升服務名額,及於2014年推出普通科門診公私營協作計劃,擴大普通科門診服務能力,讓患有高血壓及/或糖尿病(或附帶高血脂症)而病情穩定的醫管局普通科門診病人,在穩定的臨床條件下可選擇於私家醫生接受獲資助的治療。 各聯網的選定普通科門診診所設立由護士及專職醫療人員組成的跨專業護理診所,為高危長期病患者,包括因健康問題或出現併發症而需要針對性護理服務的病人,提供更專注的護理。 這些服務包括為個別病人提供穩步防跌、胸肺復康、傷口護理、理遺護理及用藥指導等服務。 正如第1章所述,近幾十年來,香港及世界其他地區面對着共同的醫療衞生挑戰,包括人口老化、慢性疾病病患率上升、醫療需求增加、長者撫養比率下降、更為複雜的醫療需要、醫療人手及財政資源不足,以及公眾對醫療服務的質量的不滿日增。 「全球疾病負擔研究」(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Study)的最新報告指出,由1990年至2019年期間,構成疾病負擔的風險因素已由傳染病轉為慢性疾病,並與收入、教育及人口結構等更廣泛的健康決定因素相關。
地區康健中心好處: 人氣文章 – 生活
如此,既能夠釐清雙方在基層醫療精神服務的定位,也刻畫轉介機制的細節,例如轉介流程、個案跟進等。 地區康健中心好處 轉介協定將能有助地區康健中心連繋及協調地區服務夥伴,更積極及靈活地善用地區資源。 黃大仙地區康健中心致力擴大服務範疇,與區內及毗鄰地區的非政府單位及私營機構合作,為區內人士締造一個便捷的醫療服務網絡,服務則包括醫生、專職醫療人員(如註冊營養師、物理治療師、職業治療師、視光師、言語治療師、足病診療師)及中醫師。
- 食衞局副局長徐德義在會上指,推動地區康健中心有3個重點,包括減少重複入院及住院需要;糾正以急救服務為首個接觸點;以及加強推動個人和社區參與。
- 世界衞生組織指出,實證顯示基層醫療健康是提升人口健康最平等、最具效率及成效的策略。
- 有關推動基層醫療健康服務,有幾位議員提出了,陳沛然議員也提出了這些問題。
- 香港基層醫療服務的發展可追溯至基層健康服務工作小組在1990年發表的《人人健康,展望將來》報告書,當中指出基層醫療健康是個人及家庭在持續醫療流程的第一個接觸點,為市民及家庭在社區提供便捷、全面、連貫、協調及以家庭為中心的護理服務。
在實際執行上,跨專業團隊服務模式的成功仍有賴各專業之間的互相協調和配合。 早前有調查結果顯示,缺乏相關的專業醫療援助仍然是私家醫生治療慢性病患者時遇到的主要困難之一。 作為基層醫療健康樞紐,地區康健中心在建構地區醫療網絡過程中,應對跨專業團隊的服務訂立清晰的指引,及明確制訂相關醫療專業人士之間的轉診及溝通機制,以令不同醫療專業人士都獲得足夠的跨專業援助,為區內居民提供全面及以人為本的健康服務。 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陳肇始今日(16日)為大埔地區康健站開幕儀式主禮,見證本港多一個地區康健站正式投入服務,為政府加強基層醫療注入新力量,康健站主中心設於富善商場一樓F 號鋪。 陳肇始出席開幕儀式時說,隨着人口老齡化及慢性疾病日益普遍,香港醫療系統正面臨重大挑戰,需要採取多方面的措施應付與日俱增的醫療需要。
地區康健中心好處: 地區康健中心服務收費
地區康健中心正式投入服務外,多間地區康健站亦已陸續在11區投入服務,而位於黃大仙、屯門、南區、元朗和荃灣的地區康健中心也將相繼於明年投入服務。 林鄭月娥表示,她樂見為加強基層醫療健康服務協作的硬件已逐步在地區層面落地生根。 本屆政府一直大力推動基層醫療及社區照顧,並投入相應資源,希望藉着建立以預防為中心的醫療體系,確保香港的醫療系統能長遠持續發展。 2019年3月初,經公開招標後,食物及衞生局批出由葵青安全社區健康城市協會營運葵青區地區康健中心。 根據合約,協會將進行為期三年的營運,在位於葵涌的主中心啟用一年後,仍須在五個分區分別設立附屬中心。 而葵青康健中心作為試點計劃,獲得政府的一億元撥款,以期發揮公私合營和醫社合作的效用,滿足地區需要,並提高市民對保持健康生活、預防疾病及管理個人健康的意識。
有人調侃道「中國憲法直接把美國包含進去不是更讚」,也有人指出中國大陸和台灣是「一邊一國,互不從屬」。 「滑雪女神」谷愛凌近日現身法國巴黎時裝周活動,與內地影星劉亦菲同場亮相。 地區康健中心好處 二人帶着不同的風格現身卻被拿來比較,指19歲的谷愛凌不敵35歲的劉亦菲,顯得更為蒼老。
地區康健中心好處: 點「指」可以 Keep 住 健康?
醫管局前主席梁智鴻則表示,基層醫療旨在透過健康教育,及早找出長期病患者,為他們提供支援以控制病情,藉此減少入院人數,減輕公立醫院壓力。 葵青居民容女士在參與中心的糖尿篩查服務後,發現自己是糖尿病前期患者,在中心醫生及營養師建議下,她成功減重8公斤,開始懂得健康管理及定時運動,現時心情亦較愉快。 康健站主中心設於富善商場一樓F 號鋪,而6個固定服務點則分別位於基督教銘恩堂大埔堂、大埔浸信會欣悅天地、中華基督教會基道大埔堂、雅麗氏何妙齡那打素醫院院牧部、廣福愛鄰網絡和香港婦女中心協會賽馬會太和中心。 地區康健中心好處 大埔康健 大公文匯全媒體報道: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陳肇始今日(16日)為大埔地區康健站開幕儀式主禮,見證香港多一個地區康健站正式投入服務,為政府加強基層醫療注入新力量。 陳肇始致辭時說,隨着人口老齡化及慢性疾病日益普遍,香港醫療系統正面臨重大挑戰。
設立於各區的中醫診所暨教研中心,以醫管局、非政府機構和大學三方伙伴協作的模式營運,並由非政府機構負責診所的日常運作。 除了非資助的中醫門診服務、培訓及研究職能外,中心自2020年3月起一直提供政府資助的中醫門診服務。 醫管局轄下普通科門診提供服務予所有年齡組別人士,主要服務長者、低收入人士及慢性病患者。 普通科門診照顧的病人主要分為兩大類,即慢性病患者,例如糖尿病或高血壓病人,以及症狀相對較輕的偶發性疾病患者。
地區康健中心好處: 服務介紹
這樣可有助他們更準確地評估和跟進病人的健康狀況,特別是剛出院的病人。 例如在康健中心提供復康服務的醫護專業人員,可經互通系統取覽病人住院期間的臨床摘要。 這無疑可提升社區內醫護及社會服務提供者之間的合作和醫護服務的連貫性。
- 斯里蘭卡因為經濟危機引發的動盪局勢持續升級,繼數以千計示威者闖入總統拉賈帕克薩的官邸,要求他辭職後,總理維克勒馬辛哈的私人官邸,亦被示威者闖入並縱火。
- 服務包括社康護理服務、社區老人評估小組、精神科社康小組和護理服務,以及社區專職醫療服務。
- 大埔康健 大公文匯全媒體報道: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陳肇始今日(16日)為大埔地區康健站開幕儀式主禮,見證香港多一個地區康健站正式投入服務,為政府加強基層醫療注入新力量。
他表示,地區康健中心可充當地區的「地區代言人」,透過了解不同社區的健康需要,推動改善政府的健康政策。 九龍樂善堂獲得食物及衞生局批出九龍城地區康健站的營運服務合約,為期三年,為九龍城區居民提供健康推廣和教育、健康風險評估、慢性疾病管理等重點基層醫療健康服務,長遠建立一個以預防為中心的基層醫療體系。 九龍城地區康健站已於2021年10月2日起啟用,並於分區設立服務點,便利居民使用服務。 地區康健中心好處 特區政府設立的地區康健中心或地區康健站至今已遍布全港14個地區,今年內會涵蓋全港18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