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naka G1/GR 的工業設計漂亮,實在不需要我多說,看照片就知道,不過結合胡桃木與樺木夾板的方正機箱,四周削切圓角,每一處細節都做得很漂亮,機箱頂部還用雷射刻蝕出 Montaudio 品牌與商標,光是這些細工,就值得掌聲鼓勵了。 將天然原木融入音響器材,Montaudio 當然不是唯一,但可能是做工最細膩者之一,讓人愛不釋手。 畫面中是ASI角錐所使用的金屬墊片,左邊的其實就是歐元一分錢硬幣,給Classic角椎用的;右邊的則是ASI特製的墊片,金屬材質為銅銀合金,用於Solid與Top Line角錐。 我手邊有Classic、Solid與Top Line各一組,Top Line已換到前級下面,而被換下來的Solid我就拿去墊電腦(我用PC配USB DAC做訊源),Classic則墊在NAS下面。 因為全頻段細節以一種極其自然的方式流瀉,讓我聽到「完整」的錄音。 當然,我不可能知道錄音當時的聲音是什麼樣子,但我現在聽到的聲音已比未使用ASI角錐前完整得太多了。
避震墊的泡棉主要的差異在於密度和承重的能力,越大的密度吸收震動的表現越好,也能放更大吋數的喇叭。 將喇叭貼近後牆擺,不論是距離後牆50公分或30公分、20公分都沒關係,自己去調配即可。 台的標準鑑聽喇叭,規格與聲音特性必須穩定一致,錄音作業才不會無所適從,這是 LS3/5A 二十多年來型號不曾改變的主要原因。 Chartwell 與 Audiomaster 則是與 Rogers 同期的另外兩個品牌,最早推出時間都在 1976 年,Audiomaster 主打低價,1980 年便停產;Chartwell 的 LS3/5A 品質優異,成為收藏家競逐的目標,可惜 1979 年被 Rogers 所併購。 另一家 RAM 也取得 BBC 授權,在 1980 年開始推出 LS3/5A,不過 RAM 與 Audiomaster 一樣走低價路線,推出不久就因週轉不靈而停產。
喇叭角錐: !! 實用版 !! 鍍金款 喇叭,擴大機(.錐 + 墊 +3m雙面膠 一套 50 元)(腳錐 角錐 腳架 腳釘 腳墊 )
材質的選用需要挑選充滿彈性但卻不會太軟的泡棉,才能有效的吸收震動。 效果:高頻尖銳、中頻、低頻薄弱時使用,可以讓中頻與低頻飽滿起來,整個高、中、低頻可以得到平衡。 喇叭角錐 但是,若與刺耳難聽的聲音兩相權衡,犧牲音場的表現而求取好聽的聲音是正確的作法。 效果:此法專治正方形空間低音轟隆駐波太強的問題。
很多人會跟你說在你的既有空間放置會散射的東西,讓空間表面呈現不規則狀,或是放置長毛地毯等來吸音……等方式。 這樣的做法有點幫助,但是很有可能對於視覺上的美觀一點幫助也沒有。 市面上有些調音設備是兼具美觀與功能性的,雖然說價格不會很漂亮,但是與把空間打掉重練相比,這是個很好的解決方案。 Stillpoints由業務總監兼設計者Bruce Jacob與友人PaulWakeen一同創立,至今營運約莫十多個年頭,已獲得音響迷口耳相傳的「角錐之王」稱號,此言絕不是廣告台詞,而是各路頂級用家實證後的滿意心得。 看到Stillpoints官網,他家的角錐產品其實只有四款,於大小與外觀上略有差異。
喇叭角錐: 紫檀木黃銅角錐 23mm 小型 音響 喇叭專用角錐 腳墊 , 角錐墊材(一入價) 音響墊材 喇叭墊|
其實會影響喇叭聲音的還原性的還有高度、角度和我們這次要討論的振動隔離等許多聲學因素的考量。 相較於家庭劇院追求最佳的聽感體驗,監聽喇叭的工作則是盡可能的還原聲音最原始的樣貌,這樣在混音等音樂製作的過程中,才能夠有精準不受渲染的聲音。 喇叭角錐 像有些人電腦桌的喇叭可能就放銀幕後面或被電腦主機擋住等等,這樣聲波傳遞會被干擾,所以喇叭前面到聽的位置這段空間要盡量淨空。 方法:上面七種擺法都是喇叭裝有腳架或落地式喇叭的擺法,第八種「上櫃法」專給沒腳架的小喇叭使用。 通常這樣的擺法都會將喇叭放在客廳的矮櫃上或將喇叭塞在書架裡。
5.喇叭底下擺設角錐後,音場變大,舞台輪廓明顯浮現‧聆聽位置必須後移,或是原來的聆聽位置不改變時,就必須將喇叭的方位,略為內傾‧形成一個內八的方向,這樣就可確保聆聽的位置是一個標準的聚焦點。 ※ 本服務提供之商品價格 、漲跌紀錄等資訊皆為自動化程式蒐集,可能因各種不可預期之狀況而影響正確性或完整性, 僅供使用者參考之用,本服務不負任何擔保責任。 以ISO ACOUSTIC的避震架舉例,他們的結構分成上下兩層,中間使用空心柱體連接,這個設計能夠有效分散從上層往下傳遞的震動,避免傳導到桌面上。 的避震墊,因為他的價位在眾多避震方式中是最親切的。
喇叭角錐: 黑晶鋼石墨角錐+墊片 黑晶鋼 音響/喇叭/擴大機 墊材 腳錐 金屬角錐 頂級不鏽鋼複合材
音響大廠Linn有Space Opitmisation的功能,可以針對空間的參數讓Linn DS Player內的軟體做複雜的計算來算出怎樣的頻率曲線,可以與測量儀器得到的頻率曲線做對比,然後在Linn的軟體內針對空間做細部的調整。 法國的Trinnov Audio針對多聲道系統也有這樣的調校系統。 專業的監聽喇叭廠牌Genelec的新款SAM系統也有針對空間做測量與校正系統。 透過這些專業廠商的專業軟硬體設備就可以為自己的空間做出profile,你就可以正視問題,進而解決問題。 好了,既然儀器告訴了你這個空間有哪些問題,那就要去解決。
Spendor 的鑑聽喇叭一直受到 BBC 喇叭角錐 重用,他們製造的 LS3/5A 自然也不容小覷。 為了與 Rogers 競爭,Spendor 的 LS3/5A 下足重料,分音器用料與線路規劃與其他版本有頗大差異,聲音表現則是精準中性走向,連 BBC 都選擇 Spendor 的 LS3/5A 當做鑑聽喇叭。 請想想,20 多年來,這麼多廠家到底推出過多少版本? 恐怕連 BBC 自己都搞不清楚,但是卻有一眾狂熱的 LS3/5A 玩家逐一考證比較,形成一門博大精深 LS3/5A「版本學」。
喇叭角錐: 現貨 免運 Iso Acoustics OREA Indigo 音響墊 喇叭 座 提升音質 角錐 腳墊 公司貨
Stillpoints之關鍵技術第一是採實心不鏽鋼切割精造,不鏽鋼材質抑振能力之優異,音響玩家皆一致認同。 另外最重點的就是隱藏於不鏽鋼「強壯身體」中之抑振模組,抑振模組由外部看起來,是一個矩形、對角有兩顆螺絲鎖起的方塊構造。 將螺絲打開後,內部是一個圓筒狀的封閉腔室,裡面安置了大小經過精密計算的白色陶瓷珠,若視打開的矩形金屬頂板為上方,則由上往下為一共四層、分別為1、4、1、4顆的陶瓷珠排列佈局。 這樣的巧妙排列組合,全都是Bruce Jacob的慎密構思,可以將所吸收之振動全數轉換成熱能導出。
測量之後,儀器會告訴你這個空間目前的狀況。 可能200Hz以後太多,導致房間聽起來轟或是音樂沒有層次或是400Hz ~ 700Hz有多處凹陷導致很多聲音聽起來比較沒有肉,1000Hz、5000Hz附近過於突出導致聲音過亮、銳利、單薄… 等。 都有可能,甚至沒有這麼多問題,只需要簡單的處理就可以有個很不錯的聆聽環境。 假如您有黑膠唱盤,就知道接地有多重要,假如沒黑膠唱盤的地線沒有接,保證哼聲大過音樂聲,根本沒辦法聽,所以接地是音響系統的重要課題,但是為什麼後來大家都不怎麼重視? 因為音響器材的機箱與接地,做得越來越完善,所以機器本身幾乎沒有哼聲,所以大家也都覺得不一定需要額外做接地。
喇叭角錐: 日本代購 日本製 audio-technica 鐵三角 AT6089CK 音響 喇叭 角錐 避震 腳墊 防震 一組8入
不,20 多年來銷售超過十萬對這個數字,絕不能說是稀有。 也不是,這款喇叭造型平凡、體積精巧,當年一般人都能輕鬆擁有。 這是 LS3/5A 之所以成為傳奇的重要關鍵,不過多年來卻有兩派論戰,推崇者認為 LS3/5A 的中頻韻味無可取代,有些人甚至言之鑿鑿,宣稱用 LS3/5A 唱重金屬搖滾樂與大編制交響樂也毫無問題。 反對者則認為 LS3/5A 的兩端頻域延伸極度不足,充其量只是一款平凡的小喇叭,實力被過度神化,二手行情也被過度炒作。 說來慚愧,U-Audio 自家的音響室,該買的大概都買了,電源專線也拉了,可是跟許多發燒友一樣,我們也沒裝接地盒,但這也說明,接地這件事情,可說是音響器材的藍海市場,消費者還沒注意到這塊「應該注意卻還沒有投資」的議題。
- 退回之商品應保持原商品完整包裝,連同零配件、贈品、使用手冊、註冊回函…等,勿缺件,外盒勿損毀,請以專櫃商店寄送時的原始包裝再原封備妥,若紙箱已遺失,請於商品外盒上再包裝,勿直接讓商品原廠外盒粘貼宅配單或書寫文字,原廠外盒損毀或是商品缺件,將無法受理退貨或視損毀程度折扣退款金額。
- 左右兩支喇叭的距離最好是多少間距比較好呢?
- LS3/5A 被定義為一款鑑聽喇叭,自然必須符合 BBC 的嚴格規範。
- 真抱歉,我沒辦法量化 Wanaka G1/GR 加上去之後,音場寬度增加了多少?
- 在「地心引力」原聲帶中,首先是低頻的團塊更大、更明確,期盼中的「噗噗聲」迎面而來,這可說是第一個驚喜!
- 試聽時我先從入門的Classic角錐開始試起,把一組3顆墊在前級下方,那我原來的墊材是什麼?
產量大增的情況下,品質難免出現不穩, 所幸在 BBC 的嚴格要求下,品質不符標準的單體全部被打回票,不會使用在 LS3/5A 喇叭身上,確保 LS3/5A 名聲不墜。 不過到了 1985 年之後,KEF 喇叭角錐 製造 的單體又有了變化。 此時 B110 單體的型號已經改為 SP1228,雖然對外宣稱是改良型號,但事實上 B110 的品質每況愈下也是改款原因之一。 尤有甚者,LS3/5A 的擴大機搭配也有兩派玩法,有人堅持 LS3/5A 的 15 歐姆高阻抗特性,用管機搭配 LS3/5A 最對味;有人則認為 LS3/5A 的效率太低,必須用大功率晶體機才能推出這款小喇叭的低頻。 一方面,LS3/5A 推出之時,晶體擴大機已經開始盛行,當年大多數錄音室的確都是用特別訂製的晶體擴大機驅動 LS3/5A,所 以用晶體機搭配 LS3/5A 不會有問題。 另一方面,BBC 當年在設計這款喇叭時,可能是為了修正頻響、相位,或是阻抗曲線,所以負載阻抗高達 15 歐姆,這種特性的確適合用管機驅動。
喇叭角錐: Rebel 喇叭角錐
當時絕對沒人會相信,這款貌不驚人的小喇叭,竟然會持續熱賣 25 年,全球銷售數量超過十萬對,即使停產多年之後,依然 到無數音響迷推崇,二手行情甚至水漲船高,成為 Hi End 音響歷史上極少數會不斷增值的喇叭。 音響知識網的誕生,是有眾人支持音響入門誌的實體商品,集眾人之力所誕生的免費資訊網站,在此服務更多的人,期待可以用音響設備好好享受音樂。 用上三部 Wanaka 的情況,前端數位轉盤、DAC 都接在 Wanaka G1,868P 前級接在 Wanaka GR,這時開啟兩部 Wanaka G1 的 W-Link,感覺比隔離效果要好,我最後就維持這樣的設定聽下去。 其實,寫 Wanaka 的技術特點,我有點心虛,基本上都是從 Montaudio 官網上的文字敘述,字字推敲寫下來的,nNRM 的核心與吸引雜訊、消散雜訊這三個關鍵,我是越想越不懂,但這就是人家專業且能賣錢的關鍵,我只能實際使用,體會 Wanaka G1/GR 接地的效果。 既然音響接地這件事情這麼重要,為什麼並不是音響系統的標準配備? 我想,專用接地盒就像是家中的淨水器,是很無感的必要用品,但是越來越人會加裝。
不論是訊源、擴大機還是喇叭,總得要擺在某個東西上,這東西可能是地板、架子或檯面。 音響器材在工作時一定會產生震動,無論是喇叭或唱盤轉動的機械性震動,還是電子電路運作時的細微震動。 喇叭角錐 這些震動不僅是劣化器材本身聲音表現的元凶,震動也會經由接觸而傳導至器材架,導致大家一起諧振,讓震動的狀況更形複雜。
喇叭角錐: 英國 TRACK AUDIO – 喇叭角錐( M8 8個/組)
如果正方形空間不想這麼擺,那就要塞入很多傢具以「平息」駐波。 它的好處是可以減少四面牆反射音對喇叭直接音的過度干擾,因此而得到很好的定位感以及寬深的音場。 這是能夠聽到最多、最直接、最清楚細節的擺法。 這也是Venture喇叭老板楊和光最喜歡的擺法。 方法:第一個條件是喇叭要離開後牆(至少要有1公尺以上)與側牆(至少要有0.5公尺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