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癌在不同種族的發病率也有不同,如在新加坡,印度族人口腔癌的發病率高於華人和馬來西亞人,非洲裔美國人與白人男性的癌症發病率顯著不同。 除與某些習慣有關外,也涉及種族易感性、社會、經濟、文化等因素。 近年來,不管是我國還是西方國家,患病年齡都有偏大的趨勢,主要原因可能與人群的平均壽命延長有關。 據統計,口腔癌的好發年齡為50~70歲,中位年齡為60歲左右。 上海第二醫科大學附屬第九人民醫院口腔頜面外科1993~2002年間收治3 265例口腔鱗癌病例,男女比例為1.70∶1.00,平均年齡為57.8歲。 從事戶外工作者,長期暴露在日光直接照射下,其唇癌和皮膚癌的發病率都較高。
台灣欒智偉醫師解釋,煙檳行為者不做口腔黏膜檢查,死亡風險會增加3-4成;而當口腔癌篩檢率達50%時,可降低21%晚期口腔癌發生率及26%死亡風險。 透過定期進行檢查,及早發現癌症,即可大大提高存活率。 因此任何人(尤其高風險人士)需要進行定期的口腔檢查,以預防勝於治療。 有臨床實驗發現,男性口腔癌患者中有8成以上都是吸煙者,有重度煙癮兼飲酒的人士患口腔癌的機率比無此嗜好者增38倍。 或許不是每個人都關注口腔衛生,但是不良的口腔衛生習慣可能會致癌,作為十大癌症之一的口腔癌,若及早發現及治療是可以獲得痊癒的癌症。 原發性口腔癌 在開始放射線治療之前,請通知您的牙醫師,並就診做一次完整的口腔檢查。
原發性口腔癌: 口腔、食道癌 男發生率比女多10-15倍
在臨床實踐中口腔癌包括牙齦癌、舌癌、軟硬齶癌、頜骨癌、口底癌、口咽癌… 對於口腔癌,很多人可能感覺比較陌生,它其中不少一種癌症,而是很多種出現在口腔里的惡性腫瘤的總稱,包括牙齦癌、舌癌、口底癌、唇癌等等,是頭頸部比較常見的癌症之一。 如果口腔出現了不潔的症狀的話一定要馬上清理,否則很有可能會引起一些口腔疾病的發生,口腔癌是發生在口腔的惡性腫瘤之總稱,大部份屬於鱗狀上皮細胞癌,所謂的黏膜發生變異。 口腔癌泛指口腔構造里的所有惡性腫瘤,九成以上是發生在口腔黏膜細胞的鱗狀上皮細胞癌。 一般來說,口腔包括唇、頰黏膜(唇和臉頰的內襯)、牙齒、舌頭下方的口腔底部、前三分之二的舌頭、口腔頂部的前面部分(硬顎)、牙齦以及臼齒後方的小區域。
- 對紅白斑病變取活檢應儘可能從紅斑區取材,此區陽性率較高。
- 他指出,荖藤有黃樟素、紅灰和白灰都會改變口腔酸鹼度、檳榔子則有檳榔鹼和粗纖維,不但刺激口腔黏膜細胞,還會致癌,即使只是「含」檳榔,仍有致癌風險。
- 本類藥品與 cetuximab (前述標靶藥物)僅能擇一使用,且治療失敗時不可互換。
- 病患在行放射治療前都要會診牙科或口腔顎面外科醫師,評估牙齒及牙齦的狀況,如有嚴重的牙齦疾病或蛀牙,則在治療前要先治療或拔牙,拔牙後要等齒槽傷口完全復原後才可開始放射治療。
- 事實上,許多復發的診斷,都是病友自己發現異常而回診,所以病友本身的警覺性非常重要。
這類皮膚反應在療程結束後一至二週便會消退,少數患者在下頸部或肩膀部位會產生較嚴重的反應,甚至引起破皮。 若是如此,在適當敷藥後,應可在一至二週內復原。 隨著世界老齡人口的增加,將有更多的老年人處於發生口腔癌的高度危險之中。 其危險隨年齡增長急劇上升,由30歲男性的7/10萬升至60歲時80/10萬。 口腔癌在全世界是居第六位的常腫瘤,可發生於舌、頰、頜骨、牙周組織任何部位。 1、減少致病因素 首先是要求公眾不要染上吸煙的習慣;已吸煙者一定要戒煙;戒不掉者應儘可能地減少吸煙量。
原發性口腔癌: 服務對象
然而人們往往以為是小毛病忽視它們,錯過最佳治療時機。 臨床中常有患者家屬抱怨,「癌症怎麼一發現就是晚期的」,其實這個說法並不對,早期發現是完全有可能的。 為了確定在口腔癌的初步診斷後其他地方是否存在惡性疾病,還需要檢測骨,肌肉或原發性腫瘤以及口腔癌細胞轉移。
胰臟癌之所以稱之為癌王,是因為其不易察覺,發現時大多已屬於中、晚期,且在治療後的五年存活率僅約5-10%。 睡眠呼吸中止症是一種常見的睡眠障礙,指的是患者可能在睡覺時發生短暫呼吸中止 (apne … 單純的放射性治療對於一、二期較小的腫瘤有效,可作為手術的替代療法,對於三、四期等晚期的病人,就必須合併手術及化療。
原發性口腔癌: 預防護理
另外,喜好進食過燙或過辣食物的人群,罹患口腔癌的風險亦高於一般人群。 馬偕紀念醫院癌症中心主任呂宜興表示,菸、檳、酒是口腔癌的危險因子,而且口腔癌和基因、遺傳等相關性較小,反而99%和行為有關。 口腔癌常在治療後二年內有復發的情形,所以需在治療後的前二年內,每二個月返診一次,第三年每三個月返診一次,第四年以後每六個月一次即可。 當然,這是一般原則,醫師會根據病情不同予以調整追蹤頻率。 追蹤檢查的項目除了觸診之外,每半年應接受一次胸部X光檢查,還要觀察是否有遠端轉移的現象。 口腔黏膜的發炎反應由於放射線照射的範圍是負責吞嚥的口腔黏膜,所以會使口腔黏膜呈現紅腫疼痛,通常必須到治療結束之後一至兩週,黏膜發炎才會消退。
其中軟齶癌療效較好,5年生存率62.9%;其次為咽側壁54.6%;舌根部53.3%;扁桃體40%。 在根治性切除後行立即整復,大都能有效地保證病員的生存質量。 口咽癌瘤早期多無自覺症狀,即使有症狀但常易被忽略:可表現為吞咽、語言時有異物感,疼痛等。 根據不同的原發部位還可出現以下一些特有的症狀:原發于咽側壁的癌瘤可出現反射性耳內痛及耳聾、耳鳴等耳咽管阻塞症狀;原發于舌根的癌瘤可出現反射性耳顳部疼痛,講話時可有含橄欖語音。 長期大量吃喝太熱的食物,又或者配戴不合適的假牙導致口腔組織長期受損等,都可以令口腔內的組織出現病變。
原發性口腔癌: 口腔癌鉴别诊断
为确定您是否患有口腔癌,医生或牙医通常会进行体格检查,以检查任何刺激部位,如溃疡或白斑。 如果他们怀疑有什么异常,可能会进行活检,在相关部位采集一小份样本进行检测。 如果确诊为口腔癌,医疗团队会确定癌症发展程度,或癌症分期。 为确定分期,他们可能会进行内窥镜检查,即使用小型摄像头检查您的喉咙,或者他们可能会要求进行影像学检查,如 CT 扫描、PET 扫描和 MRI,以收集更多信息。
- 而男性口腔癌患者續發的第二種癌症,仍以口腔癌佔最多(58.6%),其次為食道癌(7.6%)、肺癌(7%)、喉癌(6.1%)及肝癌(4.6%)等。
- 口腔科學 口腔科學是醫學中的主幹學科之一,是研究口腔及頜面部疾病的病因機制、診斷分析及其預防和治療的一門科學。
- 台灣大學牙醫學系名譽教授韓良俊,今天上午也在記者會現場示範口腔黏膜篩檢。
- 頸部淋巴結轉移的數目超過一個 ( 不論是在原發病灶的同側、對側或兩側 都有 ) 、或是淋巴結的最大直徑已超過 3 公分。
- 放射治療原理是利用高能量射線,例如X光或質子(proton),殲滅患者體內的癌細胞,可在體外或體內進行,視乎患者需要。
- 日前消基會公布市售6件知名品牌漱口水,均有pH酸鹼值檢測結果偏酸的問題,並質疑過度使用偏酸漱口水恐會蛀牙,籲速訂國家標準。
由于各种治疗方法之间各有优劣,因此,对于中晚期口腔癌的患者需将各种方法有效结合,取长补短,进行综合序列治疗。 口腔癌的综合序列治疗强调以手术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特别是三联疗法,即手术+放疗+化疗。 这样的综合序列治疗方案不是硬凑,是根据每一个患者不同情况制定的,综合的,并且各方案的排列有序的治疗。
原發性口腔癌: 發現口腔癌要趁早 五種症狀不能忽視!
為此,解放軍二炮總醫院口腔科主任法永紅提醒說,口腔如出現以下五個症狀,需警惕口腔癌的可能。 如果變成白色、褐色或黑色,意味著黏膜表皮細胞發生了變化。 2 、提高自己對癌前病變的認識能力 達到早發現、早診斷、及時處理,預防癌變的發生。 通過自我檢查,發現有下列異常情況者應立即就醫。 有癌變可能的異常情況有:口腔內潰瘍兩周以上未愈合,口腔粘膜有白色、紅色和發暗的斑,口腔反復出血,出血原因不明,口腔頜面部、咽部和頸部有不明原因的麻木與疼痛等。
如果發現口腔內有不易癒合的潰瘍或不明腫塊,應及早求醫診治。 原發性口腔癌 口腔癌的治療以外科手術為主,並可輔以放射治療及化學治療。 早期診斷正確治療不僅可提高治癒率,也可減少因治療所帶來之傷害。 手術程序大致分為三部分:原發部位切除、頸部淋巴結廓清、傷口重建。 第零期及第一期的病患大多只須切除原發部位,第二期以上須加上頸部淋巴結的清除,若屬於三、四期的口腔癌,因原發部位切除的面積較大,常需要進行傷口重建。
原發性口腔癌: 口腔癌有何症狀?
如有上述可疑症狀,或發現有超過2星期以上仍未癒合的口腔病變,就應立即就醫以確定診斷、及早治療。 國民健康署有效運用菸品健康福利捐,補助30歲以上嚼檳榔(含已戒檳榔)或吸菸民眾;18歲以上嚼檳榔包含已戒之原住民,每2年1次口腔黏膜檢查,早期發現早期治療,進而降低癌症的發生和死亡風險。 疣狀上皮增生同樣也是因嚼食檳榔的慢性刺激所造成的口腔黏膜病變,表皮會因而向外增生,呈現如疣狀或花椰菜狀的外觀,依角化程度不同,增生組織會呈現白色或紅色。
頰黏膜癌 頰黏膜癌是指原發於頰黏膜的癌性病變。 臨床表現早期一般無明顯疼痛,當癌腫侵襲肌等深層組織或合併感染時,出現明顯疼痛,伴不同… 口腔潰瘍的病程一般不超過兩周,如果燒灼感、疼痛等症狀超過兩周仍不見好,需警惕口腔癌的可能。 因為,口腔癌常表現為潰瘍的形式,四周邊緣隆起,中央凹凸不平,並有壞死組織覆蓋,疼痛明顯。 原發性口腔癌 可以發生在口腔里的各個組織和各個部位,如口咽癌、唇癌或唾液腺惡性腫瘤。 馬慧珍,趙曉寧,解放軍306醫院,放療科品牌質量管理辦公室編輯通常說的舌癌是指舌鱗狀細胞癌,是頭頸部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也是最常見的口腔癌,約占口腔癌的1/3~1/2。
原發性口腔癌: 台灣「口腔罹癌率」世界第一!10大前兆曝光 90%人有這習慣
注意對紫外線幅射的防護,防止長時間的直接日照。 ② 結核性潰瘍:幾乎均為繼發性,大多為開放性肺結核直接蔓延的結果,常發生於軟齶、頰粘膜及舌背,潰瘍較癌性潰瘍淺,潰瘍基底軟無侵潤硬結,抗結核治療有效。 舌內肌位於中央,呈圓球狀,無筋膜間隔,肌索呈不規則方向,故在CT中呈現密度不均。 舌外肌圍於舌內肌兩側及底面,其肌索呈一致方向的排列。
口腔頜面部良性腫瘤以牙源性及上皮源性腫瘤為多見,如成釉細胞瘤、多形性腺瘤等;其次為間葉組織腫瘤如管型瘤、纖維瘤等。 諸如微生素A1和B2以及微量元素飲,鋅和砷的缺乏等都會增加機體對致癌物的敏感性。 另外,慢性肝炎、肝硬化及病毒感染等導致機體免疫力低下的疾病也與口腔癌的發生有一定的關係。 頸部淋巴結轉移的數目超過一個 ( 不論是在原發病灶的同側、對側或兩側 都有 ) 、或是淋巴結的最大直徑已超過 3 公分。 磁力共振成像(MRI)– 功能與電腦斷層掃瞄近似,透過發射無線電波及強度磁力,取得病人體內軟組織的細緻影像,更可檢視癌細胞有否擴散至頸部、腦部和脊髓。
原發性口腔癌: 放射線治療
口腔癌的發作概率大概在全身性癌癥總發病率的5%左右,在顱部癌癥性疾病中可排在第二位。 慢性过度酒精使用刺激口腔中的细胞,使其容易患上口腔癌。 对于健康成人,所有年龄段的女性和 65 原發性口腔癌 岁以上男性每天最多喝一杯,而 65 岁及以下的男性每天最多两杯。
原發性口腔癌: 口腔癌常見5大症狀
在攝取酒精時,不要超過建議用量(一天不能超過一個「酒精單位」,即30毫升的伏特加)。 另外,健康飲食(如多食吃蔬果、橄欖油及魚類)亦可預防患上口腔癌。 在2019年,香港共有700名口腔癌的確診患者。 由於口腔癌的傷口不痛,有不少患者在求診時才得悉癌症已達末期。 陳昇前年10月口腔長出腫瘤,心中最放不下的就是結婚35年的愛妻,為此還激動拜託醫師「你要幫我忙,其他的都不重要了」,所幸在妻子的陪伴下積極對抗病魔,去(2021)年開刀治療。 每餐飯後請務必以軟毛牙刷刷牙,也要每天使用牙線清潔一次牙齒。
原發性口腔癌: 口腔癌的早期症状及原因汇总
舌頭及其底部也是口腔癌的好發位置,檢查時可將舌頭伸出口外,藉由左右擺動檢視其活動度,若有活動受阻、異常突起、潰瘍,須盡快就醫檢查。 ,因檳榔本身的檳榔鹼、檳榔素具有致癌性,再加上食用檳榔時常加上石灰等添加物,使口腔黏膜不斷受到刺激。 口腔癌成因難以準確說明,但看來有吸煙和酗酒習慣的人士,男性老年人,患上口腔癌的機會較高。 另外,在某些有嚼食檳榔,或生活在較少進食新鮮蔬果的人士,口腔癌的發病率同樣高。
此病毒有超過百多種類型,至少有14種可引起癌症,是常見的生殖道病毒感染。 人類乳頭狀瘤病毒一般透過性行為傳播,但不一定指插入式性交,生殖器皮膚接觸被普遍認為是其中一種傳播模式。 呂宜興說,檳榔只有不碰,沒有少碰這回事,而且使用量高、危險性相對提高,使用量低、危險性也不見得就低。 有些人是因為檳榔可提神,建議改喝咖啡、嚼口香糖;想利用檳榔產熱,可以改喝熱湯、熱飲;靠檳榔找靈感,也建議改採其他方式。 口腔癌若不及時治療,到晚期階段常會導致身體遠處器官的轉移。 其中以肺臟、肝臟最為多見,有時會有肋骨或脊椎骨的轉移。
檢查後必須觸摸病變,以檢測硬化和固定到更深的組織。 口腔潰瘍的病程一般不超過兩週,如果燒灼感、疼痛等症狀超過兩週仍不見好,需警惕口腔癌的可能。 嚼食檳榔會造成口腔潰瘍、牙齦退變、黏膜下纖維化,進而導致口腔癌變,醫學研究發現咀嚼檳榔令口腔癌的風險上升8.4-9.9倍。 衛生福利部於2013年統計,有抽菸或吃檳榔習慣的罹癌高風險群中,有98萬人接受口腔癌黏膜篩檢,篩檢率約五成四,共篩出口腔癌確診病患1280例,癌前病變患者3729例。
至於治療成效,則取決於病人本身的病情嚴重性和身體狀況,以及手術的複雜程度。 有些患者只需留醫數天;有些則需要長時間留院,甚至轉往深切治療部接受密切觀察。 原發性口腔癌 一般而言,口腔癌如其他癌症一樣,治療方法有3種:手術切除,例如腫瘤廣泛性切除術、舌切除術、頸部淋巴結清術、上或下顎骨切除術,化療及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