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道全長達 1.4 公里,由壩頂走到壩底,在壯觀山岩石壁下,遠看發現人只有一粒微塵咁細。 岩石邊只設矮石壆,沒有置大型欄杆,可以無損天然環境下近距離觀看,但不建議走入。 不過,大家有一點一定要注意,由於步道全程無遮無擋及無補給,因此一定要做足防曬措施,以及準備充足糧水。 前年新增的木橋步道全長 1.4 公里,平坦易行,沿途亦設有解說牌及基本郊遊設施,適合各類型行山人士。 另外,行山前一定要做足準備,量力而為,注意難道級別,不要獨自一人行山。 盡管香港被稱為「石屎森林」,滿布各式商場和大廈,但內裡其實隱藏著不少匠心獨運的主題佈置和商場展覽,讓大家可跟愛侶或朋友一起打卡影相。
要注意的是,六角形柱岩壁周遭只設矮石壆,沒有設置大型欄杆,可讓遊人近距離觀賞,但因岩石風化已久,存有落石風險,故不宜走得太近。 六角柱石群是香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Hong Kong UNESCO Global Geopark)的主要景點之一,其他景點還包括:海蝕洞、破邊洲等。 香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擁有世界一流的酸性火山岩柱,展現了5億2,000萬年至2億5,000萬年前的古生代期間,通過沉積作用形成沉積環境的一段地質歷史,極具典型性和稀有性。
六角岩柱: 地質公園:糧船灣六角岩柱
島上至今遺留了不少傳統客家村屋,以複式為主,被群山所抱,大多面向南方、方便曬鹽亦不易受颱風吹襲,可見當時的建築者別具心思,是傳統智慧結晶。 水霸上,新界的士不斷駛過,是數十年來,第一次看見的景象;六角岩柱,是曾多次看見,但不曾存在的景物。 站在水霸邊,吹著大風,有點冷;水塘上空,滿是不濃不浠的霧,看著太陽間中在天空中出現,但似滿月;處在幽美的冬天,但孤獨地閒盪在喧鬧的人群中。 回程時,在東丫村吃了點鮮活的海產,參觀了北丫村海邊的西餐;之後,沿路急走,的士在身旁飛馳而過,更是首次出現在萬宜水塘郊遊的警險經驗。
Erik是資深生態導賞員,更曾是全港最年輕的全職生態導賞員,由於他鍾情地質研究,及後也成為了香港地質公園的導賞員(R2G)。 入行12年,他眼見不少行家相繼轉職,但對他而言,地質導賞這工作就像是度身訂做一樣合適,所以一旦擔起了,就從沒想過放棄。 「地質」是大自然裏的死物,岩石沒有生命,當我們不去找它們,它不會像昆蟲、雀鳥般自動找上門;然而,若你對地質有所認識,就會知道它是大自然的生命之源。 平日可於西貢市中心乘搭94號巴士到北潭涌落車,再步行2.5小時或乘搭的士前往,假日則可於北潭涌乘搭新界專線小巴9A前往。 乘坐由西貢市中心開出的 94 號巴士,或鑽石山港鐵站的 96R 巴士(僅在週末及公共假期行駛),經過北潭涌後下車,沿大網仔路前行至岔路口,再靠右沿西貢萬宜路繼續步行約 9 公里便可到達。 糧船灣對出的橫洲,可以看到海蝕拱,它又被稱為橫洲角洞。
六角岩柱: 玄武岩柱是如何形成的呢?
由於甕缸群島位於核心保護區內,加上風浪較大及地勢險要,因此只適合在風平浪靜的夏季,乘船在近岸遊覽。 ),舊稱香港國家地質公園,簡稱香港地質公園,是一座位於香港新界東部和東北部的地質公園,包括新界東北沉積岩和西貢東部火山岩兩大園區等合共8大景區,佔地5,000公頃。 在另一西貢島嶼橋咀洲,就是當年的破火山口邊緣,布滿火山爆發後所形成的火成岩,包括二長岩、流紋岩及火山角礫岩等。 Erick說,當中有外貌如「菠蘿包」的石英二長岩,是岩漿由地殼湧入火山四周裂縫,再冷卻形成的岩石,經過海水侵蝕及冷縮熱脹,岩石裂開,外層更如洋葱般一片片剝落,形成了如「菠蘿包」般的奇異外貌。 在萬宜水庫東壩的地質步道,有一大片巨型的地質遺蹟,那就是值得香港人自豪的世界級奇觀:六角岩柱。 從老香港口中得知,萬宜水庫是1970年代初港府為解決淡水供應量不足而興建,施工期間須在東壩一帶開採石材建造水壩,卻敞露出巨形酸性六角形岩柱,其規模之龐大、岩柱直徑之粗壯,屬世界罕見。
位於西貢半島糧船灣的萬宜水庫是近年新興打卡點,當年1970年代香港耗資最龐大工務工程,如需要駕駛,則要作特別申請。 近年玫府有意發展當地觀光及保育,不但將木橋步道開放,亦舉辦巴士團。 海蝕洞:破邊洲本與花山相連,是突出的一個岬角,以六角柱狀的流紋岩為主,節理甚多,形成弱點。
六角岩柱: 世界級奇觀 西貢六角柱驚艷全球
赤門景區包括赤門北岸一帶、西南岸的馬屎洲及南岸的荔枝莊。 六角岩柱 赤門北岸的大部分地方和黃竹角咀同樣擁有香港最古老的岩石,這些沉積岩是在約4億年前的泥盆紀時形成。 雖然馬屎洲及荔枝莊的地質較為複雜,但卻是地質愛好者的樂園。
大壩下游朝向太平洋,工程師為了防禦洶湧的海濤和鞏固建築結構, 六角岩柱 加建了一道由7000塊錨形石拼合而成巨大錨形石防波堤,而工程更被列作「香港十大傑出工程項目」之一。 不過要到此宏偉東壩參觀只准許的士及特定小巴通行,亦可選擇徒步郊遊。 根據香港地質公園的資料,約在1億4000萬年前,香港經歷過一連串猛烈的火山爆發。
六角岩柱: 地質教育中心
入选的地质遗产地包括内地石林喀斯特地貌、澳洲艾尔斯岩、美国大峡谷及土耳其棉花堡等。 其他中国国家地质公园的官方命名方式均为“省级行政区名+地名[+地质特征名]+国家地质公园”,例如“山东莱阳白垩纪国家地质公园”。 這令他回想求學年代,慶幸遇上一位很好的地理科教師,不斷帶他們外出考察。 由於Erik並非本科出身,因此除了要廣讀地質資料,入行後也積極跟隨一位香港學者,請教和吸收地質資訊,就像要補回當年課堂裏流失的光陰,他更把這位敬重的學者前輩,視為自己職業生涯的一位良師。
此外,橋咀洲的流紋岩亦值得一看,那是高矽質的淺色火山岩,內含非常細小的礦物顆粒,那些熔岩流動的紋理,正正就是當年火山噴發、岩漿流動的證據。 人工木橋的盡頭處是海蝕洞的入口,Erik說,以往地質學者必須沿着岩壁攀越(又稱綑邊行),才能近距離觀看海蝕洞內的岩石地貌。 而海蝕洞的形成並不複雜,就是因為海浪長年衝擊海岸岩石,遇到節理較多的脆弱地帶,岩石就會逐漸剝落,形成了這個海蝕洞。 國際地科聯地質遺產地名錄,目的是認可全球具有高度國際科學意義的地質遺產地,以推廣其保育、教育和地質旅遊。
六角岩柱: 香港地质公园六角形火山岩柱 入选国际地质遗产
當懸崖上的石縫與海岸線形成直角,巨浪拍打岩層簿弱帶,岩層逐漸被侵蝕。 世界各地的六角形岩柱大多属含硅质较低的深灰色玄武岩,惟粮船湾组是富含硅质的浅色流纹质火山岩。 六角岩柱 这组岩柱群分布在西贡东郊野公园粮船湾一带、滘西洲、吊锺洲、甕缸群岛及果洲群岛等约100平方公里范围,覆盖陆地及海洋,岩柱的直径平均为1.2米,而最大更可达3米,露出地面的高度达100米。
排列整齊的六角形石柱被稱為「柱狀節理」,在這裏除了感受到大自然的宏偉,更看到昔日採石場留下的洞窟挖掘痕迹。 有日本專家發現玄武洞的磁性方向與地球目前的磁場相反,令人一再感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六角岩柱 【明報專訊】位於西貢東郊野公園糧船灣至果洲群島一帶的早白堊世流紋質岩柱群(簡稱六角形岩柱群),為全球罕見且最具代表性的奇觀,國際地質科學聯合會昨晚公布其入選首100個地質遺產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