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腫塊2024詳解!(持續更新)

泌尿外科專科醫生林建文表示膀胱癌不算常見,每年約有300至400宗新症。 膀胱癌主要分兩大類,七成病人的癌腫屬表淺性膀胱癌,而另外三成則屬於滲潤性膀胱癌,與前者分別在於腫瘤是否已侵蝕膀胱肌肉。 男女的發病比例為3比1,而病人發病年齡多為65歲以上。 症狀:患者心情抑鬱或煩躁易怒,小便艱澀多通而不暢,尿頻、血尿,可伴腰痛、腹脹痛,苔薄或薄黃,舌紅、脈弦。 腫瘤好發於兩側壁及後壁,其次為三角區和頂部,腫瘤常為單發,多發性占16%~25%,膀胱腫瘤可先後或同時伴有腎盂,輸尿管,尿道腫瘤。

膀胱腫塊

有泌尿外科專科醫生指出,膀胱不像大腸有息肉,所以當膀胱長出腫塊,九成是癌瘤。 故此醫生提醒市民一旦出現血尿就要提高警惕,須及早求醫及緊密監察,才有助提高治愈機會,並保留膀胱及降低死亡率。 如果膀胱腫瘤為良性,那麼會侷限在膀胱中,不會像惡性腫瘤一樣擴散。 但良性腫瘤的位置、大小也可能會影響排尿功能。 多數的膀胱腫塊都是惡性腫瘤,但通常都能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因此必須認真應對。 表淺膀胱腫瘤手術後1年內有50%~70%的患者復發,繼續進展到浸潤性病變者占10%~30%,一旦癌腫侵及深肌層,大部分患者預後不佳。

膀胱腫塊: 膀胱腫塊

手術治療分為經尿道手術、膀胱切開腫瘤切除、膀胱部分切除術及膀胱全切除術等。 應根據腫瘤的部位、浸潤深度、數目、惡性程度及病人全身情況選擇不同的治療方法。 本網站張貼之醫學文章是由第三人所提供並授權 HTC 張貼於網站,任何使用必須遵守使用條款以及尊重著作人之智慧財產權。 膀胱腫塊 本網站所提供或刊載之醫學文章、內容、訊息等均係由第三人所提供,僅作為衛教資訊參考使用,不具有醫療或診療目的,亦不得取代任何專業醫療諮詢或診斷或適用於任何醫療緊急情況、診斷或疾病及症狀治療。 信賴本網站所提供或刊載之醫學文章、內容、訊息所生之風險,由您自行承擔。 如有任何個人健康或醫療相關問題及疑問,建議您應立即諮詢醫師。

若是醫療緊急情況,請馬上撥打 119 或當地緊急救護電話送醫急救。 本網站並未推薦或為任何醫師或醫學文章提供者背書。 膀胱腫塊 本網站所提供外部網站資訊僅供參考,本網站不負任何法律責任。

膀胱腫塊: 膀胱有腫塊 九成屬癌變

T1期:可行經尿道電灼、電切術,腫瘤較大者可切開膀胱電灼或切除。 多發較小的T1腫瘤及原位癌亦可行膀胱藥物灌注治療。 常用藥物有凍干卡介苗、塞替派、絲裂黴素、多柔比星(阿黴素)、羥喜樹鹼、干擾素等。 方法如塞替派60mg用蒸餾水或等滲鹽水60ml稀釋,經導尿管灌注入膀胱腔內,每15分鐘仰、俯、左右側臥更換體位,保留2h排出,每週1次,6次為1個療程。 白細胞2.浸潤性膀胱腫瘤(T2、T3、T4) T2、T3期腫瘤根據腫瘤範圍選擇膀胱部分切除或膀胱全切除術。

一部分細胞分化良好,長期穩定,可暫不處理或藥物灌注治療,但應嚴密觀察。 另一部分細胞分化不良、癌旁原位癌或發展為浸潤癌時,則及早行膀胱全切除術。 小便帶血,一般人都會十分警覺,但亦有人誤以為血尿是發炎所致而不予理會。 直至發現腫塊阻塞其他器官才急急求醫,經專家檢查後確診患上膀胱癌。

膀胱腫塊: 膀胱腫瘤的症狀和治療方法

膀胱部分切除應包括距腫瘤邊緣2cm以上的全層膀胱壁,輸尿管口在此範圍一併切除,另行輸尿管膀胱吻合術。 膀胱全切除術包括前列腺和精囊,適應多發性、復發性及累及三角區和頸部腫瘤。 膀胱腫塊 常用的方法有輸尿管皮膚造口術,迴腸膀胱術,近年應用的可控膀胱術和會腸新膀胱術,對提高病人生活質量,取得較好效果。

膀胱腫塊

林建文表示,「由於膀胱癌復發風險高達七至八成,一旦腫瘤侵蝕至深層膀胱肌肉,就可能要切除整個膀胱保命及終身打理人造膀胱,所以病人術後要定期照膀胱鏡監察病情。」根據歐洲泌尿學會建議,所有病患者首年必須每3個月作膀胱鏡以及尿液細胞學檢查,若無發現復發的跡象則維持每3個月跟進一次,直到兩年之後才可改為每半年跟進一次。 膀胱腫瘤切除後容易復發,而復發的仍有可能治癒。 凡保留膀胱的各種手術治療,2年以內超過半數要復發,復發常不在原來部位,實屬新生腫瘤,而且10%~15%有惡性程度增加趨勢。 因此,任何保留膀胱的手術後病人都應進行嚴密的隨診,每3個月作膀胱鏡檢查1次,1年無復發者酌情延長複查時間。

膀胱腫塊: Re: 膀胱腫塊

3.其他:色氨酸和煙酸代謝異常可為膀胱癌病因,寄生在膀胱的埃及血吸蟲病,膀胱黏膜白斑,腺性膀胱炎,尿石,尿瀦留等也可能是膀胱癌的誘因。 證候:患者小便不利,或小便量少熱赤,尿頻、尿痛、血尿,腹脹痞滿,腰背酸痛,下肢浮腫,口苦、口乾但不欲飲水,食慾不振,舌苔黃膩,脈滑數。

膀胱腫瘤最多分佈在膀胱側壁及後壁,其次為三角區和頂部,其發生可為多灶性,亦可同時或先後伴有腎盂,輸尿管及尿道的腫瘤,膀胱腫瘤的擴散主要是向深部浸潤,繼則發生遠處轉移,轉移途徑以髂淋巴結,腹主動脈淋巴結為主,晚期少數病人可經血流轉移至肺,骨,肝等器官,膀胱癌的轉移發生較晚,擴散較慢。 膀胱腫塊 1.腫瘤的生長方式:分為原位癌,乳頭狀癌和浸潤性癌,原位癌局限在黏膜內,移行細胞癌多為乳頭狀,鱗癌和腺癌常有浸潤,腫瘤浸潤深度是臨床和病理分期的依據,臨床可分為:原位癌;乳頭狀無浸潤;限於固有層以內;浸潤淺肌層;浸潤深肌層或穿透膀胱壁;浸潤前列腺或膀胱鄰近組織,病理分期同臨床分期。 常見的症狀例如血尿、頻尿、解尿疼痛或是背痛。 膀胱炎可分為幾個大類型,例如泌尿上皮癌、扁平細胞癌、腺癌等。 抽菸習慣、五十五歲以上、男性、常常暴露於含有致癌物質的環境、服用藥物或膀胱常常處在發炎狀態下、有膀胱癌家族病史都是罹患膀胱癌的危險因子。

膀胱腫塊: 可能的相關疾病

雖說表淺病人病情較輕微,但部分高危病人有可能頻密復發,甚至會惡化成滲潤性膀胱癌。 膀胱腫塊 醫生會建議他們注射卡介苗減低復發的風險,但病人可能會出現尿急、尿頻等副作用,並須定期接受膀胱鏡檢查以便及早發現任何病情變化。 林建文指出愈早發現膀胱癌就愈容易醫治,因此當病人出現血尿等病徵便須提高警覺並立即求醫。 「有部分個案血尿情況並不明顯,可能只會偶然出現,有時甚至多番求醫後被當作膀胱炎或尿道炎,直至病情不斷反復才再向專科醫生求助。」另外,亦有腎病病人的膀胱癌腫不斷長大,阻塞了輸尿管出口引致腎衰竭。

  • 林建文表示,「由於膀胱癌復發風險高達七至八成,一旦腫瘤侵蝕至深層膀胱肌肉,就可能要切除整個膀胱保命及終身打理人造膀胱,所以病人術後要定期照膀胱鏡監察病情。」根據歐洲泌尿學會建議,所有病患者首年必須每3個月作膀胱鏡以及尿液細胞學檢查,若無發現復發的跡象則維持每3個月跟進一次,直到兩年之後才可改為每半年跟進一次。
  • 因此,任何保留膀胱的手術後病人都應進行嚴密的隨診,每3個月作膀胱鏡檢查1次,1年無復發者酌情延長複查時間。
  • 症狀:患者心情抑鬱或煩躁易怒,小便艱澀多通而不暢,尿頻、血尿,可伴腰痛、腹脹痛,苔薄或薄黃,舌紅、脈弦。
  • 故此醫生提醒市民一旦出現血尿就要提高警惕,須及早求醫及緊密監察,才有助提高治愈機會,並保留膀胱及降低死亡率。
  • 凡保留膀胱的各種手術治療,2年以內超過半數要復發,復發常不在原來部位,實屬新生腫瘤,而且10%~15%有惡性程度增加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