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書是合作住宅運作的指南,提供概念及歐洲各國典範,收錄九個以創新住宅文化聞名的歐洲城市於其中,分別是:阿姆斯特丹、巴塞爾、布魯塞爾、哥本哈根、米蘭、斯德哥爾摩、圖賓根和維也納。 每個城市與「永續住宅和社區發展」相關的條件都被詳加分析,描述著重在居民組織的方式和他們的經歷,因著這群人和他們投入的精力、資源和能力,每個計劃都長出自己的面貌和性格。 在id22的城市實驗中,他們認為合作住宅非常適合用於實踐創造性永續的理念。 住宅合作社的概念是自發性的,以社區為導向,並且永續發展。 居民共同合作去規劃住宅的樣貌,並且共同經營管理,經常舉辦活動,也成為彼此生活上的支援。 我們想透過這本書,提出居住問題可能的解方,為住宅模式提出新方案,也讓你可以想像到生活的另外一種可能。
鄉村與城和鎮的關係,鄉村經濟面臨的問題,重建的資本從哪裡來……費孝通教授就這些深刻影響中國鄉土社會的問題,在本書中做出分析,提出主張。 社區重建協會漫畫 這些問題提出於七十年前,現在來讀仍然很有借鑒意義。 著名家具設計師、工業家及設計學院教授,同時身兼香港設計中心主席、香港理大設計學院顧問團主席、行政長官創新及策略發展顧問團委員等多項創新及設計相關公職,多年來致力參與提升設計,以及推動設計思維、教育及經濟相關的工作,鼓勵及培育年輕一代的創新創意,將設計帶到人類生活的方方面面。 自二○一八年起,擔任「#ddHK設計#香港地」創意旅遊項目督導委員會主席,將創意及設計思維注入社區。 在日本推動地方創生,有的地方行政機關可以在短時間達到目標,也有花費多年才開花結果。 作者認為主要是「把理所當然的事情視為理所當然」,一旦做到理所當然的事情後,再多加一把勁,會得到更好的成果。
社區重建協會漫畫: 空間正義
另外也提醒鄉親,開學後察覺到感染病毒型腸胃炎的患者不少,症狀多以嘔吐或腹瀉,並且可能會有發燒、頭痛、腹部痙攣、胃痛、噁心、肌肉酸痛等症狀。 主要是透過糞口傳染,因此建議有症狀者應戴上口罩,也特別提醒勤洗手,預防被感染的可能性。 於是,林貴子來到花蓮,與在地傷友朱陳復先生積極找尋脊髓損傷的傷友加入協會,而她也開始在花蓮慈院看診,解決她的泌尿問題。 正如香港設計中心主席嚴志明不時提到,要將「空間」(space)轉化成「地方」(place),最重要是人的參與。 公共空間為人所做、服務群眾,自然要有在地性格、文化溫度,每一個環節,都與設計息息相關。
我們始終相信,有一種信念,能夠凝聚一群人,造就一個勢,最後萌動了一座山城……夢想,從廢墟裡再生一切,都必須從遇到這座被遺落在山林間的百年古宅開始說起……十多年前,年輕的兄弟扛下鉅額貸款,誓言要讓破落古宅重生。 這座全台灣最美的民宿──天空的院子,開啟了小鎮的改變:人才、活力、創意逐漸湧進街弄,竹山從靜默的鄉鎮,翻轉成帶著濃濃在地味的文創小鎮。 小鎮的天空,沒有極限你擁有的夢想,比你想像的還巨大座落於竹山山上的古宅民宿「天空的院子」,十多年前由一位剛退伍的大學畢業生何培鈞,與擁有建築師魂的急診室醫師古孟偉一手改造、創建。 十多年來,「天空的院子」不但成為一間熱門的民宿,何培鈞還繼續創辦了「小鎮文創」,試圖結合竹山小鎮的各種在地特產、商家、人才……希望以眾人之力為沒落小鎮注入活力,永續發展。 他又陸續在竹山當地以「打工換宿」、「青創平台」、「竹藝復興運動」、「竹馬之友慢跑步」、「廟口分享」、「小鎮未來行動平台」……等活動,吸引年輕人到小鎮,創造在地生產與活力。 他希望能將這些想法移植到其他台灣偏遠小鎮,一步一步將更多年輕人拉到鄉鎮,參與改變,也喚醒在地人對自己土地的愛。
社區重建協會漫畫: 公司簡介摘要 / 屏東縣霧台鄉大武部落就地重建協會
另外,本書也加入了一些專欄,是由幾位地方創生相關的中小企業診斷士所撰寫的,希望能夠成為有價值的參考資料。 社區重建協會漫畫 期許本書能夠給予讀者們一些「提供啟發」的點子。 如果能夠幫助讀者多思考些什麼,而萌生一些新的想法,無非就是作者寫書的目的與意義。
林貴子也趁此行來拜會她的好友顏靜曦(左一,顏惠美)師姊,回想過去在各縣市辦活動,總是請顏師姊號召各地社區志工幫忙,她對慈濟充滿感恩。 承作設計「脊管家APP」的楊清壬,真心希望有更多傷友因這資通訊平台獲得幫助。 他很感恩郭漢崇副執行長,右一為脊管家個案管理師吳之云。 圖片來源:The Winsted 社區重建協會漫畫 Citizen/Facebook創刊號在本月面世,頭版是與年青居民討論從社交媒體獲取大量新聞的現象,其餘包括本地籃球教練的成功故事、在廢棄磨坊繪製壁畫的報道、百年老橋的修復工程,以及新開張的食品合作社。
社區重建協會漫畫: 未來城市備忘錄:從基隆治理經驗看台灣
深入了解單一案例,多半比什麼都學、什麼都不精地知道許多案例更有幫助。 │在地區推動一些計畫時,無可避免容易覺得自己是在「為他人做好事」。 社區重建協會漫畫 社區重建協會漫畫 想著「為他人」,覺得別人理當給予肯定,過度期待他人的反應,或是自以為是認為這種程度的話別人會寬容自己,還深信用他人而非自己的錢天經地義。 │很多時候,越是認真的人越會制定計畫,只做某種程度能預測結果、已有前例可預見效果的事。
這是她的第一本書,也是成名之作,一本徹底顛覆當時歐美規劃理論的經典之作。 1961年剛出版時,便以淺白易懂的庶民觀點,深入人心。 本書以城市生理學的角度出發,指出城市的規劃與重建,首重了解城市神秘和複雜的運作方式,以及城市人的真實生活。
社區重建協會漫畫: 敲开你的门 / 社區重建協會
只有參與,才能改變,打造美好的生活日常,社造是眾人之事,看社區如何運用獨特風土,為地方找出新生機,讓一點一滴都能化為改造社會與環境的巨大力量。 在慈濟醫療志業脊髓損傷醫療重建中心成立記者會中,來自臺灣各地的脊損傷友一早便已完成報到,和郭漢崇副執行長合影。 (圖/花蓮慈濟醫院)慈濟醫療法人為了讓全臺約六萬名的傷友都能獲得全方位的照護,自2022年起規劃成立「慈濟醫療志業脊髓損傷醫療重建中心」,並計畫在花蓮、大林、臺北、臺中四大院區成立東區、南區、北區及中區中心等,提供關懷、重建、復健及照護等四大服務。 未來,將在慈濟慈善事業基金會「脊髓損傷醫療重建基金專戶」支持下,提供傷友各項醫療補助、急難救助,並協助申請職業訓練、殘障福利補助等。
同時設立高標,屏東這8年的轉變改頭換面,一步一腳印,打造屏東成為綠能. 永續城市,讓屏東在人們心中留下永不抹滅的印記。 「講到郭醫師,大家(傷友)都很高興!我們脊髓損傷病友最傷腦筋的就是泌尿道問題,郭醫師他成立這個中心,安排都很好,我看那個資料有什麼科、什麼科的,把我們照顧的這麼好!」與花蓮慈濟醫院郭漢崇醫師認識三十多年的林貴子女士,知道慈濟醫療法人成立脊髓損傷醫療重建中心非常感恩。 各院區重建中心團隊將協助建立脊髓損傷者全國資料庫;轉介脊髓損傷傷友至適當的醫療科醫師進行處置;承辦照護區域內脊髓損傷義診活動,並邀請各臨床醫療專科,如內外婦兒四大科、整形外科、牙科、身心醫學科、中醫科的醫師共同參與。
社區重建協會漫畫: 社區重建協會
即使超額徵收的廢止在國外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但由於政府不斷啟動區段徵收,並將其誤導為土地合作開發事業,以致國人受其蒙蔽而產生誤解。 在中華民國的法制史中,區段徵收最早出現於1930年所制訂的舊《土地法》中,該法後來於1946年做全面的修訂,成為現行的《土地法》。 其中,區段徵收的定義規定於第212條第2項:「謂於一定區域內之土地,應重新分宗整理,而為全區土地之徵收。」但這個定義很不明確,而且賦予了政府非常大的權力。 其立法緣由是為了仿照德國人於中國膠州灣租借區之開發前例:在地方建設開始之前,由政府先行「照價收買」擬建設地區的全部土地,防止私人壟斷土地。
透過鄉村博物館,濃縮見證了有限的人生,如何延續對土地和對人事的地方關懷,並以此為踏石,尋求指向未來的路。 透過大大小小的社區實驗,在石屎森林裡「犁田」、撒下「種子」,種出一個充滿可能性的社區,重建人與人相遇之地,結出人與地之間的愛。 拾起街上一個橙,建成社區藝術館;在街邊起個會所,街坊齊齊曬太陽睡午覺;將傳統街市變成貓貓街市,搖身一變打卡勝地;在花墟街頭隨便坐下,捉棋畫畫野餐……你有沒有想過,你的城市不一定要這樣,還可以那樣? 三位來自不同界別的學者,透過一系列大大小小的社區實驗,反思與重塑人與地的關係,連結起土地上的人與人,營造真正屬於「众」的社區。 在土地上深耕細作,原來社區是可以種出來的,而你與我也可以一起耕作,把社區變成我們真正想要/需要的模樣。 ‧「本地」及「社區」議題近期大熱,本書就紀錄了香港多個社區的社區實驗,包括北角春秧街及旺角花墟等,紀錄了這些地區的歷史、社區互動、設計等。
社區重建協會漫畫: 城市/土地發展 > 全部商品
《城市不服從》促使我們展開全新思考:如何以失序設計協助都市自然進化,對應各種居住需求,毋須服從既定秩序,邁向更臻成熟的開放城市。 「反造」是種非典型都市規劃的精神和方法,強調人類共同居住在一起的單位——城市,不只由政府主導,從上而下,做理性計算的技術官僚計劃,還能由住民發動,從下而上,進行更包容、更具創意的空間安排,進而實踐更多元的社群意義。 各案例之間並非獨自發展,而是可資相互參照,彼此交疊。 在實踐上這些案例也相互協力和串連,有的已經發展出社會企業甚至商業化的運作方式。 「共生」指的是一群市民對於城市空間與發展的重新想像,當他們在經營共生實驗的同時,也同時在創造一個新的城市。 社區重建協會漫畫 相較於容易落入事業導向或物質環境改造的「地方創生」,「城市共生」的核心在於社會與社群關係的建構與資源的再生產,提供合作的機會與地方活化的基礎。
出身雲林農村的徐世榮教授,秉持「法蘭克福學派」的社會關懷與社會實踐,在土地政策研究與田野調查的過程中,逐步發現臺灣盤根錯節的土地問題,雖然政權幾度轉換,人民的土地和家園被侵害、強奪的故事,仍不斷上演。 社區重建協會漫畫 他在本書檢視了臺灣近代以來的土地發展,處處充斥著看不見的「合法掠奪」。 從日治時期糖業株式會社半強迫徵收土地,到戰後的土地改革、經年累月遍布全臺的浮濫徵收,從土地改革到土地徵收,其實都是政權掠奪與炒作土地的工具。 戰後初期國民政府的土地改革──三七五減租、耕者有其田、公地放領等政策,不僅削弱地主階級的力量,更剝奪了數萬小面積土地的所有人賴以生存的工具,導致臺灣的經濟菁英大量流失;而國民黨政權則藉此培植樁腳、扶植地方派系、改組農會,並與財團、特權相結合,以政策法令保護特權和財團,進而控制地方政治。 然而,大多數的掠奪都在看不見的地方進行,如近年爆發的土地徵收抗爭事件,包括苗栗大埔、灣寶、竹北璞玉、二重埔、桃園航空城、彰化二林中科四期等,在在印證了土地政治就是地方政治,而土地炒作是拉攏地方政治勢力最簡單的方式,被犧牲的往往是無辜的弱勢民眾。
社區重建協會漫畫: 土地正義(2冊套書)土地正義+超額徵收
一九九四年,台塑六輕在雲林濁水溪出海口動工,臺灣出現大型離島工業區。 二○一一年四月,原定設於彰化大城鄉的國光石化,在全臺關心環境人士的串連下由總統宣布停建。 二○一四年高雄地下管線丙烯外洩造成石化氣爆,造成三十二人死亡,三百二十一人受傷。 從一九六八年在美援支持下開始有第一座石化廠以來,石化業在臺灣的近兩萬個日子,每一個轉折都說明石化業是一個特殊而複雜的產業,它的誕生往往帶來龐大經濟利益,但也如一條巨蟒綑綁在煙囪下生活的人民,讓他們窒息,淪為環境難民。 報導者從二○一五年後勁五輕關廠開始,針對雲林與高雄的石化地帶進行超過三年的追蹤調查,以兼具歷史縱深與前線發展的報導,全景式地勾勒石化業交纏的國際政治經濟、黨國體制、產業路線、民主化與環境運動、公共安全,甚至是最新的空汙與健康風險關聯之辯的科學戰爭。
- 在國外,「超額徵收」是指政府透過強制徵收來獲取土地,其政策的重點在於政府徵收超過實際所需的土地。
- 格林在《被科技綁架的智慧城市》一書中,透過分析眾多的案例,讓我們看見「科技至上」邏輯的限制與危險,並提醒我們對於科技過度美好的想像,反倒可能會忽略人真實的需求、加重社會不平等或被特定集團掌握監控。
- 被剝奪與被損害的土地所有人,何時才能得到補償與正義?
- 在台灣這座島嶼上,每天都有許多勤勤懇懇的素人為生活打拚,還有許多中小型企業,努力創新研發出更好的產品與服務,這群人是台灣經濟發展的中堅力量,也是創造台灣奇蹟的關鍵要素。
- ˙深入且敏銳觀察當代智慧城市發展,生動舉出許多實際案例,帶你看見智慧城市發展趨勢與困境!
- 項目提供312個單位,主要是1至2人單位,現時有逾500個申請人。
社會學大師理查‧桑內特──都市設計實踐指南 ╲╲╲社會學x都市規畫╲╲╲ 顛覆城市的僵化生活 ◆特別收錄帕布羅. 森德拉──臺灣版前言 ◆榮獲2020英國《衛報》最佳書籍 2008年起,西班牙經歷經濟衰退最嚴重的數年。 政府財政、文化資源受限之際,在地表演藝術團體聯手建築師,反而為當地僵化的都市規畫創造出截然不同、以「失序設計」為概念的新型態文化基礎設施──塞維利亞半邊陲空地上的馬戲學校。 前期他們先架設了馬戲團帳篷,以及稱為「 蜘蛛」的特製組合貨櫃;兩種設施皆為自建且採用再生素材。 其他團體也陸續加入合作,在同一片土地上進行新的建設:執行視聽計畫的攝影實驗室、開放式教室、綠色廊道。
社區重建協會漫畫: 社區組織|附近店家
★依照《土地徵收條例》規定,幾乎臺灣的每一片土地都可以被「區段徵收」,臺灣現今處處充斥著浮濫徵收案件的起源是什麼? ★憲法第15條規定:人民之生存權、工作權及財產權應予保障。 但為何臺灣政府不需經過人民同意,就能強制剝奪人民的財產權、生存權與人性尊嚴?
社區重建協會漫畫: 臺灣都市的內部結構:續篇,邁入21世紀
本書為《臺灣都市的內部結構:社會生態的與歷史的探討》(巨流,1995)之續篇。 以人口與住宅普查及工商普查資料為主要素材,配合其他資料與文獻,呈現1990年以後約二十年間四大都會內之鄉鎮市區在各個面向的變化。 結合前篇的結果,以都會成長的變化、中心都市與外圍環帶的社經分化、住宅類型的變化以及公共運輸與個人機動運具的成長,總結臺灣都會發展的特性;並就西方都會發展的大趨勢,反思臺灣都市與都會發展的經驗。 南投醫院社區醫學部暨家醫科主任莊家銘醫師表示,希望藉由此次義診活動能夠拋磚引玉,激發社會大眾主動關懷弱勢。
社區重建協會漫畫: 地方創生×SDGs的實踐指南:孕育人與經濟的生態圈,創造永續經營的地方設計法
——frank pasquale(馬里蘭大學法律系教授.美國國家科學會大數據與社會倫理領域的諮詢委員) 當全世界暢談智慧城市的好處──科技大量介入日常後,會使生活更便利、更有效率時,班. 格林在《被科技綁架的智慧城市》一書中,透過分析眾多的案例,讓我們看見「科技至上」邏輯的限制與危險,並提醒我們對於科技過度美好的想像,反倒可能會忽略人真實的需求、加重社會不平等或被特定集團掌握監控。 我們總是期待科技或人工智慧可以解決都市的諸多問題,因而積極嘗試以其提升全人類的生活品質,但本書透過未來交通的想像規劃、預測犯罪系統的運用到免費wi-fi的使用等,一一解析智慧城市忽略的問題與可能陷入的困境,指出我們創新新穎的科技並非解決都市問題的唯一方法,及被這種方式所忽略的人文關懷。 格林以此書提醒我們,唯有讓科技歸於適當的位置,我們才有可能打造出真正公正、民主與平等的社會,不至於讓科技反客為主,取回未來城市的掌控權。
社區重建協會漫畫: 巴黎林蔭步道優質城市綠色環境褪色
不管說五十遍或一百遍,不斷講述就會出現願意聽你說的人。 │請謹記,讀書會只不過是讓事業化為現實的過程的一部分,如果把讀書會本身變成目的,說著「獲益良多」、「滿載而歸」,就會使讀書會變得毫無意義。 │最典型的公部門調查研究是集結成功事業,將其分門別類的「案例集」。 但案例集大多只是整理結果,就算好像看懂了,等到要實踐時卻完全無法參考。
翻轉一鄉一地絕非易事,再怎麼等待也不會有超人降臨。 先試著踏出第一步,明日的英雄是今日的「凡人」。 │拿到高額經費就能浴火重生的話,就沒人會在泥沼中了。
社區重建協會漫畫: 地方營造:重塑社區肌理的過去與未來
生活中心/周孟漢報導有別於昨(16)日各地仍明顯感受到寒冷,今(17)日強烈大陸冷氣團減弱,各地氣溫回升,不過早晚天氣仍偏冷,民眾還是得注意保暖,眼看著好天氣到來,但快樂的時間總是過得特別快,民視氣象主播林嘉愷透露,從「這時候」開始,冷空氣會再增強,屆時全台又會再次轉涼。 「後來我就給郭醫師開這個刀,以後就很方便了。兩個鐘頭,帶著尿管,放在包包裡面到廁所去導一導,丟掉就ok了,方便又乾淨,不然以前不管男女全部都掛個尿袋,很難看……我是覺得很難看,郭醫師那麼用心做這個給我們,讓我們活得自在。」林貴子開心的說。 來自臺中的資深傷友林貴子,是照護團隊的「貴子阿姨」,是促成中華民國脊髓損傷者聯合會創會傷友,戲稱郭漢崇醫師被她「拖下水」,事實上是相互成就,在幫助傷友的道路上。 「因為閱讀能力是因人而異,而且醫療有太多的專業性,所以我覺得個管師是很重要的!APP是一個媒介,如果我遇到一個傷友有什麼問題或想法,我就是說你去下載APP、裡面可以跟個管師連絡」,楊清壬認為,整個操作APP過程對傷友是很容易的。 為什麼那些樹木的根部一點都沒有人去照顧,而被切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