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時屯門曾咀稔灣路有一個污泥焚化爐正在營運,而政府亦正在石鼓洲填海興建一個垃圾焚化爐,有指該焚化爐的啟用日期將由2024年延至2025年。 規劃中的垃圾焚化爐尚未完工,但政府已經構思興建新一座垃圾焚化爐。 現時本港透過兩個堆填區平均每日接收共11,000公噸都市固體廢物。 發言人表示,在有足夠的轉廢為能設施啓用前,香港仍需要堆填區處理都市固體廢物。
政府相信,配合精密的高湍流技術,確保廢物完全燃燒,可完全分解有機物及二噁英。 環保署會在石鼓洲、長洲和大嶼山南部設立24小時的空氣監測站,監測及提供區內空氣質素的客觀數據,確保不會對附近環境造成影響。 石鼓洲焚化爐項目的合約去年批出,造價高達314億元,工程最快下半年動工,但翻查立法會文件顯示,2015年立法會審批出有關撥款時,項目設計及建造費用連同營運費僅為240億元,意味現時工程合約造價較三年前貴了三成。 環保署指,已成立一個綜合廢物管理設施第1期的建築及園境設計專家小組,成員包括香港建築師學會、香港園境師學會、香港城市設計學會、香港綠色建築議會及香港中文大學建築學院的代表。 小組成員已就建築及園境設計提供專業意見,收集各方對設施外形設計的要求後,會向承辦商反映,在技術可行及符合相關安全要求的情況下,進一步美化設施及煙囪的外觀。 石鼓洲康復院院長胡順安未公開告訴院友政府有意在附近興建焚化爐。
石鼓洲焚化爐: 資源回收
這些堆填區分佈在香港各處,包括牛池灣堆填區及晒草灣堆填區等等,已停用的13個堆填區面積達287公頃。 這裡沒有高樓,沒有村落,卻有一個羅馬浴池,泛著一片平靜的碧綠。 PARK鄰近屯門堆填區,有參觀過的市民劣評,指室外地方臭氣薰天,室內地方也會「隱約發臭」。
當中包括60億元營運開支,73.5億為價格調整預算費用,再基於合約列明每年通脹率約5%的估算,連同0.5億元工程應急費用。 環保署指有關設施已批出的合約價值約為314億港元,包括設施的設計及建造費用預算約180億港元,以及設施15年合約營運期的總運作費用預算約134億港元。 石鼓洲焚化爐 承辦商現正進行詳細設計及前期勘探和測試等工序,填海工程預計將於今年第4季開展,設施料可於2024年落成啟用。
石鼓洲焚化爐: 工程調查和環評研究
2017年11月30日,石鼓洲焚化爐完成招標,「綜合廢物管理設施第一期」的設計、建造和營運合約由吉寶西格斯—振華聯營公司成功投得,預期2025年完成。 該焚化爐設有發電設備,並將以海底電纜將產生的電力輸入中電電網。 為達到「零廢堆填」目標,當局更預告,焚化爐工程或會陸續有來。 環保署表示,計劃同步展開一項全港性選址研究,物色其他適合興建同類「轉廢為能」設施地點,並進行環評及技術性研究。
石鼓洲上有一座香港戒毒會住院式戒毒治療中心,名為石鼓洲康復院,1963年4月23日開幕,是全香港最大的戒毒治療中心,為不同年齡的男性自願戒毒者提供治療和康復的服務。 1999年起,每年11月石鼓洲康復院均舉行開放日,吸引學校或社團到島上參觀,宣傳及推廣禁毒教育。 儘管如此,石鼓洲仍是禁區,要到達島上,必須先向戒毒會申請才能獲准前往。 根據當年立法會文件顯示,焚化爐每年經常開支4億200萬元,15年營運費僅約60億元。
石鼓洲焚化爐: 石鼓洲焚化爐首個機電設備組件抵港
小島上僅有一所二百名院友和員工的戒毒康復院,戒毒者在這裡希望能安靜地擺脫毒癮的困擾。 政府計劃在石鼓洲的西南方興建一個約十五公頃,即大約二十一個足球場般大的人工島,島上將興建全港唯一的焚化爐。 就新界東北堆填區擴建工程的設計、建造和營運合約經過公開招標程序,由威立雅環境服務香港有限公司成功投得,相關建造工程將會於年初展開。 根據現時估算,餘下款項足夠應付所有尚未完成的工程,預計可於2025年如期落成啓用。
今次石鼓洲焚化爐的設計概念,料參考了污泥處理設施的運作模式。 石鼓洲焚化爐 石鼓洲焚化爐 於2016年,花了53.6億元建造的屯門污泥處理設施T. 除了每天處理2000噸污泥外,設施更附設3個暖水SPA(水療池)、咖啡廳、天台花園及室內觀景台,可坐擁270度無敵海景,供市民到訪參觀和使用。 為解決香港堆填區日益爆滿的問題,政府曾計劃在屯門曾咀興建垃圾焚化爐;對岸的深圳表達憂慮,當地居民亦反對。 早前政府透露正為本港第二個焚化爐選址,並曾對屯門曾咀中部煤灰湖,作為其中一個轉廢為能設施可能選址深入研究,又預告為達到「零廢堆填」目標,焚化爐工程或會陸續有來。 環團綠領行動今(26日)表示,對計劃感到失望和憤怒,並且表達強烈反對。
石鼓洲焚化爐: 廢物處理焚化爐
環團「綠惜地球」環境倡議總監朱漢強批評,政府於減廢方面表現不合格,前年廢物回收率只得29%,與當局訂下2022年達到55%的目標相去甚遠,現時若再興建多一座垃圾焚化爐,只會令政府更加不積極推動減廢,實在難以接受。 機械分類及回收設施將採用自動廢物分類技術,每天從最多200公噸都市固體廢物中回收有用的資源,包括含鐵金屬、有色金屬、塑膠和玻璃。 綜合廢物管理設施第1期將會採用先進的科技和污染控制設備,確保排放的煙氣符合香港和歐盟委員會的廢物焚化設施排放上限以保護環境和公眾健康,當中氮氧化物的排放標準更較歐盟的排放標準為嚴格。 先進焚化技術能有效地減低污染物的排放,例如在德國,雖然經焚化處理的廢物量從1990年到2000年增加了一倍,但是在採用了先進的控制技術後,二噁英的排放量只是1990年的一千份之一而已。 海外其他地方的經驗和研究亦顯示,符合嚴格排放標準的先進焚化設施,並不會引致不良的健康影響。 綜合廢物管理設施旨在大幅縮減混合都市固體廢物的體積,和回收有用的資源,從而大大減少廢物堆填及延長香港堆填區及其擴展部份的可用年期。
- 至於石鼓洲要填海會比屯門選址增加多少工程費,黃稱,由於涉及是否要挖淤泥等很多因素,難以評估,但一定以數億元計增加。
- 綠色和平認為,焚燒垃圾無助解決廢物問題,同時憂慮當局以「眼不見為淨」作藉口,在源頭減廢的政策上放軟手腳。
- 我們會為訪客設計一條教育路線,讓訪客切身體驗綜合廢物管理設施第1期的主要部份,包括焚化爐、煙氣處理系統、機械分類及回收設施及控制室等。
- 由煙囪排出的污染物不會即時墜落,飄行約一百米後才會墜落,因此,對距離焚化爐一百米以外的地方影響較大,而焚化爐與石鼓洲之間的距離少於一百米,污染物不會墜落石鼓洲,因此康復院不受影響。
- 政府已在2008年11月就上述兩個地點分別開始詳細的工程和環評研究,以確立兩者的整體合適程度。
- 立法會在2015年批出石鼓洲焚化爐撥款,價值192億元,其中180億元是焚化爐設計及建造費用,顧問、駐地盤費等則佔12億元。
當中美國現時投入運作中 的 65 座焚化發電設施,所排放的溫室氣體量,平均較燃煤發電高出 1.7 倍;至於空氣污染物排放方面,氮氧化物(NOx)就較燃煤發電高 4.8 倍。 石鼓洲焚化爐 由於都市固體廢物當中,含有大量塑膠垃圾,焚化過程定必產生一定程度的有毒物質。 2013年3月25日,環保署發表2012年年報,表示決定在毗鄰石鼓洲的人工島建造第一期焚化爐。
石鼓洲焚化爐: 綜合廢物管理設施
政府在2014年施政報告中承諾,會確保廢物處置設施的環保和運作符合高規格水平,並就設施管理和運輸配套、環境監測和衞生等問題,加強與地區人士溝通,盡量減少對居民的影響。 綜合廢物管理設施第1期的建築和園境設計將秉承「綠色、潔淨、精簡」的環保理念,與周邊環境融和,並將致力達至綠建環評(BEAM Plus)金級或更高水平。 石鼓洲焚化爐 我們會採用一種先進的地層處理方法,即深層水泥拌合法,於現場為海洋沉積物進行加固,以控制沉降及填海範圍的移動於可接受水平內,及確保人工島的建造可於合理時間內完成。 根據《香港固體廢物監察報告2020》,人均垃圾量對比十年前的數字有增無減。
其實香港先後設立過16個堆填區,其中13個已經於1996年或以前關閉。 屯門區議員林頌鎧指,政府選址石鼓洲,只令屯門「鬆一口氣」,但仍有隱憂,擔心會於屯門興建一個規模更大的焚化爐。 多個環團及立法會議員都認為政府棄屯門,選石鼓洲是出於「政治決定」,並批評沒交代額外成本是「假諮詢」,亦不滿政府減廢不力,促落實垃圾收費及家居廚餘回收(見另文——「屯門「落選」鐵路仍研建 樓價受惠」)。 根據我們過去在綜合廢物管理設施第1期公眾參與活動中所得的經驗,不同地區會有不同的具體訴求及關注事項。
石鼓洲焚化爐: 香港歷史上有幾多堆填區、焚化爐?垃圾圍城的前世今生
除了因為目前這批院友在為期三至六個月的療程過後,就可以離開石鼓洲外,這消息對院友也會產生一定的心理影響。 石鼓洲焚化爐 曾經有院友向胡院長晦氣地說︰「在這裡興建焚化爐,啱啦,把我們當垃圾,燒了吧,垃圾歸垃圾」。」胡院長亦擔心興建焚化爐後,會影響戒毒人士選擇到石鼓洲戒毒的意欲,畢竟沒有人喜歡居住的地方旁邊有焚化爐。 政府消息人士補充,當初全港篩選出曾咀和石鼓洲,是基於要興建一座處理量達3,000公噸的焚化爐,若將來再起,所需容量或較小,選址不一定局限於屯門,可有其他地區考慮。 負責環評的顧問公司承認,石鼓洲建人工島和防波堤,共要填海16公頃,令江豚損失31公頃的重要生境地,但會劃700公頃海岸公園作補償。 至於屯門,因已有電廠等排放源,再建焚化爐,空氣污染累積影響較大。
環保署將會實施更嚴格的環境管制措施,除了增設對不同環境參數的實時監測及報告外,亦將設立專屬的網站向公眾發布環境監測及審核數據和結果。 至於位於新界西的堆填區,其擴建計劃規模已由原來約200公頃大幅縮減一半至只約100公頃,有關工程將於年內公開招標。 我們會進行一系列的監測,當中包括通過刺網和手釣方法以監測漁業資源、利用船旁聲納探測器監測人工魚礁的結構,以及透過手釣方法進行魚類放養的監測,以評估敷設人工魚礁及放養魚類作為漁業強化措施的成效。 源頭減廢,才是解救垃圾圍城的治本之道,因此推動社區裸買、走塑文化,亦是綠色和平今年的項目重點:讓我們一起拿回過好生活的主導權。 雖然政府近日大力推動綠在區區回收點,但「綠綠賞」積分計劃就曾因疫情關係暫停。 除了回收量持續低迷外,市場上的產品只有部分適合回收,而且大部分亦是「降級」回收,即回收物只能循環再造成較次等的物品。
石鼓洲焚化爐: 持續擴展及提升社區回收網絡 環保署正檢討回收桶定位
環保署公開最新設計圖,焚化爐在內的「綜合廢物管理設施」,座落大嶼山東南部的石鼓洲,距離長洲以西約2公里,每天可處理最多3000噸垃圾。 焚化爐建築群臨海而建,建築物外牆擬種植大量攀緣植物,綠化度高。 奈何告別焚化爐不足20年,當局已經想「吃回頭草」,環保署於2013年決定在毗鄰石鼓洲的人工島,建造第一期焚化爐。 雖然興建焚化爐引起不少爭議,甚至有居民提出司法覆核,無奈方案最終通過,最快於2025年落成。 石鼓洲焚化爐 雖然設置費較昂貴,香港科技大學研究發現焚化爐排放的溫室氣體較少,發電量卻為堆填區6倍,相比燃煤或天然氣發電的污染亦少。 此外,焚化爐運作時產生的熱能可供發電、供暖,現時屯門的污泥焚化爐便轉廢為能,焚化過程中產生的熱能為水療池水加熱,供市民使用。
- 我們從不接受任何政府、企業或政治團體的資助,只接受個人的直接捐款,以維持公正獨立。
- 政府早於《香港資源循環藍圖2035》和《香港氣候行動藍圖2050》提出,要達致「零廢堆填」及碳中和目標,香港除了推動全民減廢及乾淨回收,必須具備足夠的轉廢為能設施,以處理都市固體廢物,為增設焚化爐鋪路。
- 環保署亦計劃同步展開一項全港性選址研究,物色其他適合興建此類轉廢為能設施的地點,以及進行環評及技術性研究,當中會全盤考慮各項因素,包括地理位置、可用土地面積、環境影響、廢物運輸安排、處理廢物基建設施的布局等。
- 離島區議員翁志明亦反對選址石鼓洲,漁民擔心填海令捕魚區縮小,加上連帶影響,會影響魚獲;居民亦最擔心焚化爐造成空氣污染,打擊區內旅遊事業,亦會令到長洲居住的外來人卻步。
- 本港垃圾棄置量高,政府正於石鼓洲興建綜合廢物管理設施,採用焚化技術處理都市固體廢物,望減輕堆填區負擔。
當局強調,現代化轉廢為能設施會採用先進技術,並結合相宜的社區設施或綠色旅遊概念,發揮一址多用協同效應。 綠領行動指,4年前政府不顧社會強烈反對,執意拍板招標,於石鼓洲興建垃圾焚化爐,如今石鼓洲焚化爐尚未建成,環保署又再企圖於屯門曾咀興建第二座焚化爐。 團體認為政府將垃圾焚化爐美其名稱之為「轉廢為能設施」,是利用「語言偽術」為垃圾焚化「洗白」。 在未有盡力推動源頭減 廢和回收的同時,只着眼發展末端處理,貿然提出再次興建焚化爐,是哄騙市民服下糖衣毒藥。 這項聲稱每日可處理3,000噸都市固體廢物的焚化爐項目合約,去年11月由環保署批出,最新的合約造價高達314億元。 環保署指出,180億元仍為焚化爐設計及建造費,但在運作費用方面,15年的運作費經通脹調整後達134億。
石鼓洲焚化爐: 石鼓洲焚化爐合約價314億 較通過撥款時高三成
綜合廢物管理設施將會分階段發展,設施第1期的處理量為每日3,000公噸,它會採用先進的焚化技術作為核心處理技術,並且會配合一座示範規模的機械分類及回收設施,從混合都市固體廢物中回收有用的資源。 另外,環保署又打算於屯門曾咀中部煤灰湖興建第二個轉廢為能設施 I PARK 2,將展開環境影響評估及技術性研究,料每日處理量可達4,000公噸,,期望2025年可開始招標,並於2030年代初落成。 環保署今(25日)向離島區議會,交代石鼓洲「綜合廢物管理設施第1期」的最新進展及建築設計。 政府稱,建築和園境設計理念是「綠色、潔淨、精益」,與周邊環境融和,料今年第4季填海動工。 石鼓洲焚化爐 設施會裝設先進的空氣污染控制系統,確保排放的煙氣,符合香港及歐盟最嚴謹的排放標準。
石鼓洲焚化爐: 石鼓洲綜合廢物管理設施工程完成30% 2025年啟用
外地亦有焚化爐的污水經過處理後,可用作綠化灌溉或洗車等。 環保署續指,價值314億港元的合約包括設施的設計及建造費用預算約180億港元,以及設施15年合約營運期的總運作費用預算約134億港元。 環保署指,已成立一個綜合廢物管理設施第1期的建築及園境設計專家小組,成員包括、香港城市設計學會、香港建築師學會、香港園境師學會、香港綠色建築議會及香港中文大學建築學院代表。 立法會環境事務委員會主席、民建聯議員葛珮帆表示,支持轉廢為能,達至零堆填,但認為當局必須向市民,尤其是向當區居民詳細交代選址的原因及影響,讓他們知道並非興建會污染空氣、釋放毒氣的舊式焚化爐,摒除負面印象。 她指出,興建任何設施要經過漫長時間尋找選址、環評、諮詢等,若等垃圾收費推行後,再考慮會否興建第三座焚化爐,或太費時,認為現階段可先物色選址。 為了尋找適合發展綜合廢物管理設施的地點,我們在2008年1月完成了一項全面的選址研究工作,揀選了屯門曾咀煤灰湖及大嶼山以南的石鼓洲旁一幅需填海的土地,作為兩個可供考慮興建設施的地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