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此可見,在生活館中的口述歷史記錄,是選擇性的歷史記錄,是為了把美荷樓包裝成一個逆境自強的符號而選擇記錄的故事,遺落了受壓迫者的聲音。 是什麼因素導致這批由內地來港的新移民生活如此艱難呢? 在生活館中我們聽不到這些故事,也沒有留下反思的空間。 二次世界大戰後,從內地湧港的移民生活環境一直非常惡劣,單單從展覽開首介紹昔日低下階層的居住環境已可看到,高密度的寮屋區沒有公共設備,經常發生火災。
博物館一直被認為是記錄及連繫歷史的重要地,希望詳細了解歷史的人必然會到博物館參觀。 然而,我們必須理解博物館背後的政治含意,從參觀博物館的指定路線及經營者所篩選展出的資料和文物解構其歷史觀。 某層樓的地下,從前的社會,孩子沒有人照顧,也會常在大人工作的地方出現自尋玩樂樂趣。 上月底的某周日手作巿集十分熱鬧,展出很多藝術和手工。
石硤尾歷史: 深水埗主教山:隱藏「地下之城」
因為第三型徙廈的設計仿照舊型政府廉租屋,樓宇比第一、二型徙廈纖細令座數更多,因此棄用以往徙置區以英文字母作為座號的做法,一律以數字作為座號。 這種徙廈在1980年代至1990年代的香港徙置屋邨中相當極之稀有的型號,大廈的設計大致與改裝第一型相似,惟住戶仍需使用中間的共用廁所(廁格獨立)。 這座被評為香港二級歷史建築的三太子廟建於1898年,當時深水埗爆發了一場致命瘟疫,於是客家移民興建廟宇,希望得到守護神哪吒三太子的庇佑。
美荷樓生活館亦重塑了舊時公共廁所、浴室、居民在走廊煮食、婦女以舊式腳踏衣車幫補家計的普遍情況,連同口述歷史個案、舊照片和傢俬等資料,合共展出逾1,200件從160名舊居民搜集得來的展覽品,亦邀請舊居民擔任導賞員。 隨著市民對居住環境的要求日高,房委會進一步於1990年決定重建部分石硤尾邨,把殘舊和不合時宜的大廈拆卸,只保留其中一幢 – 美荷樓 (或稱41座) 。 該樓是首八幢於1954年興建的「第一型」徙置大廈之一,已被古物諮詢委員會列為歷史建築,反映其在香港公共房屋發展史中的重要性;政府亦已決定將美荷樓保存,並活化成為附設公屋博物館的青年旅舍。 )是香港首個由政府興建的公共屋邨,位於九龍深水埗區的石硤尾,在1954年最早期建成入伙的徙置大廈,於1973年開始首次改建及重建工程,其後採用的舊長型大廈及新落成之非標準型樓宇分別於1977年至1984年間、2007年至2019年入伙。
石硤尾歷史: 第一站 – YHA美荷樓青年旅舍
2008年政府推出「活化歷史建築伙伴計劃」,香港青年旅社協會獲選活化美荷樓,成為現代化旅舍,於2013年12月開幕,設有129間客房,附設「美荷樓生活館」,展出香港公共房屋發展及民生歷程。 學者Tony Bennett指博物館最重要的社會功能是幫助提高群眾的可管治性(governmentality),每家博物館都有其指定路線,為參觀者定下觀看的次序,美荷樓生活館也不例外。 第七型徙置大廈,在房委會系統中與政府廉租屋、屋宇建設委員會興建的長型大廈一併算作「舊長型大廈」,是香港房屋委員會與徙置事務處合併後,於1974年至1982年間竣工的公屋大廈類型。
他們當中不少人都在石硤尾一帶自行興建木屋,以作棲身之所。 石硤尾歷史 1953年12月25日,發生了石硤尾大火事件,五萬多人無家可歸。 所以,香港政府決定在該區興建廉租屋邨,是香港首個公共房屋發展計劃。 石硤尾是香港九龍北部的一個地區,位置為畢架山以南,界限街以北,深水埗以東,九龍塘以西,主要是一個住宅區。
石硤尾歷史: 科學實踐創新 香港學生科學比賽 198 學校展現創意
2020年水務署進行平整工程,計劃向地政總署交還用地,期間發現地下隱藏了相信擁有過百年歷史的古羅馬式結構,石柱和拱門設計,具有保育價值。 民間發起聯署要求發展局將配水庫定為暫定古蹟,而且古物古蹟辦事處可以盡快評鑒建築,保留別具特色的歷史足跡。 現場結構危險並重重圍封,大家記得別擅自前往,要參觀的話恐怕要等上一段時間。 石硤尾歷史 第2期重建成兩幢40層十字型的非標準設計大廈出租公屋,於2012年中入伙。 分別為美薈樓及美亮樓,另設有停車場及樓高8層的服務設施大樓,亦設有地舖。
漫步林蔭中,你會看見兩座紀念碑,分別在1989年和1991年建成,紀念在戰俘營去世的勇士。 深水埗公園外有刻上「軍部地界」的石碑,是昔日深水埗英軍軍營的遺蹟;園內也設紀念碑與楓香樹,紀念二次世界大戰時犧牲的士兵。 不說不知,名列《香港古樹名木冊》的五棵雞蛋花中,有四棵正好生長於深水埗公園近醫局街入口處。
石硤尾歷史: 公共交通
除了是藝術家的工作空間外,這裏不時舉辦展覽、文創、導賞團、市木集等活動。 石硤尾歷史 雖然這裏已經全面改造,但仍依稀看到舊日工廠的痕跡,例如大廈大堂擺放數台工廠機器,各樓層保留開放通風的舊建築特色。 建於1898年,當時深水埗爆發了一場致命瘟疫,於是客家移民興建廟宇,希望得到守護神哪吒三太子的庇佑。 石硤尾街市所座落的石硤尾邨第19、20座,是在七十年代由香港最早的徙置大廈重建而成。
- 現場結構危險並重重圍封,大家記得別擅自前往,要參觀的話恐怕要等上一段時間。
- 上月底的某周日手作巿集十分熱鬧,展出很多藝術和手工。
- 粗體表示該樓宇牽涉26座問題公屋醜聞,其混凝土強度未達高層單位20.7MPa或低層單位31MPa的標準,相關樓宇除第21-23座外已納入整體重建計劃下重建、而第21-23座由於情況並不嚴重,故此一直未列入「整體重建計劃」。
- 值得引以為傲的,更是作為有份打造香港的前度工廠文物建築。
- 現存僅有一座第一型徙置大廈:石硤尾邨第41座(美荷樓)為全港首批落成的徙置大廈之一,因有歷史價值而保留,已活化為青年旅舍。
- 後來女修院於1942年復課,建築經歷炮火洗禮後,仍然保留著昔日的特色,於2017年更獲評為二級歷史建築。
- 範圍包括窩仔街與石硤尾街交界處以南的土地涵蓋2個「住宅(甲類)」地帶和一個「政府、機構或社區」地帶。
- 這兩幢公屋以白色為底色,再襯上深紅色,共提供487公屋單位,單位類型由1/2人、2/3人、1睡房、2睡房、以至3睡房單位均有提供,其中美葵樓更是目前全港唯一擁有三睡房(3B)構件式單位的非標準公屋大廈,於2019年3月入伙。
第41座,美荷樓(Block 41,Mei Ho House),是現時香港碩果僅存的「H」形6層徙置大廈,獲評為二級歷史建築的建築物。 最低兩層部份改建為公屋博物館,重現昔日公屋居民的生活,上層則改建成青年旅舍,由香港青年旅舍協會營運。 第7期重建項目主要興建1座13層公屋大樓及平台,提供247個單位,已於2019年3月20日入伙。 第37座和附近的第39至41座於2005年6月12日封閉,但是第41座美荷樓獲列為1級歷史建築,獲得保留;第17、18座曾於2004年底改建為「石硤尾人文館」(與其他徙廈一同於2006年10月16日封閉)。 所有舊徙置大廈於2007年6月20日起清拆,並分7期進行重建,但該7期工程並非按數字順序進行,故此處以各期建成時間先後次序述之。
石硤尾歷史: 深水埗公園
第二型徒廈早於1977年開始清拆,橫頭磡邨第23及24座是最後兩座清拆的原裝第二型徙廈,於1990年清拆。 1926年典當合法化後,香港典當業急遽擴展,而南昌押就是在這個時期於深水埗紮根,承載著行業輝煌一時的歷史記憶。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逃難後回流人士和新移民紛紛來港,香港的人口急劇增加,各處山坡迅速佈滿僭建的寮屋。 石硤尾歷史 該些房屋以廢木和鐵皮等物料搭建,經常受到火災威脅。 1953年的聖誕夜,石硤尾寮屋區發生大火,約58 000人痛失家園,大量災民無處棲身。
徙置大廈(第41座美荷樓除外)於2007年6月20日拆卸後,第二及五期重建工地已在2009年4月19日展開地基工程,於2012年5月入伙,並接收部份2012年蘇屋邨重建二期及2013年至2014年白田邨舊邨受重建影響的租戶。 1940年代末期國共內戰爆發,引起很多中國大陸居民逃難往香港;當中不少人都在石硤尾一帶自行興建木屋,作為容身之所,石硤尾一帶已發展成石硤尾六村,由西至東包括白田上村、白田下村、石硤尾村、窩仔上村、窩仔下村及大埔道村。 1953年12月25日,石硤尾大火發生,逾五萬人無家可歸。 期後香港政府在該區興建徙置區以安置災民,石硤尾邨成爲香港公共房屋發展計劃的開始。 故此區內以住宅區為主,工業則有石硤尾工業大廈(已改建為賽馬會創意藝術中心)接收原有的山寨廠,而商業活動亦以滿足民生需求為主。
石硤尾歷史: 第一型
現在的第19及20座興建於原本的徙廈第3至6座位置,於1979年7月至9月落成;而第21至24座則建於原來徙廈第11至13座位置,於1979年4月至1982年9月落成。 上述樓宇用作安置大坑東邨第7至9座及同邨徙廈第7至10座重建的住戶。 2000年代,石硤尾邨各座舊型大廈陸續清拆,並且分期重建,興建4,110個單位,於2011年落成,接收鄰近的蘇屋邨拆遷戶。
屋邨老化,數年前開始傳出重建消息,但一直未有進展。 館內除了保留有關美荷樓的歷史背景、轉變和活化的既有展區,主題展覽「歲月留情」更加入口述歷史及各類型展品,以描繪50至60年代基層市民的生活世態,復刻香港精神的原點。 美荷樓一帶本是木屋區,1953年的一場大火令接近58,000名居民無家可歸,突如其來的災難促使政府興建了石硤尾邨,象徵著香港第一批「徙置大廈」的誕生。 過去位於石硤尾徙置區的美荷樓,如今變身成受背包客歡迎的青年旅舍,還獲得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區文物古蹟保護獎——榮譽獎」。
石硤尾歷史: 運動人仕最啱 PurFree Buds 開放式真無線運動耳機
第3期重建計劃,原擬興建兩座分別8和12層公屋大樓及平台,但最終修訂至1幢12層高的出租公屋大廈,位於平台之上,平台設社區服務中心、商舖、平台花園等。 該樓宇名為美葵樓,共提供240個公屋單位,已於2019年3月4日開始入伙,並首次出現12間可間三睡房,備有兩浴室的構件式非標準設計出租公屋單位,首創出租公屋單位有條件設主人套房的先河。 下邨部份1973年開始進行重建,重建工程包括拆卸11幢徙廈重建新樓宇,及改建18幢徙置大廈,並重新編配樓宇座號,以第七型徙置大廈設計的新樓宇於1979至1983年入伙。
早期的設計,住宅單位沿兩邊長翼背靠背排列,門口面向走廊。 有五個成人的家庭方可編配到面積僅約120平方呎的單位。 室內並無廚房或浴室,居民須使用設於兩翼之間的公共廁所和浴室,並在家門口的走廊煮食和晾曬衣物。 大廈也沒有電梯,居民要使用設於兩翼末端的樓梯上落。 改建自石硤尾工廠大廈的藝術空間,進駐了超過100個不同類型的藝術家及團體,例如繪畫、雕塑、攝影、戲劇等。
石硤尾歷史: 第二站 – 寶血會女修院
2007年,香港建築師學會、香港工程師學會、香港規劃師學會及香港測量師學會合辦,由香港房屋委員會及民政事務局贊助名為「無限之旅」的石硤尾邨美荷樓意念創作比賽,分設專業組及公開組,讓專業人士及公眾分別就美荷樓的去向提供設計構思,集思廣益。 有關單位於6月30日至7月29日開放美荷樓地下及一樓予公眾參觀,包括示範單位及歷史圖片展覽。 石硤尾歷史 是次比賽吸引香港及海外不同界別的參賽者,合共接獲46份參賽作品,包括專業組13份及公開組33份,最終評選出專業組優勝作品2份、公開組優勝作品3份及優異作品2份。 由於電梯大堂不再設置單位,並設置空中平台取代部分大廈頂層小型單位,使大廈整體公共空間面積擴大。 另外第五型是唯一一款落成時便設有梗房單位以安置住戶人數較高(11人或以上)的家庭。
石硤尾歷史: 公共屋邨食水含鉛超標事件
基座設商場和停車場,其中商場設有12個商鋪和街市。 石硤尾歷史 2樓設醫院管理局臨時診所和食物及衞生局的地區康健中心。 而休憩設施位於3樓平台,設施包括羽毛球場、兒童遊樂場、長者健身設施及棋桌。 此期重建項目,興建2座33層公屋大樓及平台,提供1,056個單位,預計可容納約3,310人居住。 二樓亦設有行人天橋連接第2期,方便屋邨居民和顧客通往第6期的新街市及石硤尾健康院,改善連繫屋邨上蓋設施。 2013年政府撥款一億元在區內興建社區重點項目,西九新動力副主席沈少雄區議員,3月向深水埗區議會提交了興建藝術中心的意見書,計劃在石硤尾美荷樓對出興建集「排練場地、展覽廳及商舖」於一身的藝術中心,聲言要為西九文化區培養觀眾。
石硤尾歷史: 大坑西邨:逾半世紀屋邨
隨着啟德機場的遷出,香港的土地需求增加,故獲改裝的第一型徙廈因應「土地浪費」為由,加上石硤尾邨打斷廁樓後樓宇出現傾斜的問題需要以石屎架支撐,而於1991年至2008年把這些徙廈清拆重建。 只有石硤尾邨的美荷樓獲列為二級歷史建築而可以保留下來。 石硤尾歷史 徙置事務處共於香港不同地區先後興建了25個徙置區,樓宇共分七種類型(當中第一型至第六型是由徙置事務處管理,之後的由房委會接管),當中第一二型只有七層高,故俗稱「七層大廈」。 第一、二型及加插於以第二型為主徙置區的第四型樓宇在落成初期均以英文字母命名,各徙置區皆跳過容易與「1」混淆的字母「I」,只用餘下25個字母;當單字母座號用盡時就會以A-A、B-B等重疊雙字母命名。 至上世紀70年代,為改善居民的生活環境,房委會把工字型大廈前後兩排單位中間的間隔牆拆除,把兩個單位合併為面積較大、有獨立廁所的居室,向外一面的公共走廊被改建成為「騎樓」以供煮食。 其後港英政府於1961年推行“政府廉租屋”計劃,政府於大坑西街與南昌街交界興建七座廉租屋大廈,於1964年落成,當中第三座是首座採用單塔式設計的廉租大廈。
石硤尾歷史: 任天堂 3DS eShop 服務 3 月底結束 維持有限度功能
李鄭屋漢墓建於東漢時期,包含四個墓室,在1955年興建徙置大廈時被發現。 雖然出於保護原因墓室並不對外開放,但你仍然可以透過玻璃一窺古墓的樣子,並藉著出土陶器和青銅器,了解漢墓的歷史。 日軍攻佔香港期間,位於深水埗元州街的寶血女修院,跟當時的軍營(現址為深水埗公園)只有數街之隔,因此不時受到日軍空襲。
至2020年11月,政府在施政報告中正式宣佈,將在2022年12月拆卸重建石籬中轉房屋第10及11座,並於2020年12月8日起給予為期兩年的遷出期,可於2028年完成重建,將提供2,600單位。 此外,鄰近的石籬天主教小學舊校舍,亦將於2022年中租期屆滿時收回並一併重建。 至2023年1月16日,隨著以上樓宇正式封閉並準備拆卸,除美荷樓,由徙置事務處興建的大廈成為歷史,而石籬邨歷時39年的重建工程亦將告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