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鐵班次5大優勢2024!內含港鐵班次絕密資料

同时采用西门子Trackguard Sicas ECC電子聯鎖系統和Clearguard TCM 100音频无绝缘轨道电路代替既有设备,保留信号机等轨旁设备。 新系统调试及新老系统割接作业原定于2019年内完成,然而受反對逃犯條例修訂草案運動的影响,部分轨旁通信线遭破坏需要修复,新系统启用的日期被推迟至2020年。 而在新系統於2020年9月12日啟用前一日,由於技術問題需時修正,導致新訊號系統第二次延遲啟用。 乘客可以透過智能手機開啟應用程式「MTR Mobile」或使用經「data.gov.hk」授權的應用程式查閱東鐵綫未來四班抵站列車的到達時間,亦可以在港鐵網站查閱詳細時間表。

港鐵班次

1975年初,港英政府屬下的集體運輸臨時管理局宣佈,將早期系統略為縮減至15.6公里,並更改部分技術指標,成為修正早期系統。 修正早期系統連接觀塘至中環,於1975年11月動工興建;北段(觀塘至石硤尾)於1979年9月30日完工,並於1979年10月1日率先通車,由地鐵公司(港鐵公司前身)營運。 受工程因素影響,油麻地站及旺角站需要延後至12月22日與同月31日才啟用。

港鐵班次: 輕鐵收費區

港鐵回覆媒體時僅指有「個別」九卡車出現電力系統運作不暢順,拒絕透露壞車數目。 有不願具名的港鐵職員指,九卡列車的防水塗層做得不好,同時指出香港與韓國的防水標準不同。 職員亦聽聞列車投入服務初期曾有漏水問題,認為港鐵應該檢視防水設計。 2020年,受2019新型冠狀病毒影響,由該年1月30日起所有城際直通車服務暫停,隨後同年2月4日羅湖站及落馬洲站關閉,讓東鐵綫服務不受直通車影響,班次不穩或繁忙時間拖卡問題暫時得以舒緩。 根據港鐵2008年統計數字顯示,上水站之檢控衝閘數字為東鐵綫其他車站(不包括羅湖站)的100倍以上,即每年約過萬宗,平均每日約有30宗於該站發生,每宗成功檢控個案背後亦涉及多於一人犯案,包括水貨客孔武有力之同黨。

港鐵班次

例如在沙田站,晚上大批乘客爭先恐後登上接駁巴士,有人甚至爬窗進入。 由於出事地點及其附近路段(尤其是急彎部分)多年來屢次出現不同程度的意外,鐵路公司其後趁政府落實白石角填海工程時,於1995年9月24日凌晨,利用收車時間將路段拉直至與吐露港公路平衡,而行車時間得以縮減一分鐘;而有關工程就耗資6,500萬元。 舊彎位(樟樹灘走線)現在是香港教育大學運動場及香港中文大學賽馬會研究生宿舍二及三座連未撥用土地。

港鐵班次: 時間表

到2022年2月底,港鐵才首次透露九卡車總載客量為2,845人,較12卡車載少905人,即是比12卡列車載客量減少近24%。 車身和屯馬綫中國製列車相似,以啞光米白色為主色,並利用視覺效果將車門及車窗連成一體化之形態。 車頭則將會採用流線型設計的線條,車頭燈組件採用蝌蚪形圖案設計。

她又稱已加派人手巡邏,協助乘客,通關當日沿途會增加廣播及乘客信息,提醒乘客過關要有預約、48小時核酸陰性證明及有效過關證件。 問及東鐵線列車在疫情期間由12卡車變為9卡車,運力會否足夠時,他稱檢視過運載力,包括不設配額的港人返港或內地人返內地,有信心足以應付通關需求。 至於羅湖站重開後會否未能維持4至8分鐘一班,他則稱現階段關注落馬洲站通關,並會積極配合政府通關計劃。 落馬洲站關閉近三年,今日直擊所見,多間商店已有店員返站內店舖準備,港鐵過境鐵路總管張志強表示,已檢視過運力,相信可應付通關需求,當日已額外加約100人手在東鐵線沿線協助乘客,亦會增加車廂及月台廣播提醒市民過關必須預約及帶齊文件等。 此外,港鐵亦延長1月25日至3月31日內到期的港鐵都會票餘下車程的有效日期。 乘客如持有於上述時段到期的港鐵都會票,可於3月15日至5月14日期間,携同該都會票前往指定港鐵車站的客務中心,經驗證後會獲發一張載有餘下車程的全新都會票,該票須於發出14日內啟用,啟用後有效40日。

港鐵班次: 鐵路系統

據悉,列車返廠檢查後是列車煞車系統故障導致冒煙,是次事故亦是第二宗列車冒煙事故。 2021年10月8日:在黑色暴雨警告懸掛期間,有指多達11列東鐵綫現代列車故障,佔當時已投入服務的東鐵綫現代列車的超過70%。 港鐵未有公佈壞車數量,但指出個別東鐵綫現代列車曾出現電力系統運作不暢順。 2021年6月24日:一列東鐵綫現代列車凌晨零時左右駛入太和站二號月台期間,一名男子突然由月台跳入路軌自殺,並捲入車底,救出後當場證實不治,肇事列車駕駛室的玻璃窗碎裂 ;此乃為新信號系統啟用後,第二宗跳軌自殺事件。

港鐵班次

《鐵路條例(第519章)-「九廣鐵路公司」-「九龍南線」》,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憲報,2004年3月26日第8卷第13期,第1951號政府公告。 屯門站上蓋項目瓏門由新鴻基與港鐵公司聯同發展,位於新發邨及新墟遊樂場舊址,原是屯門居民及公眾的玩樂地方。 項目分為兩期發展,於2013年至2014年落成,基座為屯門站公共運輸交匯處及V city商場。 上蓋項目的會所,是新界西北區中最大型的私人住宅會所,整個會所及園林佔地逾32萬方呎。 港鐵班次 同時,亦將中小型單位由524個增至624個;將通風廊和景觀廊由3至7米擴闊至16至18米,以加強空氣流通和景觀視野;及所有住宅樓宇從地盤邊界後移約5米,使地盤邊沿成為綠化走廊。

港鐵班次: 香港仔法籍鐵騎士撼路牌 頭部重創昏迷送院搶救不治

(資料圖) 對此,大公文匯全媒體向港鐵公司查詢,港鐵回覆指,高速鐵路(香港段)於1月15日重新服務跨境旅客,初期每日提供38.5對短途列車班次,包括新增的廣州東、東莞及東莞南站。 隨着香港與內地恢復全面通關,高鐵每日可供發售車票數量的限制已經取消。 公司將密切留意情況,並與政府及內地相關部門保持溝通,配合政府全面復通連繫兩地。 遵從香港鐵路(地鐵和九鐵)一向的發展模式,興建鐵路時會在車站附近發展私人住宅,除了可以其利潤資助工程費用,亦可增加客源。

港鐵班次

惟港鐵職員未能提供清晰指示,期間有夫婦由排隊到上車一刻才發現上錯車,故須重新排隊;而將軍澳站職員更發出錯誤資料,派發的「乘車應變錦囊」小冊子列有2013年11月底已取消的隧巴692線。 港鐵班次 與此同時,將軍澳隧道在半小時內發生兩宗交通意外,連環車禍讓區內交通「雪上加霜」,嚴重擠塞。 早上約5時35分首航,由何東樓車廠出發,數分鐘後駛至沙田站三號月台接載乘客前往紅磡站,是為該車型首航。

港鐵班次: 使用車輛

同年9月15日,行政會議正式通過興建西鐵工程的第一期,即興建連接屯門站至南昌站的鐵路路段,而這個耗資464億港元興建的鐵路系統於2003年12月20日正式通車,成為第一條連接新界西北的重鐵路線,以及九鐵公司第二條重鐵路線。 2011年4月起,九龍灣站正逐步安裝月台閘門,唯期間不斷發生多次故障。 首先於同年5月15日曾發生故障,部分已安裝的月台閘門未能開啟,要人手操作打開閘門讓乘客上/下車;其後於同年8月2日早上上班繁忙時間,九龍灣站1號月台(往調景嶺站方向)的月台閘門發生故障,要由月台助理及乘客合力拉開閘門讓乘客上/下車。 故障時列車須改為人手操作,入站時要慢駛(限速每小時22公里),導致沿綫列車服務受阻兩小時,大批乘客要在彩虹站轉乘另一班列車(為讓西行有足夠列車,港鐵安排部分列車於彩虹站掉頭),期間彩虹站非常擠迫。

港鐵班次

南港島綫於平日日間非繁忙時段的列車班次亦會於8月29日起加密至約6分鐘一班車。 2022農曆新年|今年沒有農曆年三十,只有年廿九(1月31日),港鐵預計當日不少乘客會提早下班,宣布當日下午及晚上時段將加密班次,但不設通宵車服務,方便市民回家團年。 另外,警方將於車公誕期間(年初一至年初三)實施人流安全管理措施及特別交通安排,方便善信前往沙田車公廟。 為了2002年通車的將軍澳綫作好準備,地鐵公司計劃在1998年7月擴建北角站以供九龍東與將軍澳沿綫乘客跨月台轉乘港島綫。 值得留意的是鰂魚涌站這個轉車站的規劃,該站是當時香港地鐵首個「通道轉乘車站」,屬於當時主流之外(其他轉乘站走過對面月台即可轉綫)。

港鐵班次: 港鐵停車場租戶被扣100倍月費 匯豐渣打齊出事 管理公司:調查系統出錯原因

港鐵班次縮減|第五波疫情確診人數急劇飆升,當中港鐵車務及維修員工以及承辦商人員都有確診,現時累積確診個案約有1500宗,連同因被衛生防護中心列作密切接觸者或需接受強制檢測等……病毒傳播之快,導致車務人手緊絀需要再度調整列車班次及關閉多個車站嘅客務中心。 港鐵班次 除城巴S1及B3X號線於頭班車起提供有限度服務外,所有日間路線暫停服務。 車卡連貫通道由德國廠商虎伯拉鉸接系統(HÜBNER Group)提供(与近畿川崎列車和市區綫中國製列車所用产品的制造商相同)。 本款列車是港鐵公司為沙中綫二期工程中南北走廊(東鐵綫伸延至港島)所購置的,用以全數取代29列英國製中期翻新列車及8列調往屯馬綫的日本製近畿川崎列車。 關於現時在將軍澳綫行走的韓製列車,請見「港鐵市區綫韓製列車」。

  • 而西鐵綫的其餘路段,即錦上路站至屯門站(兆康站除外,兆康站為地面車站),則大部份建於高架橋之上,橋上均設有緊急逃生通道。
  • 並延長1月25日至3月31日內到期的港鐵都會票餘下車程的有效日期。
  • 香港政府此時已準備興建西部走廊鐵路,但興建時間上正處於香港的政權過渡期(臨近1997年香港回歸),中英雙方正處於膠著狀態,而中方對機場核心工程後再作大量投資建設表示憂慮,因此當時政府未敢積極進行西鐵的建設工作。
  • 到2月8日首個上班日早上繁忙時間,有乘客表示未能上車,批評港鐵安排混亂,擔心疫情過後有更多人上班時,可能要等多幾班車。
  • 而在2016年10月31日,一名83歲老婦在羅湖站月台步出車廂時不慎由月台空隙踏空墮下路軌,右手受傷,幸傷勢無礙。
  • 而由2002年4月至2010年4月初期間以兩款列車行走,一為英國製的都城嘉慕電動列車;,從1979年10月起投入服務。

地底路段:紅磡站以南至南昌站以南,美孚站以北是下葵涌隧道及青荃隧道,然後是荃灣新填海區的荃灣西站。 荃灣西站以北是西鐵綫的大欖隧道,長5.5公里,是全香港最長的鐵路隧道。 荃灣西站沒有車站通道連接荃灣站,亦非轉乘荃灣綫的指定接駁車站;但現時出閘後可經行人天橋步行或乘坐小巴前往,惟利用本站轉乘會以兩程車程計。 實際上,前往北區、大埔區或沙田區亦同樣有便利的巴士服務(如往來天慈邨及上水鐵路站之間的九巴276線、往來元朗西和大埔墟鐵路站之間的九巴64K線以及往來天富苑和沙田瀝源邨之間的九巴269D線)。 2004年3月26日,香港政府首次就九龍南綫項目刊憲;而對路線項目的修訂亦於2005年1月7日刊憲。 2002年9月3日早上約10時許,觀塘綫原本一列回廠列車,因控制室沒有通知車長將列車回廠,使車長在調景嶺站至牛頭角站間繼續接載乘客往油麻地。

港鐵班次: 港鐵管理層年三十走訪多個車站

有乘客不滿「港鐵職員以廣播粗暴喝令乘客落車」,對港鐵安排混亂大表憤怒,但港鐵至今並沒有交代。 直至當日下午2時許,港鐵開放藍田站後備行車隧道,同時抽調觀塘綫列車有限度提供將軍澳綫過海服務。 港鐵維持每8分鐘的列車服務讓列車直接駛入將軍澳綫前往北角站(即等同將軍澳綫尚未通車時的觀塘綫列車行走路綫)。 此安排一直維持至當天下午5時35分左右,直至架空電纜維修完成。 港鐵指因疫情導致車務人手緊張,加上乘客人數大幅減少,繼早前削減班次後,宣布將於2月4日起再調整8條路線等車時間! 平均等車時間延長1至4分鐘,繁忙時間部份路線最耐更要等10分鐘一班車,包括東鐵綫、荃灣綫、觀塘綫、港島綫、南港島綫、將軍澳綫、東涌綫及屯馬綫都有受影響。

  • 消息人士續指,自從2003年沙士一疫後,港鐵就傳染病爆發有相關應變計劃,倘情況惡化,除有列車縮減班次外,縮短服務時間亦是方案考慮之一,以進一步調配人手及削減成本。
  • 近2小時後,鐵路局一位工程督察和十多名工人到場視察後,認為要移動另一節車軌,遷就車軌彎曲度才能行車。
  • 港鐵公司在審慎檢視乘客需求、承載力、乘車舒適度以及人手和能源消耗等各項因素後對班次作出調整。
  • 東鐵綫在停止貨運業務前所提供的主要貨運業務有貨櫃運輸、一般貨運(平板拖卡)及牲口運輸,來往香港與中國大陸,最遠至烏魯木齊。
  • 轉向架由現代 Rotem 自行設計及製造(有别于過往市區綫、東涌綫韓製列車由 ADTranz/Bombardier 所製造的轉向架)。
  • 該組毛筆字乃由已退休港鐵(前地鐵)建築師區傑棠題寫,他解釋當初以大型毛筆字點綴這些車站的原因是該處月台比較狹窄,加上拱形支撐設計,他便提議在漆板上印上放大手寫的毛筆字以緩和候車乘客對月台環境產生的心理壓力 。

至於建議興建輕軌運輸或者單軌鐵路系統作為接駁,亦需要另外開闢土地用來設置車廠及興建其他維修設施,預期對土地的需求更大,故此可行性會更低,因此政府和劉偉章議員建議港鐵在小西灣興建行人天橋連接柴灣站取代。 隨著觀塘綫的服務於1989年8月9日伸延至香港島,鰂魚涌站成為了港島綫及觀塘綫的轉車站。 後來為了進一步紓緩鰂魚涌站轉乘的擠迫情況,港英政府提出了「紓緩鰂魚涌站乘客擠塞工程」,決定擴建北角站,使之成為當時第二個接駁觀塘綫的港島綫車站,工程於1998年7月正式動工。 新建的北角轉車月台於2001年9月27日正式啟用,以應付上環至炮台山往來九龍東之需求。 杏花邨站則因需要等待杏花邨入伙,通車初期只作員工上下車之用,直至1986年10月16日才全面對外開放。

港鐵班次: 時間

而港鐵巴士506、K51及K54號綫,將於年三十晚延長服務時間。 港鐵(00066)公布,本周六和下周一起,加強合共7條鐵路綫的列車服務,調整後大部分班次將加密至約2.2至6分鐘一班車,每周合共增加約430班列車,以配合市民出行需要。 此外,為便利學生新學年開學,港鐵將加強開學初期早上繁忙時段前的列車服務,並加強新界西北交通服務,包括開辦全新的港鐵巴士K51A路綫及輕鐵507P特別班次。 兩款「全月通」在每月的前7天至該月7日發售,「屯門-南昌全月通加強版」在西鐵綫屯門至南昌沿途各站的客務中心發售,「屯門-紅磡全月通加強版」則在西鐵綫沿途各站的客務中心發售。

港鐵班次: 港鐵年三十晚通宵行駛 5鐵路綫加密班次

唯物業設計時期正是香港政府推行八萬五建屋計劃政策,採用高地積比設計,備受市民批評。 城規會最終亦會以綜合發展區容許較高的發展密度為理由,完全否決有關居民對屏風樓不滿的聲音。 而且物業設計是「為錢而非為人」,大部份綠化及休憩空間只限住客享用,公眾只可享用商場及面積細小的地面廣場,比東京、新加坡及上海等地鐵路上蓋設大型公眾公園及休憩空間落後得多,成為規劃標準劣質化的典型例子。 由於初期的市區車站並非位處核心地段,亦使西鐵長期仍未達到其最初營運目標,且經常要依賴巴士接駁,競爭形勢一直處於下風。 除此之外,西鐵通車初期故障頻生,九鐵公司主席田北辰曾公開承諾若西鐵故障情況再不改善,他會考慮辭職。 幸好,西鐵於2004年8月1日推出月票計劃及同年12月20日推出節日通日票計劃,才使每日載客量在2005年12月達到九鐵公司定下每日20萬人次使用的目標。

港鐵班次: 服務

由於項目鄰近西鐵站,交通方便,故只會提供132個私家車位及22個電單車位,但有322個單車泊位。 環宇海灣(荃灣西(七區)項目)地皮面積達255,559平方呎,由7座物業組成,原提供1,776個單位,其他主要設施包括安老院、為中華基督教會全完第一小學平整地盤、附屬停車場,以及上落貨區。 但未能獲發展商青睞,因反應欠理想而在2007年4月「流標」收場。

港鐵班次: 觀塘綫載客列車駛入九龍灣站二號月台時脫軌事件

中小型單位數目將由原來863個,增加43%至約1,235個,即佔總單位數約52%。 港鐵班次 而荃灣西站五區(城畔)中小型單位數目增加74個至588個,佔總單位數約62%。 儘管有居民批評為密度過高,不過規劃署考慮後,認為新建議可優化發展,故支持修訂方案。 即使2011年2月,政府宣佈重新設計6個物業發展項目以符合新建築設計準則,但有區議會自資委託大學,為區內未來樓宇發展進行風洞測試研究,完成後發現屏風樓帶來的實質影較區議會想像中更大。 而2014年港鐵改劃的西鐵綫元朗站上蓋「縮規模」發展方案,在城規會諮詢期內共收141份意見,近乎全數反對,但城規會否決居民有關降低發展密度及改善公共環境問題的意見,多個項目已於2015年推出。 2016年1月2日,西鐵綫兩度發生事故,首度投入服務的「八卡列車」因電腦不穩定,運作不足5小時已返回車廠檢驗。

根據港鐵向香港立法會提交的文件披露,港島綫最繁忙時段載客率在2014年和2015年分別為94%及96%,2018年更升至101%,(以車廂每平方米站立4人計算),早上西行最繁忙路段在天后站至銅鑼灣站之間。 有別於觀塘線及荃灣線,在2001年更換LED顯示屏前,港島線月台的目的地顯示器為黑底白字的跳字鐘。 由於上環站2號月台當時為落客月台,顯示牌長期顯示“本班車 尾站”,而尾站果行是不能轉頁。此顯示器同樣曾经在觀塘線東隧延線的藍田站及鰂魚涌站的3號及4號月台安裝。

結果,1988年輕便鐵路通車時,曾被視為將會在屯門及元朗興建大型鐵路的前奏。 1991年底,港英政府展開了「鐵路發展研究」,其中肯定了九廣鐵路對新界東的發展影響深遠。 1994年12月,香港政府發表鐵路發展策略,建議興建一條連接九龍西及新界西的鐵路。 此鐵路包含本地客運、跨境客運及貨運的三個重角色,被稱之為西部走廊鐵路(或西部鐵路走廊),西鐵的名字就是從此而來。 港鐵班次 2016年1月16日下午近4時,調景嶺站發生信號故障逾兩小時,期間觀塘站至調景嶺站的列車服務受阻20分鐘,多個車站的月台逼滿候車乘客,服務在當日傍晚6時許才恢復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