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比如,像上面小D的例子,如果自己的收入通過不了壓力測試,可以找自己的父母、配偶,甚至男女朋友來做擔保人。 有不少沒有上車的准買家,既想買房,也有一定的經濟實力,但是因為工作繁忙或者其他原因,沒有去瞭解最新的樓市按揭資訊以及貸款管道等等,總認為自己的資金和實力不夠。 小D是香港一名普通白領,工作四年的他每月收入在2.5萬港幣左右,算中等水準。 因為和女朋友計畫明年結婚,所以兩人在三年前已經開始存錢,想要買房上車。 女朋友的收入和他差不多,除了日常的生活開銷,兩個人每年能存下來大概20萬港幣,加上年終花紅,三年下來已經有了70多萬的存款。
黃遠輝昨表示,若定價與市場脫鈎,並按負擔能力釐定,估計將較現時居屋的市價7折更便宜。 但相對而言,轉售限制必然較嚴謹,單位或只能售回給政府,當局再按市況轉售予合資格申請者,因此申請者需考慮日後轉售時,將不能享有樓價上升的好處。 誠然,如特首所言,「首置」計劃作為政府資助出售房屋的一個類別,與現行的居屋和「綠置居」環環相扣。
港人首置上車盤: 港人首次置業計劃
根據地產代理網上資料,全港400萬以下單位放盤量只有大約100餘間,大部分在新界西北。 其中,屯門龍珠島仍有280萬元上車盤,只要月入有2.68萬元以上就可以通過壓測上車,被代理形容為「滄海遺珠」。 惟發展商貸款的利息不低,過了某段時間發展商貸款息口急升,買家會想轉按至銀行。 港人首置上車盤 屆時或需抬錢上會,所以買家要計過條數,供得起至好供。
- 由此觀之,手頭資金有限的市民要入市上車盤,已經進入倒數階段。
- 聲明﹕MoneyHero致力確保網站提供的資訊是最新及最準確。
- 例如,學會認為資助對象,以及申請人的家庭入息限額定位會否與現有居屋重疊;若果重疊,則無法有效運用房屋資源。
- 除了置業困難,房屋問題相關的另一面,是有樓冇樓之間的貧富差距。
林鄭月娥將於下週宣布推出港人首置上車盤,為全城觸目的大事。 對用盡千方百計亦未能置業的樓市用家而言,簡直是久旱逢甘露。 由於上車盤十年內可以原價售回政府,猶如封死蝕本之門。 倘禁售期滿之日,當時首置盤市價如高於買入價,補地價後更可以在自由市場放售,故首置上車盤買家的贏面甚高。 「煥然懿居」位於紅磡鶴園街8號,設有2座,合共提供493個單位,當中450個單位以首置方式出售,實用面積介乎261至507平方呎,以市價62折發售,售價由$314.2萬至$660.5萬不等,平均呎價$11,692至$13,969。 首置上車盤亦設有轉售限制,業主在購入單位的首5年內,不可出售或出租其單位;5年後,業主可以選擇補地價後在自由市場出售或出租。
港人首置上車盤: 香港買房“上車”究竟有多難?盤點3大障礙
上文提及的各種利淡訊號,以及比對購入新樓後採用發展商的貸款風險,首置盤似乎能為年輕人提供一個既安全、又可以上車的選擇。 根據《一手銷售條例》,買家若於簽訂臨時買賣合約後五個工作天內放棄買賣,樓價5%的臨時訂金會被沒收,若買家在簽署正式買賣合約後撻訂,發展商有權向買家追利息或差價。 另一邊廂,施永青指,發展商肯借樓按去貨速度較快,同時亦幫了某些人上車。 因為目前買樓最大困難在首期而不是供樓,供樓不算辛苦,現時供款佔入息中位數約60%,而1997年接近100%。 就算買家供得起這種車位式單位,要一世住在這種不足200呎單位,生活也夠頹喪。
首個首置上車盤,係2019年初以市價約7折出售嘅紅磡「煥然懿居」,單位面積由260至507平方呎,實用呎價11,690至13,970元,售價為314至661萬元。 港人首置上車盤 「煥然懿居」仲係是首個採用市建局新引入「智慧樓宇」建築標準嘅屋苑,每個單位入面配有平板電腦,以預訂會所設施、查看閉路電視,監察屋內煤氣用量等。 本公司擬使用閣下的個人姓名、電話號碼、傳真、地址或電郵地址處理閣下的申請、回覆閣下查詢並作地產代理服務的促銷及向閣下提供中原集團其他公司的資訊。
港人首置上車盤: 林鄭長官、初めての施政報告、住宅・税制で新措置
但政府在○二年停建居屋,住房長期供不應求,樓價不斷飆升,年輕一代望「樓」興嘆,市民居住空間亦愈來愈狹窄。 通關效應帶動市場氣氛回暖,發展商趁勢推售餘貨,加推貨源涵蓋上車盤及豪宅盤,力吸各路客群。 ●粉嶺北ONE INNOVALE第2期周六起發售82伙恒基地… KOKO ROSSO坐落於藍田半山地段,約半數單位有海景,共提供392伙,標準單位實用面積由300至497方呎;一房開放式廚房單位,提供55伙,實用面積300至310方呎;兩房開放式廚房… 另外,首置上車盤將設入息上限及下限,以現時居屋5.2萬元家庭限額為參考,再加1元(因不可與居屋重疊、過去夾屋亦作如此安排)作為申請上車盤的入息下限;而上限則介乎7萬至7.2萬元左右。 相對於近年推售的每期居屋,首置上車盤單位首批單位多達逾3,000個,絕對不是小數目,今期及上一期居屋推售的單位,分別只有近2,100個和近2,700個,而前特首梁振英任內推出的綠置居項目,首批僅不足900個。
本公司在未得閣下的同意之前,不能如此使用閣下的個人資料並向閣下作直接促銷。 不同於新居屋或居二,「首置上車盤」不設綠表通道,即所有公屋、中轉房屋或房協出租單位的戶主及其配偶,都不符合申請資格,但單位戶籍內的其他家庭成員,則可獨立申請,成功購買「首置上車盤」後,亦須遷出原有單位,並於公屋名冊上除名。 「首置上車盤」買家如要承造高達九成的高成數按揭,則要申請按揭保險,而且需要通過壓力測試,如不能通過壓力測試,相關按揭保費則須額外調整,但申請人的供款佔入息比率仍要低於五成。 最後,我們也同意「首置」計劃必須要在不影響現有公屋及居屋供應的前提下進行,否則只是把現有的公共房屋資源重新分配,即「拆東墻補西墻」,在「餅」沒有增大下,一群人分多了「餅」必會使另一群所分的減少。 在現時公私營房屋供應仍然大落後的情況下,政府應該繼續加大力度、多管齊下增加土地供應。
港人首置上車盤: 香港の天気
香港樓價高企,曾有顧問公司公布的《全球樓價負擔能力調查》發現,香港一六年的樓價為入息比率逾十八倍,即一般家庭要不吃不喝逾十八年才有機會置業。 以400萬的單位為例,提供9成的按揭貸款,買家需要付40萬的首期。 很多人都以為只有儲夠首期,就可以上樓,但其實首期以外還需繳付印花稅、律師費及雜費等。 而「首置」單位的印花稅是以單位的市價去計算,非購入價。
【星島日報報道】行政長官林鄭月娥表示,即將推出的港人首置上車盤,購買對象是香港永久居民及首次置業人士,換句話已購居屋及私樓的人士不符合資格。 首置上車盤對象是年輕人,她有信人購買首置上車盤的家庭當收入改善,加上樓宇供應增加,日後可以有能力購買私樓。 她又指出,在她的立場樓宇不是商品,而是涉及重大民生問題,政府責任是給予市民安居置業機會,在定價方面現階段不便透露,只可以說若定價相宜限制一定會更加多。 同時盡量不會從《長遠房屋策略》預計興建的46萬個公營房屋單位中抽取土地,否則會影響公營房屋供應,會找尋其他土地,探討可利用的土地來源,土地來源不外乎填海、郊野公園邊陲、新界棕地、市區重建等。
港人首置上車盤: 香港ポストPDF版最新号(無料)
為此政府又曾以「夾心階層住屋計劃」在居屋往上設立新一級資助房屋,然後又以「綠表置居先導計劃」將一批單位定價於居屋以下,以彌補房屋政策的兩個「漏洞」。 第三,當收入已經相當不俗的家庭也不能從私樓市場置業,這其實反映樓價已與大部份家庭脫節。 港人首置上車盤 然而,政府為了減低市民的怨氣,選擇在樓價高企時提出供應夾屋以幫助中產一族,這是否一個聰明的決定? 從港府在90年代中推出夾屋的紀錄來看,夾屋不但未能解決中產置業問題,而且也未有將樓價阻止上升。 港人首次置業計劃又稱港人首置上車盤,是為無法負擔購買私人住宅、但又唔合資格購買居屋且未曾擁有物業嘅香港市民,提供低於市價的住宅物業。 至於由請資格,係申請人要從未曾在香港擁有任何住宅物業,同時年滿18歲、喺香港居住滿7年嘅香港永久性居民。
- 特首林鄭月娥將於下周三(10月11日)發表上任後首份施政報告,其中港人首置上車盤計劃的詳情,勢成各方焦點。
- 【星島日報報道】行政長官林鄭月娥表示,即將推出的港人首置上車盤,購買對象是香港永久居民及首次置業人士,換句話已購居屋及私樓的人士不符合資格。
- 如果收樓後發現單位有任何甩漏,可以透過應用程式提出。
- 同時,申請人須符合入息及資產限額,限額定於高於居屋白表申請者入息和資產限額的三成。
- 因為和女朋友計畫明年結婚,所以兩人在三年前已經開始存錢,想要買房上車。
亦曾為出版商 Pearson Addison Wesley(UK)及近30冊國際學術刋物擔任評審員。 其研究論文多次被國內外學術刋物及書籍引用,是時間序列分析和消費信心研究的專家。 香港特別行政區公共事務論壇成員和長遠房屋策略督導委員會成員,為政府出謀獻策。 「煥然懿居」以市價62折發售,聽起來很划算,但到底港人首置上車盤值不值得買呢? 如果只是以居住價值來看,讀者可能會很鬱悶,因為和全世界相比,香港的樓價非常高,正如最近有個電視節目,報導其他國家的公屋都比香港的豪宅寬大,看得我們垂延三尺。
港人首置上車盤: 港人首置上車盤煥然懿居 以「智慧樓宇」作賣點
「煥然懿居」首置計劃轉售限制期敲定為5年,限制期後業主可向市建局繳付補價,在公開市場轉售單位,市建局不會回購單位。 屋宇署6月批出的建築圖則包括觀塘安達臣道項目,該項目獲批建3座32層高、3座24層高、4座1層高住宅(single family house),另設住客會所,合共涉及108.88萬方呎樓面。 長實證實,獨立洋房為首置抽籤計劃的一部分,「相信抽中購買獨立屋的買家會非常高興」。 雖然首次上車盤計劃的樓盤非常吸引,但是由於競爭激烈,許多人也未必有機會抽中單位,不過相信市場仍有許多上車盤任君選擇,即上千居搜尋首置上車盤。 以煥然懿居為例,政府因應買家的年齡層多屬年輕人,於是市建局推出收樓應用程式,協助業主進行預約收樓、點收單位設備、填寫單位的質量檢測報告及跟進修繕。 如果收樓後發現單位有任何甩漏,可以透過應用程式提出。
湯文亮續稱:「納米樓銷情暢旺,某程度是發展商給予優惠所帶動。日後業主想賣出納米樓,但沒有優惠提供,相信較難脫手。 無論首置上車盤還是抽新盤,都一定要做按揭,想知邊個按揭計劃最好,立即用GoBear一click比較。 港人首置上車盤 香港人一向鍾意去日本旅行,自日本喺上年10月放寬入境限制後,唔少港人都急急腳「返鄉下」。
港人首置上車盤: 香港 / 香港ニュース
市建局港人首次置業先導項目「煥然懿居」於2019年初以市價七折出售,反應熱烈。 港人首置上車盤 市建局表示,將會再推出兩個首置盤項目,包括「煥然懿居二期」 及重建大坑西新邨後的首置單位。 「港人首置上車盤」仍在醞釀階段,盼政府在推動新房屋政策時能善用地政總署的土地信息系統,以科技及數據分析加強與公眾溝通,對症下藥解決房屋問題。 有指首置盤對象是月入超出申請居屋五點二萬元上限的年輕家庭,單位面積、設計和裝修都較樸素,申請人必須是香港永久居民,曾經購買居屋或擁有物業者都不符合申請資格。
「首置盤」助上車最有效 對於哪項措施最有效協助上車,林鄭的「港人首置上車盤」獲最多的21%支持度,另外建立土地儲備及優化按揭保險計劃也獲分別19%及16%人支持,總支持度更達56%。 因此考慮到樓的投資價值以後,香港的私樓價高是有它的原因的。 能夠合資格買港人首置上車盤的人,還不如自己用首置資格去抽新盤更好。 假設香港政府真的成功增加土地供應,將來要賣出去,港人首置上車盤相對私樓未必能賣到好價錢。 所以這樣看來,港人首置上車盤的升值潛力是大打折扣的,從投資價值來看是並不划算。
港人首置上車盤: 港人首置上車盤值得買嗎?(張志雲)
恒基地產旗下粉嶺北ONE INNOVALE系列項目,於周六… 至於林鄭在競選特首時提出「建議研究推出試驗計劃,容許未補地價的居屋業主,通過與社會企業合作,把單位在市場放租」的政綱,消息人士指特首亦會在施政報告公布詳情,履行其競選承諾。 市建局將於1月3至23日接受合資格人士申請,申請人須居港滿7年、從未在港購買住宅物業,二人或以上家庭入息限額為57,001至74,100元,一人則為28,501至37,050元。 本土研究社成員陳劍青批評,在資助房屋項目建洋房「唔make sense」,只會令有關項目的樓價飛升,「一定唔會係上樓恩物」。 他質疑,反而會降低投資者的炒樓的門檻,淪為炒賣工具。
港人首置上車盤: 按揭計算機
何建輝指,該屋苑幾乎是全港入場費最低,每逢屯門有細碼新盤大賣時,就會吸引不少準買家來參觀,但由於屋苑相當殘舊,加上只有樓梯上落,因此多數「得個睇字」。 中原地產何建輝表示,全港要400萬元以下上到車,在青山公路來說,最平選擇就只有龍珠島別墅,幾乎是樓市界的「滄海遺珠」。 這個屋苑位處屯門東南面的龍珠島,該島四面環海,是一個鄰近黃金海岸的離島,島上設有長堤,供住戶步行及駕車出入龍珠島與青山公路,惟打風時海水或會淹浸長堤,住戶有可能「被困龍珠島」。
港人首置上車盤: 樓市資訊 | 美聯物業
有地產代理的民調顯示,林鄭的多項建議,包括「港人首置上車盤」、建立土地儲備及研究優化按揭保險計劃,獲52%受訪者支持,更有共56%人認為這些是最有效協助上車的措施,反應遠勝過去9年半主管發展範疇的曾俊華。 美聯物業上周透過電話訪問、網上問卷等形式進行調查,成功收回477份問卷。 首置樓無疑為新的類型,既是政府資助房屋,也是私人發展項目,所以在轉售單位上也遇到一定制肘,例如業主在買入「首置」單位的首五年內不可出售或出租單位。 在首五年過後,業主須向政府繳付補價,才可在公開市場出售或出租其單位,盡量令投資短炒的人士卻步。 港人首置上車盤 不過,政府也表明會參考更多經驗檢視「首置盤」的未來路向。
港人首置上車盤: 即刻下載 Yahoo 新聞 app
享低密度生活,而且單位實用面積全數500平方呎以下,預計大部份單位樓價將低於1,000萬元,對上車客而言是好消息,小型單位同時坐擁一線維港景,實屬市區罕有的海景上車盤。 恒基地產旗下粉嶺北ONE INNOVALE系列項目,於周六及周日(11、12日)共錄21宗成交,吸金逾9,905萬元。 土瓜灣馬頭圍道港人首置上車盤預計在今年年底就可以申請。 政府會為「首置」單位買家提供按揭貸款的安排,按揭貸款最高可以達到9成。 市建局表示,貨尾單位的定價將由原本的六二折改為市價的七折,至於計劃的申請人入息及資產限額,將繼續沿用新居屋白表申請人入息限額及該限額加三成,而且資產不可超過現行居屋白表申請人的資產限額加三成。
港人首置上車盤是讓較高收入的家庭,在樓價飈升下重燃置業希望。 申請資格包括居港滿7年、從沒在香港置業的香港居民,收入上限:單身人士月入上限37,050萬元;二人或以上家庭月入上限74,100萬元。 港人首次置業計劃由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於2017年提出,並加入在2020年施政報告實行,計劃的對象是針對未曾擁有物業的香港市民,為處於夾心階層的小市民,成功購入第一個物業。 同時,為區分首置上車盤及居屋,黃遠輝相信,轉售限制會較居屋嚴格,例如只可以回購給政府,當局再按市場情況,轉售給其他申請人,因此買家需要考慮將來轉售時將不能享有樓價升值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