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船街危樓8大伏位2024!(震驚真相)

土木工程師倪學仁表示,該樓出現裂縫的位置本身應該是露台,後來或圍封變成「騎樓房」,當中柱子有可能是後來加建,要翻查結構圖則才能確定。 倪認為,該柱子原則上已經斷裂,或因懸臂式露台樓板變形而導致,需檢查樓板的結構情況。 渡船街有唐樓變身「僭建樂園」多年,原有走廊不但搭建成單位,鐵皮屋更凌空架於懸臂樑上,中空的屋底「愈睇愈牙煙」。 屋宇署雖先後發出警告及清拆令,卻因出現錯字而失效,拖延至近日始重發,被轟效率超低。 專家警告,空中僭建結構並不穩固,懸臂橫樑亦會因超出負荷而有隨時倒塌危機。 油尖旺區議員朱子洛亦指,近日已聯絡到涉事單位業主,除了屋宇署的緊急臨時支撐工程,業主也即將進行單位修葺工程。

但劉秋林表示,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位置和立場,個別人士以「藝術家的心境」去看待問題不出奇,但他希望政府要作出平衡,不要「葉公好龍」地一味要保留,亦希望規劃條件圖在城規會討論時,各委員根據專業判斷,給出中肯意見。 渡船街危樓 如果按照工務局現時的規劃條件圖,現存的臨街兩層高建築需要修復保留,只有毗鄰旁邊大廈的小建築物部分可以重建,限高20.5米,劉秋林估計,業權人的投資將出現損失,「困擾足足五年,依家不知所措」。 該建築的三名業權人以為可以「鬆一口氣」,遂於2017年3月向工務局申請規劃條件圖,但工務局過了多月至上月才回覆,且建議需保留及按原來的外牆和屋頂,修復現有建築物,維持樓宇外的開敞空間及保留圍牆。

渡船街危樓: 居民自嘲:會買定罐頭刀

該黨提出就事件提出五大建議,包括要求屋宇署加強主動巡查、市建局業未來重建區域加碼維修基金,令市民不會受制於經濟問題而漠視樓宇失修風險、善用科技探勘及預測有問題大廈、實施「聯廈聯管」,以及就大規模重建成立專責小組。 根據網上流傳的圖片,佐敦渡船街出現「危樓」,單位內滿布多條粗長的裂縫,石屎剝落情況嚴唔重,甚至出現鋼筋外露,安全情況成疑,暫未知相中單位是否外牆出現裂縫的單位。 佐敦道碼頭於1933年3月6日啟用,取代油麻地碼頭成為油麻地區的渡輪碼頭。 這個碼頭能夠容納客車兩用的雙層渡輪,因此同日起油麻地小輪開辦來往佐敦道碼頭至中環統一碼頭的客輪及汽車渡輪服務,並提供往灣仔的客輪服務。

旺角及油麻地兩區亦是兩個吸收最多旅客觀光及購物的地區之一,單是旺角女人街/波鞋街及油麻地廟街每年就已經吸收了14%的總旅客流量。 至2014年10月,文化局就此個案啟動文物評定程序,時任文化局局長吳衛鳴表示,將展開保護工程,並稱有條件為其進行修復。 但到了2016年5月,文化遺產委員會以13:3大比數,認為渡船街1號未達到文物標準。 經民聯又提到,市區重建局去年公布「油旺研究」後,油尖旺區內大廈法團及居民均憧憬收購重建,令大廈更日久失修,成為倒塌「計時炸彈」。

渡船街危樓: 渡船街6號

於有關情形下,讀者及用戶應尋求專業意見(如涉及醫療、法律或投資等問題)。 渡船街危樓 由於本討論區受到「即時上載留言」運作方式所規限,故不能完全監察所有留言,若讀者及用戶發現有留言出現問題,請聯絡我們。 香港討論區有權刪除任何留言及拒絕任何人士上載留言 (刪除前或不會作事先警告及通知 ), 同時亦有不刪除留言的權利,如有任何爭議,管理員擁有最終的詮釋權 。 用戶切勿撰寫粗言穢語、誹謗、渲染色情暴力或人身攻擊的言論,敬請自律。 隨著澳門經濟飛速發展,對於舊建築物的保育或發展,似乎是一對難以調和的矛盾。

  • 渡船角過去曾是已拆除的佐敦道碼頭及鄰近巴士總站所在地,因西九龍填海計劃被填平,現時該地除有文華新村外,亦有港鐵柯士甸站及以「柯士甸」命名的屋苑——The Austin及Grand Austin。
  • 居於渡船街文輝樓的居民黎小姐表示,有衞生署人員向同住的媽媽表示,由於發現大廈的污水渠檢測呈陽性,短時間內將會為居民進行強制檢測。
  • 鴻哥擔心樓宇結構及消防安全均未符合標準,唐樓隨時變成危樓。
  • 他稱,三名業權人在2013年初以幾千萬元購入這幢建築物,其後申請拆卸獲批,2013年12月拆卸工程進行才幾天,突然被當局叫停。
  • )位於香港九龍西近油麻地渡船角一帶,是連接旺角、尖沙咀及紅磡的主幹道。
  • 工務局向渡船街1號發出的規劃條件圖建議需修復外牆和屋頂,傳新澳門協會理事長林宇滔昨日接受本報訪問時稱,在是次事件中,文化局和工務局可謂「各有各說」,在法律上,工務局是有權對該建築的規劃條件圖作出要求,但當中也必須遵守文化局的強制意見。
  • 香港討論區有權刪除任何留言及拒絕任何人士上載留言 (刪除前或不會作事先警告及通知 ), 同時亦有不刪除留言的權利,如有任何爭議,管理員擁有最終的詮釋權 。
  • 其後有更多來往九龍及新界的巴士路線開辦,使碼頭成為當時九龍最繁忙的碼頭,亦成為當時九龍區的重要交通樞紐之一。

有意見擔心在三月《文化遺產保護法》生效前,會有很多類似個案發生,賈利安重申,申請拆卸准照必須要提交新方案,而他亦提到,工務局屬下城市規劃廳會與其他有關部門去商討保護建築物事宜。 現時旺角(每人0.6平方米)及油麻地(每人1.5平方米)兩區的休憩用地,均遠低於目前香港的規劃標準(每人2.2平方米)。 《2030+》策略報告中,清楚表明城市發展必須朝著「宜居城市」的方向設計。 具體措施包括在市區提供更多綠化及休憩用地,以提升舊區市民的生活質素。

渡船街危樓: 香港樓宇目錄

倪學仁續指,天花板鋼筋腐蝕情況嚴重,橫樑還是完好,穩定性則要視乎主筋的情況才能確定,相信沒即時危險。 牆身跟樑之間的隙縫主要是由於後加牆身的手工出問題,加上懸臂式露台樓板變形而產生的,應該沒有構成結構性問題。 至於地面的支撐鐵架應屬臨時性質,需經結構性復修後才能拆走。

何又指,已提醒屋宇署此事件有不少居民強烈關注,署方應催促業主盡快完勘查及維修,以免發生事故。 而渡船街天橋須穿過油麻地停車場大廈以接駁加士居道天橋,令該樽頸位無法擴闊,結果渡船街天橋的擠塞情況日益惡化,更成為交通黑點之一。 紅隧因收費較便宜,尤其是近年西隧多次加價,令更多車輛經過西九龍公路會左轉麗翔道,經渡船街改行紅隧前往香港島,因此渡船街天橋南行即使在非繁忙時間也會嚴重擠塞。 渡船街危樓 預計在中九龍幹線落成,分流九龍東西方向的交通後,情況有所改善。 1947年5月24日香港政府刊憲將佐敦道以北及與偉晴街平行而位于其西面道路命名為渡船街。

渡船街危樓: 裂縫長約兩呎 1至2厘米闊

近日其中一棟文苑樓的底層,一個單位外牆出現長約兩呎、闊約2厘米的大裂痕,被指有倒塌危機。 網上亦流傳圖片,佐敦渡船街有「危樓」單位內滿布粗的裂縫,石屎剝落情況嚴重,甚至出現鋼筋外露,安全情況成疑。 日前有50年樓齡的佐敦「八文樓」被發現外牆爆裂,危樓情況引起不少關注,其中有指屋宇署去年7月已接獲求助,卻遲遲無發出修葺令,跟進不足令危樓成為「倒塌計時炸彈」。 有區議員指出,樓宇在數日前獲署方進行緊急加固工程;今日(28日)亦有區議員指,已聯絡到肇事單位業主,而業主亦將為涉事單位作出修葺。 至於被問到為何拆卸准照能迅速地發出,賈利安稱進行拆卸工程時,發展商必須要有新的發展方案交予局方,才能批出拆卸准照。

渡船街危樓

民間團體質疑市建局在油旺地區規劃直接繞過機制,先預設轉移地積比的立場,然後進行研究,其實是想藉此賺大錢。 前立法會建測規劃界議員姚松炎指出,若准許舊區透過轉移地積比重建,肯定會加快重建步伐,「由蝕本生意變為賺錢生意」,容易衍生官商利益轉移的機會,政府需公開有關資訊。 同時,亦有團體擔心,如果巿建局關於油旺的重建計劃透明度不足,容易產生官商勾結,向財團利益傾斜,導致區內租金急劇上升,扼殺小商戶、租戶和租客的生存空間和權益。

渡船街危樓: 業主放盤

1960年代,佐敦道碼頭附近的油麻地小輪倉庫改建成俗稱八文樓的文華新村,由於該處交通方便,吸引了不少中產入住,自此文華新村及佐敦道碼頭一帶當時皆統稱為渡船角。 渡船街危樓 事實上,截至昨日(25日),八文樓在過去14天,已經有九名居民及一名到訪者確診,其中五人為本地無源頭個案,只有文苑樓、文華樓及文蔚樓沒有確診個案。 渡船街危樓 有住戶表示,當局已預告會有「進一步行動」,而近日的發現污水渠會傳出異味,已不時使用漂白水倒入污水渠中,期望減低感染風險。

渡船街危樓

文化局日前表示,認為工務局是吸納文化局 2012年或2015年的非約束力意見後,綜合城市規劃範疇的專業考量及分析,而制定保留建築物外牆和屋頂的建議。 林宇滔指出,兩部門確實缺乏溝通,例如工務局在諮詢公眾及城規會的過程中,也可參考文化局的相關意見,從而令政府意見上更統一。 至於文化局早前解釋由於渡船街1號未通過文物評定程序,不屬於文物建築,所以不受《文化遺產保護法》的規管。 林宇滔稱,是以工務局可自行按城市建築法律法規,去規範相關建築物的建設發展或制定規劃條件圖。

渡船街危樓: 屋宇署為涉事單位加裝「工字架」加固

有土木工程師表示,大廈出現裂縫的位置疑因僭建而導致,但相信無即時危險。 前油尖旺區議員朱慧芳表示,文苑樓早於半年前被發現大廈外牆出現裂縫,引起不少居民關注。 朱慧芳提及,大廈業主立案法團一直有跟進,曾召開大會商討,並自行委託承辦商進行臨時支撐工程,涉事單位業主亦表示會著手處理。 早前,土地工務運輸局叫停渡船街一號樓宇清拆工程,遭質疑局方是否有行政失當。 為此,土地工務運輸局局長賈利安稱,當時局方發出街道準線圖時,有按照文化局要求保留建築物的外牆,但業權人收到街線圖後,透過律師上訴。 而局方翻查有關法律時,發現該建築物並無列入文物保護清單,工務局在經過分析及知會文化局後,發出拆卸准照予業權人進行拆卸。

同一時間,當年成立的九巴也在碼頭旁邊設立巴士總站,開設了兩條巴士路線分別往來佐敦道碼頭與深水埗及九龍城。 其後有更多來往九龍及新界的巴士路線開辦,使碼頭成為當時九龍最繁忙的碼頭,亦成為當時九龍區的重要交通樞紐之一。 居於渡船街文輝樓的居民黎小姐表示,有衞生署人員向同住的媽媽表示,由於發現大廈的污水渠檢測呈陽性,短時間內將會為居民進行強制檢測。 另外,對方又指今日亦會公布「進一步的行動」,但沒有講解行動細節及內容。 黎小姐指,擔心大廈將要「圍封」,希望當局能夠盡快公布,讓市民有足夠時間購買糧食度過,又指無想過要離開家園。

渡船街危樓: 巴士站位數目

但該建築物的業權人並沒有提出新發展計劃的情況下,只提出拆卸申請,就獲廳長批准該拆卸准照。 屋宇署回覆本報指,前日(23日)經油尖旺民政事務處轉介,已派員到文苑樓一樓23室視察,未能進入單位,惟從室外視察發現單位外牆有若干裂縫,情況與今年年初相若,不會對樓宇整體結構造成影響,亦沒有明顯危險。 記者觀察現場環境顯示,文苑樓一樓大廈外牆可見部分樑柱斷裂,牆身出現裂縫;從單位內的情況,可見牆身及天花位置明顯有石屎剝落,天花板現多條裂縫,暴露生銹鋼筋。 日前屋宇署派員到場視察,由於未能聯絡業主入內了解,故在門外張貼通告。 從網民上載的圖片可見,文苑樓一樓某單位內天花和地板出現剝落,鋼筋嚴重侵蝕並且外露,而外牆更出現大條裂縫,在大廈外部都清晰可見。 本報記者昨午到文苑樓外視察,已見有警員圍封涉事地點調查,屋宇署亦有派人到場進行加固工程。

渡船街危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