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元史-成宗本紀》記載,元成宗大德八年(西元1304年)授張宗演次子張與材(第三十八代天師)為“正一教主,主領三山符籙”,從此“天師道”又名正一教、正一道。 张道贵先为全真道士汪真常的门徒,《武当山志》载,张道贵,名云岩,号雷翁,长沙(今属湖南)人。 至元(1264~1294)间入武当,礼汪真常为师。 随后又“同(叶)云莱、洞阳(刘道明)谒雷渊黄真人(黄舜申)得先天之道。 归五龙宫,潜行利济,门下嗣法者二百余人。
《妙真正清经》曰:道生元气,精合元气成其形,谓之精气。 清微派,宋代出现的新符箓道派。 清微道宗 清微道宗 该派名称出自道教三清境之说,谓三清境的最高层为清微天、玉清境。 毕道悉心授道法于第10代黄舜申。 《清微仙谱序》称舜申“覃思著述,阐扬宗旨,而其书(指清微法经)始大备”他门徒甚众,且门下得其法者皆立石题名。 丙辰十一月初三日寅时生於眉山,幼擢儒科登仕版。
清微道宗: 道教派系按地区划分
《諸真宗派總簿》所列道派,截止於清溥儀宣統年間(西元1010~1911年)雖説列有八十六派,實際上只有八十支派,有些是系譜的續字,不是獨立一派。 道教之分宗派,實始自宋﹑金之間。 一支道派,實際上便是以宗教為聯繫紐帶的一個大家族,有共同崇尊的祖師,有共同遵循的代代相嗣的系譜,有共同的祖庭。 雲樵真人姓張名宗囗,字耕雲。 由光緒甲申秋間,重赴白雲觀傳法。 門下弟子等,因徒眾人繁,叩請原遵“宗”字為第一代號。
刘 、 邵 、 喻 、 胡 诸 人 皆 是 明 代 有 名 道 士 。 以 上 诸 人 皆 通 法 术 。 但 诸 传 中 皆 未 注 明 曾 受 清 微 道 法 的 传 承 。 故 在 赵 宜 真 之 后 , 清 微 派 南 系 的 传 承 如 何 , 现 尚 难 于 稽 考 。
清微道宗: 道教派系按地區劃分
明太祖遍求天下高人,有司以闻。 是岁中使入山宣召,以羽化闻”。 单道安,“均州人,从南岩张真人(张守清曾住南岩天一真庆宫——引者注)学,精究道法,执弟子礼,勤恳弗怠。
真君顶绿王之冠,面色莹白如玉,随州人也。 因秦乱避患入阆州,拜朱真人,潜虚道妙,位证太玄。 真人居角、亢二星之中昭灵府,以大道元量元光玉符,授昭凝神耀保天道化元君广溶。
清微道宗: 道教派系道教淵源
金大定九年(西元1169年),金世宗敕在觀內建立“萬壽”額碑。 太一道“聲教大振,門徒增盛”(《秋澗集》四七《二租形狀》),達數萬人之多,其流佈區域,“東漸於海”(同上)。 太一道傳嗣有秘籙法物,繼法嗣者皆改姓蕭,即以祖師之姓為姓。 四傳至蕭抱珍之再從孫蕭輔道,元世祖以“安車來聘”(《秋澗集》三八《清蹕殿記》),並賜號“中和仁靖真人”。 據《書劉真人事》説,金大定十五年(西元1175年)詔劉德仁居燕京天長觀,賜號東嶽真人,大道教以此流傳更廣,“傳其道者遍中國。
”他下傳弟子呂徵,為龍門派傳人,但不知並傳清微法否。 且此二十三、二十四之代數,又不知上承何人。 明中葉後,道教衰落,清微派詳情也就難以考知。 清微道宗 兩京大悦,賜號體玄妙應太和真人。
清微道宗: 道教派系道教渊源
清微法脉比较正统,而天心派早已经断了传承。 前述南傳一系,至元末,傳至趙宜真(?~1382)。 其先浚儀(今河南開封)人,元時徙安福(今屬江西)。 初師清微派道士曾貴寬(號塵外,黃舜申嫡傳),嗣清微法;繼師道教南宗和全真道士,得南、北派內丹之學;又師徐異,得淨明忠孝之道。 單道安,“均州人,從南巖張真人(張守清曾住南巖天一真慶宮——引者注)學,精究道法,執弟子禮,勤懇弗怠。
十传至昭凝祖元君,又复合于一。 清微道宗 公学极天人,仕宋为显官,遇保一真人,授以至道,遂役鬼神,致雷雨,动天使,陆仙曹。 晚见雷困黄先生,奇之,悉以其书传焉。 先生覃思著述,阐扬宗旨,而其书始大备。
清微道宗: 灵宝宗旨
四传至萧抱珍之再从孙萧辅道,元世祖以“安车来聘”(《秋涧集》三八《清跸殿记》),并赐号“中和仁靖真人”。 据《书刘真人事》说,金大定十五年(西元1175年)诏刘德仁居燕京天长观,赐号东岳真人,大道教以此流传更广,“传其道者遍中国。 ”刘德仁死於大定二十年(西元1180年),前后行教三十八年。 该道派五传至郦希诚,元宪宗赐名“真大道”、六传至孙德福,在至元五年(西元1269年)曾奉诏统辖诸路“真大道”。
- ”由於張守清在當時頗有名望,所傳弟子又多,故被後世清微派北系道士尊為一代祖師,《清微神烈秘法》所列“師派”,在黃舜申之後,即列:葉雲萊、張道貴、張守清,張守一。
- 当汉之末,人心浇薄,莫此为最。
- 叶云莱与刘道明也是黄舜申弟子,同样是兼传全真和清微的道士。
- 宋徽宗崇宁二年(1103)追封为妙应真人。
- 神运于此,物应于彼,故虽万里,可呼吸于咫尺之间。
葉雲萊與劉道明也是黃舜申弟子,同樣是兼傳全真和清微的道士。 據上書所載,“葉雲萊,名希真,號雲萊子。 辛亥年(1251)三月初五日巳時生,唐天師葉法善之後裔。 生於建寧(今屬福建),得清微道法之妙,避兵遷古禳,入武當山。
清微道宗: 道教有五大宗分法和四大派分法以及道德、先天、灵宝、正一、清微、净明、玉堂、天心八派的说法是根据什么
……洪武初,游西华、终南诸山,仍居重阳万寿宫。 清微道宗 一日,以所授玄秘付与门人而去,弟子李素希携冠履葬于五华仙茔”。 因未见熊道辉、彭汝励、曾贵宽等人的传记和其他资料,唯知赵宜真活动于元末明初,故此系在元代的发展情况不详。
公学极天人,仕宋为显官,遇保一真人(陈少微)授以至道。 遂役鬼神,致雷雨,动天使,陟仙曹。 晚见雷渊黄先生(黄舜申),奇之,悉以其书传焉。 ”该序作于元世祖至元三十年(1293),是目前所见到的清微派源流和历史最早的记载。 清微道士为了将自己的道派托之古远,宣称传自元始天尊。 陈采《清微仙谱》序云:“其传始于元始,二之为玉晨(大道君)与老君,又再一传,衍而为真元、太华、关令、正一之四派。
清微道宗: 道教派系按门派划分
元成宗大德八年(1304)授三十八代张天师张与材“正一教主,主领三山符箓”,为正一道形成的标志。 明初,官方承认的道教只有全真、正一等兩派,天师派以外的符箓诸派,包括禪和派、神霄派、清微派、天心派、东华派、净明道、太一道等,皆被视为正一派的分支。 元王恽《秋涧集》六一《韩君碣铭》谓:“远迩向风,受籙为门徒者岁无虑千数”。 金熙宗皇统八年(西元1148年)诏萧抱珍赴阙,颇加礼敬,敕所居观额以“太一万寿”四字。 元宪宗二年(西元1252年),元世祖忽必烈尚未正式登帝位,曾封萧抱珍为“一悟真人”。
金大定九年(西元1169年),金世宗敕在观内建立“万寿”额碑。 太一道“声教大振,门徒增盛”(《秋涧集》四七《二租形状》),达数万人之多,其流布区域,“东渐於海”(同上)。 太一道传嗣有秘籙法物,继法嗣者皆改姓萧,即以祖师之姓为姓。
清微道宗: 道教派系按門派劃分
故 该 传 曰 : “ 师 ( 吕 守 璞 ) 于 清 微 为 二 十 四 代 , 于 龙 门 为 八 代 律 师 。 ” 他 下 传 弟 子 吕 徵 , 为龙门 派 传 人 , 但不知 并 传 清 微 法 否 。 且 此 二 十 三 、 二 十 四 之 代 数 , 又 不 知 上 承 何 人 。
清微道宗: 道教派系
元君秦时降剑州,凤目月眉,餐髻,如二三十岁人,衣绿衣,常执玉册,与道混融,神变莫测,居九天洞清育玄宫。 以玄都玉梵发而为章,授玉堂天山真人朱轩。 真人秦东京人,美须面白庬眉,因周室将微,世道混乱,入阆州拜许元君,证道登真,居金华山太清宫凤凰阁玄灵宫。 清微道宗 后以雷元振光之章,授太玄青惠招化扶桑真君卜冀。
清微道宗: 道教派系诸真宗派系谱
南毕道原官广西宪司,其幕僚黄某 (福建建宁人)之子舜申(字晦伯,1224~?)得疾,南毕道治愈之,并授之以雷法, 遂为清微派第十代宗师。 黄舜申在宝佑中(1253~1258)曾出为检阅,以擅长雷法闻名 京师,皇兄赵孟端曾从其学,宋理宗亦召见,御书“雷渊真人”四字赠之。 至元丙戌 (1286)诏赴阙,未几乞还乡里,隐于紫霞湖沧州之上,元室曾敕授“雷渊广福普化真 人”号。 黄舜申为清微法之集大成者,《清微仙谱》序称,清微经法经其“覃思著述, 阐扬宗旨,而其书始大备”。 钟云龙道长,又名钟道烛,道号清微,是武当三丰派第十四代掌门人,武当功夫的正宗传人。 钟云龙道长,自幼习武,四方求师,艺承百家,归宗武当,身受武当山在庙道人郭高一、朱诚德,及山东崂山匡飞腿(匡长修)等多位老道长的厚爱和栽培,深得武当内家上乘功夫真传。
始也者,岂非先天地而有者乎。 今夫天,日月之往来,风雨之散润,雷霆之鼓动,人知其为天之造化,而不知其为是道之功用也。 嗟夫,使是道之功用,一息而不运乎其间,则天之造化息矣。 《易》不云乎: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