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券現金券8大優勢2024!(小編推薦)

支付平台營辦商也會作恒常監察,支付寶HK、Tap&Go及WeChat Pay HK 會將消費券金額及錢包餘額分開,不能套現。 財政預算案及稅務政策組主任王學玲表示,若以消費券購物後需要退貨,只會退回消費券金額,而非現金。 如果消費券的使用期限即將屆滿,市民會獲發一張特設的消費券,並可於1個月內使用。 換言之,無論使用AlipayHK、Tap&Go及WeChat Pay 消費券現金券 HK都不能透過轉帳將消費券套現。 消費券2022分兩個階段發放,當中第二階段第三期消費券將於12月16日發放。

  • 【信報財經新聞】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將於周三(22日)發表新一年度的《財政預算案》。
  • 至於消費券到期日則視乎合資格人士是否新登記人士,以及使用哪一種收款平台。
  • 民建聯1月已就下年度預算案提出一系列建議,包括再向市民派發不少於5,000元電子消費券,藉以刺激本地消費,同時向訪港的過夜旅客每人派發1,000元消費券,以吸引更多旅客來港,振興香港消費市道。
  • 註2:2021年消費券計劃及2022年(第一階段)消費券計劃下透過八達通卡發放的消費券的領取期限分別為2022年9月30日及2022年12月31日。

民主黨今日設街站發起「簽名運動」收集市民簽名,要求向全港市民發放1.5萬元現金或消費券。 透過支付工具交易,營運商會收取手續費,令部分本身沒有使用這些收款渠道的商戶猶豫,部分營運商已表示有為這些商戶提供支援。 WeChat Pay HK與超過80家合作夥伴提供以WeChat Pay HK成功登記消費券的額外優惠,每人可領優惠券超HK$10,000。 以Tap & Go「拍住賞」消費券計劃帳戶的虛擬「拍住賞」銀聯卡,透過雲閃付App消費,可獲得消費金額的5%獎賞,全期最高獎賞高達HK$250。

消費券現金券: 最新吃喝玩樂資訊

以電子消費券購買300元現金套券(10張),再送一張30元現金券。 而現金券不設最低消費要求,有效期至今年9月30日,30元現金券則為5月31日,不適用於購買香煙或服務項目。 Bowtie (「保泰人壽」)是持牌人壽保險公司及香港首間虛擬保險公司,致力於填補健康的保障缺口。 Bowtie 消費券現金券 透過創新科技及醫療專業,提供零中介、免佣金,更方便的網上平台,讓客戶隨時隨地獲得「自願醫保計劃」產品報價、核保及索償服務。

7-11(7-Eleven)推出「7仔買住賞」優惠,由即日起至5月3日,以電子消費券購買300元現金套券(10張),再送一張30元現金券。 新上台客戶選用「5G消費劵」優惠組合,一次性繳付$5,980即享$11,548禮遇。 與此同時,WeChat Pay HK已夥拍商戶準備優惠券,供用戶領取使用。 雖然多間支付平台都未有正式公開有何優惠,但是已有商户公布個別聯乘優惠。 大律師陸偉雄稱,無論市民以消費券買現金券或產品後轉售都不犯法,但若與他人有預謀、有計劃合謀套現,即觸犯串謀詐騙罪。

消費券現金券: 相關新聞:支付工具爭佔360億消費券市場 陳茂波:若合謀套現或有後果

凡購買$300現金套券 (10張 ),即可享多一張 $30 現金券回贈。 $300現金套券有效期至2022年9月30日,而贈送之$30現金券有效期至2022年5月31日。 由即日起,購買一田現金禮券每滿$1,000,即送$110超市現金優惠券;任搶低至3折生活家品;同時於WeChat Pay HK 發放6萬張優惠券,合共總值150萬。 以低價轉售內有$5000電子消費券的八達通卡,需留意往後派發可以更改使用支付平台,市民已同意政府為消費券設立的使用條款及限制,將觸犯涉嫌合謀詐騙罪。

  • 與此同時,WeChat Pay HK已夥拍商戶準備優惠券,供用戶領取使用。
  • 立法會第一大黨民建聯倡議,政府在預算案應派電子消費券至少5,000元。
  • 推廣期間,若使用六大消費券電子支付平台付款,購買指定品牌家具系列,輸入指定優惠碼,可享額外九五折,又或購買收納用品滿$100,輸入指定優惠碼即減$10。
  • 為慶祝將軍澳PopCorn開幕十周年,商場內特設「PopCorn 驚喜『爆』Fun」AR遊戲,只要於虛擬實境捕捉全新PopCorn造型角色「爆哥」,即可獲贈電子優惠券或商戶優惠。
  • 市民可因應其八達通卡內的儲值額,在領取期限前分開多次拍卡領取每期發放的消費券。

❌ 政府強調在技術上,政府和八達通公司都有能力追查最後一期消費券的使用範圍,但不希望施加複雜的條款,為市民帶來麻煩。 八達通卡公司亦表示,在消費額達 HK$5,000 前,用戶將不可把八達通餘額轉至「八達通電子銀包」。 網民提出可用電子消費券購買新iPhone,再轉售賺取「炒價」,亦提出可使用消費券炒限量發售的PS5,及有傳會推出的任天堂新款Switch Pro遊戲機。 ❌ 此舉違反了政府為消費券設立的使用條款及限制,市民若已同意相關條款後,採取其他方法使用消費券,有機會干犯串謀詐騙罪。 消費券適用於本地零售、餐飲和服務業商戶的實體及網上店舖,例如零售店、街市攤檔、百貨公司、超級市場、便利店、餐廳、快餐店、咖啡店、娛樂設施、美容院、公共交通、的士、停車場等。

消費券現金券: Tap&Go拍住賞 購物優惠

WeChat Pay HK 早前推出「消費券資訊早鳥訂閱有賞」,只要提供電話號碼,即可獲HK$10獎賞。 同時WeChat Pay HK亦會籌辦不同的推廣活動,將因消費券所得的額外收益,以不同方式回饋商戶或用戶。 HKT家居電話客戶透過「拍住賞」使用香港政府消費券繳費,可以 HK$2,000 尊享 HKT 家居電話24個月服務,更可自選一份安裝禮品,優惠總值超過 HK$4,000 。

消費券現金券

另外,該行亦上調對其2023及2024年淨利潤預測16%及13%。 消費券現金券 由於規模經濟及全職騎手的效率潛在提升,該行預計集團與新興本地生活服務平台的合作有助提高其長期盈利。 提前邀請親友訂閱消費券資訊,親友正式選用WeChat Pay 消費券現金券 HK登記消費券後,邀請人可獲HK$20消費券加碼賞,最高可獲取總值HK$5,000加碼賞。 消費券現金券 根據OK便利店社交媒體Facebook顯示,每張5元現金券都需要在OK便利店消費滿15元時,方可使用。 楊思琦近年轉戰內地市場,但幕前工作不算多,大部份時間都是專心經營抖音。 除了經常開直播與內地網民交流,楊思琦亦曾被爆收費與粉絲單對單網上聊天,最近又不少分享角色扮演的影片到抖音,但卻屢被批評美顏濾鏡開得…

消費券現金券: AE Blue Cash | 優惠高達HK$1,402獎賞! AE Blue Cash信用卡優惠/年費/年薪要求

完成登記程序後,你一般會於一星期內收到政府有關結果的短訊通知。 以Tap & Go拍住賞領取消費券,App將會開設消費券專用新卡,支援Mastercard、銀聯、轉數快商戶收款。 消費券專用新卡可連結Apple Pay及Google Pay,不設增值或轉帳功能,金額只能作消費用途。

市民同意了條款、拿到消費券後再採取其他方法使用,有機會干犯串謀詐騙罪,政府若發現不尋常或故意合謀套現,有機會採取法律行動。 【本報訊】財政預算案公布在即,有組織昨日提出8項建議,包括建議政府延續派發5,000元消費券以振興經濟、與民共享,津貼方面建議為公屋租戶代繳一個月租金、恒常化現金津貼計劃、提供電費補貼等,聯會亦建議政府將隔離設施改建為青年宿舍。 南豐集團為響應此計劃,推出「NF Shopping購物奬賞」,向會員送$2,000電子優惠券,刺激全民消費,齊心支援商戶。 即日以電子消費滿1萬,即可換領價值1萬的禮品及指定之商場精選優惠券組合,及額外送4小時免費泊車券下次使用,優惠只限消費券星級特賞商場。 HK$5,000電子消費券已開始發放,各商戶都陸續推出消費券優惠! AlipayHK、八達通、Tap&Go及 WeChat Pay HK都提供不同優惠吸客,想知道各個平台有何著數?

消費券現金券: 消費券優惠33:iSQUARE國際廣場

另一方面,民主黨今日(19日)及過去一星期,在各區設街站發起「簽名運動」,收集市民簽名,要求預算案向全民發放15,000元現金或消費券。 而民主黨則繼續在多區設街站,發起「簽名運動」收集市民簽名,要求預算案向市民發放15,000元現金或消費券。 民建聯主席李慧琼表示,很多市民都期待星期三(22日)公布的下年度財政預算案會再派發消費券,該黨也認為消費券可進一步帶動消費。 平情而論,派發消費券是利民措施,尤其本港經濟前景仍有眾多不確定因素,旅客完全回歸料仍需較長時間,將部分消費券用於包括飲食或消閒娛樂等指定行業,可以填補相關影響,有利穩定經濟及民心。 有會計界人士認為,派發消費券有助提振本地消費,刺激短期經濟。 稅務學會亦認為,派發消費券除了幫助紓緩受疫情影響的個人財務壓力外,亦有助刺激本地需求,推動電子支付。

香港2021年首季集資IPO高達1,300億港元,愈來愈多中企及中概股回港第二上市,令不少投資者有意參與抽新股。 ▲股票 是不少年青人均有興趣的投資對象,但買賣股票有何成本及雜費需支付呢? ▲家居保險為物業、家居財物、個人物品以及第三者責任賠償等提供保障,萬一造成其他人人命及財物損失,都會對業主及租客構成巨大金錢損失,所以家居保險極其重要。

消費券現金券: 消費券優惠

但近日有短訊瘋傳,指利用消費券買超市現金券會被視為「兌換現金」,可被取消未入帳的消費券。 政府發言人昨澄清,以消費券買現金券不會影響收取消費券的資格,但無正面回應套現問題,並提醒市民任何預繳式消費均有風險。 不過,其實財政司長陳茂波日前已明言,過去幾年疫情下派發電子消費券花費很大,而新一份《預算案》是否再派發消費券,社會持不同意見,政府要顧及財政穩健,環境不好時要「睇住荷包、睇餸食飯」,「未必可以咁大力咁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