夾屋,全名為「夾心階層住屋計劃」,是港英政府於90年代初期委託房屋協會(房協)興建資助房屋,對象是中等入息家庭,以優惠價發售單位予這些家庭。 浩景臺補地價 資料顯示,房委會去年共有572個資助出售單位補價,是過去五年最少,平均每個單位須補價166萬元。 相反,房協資助出售單位去年則有128伙補價,反創五年新高,平均每個單位須補價210萬。
政府資助買樓並非新鮮事,由八十年代至今,當局曾推出近十種資助置業計劃,吸引大批新丁在高樓價下入市,不過由於「八萬五」政策、○三年沙士打殘樓市,政府才叫停所有資助計劃,並停建居屋。 聲明﹕MoneyHero致力確保網站提供的資訊是最新及最準確。 MoneyHero網站顯示的金融產品及服務資訊僅供參考,並非提供建議。 貸款產品比較頁面顯示的實際年利率及每月還款額是根據閣下所輸入的資料而作出之估算。 如果持有未補價的資助房屋,有事急須套現,但不符合房委會的要求,可考慮利用市面上一些相關的業主貸款,在不涉及按揭性質下提取現金周轉,惟需要注意有關利息水平及個人的財政能力。 浩景臺補地價 要留意的是,補價時之市值並非你、我、買家或地產代理決定,要由房委會委託之估價行來評定。
浩景臺補地價: About the Author: 按揭大師
另一位最吸引聽眾的講者鍾沛林律師,建議法團除了為公用部分購買第三者風險保險外,仍須對造成危險的公用部分作出有系統的預防措施,或盡力改善,以降低意外賠償風險,並非單憑放置提示牌或通告就可以免責。 在席上亦講解【佔用人法律責任條例】,佔用人須負上「一般謹慎責任」,及須在合理的情況下保障訪客的安全,業主須留心疏忽責任及公眾滋擾責任所造成的賠償風險等建議。 2009年12月9日,政府就建築物耗電量制定【建築物能源效益條例草案】,在立法會展開首讀及二讀,及提交法案委員會審議。 新條例規定,強制新建大廈及舊樓復修時須符合能源效益守則,商住物業以至公共場所都受規管。 「清水房」示範單位要有由發展商向地產建設商會認可人士簽發證書,以證明其「清水房」的外牆厚度與交樓一樣;準買家若要求,要展示該文件。 首張價單必須要包括更多單位,小型發展項目(100伙以下)需提供最少30伙,或可供出售單位30%,兩者以高者為準;大型發展項目(100伙以上)最少提供50伙,或可供出售單位50%,兩者以較高為準。
2010年6月1日,政府就資助市民置業的房屋政策發出諮詢文件,內容主要表達應否動用公帤去資助市民置業,資助對象及方式如何定位。 2010年6月8日,渠務署與香港大學合作為該署的建築物進行綠化工程,除可為室內溫度平均降低攝氏3度之外,同時可美化建築物外牆。 渠務署於2008年開始,為轄下的建築物和污水泵房進行「垂直綠化」工程,在外牆種滿攀藤植物,渠務署與香港大學合作測試20種植物,並收集有關環境和降溫的數據。 渠務署打算會為二十多個建築物進行同類工程,預計2013年前可以完成。 2010年7月7日,東亞銀行於最新一期「經濟分析」報告中,談及本港房地產市場在過去數年間,越來越多新住宅被發展成為豪宅項目,影響中小型住宅的供應量。 以一個45平方米單位為例,2009年的樓價相當於住戶入息中位數8.7倍,接近97年9.3倍的高位。
浩景臺補地價: 買家留言
同時,亦會把整個業主大會相關流程提早及延長,以提高透明度及可追溯性;第三方面,優化要求主管當局解散管委會的門檻,即主管當局可在不少於10%的業主要求下,在向管委會發出警告後,解散仍沒有履行職責的管委會。 若在申請期前已開展有關按強制驗樓通知所要求的修葺工程的樓宇,只要符合申請資格,並在2017年10月11日前,有關工程尚未獲得屋宇署確認遵辦,該些工程項目仍可獲得資助。 至於在首輪申請期仍未接到強制驗樓通知的合資格樓宇業主,可於第二輪申請開展後提交申請,有關的時序和申請詳情將於較後時間公布。 2018年8月17日,政府今日發布在【建築物管理條例】(第344章)條例下經修訂的【工作守則】:【供應品、貨品及服務採購工作守則】;及【大廈管理及安全工作守則】。
首個夾屋屋苑青衣宏福花園於九四年底接受申請,當時正值樓市興旺,市民掀起認購熱潮,最終超額申請高達四倍。 浩景臺補地價 中原許永生指,浩景臺四月份仍錄低過600萬元成交,單位為實用面積481方呎的入門兩房單位,以567萬元易手,仍在高成數按保門檻之內。 單位實用率逾八成,廳房俱大,即使採鑽石廳設計,擺放家具考心思,但地方仍然見使。
浩景臺補地價: 樓盤編號# 2543674
立法會議員陳淑莊昨日在立法會大會提出質詢,要求政府交代將於2047年契約滿期的土地資料,以及要求政府提交政策和時間表。 政府會考慮多項慣常考慮因素,包括契約屆滿時地段是否需要作公共用途,或原有契約是否出現嚴重違反地契的情況等。 發展局局長陳茂波指,政府會在適當時候處理相關的續期工作,呼籲市民毋須恐慌出售物業。
無論是租樓或置業,如果市民能夠及早掌握相關的知識,將會對物色居所的過程有所幫助。 有興趣「揀宅攻略」課程的朋友,都可留意香港大學專業進修學院的最新通告。 2012年6月8日,發展局昨日成立辦事處,監督東九龍發展計劃,加快將東九龍轉型成為香港中西區以外的另一個核心商業區。 隨著啟德發展計劃工程陸續興建,九龍灣及觀塘商貿區的整體環境預料於未來10年內亦會有顯著的改善,觀塘工業區會改變為觀塘商貿區。 最先處理的項目包括興建觀塘海濱長廊第一期工程﹑改善區內街燈照明﹑改善區內街道綠化帶﹑移除不必要的交通標誌﹑推廣零碳天地及興建啟德跑道公園第一期工程。
浩景臺補地價: 新界區專線小巴91線
2017年2月10日,沙田穗禾苑業主立案法團上月翻查各座大廈的電費紀錄時,發現位於停車場旁邊的J座,每月電費都比其他各座大廈平均高出約6,000元。 法團親身視察後,發現停車場閘口及辦公室的電線都駁入J座地下電錶。 法團委託公正行人員到場調查,中斷J座地下電力後,停車場相關設施立即停電,證實電力來源一致。
- 屋宇署早前因應一名市民舉報,派員到大圍一幢樓宇巡視,發現單位的結構混凝土樑被鑿開洞口,而單位亦正進行排水工程。
- 利嘉閣地產研究部主管陳海潮指,夾屋流通率較私樓低,主要與夾屋盤源稀少有關,因夾屋是資助房屋,一手業主要補地價才可轉售單位,加上夾屋樓價升幅追不上私樓,換樓難度增,故普遍業主放盤意欲較低,若買家出不到好價追貨,寧願惜售。
- 【夾屋2022】夾屋,全名為「夾心階層住屋計劃」,是港英政府於90年代初期委託房屋協會(房協)興建資助房屋,對象是中等入息家庭目前二手夾屋屋苑只有10個,共提供約9,000個單位。
- 2013年7月6日,發展局局長陳茂波公布新界東北發展計劃修訂方案,當局將發展計劃規模縮細,先發展古洞北及粉嶺北,而坪輋及打鼓嶺區的發展計劃暫時擱置。
- 2011年1月4日,中原集團董事施永青預期樓市長線仍會向上,未來政府或會再推出新一輪壓抑樓市措施。
- 公署認為,該僭建物屬大廈外牆的延伸物,屋宇署有權執法;該攤檔亦佔用政府土地,地政總署可引用【土地(雜項條文 )條例】將其全部清拆,最後地政總署接納公署意見,勒令檔主在限期內清拆該搭建物。
該街道顧名思義,是用以連接荔景山路及麗祖路,以方便市民駕車由葵興及葵芳前往位於山上的麗瑤邨及祖堯邨。 特別是由於麗瑤邨位於高於海拔100米的山上,難以直接興建道路以供車輛來往,故聯接街也有數條綠色專線小巴及巴士路線途經。 浩景臺補地價 其中,北面是下葵涌分科診所及特殊教育服務中心,而南面則是荔景山道北休憩處。
浩景臺補地價: 單位特色
如果高齡人士的繼承人不願意出售該物業,他們也可以選擇用其他方式償還。 2010年5月21日,最新修訂的【建築物管理(第三者風險保險)規例】強制要求業主立案法團購買第三者風險保險,將於2011年1月1日生效。 根據規例,所有業主立案法團均須就有關建築物的公用部分及該法團的財產訂立第三者風險保險單,每份保險單的單一事故承保額不得少於一千萬元, 並須保持該保險單有效。
- 另外,中原胡耀祖表示,馬鞍山夾屋雅景臺今年不乏兩房單位低過600萬元易手,目前放盤入場價已經漲至680萬元。
- 古物古蹟辦事處昨日到紅樓,張貼通告及發信知會業主及合法佔用人,紅樓被列為暫定古蹟後將受到嚴謹監管,除非取得古物事務監督批准,否則禁止任何建造、拆卸、移走、阻塞、污損或干擾的工程。
- 「復建居屋計劃」提供實用面積約400至500平方呎的單位,初步估計售價為150萬至200萬元。
- 現時每年有超過500幢私人樓宇進行不同方式的維修翻新工程,為搶生意,有承建商勾結黑社會勢力,以刑事毀壞、恐嚇或賄賂業主,甚至威逼同行退出競投或參與圍標。
- 2010年1月21日,發展局局長林鄭月娥今日在記者會上介紹,政府計劃於2月份向立法會提出草案,推行強制驗樓及驗窗計劃,預計將於2011年第4季實施。
- 在港珠澳大橋及屯門至機場連接路段落成後,可將大嶼山打造成一小時生活圈,可利用大嶼山的基建連接到珠三角西部。
- 審計署審視過5個長期霸佔官地的個案,其中個案發現,大棠荔枝山莊非法霸佔郊野公園土地長達18年。
機電署會繼續加強監察升降機承建商的表現,並會與業界定期商討,使評級制度更為完善,讓法團或物業管理公司在選擇合適的升降機保養承建商時,能得到有用的參考資料。 2011年7月5日,運輸及房屋局局長鄭汝樺昨日匯報「置安心資助房屋計劃」進度,她指現時青衣項目正在招標,而沙田青綠街項目已經批出給房協,可以盡快開展。 鄭汝樺指,「置安心資助房屋計劃」可租可買,可幫助有供樓能力但未有首期的市民「上車」,亦提供一個更穩定環境,讓市民日後決定是否買入租住的單位。 2011年10月7日,屋宇署昨日就6月屯門永發工業大廈石屎簷篷倒塌事故發表調查報告,指因石屎剝落、簷篷地台有積水及結構有裂縫,令鋼筋嚴重鏽蝕而倒塌,認為該大廈欠缺定期保養維修是主要原因,但無證據顯示倒塌與簷篷設計和建造有關。
浩景臺補地價: 物業地圖
但公屋聯會主席王坤認為,300萬足夠在市區買一個二手單位,訂價實在令人吃驚。 2012年9月13日,房屋署建議將5,000個白表免補地價購買二手居屋計劃分為兩批推出,會在明年初接受「白居易」申請,並建議設立兩年轉售限制,房委會資助房屋小組同意將一成單位留作單身人士獨立配額。 2012年12月12日,現時本港約有19萬個違例招牌,對樓宇安全構成潛在風險,為加強招牌監管制度,發展局建議容許小型招牌及較低潛在風險的違例招牌,可經合資格專業人士或註冊承建商進行安全檢查,在加固及核證後,向屋宇署登記,便可繼續使用5年。 當局將會為受影響居民提供特別補償安排,所有持牌構築物及登記寮屋的合資格住戶,每戶可獲60萬元作補償,而非持牌人或登記住戶,若住滿10年,亦可獲發特惠津貼。
曾經有長遠房屋策略督導委員會成員建議,政府與其四出覓地,不妨向低使用率的公眾街市打主意,當局應研究利用公眾街市上蓋空間來興建樓宇的可行性,改變土地用途或混合土地用途,或者可以考慮整合區內的公眾街市。 2017年10月27日,政府公布「青年共享空間計劃」,邀請業主提供已活化的工廈或商廈空間,供青年創業或從事創作,涉及行業包括創科,創意產業及文化藝術,適合做小型展覽,但不能做類似音樂會活動。 首輪計劃預計在明年上半年推出,有10個物業的業主參與,提供近9萬平方呎樓面面積,分布於荔枝角、荃灣、觀塘、灣仔及黃竹坑等5個地區。 環境局局長黃錦星指,香港多高樓大廈,消防處要求天台要有一定空間的比例劃作避火層,因此不能覆蓋有關避火地方,否則會影響樓宇安全,而安裝太陽能板時需要專業人員參與,不能視為簡單小型工程,他強調政府會平衡考慮,審慎推展。
浩景臺補地價: 計劃適用於哪些房屋項目?
2013年9月6日,去年展開強制驗樓和驗窗計劃後,政府每季分批勒令500幢樓齡超過30年的大廈進行維修,業主須聘用認可專業人士檢驗樓宇,確定需要修葺的地方後,再聘用合資格的承建商在限期內完成修葺工程。 現時每年有超過500幢私人樓宇進行不同方式的維修翻新工程,為搶生意,有承建商勾結黑社會勢力,以刑事毀壞、恐嚇或賄賂業主,甚至威逼同行退出競投或參與圍標。 浩景臺補地價 浩景臺補地價 2014年7月16日,立法會昨日三讀通過【雙倍印花稅修訂條例草案】,當中民主黨胡志偉提出一項修訂,就租者置其屋計劃下的非永久居民購買單位方面,豁免其繳交雙倍印花稅,獲民建聯、工黨及人民力量等支持,工聯會則表明反對,修正案在過半數支持下獲得通過。
根據最新資料顯示,順緻苑一個實用面積約477平方呎的2房單位「入門價」約為550萬元,9月份的成交實呎價約為10589元。 根據最新資料顯示,穗禾苑一個實用面積約457平方呎的2房單位「入門價」約為438萬元,9月的成交實呎價約為10000元。 浩景臺補地價 作為本港初代居屋,樓齡起碼有39年,樓宇維修支出實在難免,但整體而言,所有屋苑單位勝在開則夠實用,廳大房大,以2房間隔單位為例,基本上所有單位的實用面積就達到400至500平方呎,絶對足夠一個普通的4人家庭居住。 美聯林志堅指出,同區夾屋旭輝臺兩房單位去年曾經錄得600萬元的成交,但現時同類單位缺盤。
浩景臺補地價: 計劃對象
在強制驗樓驗窗計劃全面實施後,業主更須參與監察樓宇維修工程進行招標,尤其關注所需負擔費用及會否出現圍標等問題。 該工作坊邀請了廉政公署和警務處代表,講解樓宇維修防貪及防罪方面要注意的地方,又邀請了香港律師會和香港測量師學會代表,簡介樓宇維修相關的法律意見及專業實務。 計劃繼續由民政事務總署推行,合資格法團可在3年內以實報實銷方式申請資助。 資助上限為實際支出的一半,每個合資格法團申領津貼上限為2萬元。 資助對象為樓齡超過30年的樓宇並已成立法團的住宅大廈或綜合用途大廈,市區樓宇住宅單位的平均應課差餉租值不可高於12萬元,新界樓宇則不可高於9萬2千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