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水橋收地6大優勢2024!專家建議咁做…

元朗區議會於2016年尾也成立了洪水橋新發展區工作小組,討論和監督規劃內容和實施安排。 整個新界西北地區規劃研究於2003年完成,但因為當時的人口增長及住屋需求放緩,加上環保城的發展方案被立法會否決,洪水橋的居民也對計劃有大量反對意見,發展計劃暫時擱置。 )是香港的其中一個計劃中的新發展區,位於新界元朗區的西南部,大約是洪水橋、厦村及橋頭圍一帶,即天水圍新市鎮的西南面,元朗新市鎮以西,屯門新市鎮以北。 發言人提及,大部分露天工場屬棕地作業,即是儲存物品等,估算目前洪水橋、元朗南及古洞北粉嶺北3大新發展區,合共有340公頃棕地,惟目前難以估計有多少合資格個案,需待進行凍結登記時才可掌握各棕地作業的具體情況。 他又說,政府可參考強拍模式收地,只要部分業權人認同賠償金額,即可強制收地,加快收地程序。 至於以劃一價收地,張翹楚指不同用途的土地,其發展潛力和價格可以差天共地,難以劃一睇齊。

翻查資料,廈村鄉鄉委會主席兼元朗區議員鄧勵東等人是反對計劃的重炮手之一,之前曾與相關官員「摸底」諮詢,鄧勵東亦曾公開要求當局要有「超出合理」水平的賠償。 本刊調查發現,他是廈村「棕地」地主之一,與部分營辦商關係密切,均為一間非牟利機構的董事。 【大公報訊】記者方學明報道:新界北發展成為施政報告焦點,洪水橋一帶樓價水漲船高。

洪水橋收地: 屯門好去處2023|1.屯赤隧道浩和街渡假感滿滿棕櫚樹+草地

值得注意,由於物業樓花期長達23個月,故即使銀碼符合舊按保門檻都好,準買家對高成數按揭有需求,也只能依賴新按保。 相比之下,若不介意樓盤的方位,則可以選擇「#LYOS」以西,望向洪水橋河邊及單車徑的單位,現時均為較低密度的發展;又或者向北面都會望到「石埗村」,均屬幾層高的村屋項目,長遠景觀較有保障。 根據規劃大綱,在河岸毗鄰西北面有兩幅GIC用地,一幅初步擬預留作體育場、而一幅則預留作學校用途,故這個方位的景觀相對有保障,會成為選擇內園的另一選擇。 洪水橋收地 另外,「#LYOS」也有51個「花園複式戶」,並命名為「層層叠趣」,單位提供地下花園、1樓平台及天台,面積由778至806呎,全部均為三房一套設計,樓層高度3.5米。

  • 上述土地將於收回土地公告張貼後3個月(即10月24日),歸還政府所有。
  • 過去一段時間,包括鄉議局主席劉業強在內等不同鄉紳人物,曾多次表示希望政府可以用更高的收地價格,甚至將所有地段以最高的甲級特惠補償率,來收回他們的新界土地。
  • 2013年,特區政府正式公布洪水橋新發展區第二階段開始咨詢,整個咨詢程序于2014年年中完成,2019年起進行工地平整,首批居民将于2024年入夥,2034年完成。
  • 泛海國際執行董事關堡林接受香港媒體采訪時亦公開強調,政府将投入大量資源将洪水橋打造成新界西北“區域經濟及文娛樞紐”,集團對該區樓市前景非常看好。
  • 就收地目標而言,他相信政府若與四大發展商商討,雙方可磋商的空間較大,而大發展商所持農地較多,規劃起來成效亦較高。
  • 受影響住戶及業務經營者應留意地政總署今年7月9日分別向他們發出的信件內所註明的遷出限期(由今年第四季至2021年第三季不等)。

屋苑附近另設有619專線小巴循環來往洪福邨及港鐵天水圍站,途經洪水橋街市及輕鐵洪水橋站。 住戶可乘搭輕鐵穿梭屯門、元朗市中心及天水圍,或乘搭到西鐵線元朗站轉車至港九新界多區。 洪水橋/厦村新發展區第一期發展(即前期工程第一及第二期和第一階段工程)工地平整和基礎設施的詳細設計已於2017年分階段展開,目標是於2025年竣工。 今次發展商沒有太花巧的高成數按揭安排,只是很簡單地提供了「即供」及「建築期付款」。 選擇「建築期付款」的買家可選擇分期繳付訂金外,若最終能夠提早成交還可獲得1-2%的樓價現金回贈。 洪水橋收地 似乎也因為首張價單總價能符合新按保門檻,以建期價計,全數單位低於800萬可借取「新按保」上會,所以發展商並沒有再透過財務公司提供高成數按揭。

洪水橋收地: : 發展局公布收回三幅粉嶺及元朗用地

地政總署今日在洪水橋/厦村新發展區第一期發展計劃工程範圍內將會收回的土地張貼公告,指出有關土地將於公告張貼後三個月,即今年10月24日,需歸還政府所有。 政府將會按程序,於張貼收地公告後,向相關的土地業權人提供特惠土地補償。 地政總署表示,有關土地歸還日期,並非工程範圍內受影響住戶及業務經營者須遷出的限期,他們應留意地政總署今年7月9日,分別向他們發出的信件內所註明的遷出限期。 地政總署會在各個受影響住戶及業務經營者遷出限期前3個月,按照適用程序,另行在相關範圍張貼通知。 署方及相關部門正全力處理受影響土地業權人、住戶及業務經營者的補償安置事宜,致力在清拆工作開始前,完成跟進工作。

第三階段公眾參與完結後,政府參照公眾人士提出的意見,於2016年9月5日發佈經修訂的建議發展大綱圖。 新發展區將興建的單位數量提高至61,000個,而劃作港口後勤及物流設施用途的土地面積也有所增加。 區內計劃盡量利用環保鐵路系統為主要交通工具,在環保城外圍劃設重型貨車專用通道,以減低城內重型貨車的流量,減少空氣污染。 除了控制污染物外,環保城內有設計完善的市中心廣場及中央公園,作為消閒及休憩之用途。 城內住宅將會以高度階梯排列,中心以高密度宅為主,外圍則是低密度住宅,以連接現存鄉村。 洪水橋收地 社區設施包括政府機構及康樂設施,包括有12間中學及12間小學、警署及消防局等。

洪水橋收地: 屯門好去處2023|2.屯門海濱碼頭海濱長廊燈塔「幻愛橋」朝聖

同時,由於洪水橋新發展區規劃面積的大約700公頃,本身屬於政府已經規劃的3600公頃用地的一部分,所以在估算未來用地供應上,不能視為新增的1200公頃的一部分,除非新發展區因為規劃的改變而擴大了面積。 但是發展洪水橋核心商業區,也有一個比較大的挑戰,就是當區有大量具規模的物流、汽車維修、資源回收等「棕地作業」,要這些作業遷出之後才能騰空土地去開發。 早於1980年代初長江實業及新鴻基地產開始在洪水橋發展物業,包括長江實業於1984年落成的雅樂花園,新鴻基地產於1988年至1995年落成的翠珊園、玉桂園、雅珊園、麗珊園、錦珊園及菁雅居等,皆為中等密度住宅。 嘉里建設於1996年落成的朗峰園和長江實業於2000年落成的瑞豐華庭,其中由長江實業發展的尚城涉及單位達734伙,為過去逾10多年以來洪水橋最大型的新樓盤。 2019年,計劃改名為洪水橋/厦村新發展區,同年9月,土木工程拓展署完成洪水橋/厦村新發展區與鄰近地區環保運輸服務可行性研究,認為自動捷運系統、環保巴士系統及現代化電車比較可行。 其中自動捷運系統最快,從泥圍站至流浮山站需時13分鐘,初步預算建造成本約400億至450億港元。

俄羅斯央行總裁納比烏里娜表示,央行未看到大幅放鬆資本管制的機會,並表示可能在3月延長對外匯提款的限制。 俄羅斯盧布去年跌至歷史最低水平,俄羅斯啟動資本管制,穩定外匯市場。 俄羅斯央行上周五政策會議維持利率7.5厘不變,但表示對日益增強的通脹趨勢感到憂慮,並暗示準備在未來幾個月內加息。 現時正興建的公屋地盤對面,是預留作醫院用地(粉藍色),以北有兩塊商住混合地(橙色),再加上早前公佈的西鐵天水圍站居屋用地,與現存天水圍南組成天水圍站的「次市中心」,說穿了洪水橋和天水圍將以洪天路為界(中間的粗白線)。 新一期「綠置居2022」剛公布最新攪珠結果,折扣額為四一折(折扣率59%),共涉及三個屋苑及4,693個單位,《胡‧說樓市》編輯部將為大家密切跟進。

洪水橋收地: 收回土地特惠補償率

在洪屋村棕地上經營汽車維修三十年的潘先生指,約三年前已有政府人員到場視察及紀錄,得知「遲早會收地」,對此感無奈。 14日就相關期限延長最多半年,暫毋須修訂標準買賣合約或另發指引。 至於預售樓花同意方案,則屬運輸及房屋局(運房局)的政策範疇,方案訂明發展項目的認可人士可考慮惡劣天氣、罷工或不可抗力等因素,而延後有關發展項目的預計關鍵日期。 而泛海國際目前在香港的發展中項目,只有渣甸山和寶珊道兩個合營項目。 洪水橋收地 于渣甸山,集團繼續其包含16個面積由2850平方呎至超過6800平方呎的豪宅合營住宅發展項目“皇第”市場營銷活動。 據關堡林透露,早在1997年泛海已經購入該幅地皮,經過多年並購及規劃,在數年前就獲批以地積比率4.95倍發展商住項目,總樓面約52萬平方呎,除了6幢住宅外,還有3.4萬平方呎的商業樓面。

洪水橋收地

但因一房單位中,有一半均扭向內園,建議可以把向西的單位,包括「1A座C室、1B座H室、1B座J室」放在較尾不作考慮,而優先考慮向東及南的單位,包括「1C座B室、1C座F室、2B座K室、1B座K室」。 撇除特色單位,今次「#LYOS」分層提供了少量開放式單位外,餘下均為一房及兩房。 而開則上也不算太複雜,尤其開放式及一房的內櫳可比性不算很大,故建議準買家真的決定選購時,可按方位作為排序。 洪水橋收地 「#LYOS」由分層住宅及複式單位所組成,複式單位置於地盤以南,毗鄰貼近未來在建公屋地盤;分層單位則置於地盤西面。 分層住宅外望像是一座合共58個單位組成,但實情內裡分「1座」及「2座」。 「1座」會再細分「1A座」、「1B座」、「1C座」;「2座」則細分「2A座」及「2B座」。

洪水橋收地: 屯門好去處2023|6.屯門藍地水塘彩虹欄杆初學者輕鬆去

地政總署已於2022年第四季內向相關人士發信,通知相關預計遷出限期及補償或安置安排,供受影響人士參考以及及早準備遷出事宜。 政府公佈洪水橋新發展區第二階段開始諮詢,整個諮詢程序將於2014年年中完成,2019年起進行工地平整,首批居民將於2024年入伙,2034年完成。 有些報導以「滅村」來形容收回5條非原居民村,而有20條原居民村獲保留,暗示收地是有針對性。 1992年時,當時的九鐵曾以租約形式租用該址作車廠,後來覺得地皮有發展住宅潛力,曾於1995年跟長實和黃達成合作協議,打算興建洪水橋輕鐵站上蓋,但因收到不成,建屋計劃在2002年告吹。

洪水橋收地

然而黃偉綸訪問中也提過,「只要收地是為了公共目的,不擔心爭議會再發生。」據悉,該條例一直被視為政府在收地問題上的尚方寶劍,皆因條例禁止市民對政府採取法律行動。 據知,目前收地只屬有關項目的初期階段,對比整個北部都會區,仍有大量土地權益問題需要處理,包括早前備受關注的祖堂地問題。 十八鄉鄉事委員會前主席梁福元及元朗區議會主席沈豪傑雙雙認為,政府日後收地或存隱憂,如祖堂地收地處理不善,或激化城鄉矛盾。

洪水橋收地: 新界東北洪水橋基建較完備 具發展潛力

新發展區佔地達826公頃,覆蓋範圍東至天影路、屏廈路、橋洪路,南至元朗公路,西至港深西部公路,北至深灣路、流浮山道。 新發展區預算可提供60,000個住宅單位,容納218,000人,及製造100,000個就業機會。 新發展區分為六個部份,包括河畔和鄉村區、灣景區、物流和科技區、商業及住宅綜合區、東部住宅區及商業中心,和南面住宅區。 將有五條非原居民村需要清拆,分別為亦園村、田心新村、新生新村、石埗路尾村及沙洲里二村。

洪水橋收地

而政府為受影響經營者提供彈性,如該地皮的工程未開展,就容許繼續經營。 航運交通界立法會議員易志明今日提出口頭質詢,要求政府交代新發展區第一期收地工作的最新進展,以及如何解決棕地作業經營者對土地需求的燃眉之急。 黃偉綸表示,在洪水橋/厦村新發展區的441公頃發展用地中,223公頃為現有棕地。 從「Yoho Midtown」個案,我們得知政府在運用《收回土地條例》並沒有向地區作出任何咨詢,跟以往一貫會先咨詢地區的作風截然不同。 縱然此舉可能增加政府面對司法覆核的風險,但強硬的姿態同時也釋出一道信息,就是任何可作發展的用地,總之被視為閑置沒發展,也隨時有被政府收回的風險,間接要求發展商加快農地改劃步伐。 由於已落成的「Yoho Midtown」第一期,其屋苑呈L型朝向會所排開,「1-5座的C、D、E室」、「6-8座A、B、F室」、以及「9座的D、E室」均會正望這幅用地。

洪水橋收地: 洪水橋輕鐵站

不過,面對香港土地供應不足的問題,有政界人士在數年前已開始提出,政府可動用《收回土地條例》來增加土地供應,其中率先提出運用《收回土地條例》的不是林鄭月娥,而是民主派。 翻查資料,早於2018年時,當時的民主派提出政府應引用《收回土地條例》加快土地發展,卻被當時林鄭月娥及建制派群起反對。 所謂《收回土地條例》,實情是一條賦予政府權力徵用私人土地作「公共用途」的條例。 所謂「公共用途」,條例規定要符合一些要求,包括因衛生情況欠佳、物業嚴重干擾空氣流通、或對居住造成健康損害、因與香港駐軍有關的任何用途而收回、或行政長官及行政會議決定為「公共用途」而收回。 本報日前巡視屏山及藍地一帶棕地,藍地亦園村內有多幅棕地,鄰近交通主要幹道,許先生兩年前由洪水橋遷往藍地,經營維修工程,他對港府強行收地表示憤怒,「踎街囉!收檔囉!點樣搬,工程已難做,你話唔夠地起屋,我哋夠唔夠地維生」。

  • 他又認為,港府要大規模發展新界農地,不能單純興建住宅或基建配套,從長遠規劃看,更應發展地區經濟。
  • 何開發又認為,政府多番把「東西走廊」(屯馬綫)與西鐵綫混為一談,實屬偷換概念。
  • 十八鄉鄉事委員會前主席梁福元及元朗區議會主席沈豪傑雙雙認為,政府日後收地或存隱憂,如祖堂地收地處理不善,或激化城鄉矛盾。
  • 選擇「建築期付款」的買家可選擇分期繳付訂金外,若最終能夠提早成交還可獲得1-2%的樓價現金回贈。
  • 發展局將於下周二向立法會發展事務委員會作出簡介,如獲立法會通過,措施生效日期將追溯至今日。
  • 發展局發言人解釋,如場地有違例構築物,計算特惠津貼時,津貼額只計戶外或露天所佔的地方,即不會以有違契構築物為由拒絕發放特惠津貼予業務經營者。
  • 【明報專訊】新界區各新發展區接連啟動,政府昨日公布,地政總署在洪水橋/廈村新發展區第一期發展計劃工程範圍內將予收回的土地上,合共195幅私人土地,涉及面積約12公頃,有關工程主要是工地平整和基礎設施工程,以後進行整個發展計劃。

現時香港農地大部分都荒廢並沒有耕作,法例規定農地是不可建屋,如要建屋就得申請改變用途,並要補地價。 當局亦強調,如個別經營者想繼續營運業務,政府提供的金錢補償可作支援,亦會協助個別經營者取得規劃許可,以及諮詢部門意見。 而地政總署亦物色空置政府土地,以短期租約供合資格經營者優先投標。 首批3幅位於元朗、粉嶺的土地已於去年12月招標,黃偉綸指招標情況理想;第二批3幅土地亦會於今年中招標。 他又指,在40個受影響經營者中,業務包括露天戶外倉庫、工場、商店、停車場等,當中8個已遷走,涉及0.6公頃土地。

洪水橋收地: 洪水橋25歲地盤工被吊勾擊中胸口 當場吐血送院

2021年9月,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接受《星島日報》專訪時透露,會因應中央提出深化前海深港合作區的改革方案和需考慮如何與深圳協同發展,將發展區內預留的部分商業用地改作住宅用途。 有報道指,政府單是收回魚塘和濕地可能需動用250億財政儲備,黃偉綸說只要確立了公共目的,政府就會跟隨制度去做。 洪水橋收地 橋頭圍內有四排民房,當中還保留著數幢青磚屋,相信橋頭圍往日通常會面對濠雨水災,圍內的房屋門口都升高起來,圍門中軸線後方的神廳,天后誕花炮都是擺放在二樓,可能與此有關,不過渠務處於圍前設有抽水站,相信已經提升排洪能力。 【橙訊】洪水橋洪雅路房協地盤今早發生工業意外,一名25歲男地盤工在操控吊臂車期間被吊勾擊中胸口,當場吐血送往屯門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