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要注意,近年因為不少女性表示受到騷擾,泰國官方已經規定像是考山路的一級戰區是禁止使用泥灰岩的,怕的就是有人以塗抹粉之名行性騷擾之實。 (Photo by Ben Reeves on flickr)潑水節在小孩眼裡可能只是一場好玩的水槍大戰,但潑水其實有清洗身體和精神的意義在裡面,所以有時候也會在水裡面加入爽身粉。 除了水戰,當地人也會浴佛,他們會先以鮮花和香供俸佛像,之後再以傳統香水淋洗佛像。 (Photo byBen Reeveson flickr)大家可能在慶典上看過一種白色的泥膏,那其實是泥灰岩,抹在對方身上是希望將過去一年的壞運都去除,代表為對方消災祈福。 (Photo byBen Reeveson flickr)潑水節在小孩眼裡可能只是一場好玩的水槍大戰,但潑水其實有清洗身體和精神的意義在裡面,所以有時候也會在水裡面加入爽身粉。 On flickr)大家可能在慶典上看過一種白色的泥膏,那其實是泥灰岩,抹在對方身上是希望將過去一年的壞運都去除,代表為對方消災祈福。
- 坤敬:在潑水節期間,市中心主要大街道、Sichan路整個道路封閉禁止車輛通行,變成一座的潑水樂園,道路也被改成有趣的名稱“糯米路”,在第二條拷參路上,當地年輕人會盡情潑水、互相潑撒麵粉、跳舞吃吃喝喝等大肆慶祝。
- 首先是開路的豪華汽車,裝飾一新的大象,繁花錦簇的花車,花車上高高端坐的美女吸引了眾人的目光。
- 其實除了泰國,其他中南半島國家,像是寮國、緬甸和柬埔寨都有。
- (Photo by Ben Reeves on flickr)前往撥水節建議穿著輕便、快乾的衣物,因為大部份潑水節場所會進行交通管制,民眾都是搭乘大眾運輸前往。
- 臨死之前,瑪哈宋幹要求七個女兒將頭顱放在熱的源地 – 也就是王伐神柱。
潑水節,是泰國人最為隆重最為重視的節日,就像中國的春節那麼熱鬧、喜慶。 在這時候,泰國人通常以相互潑水來慶祝,故“潑水節”由此得來。 泰國潑水節習俗 香港香港宋干節慶祝活動早在2002年由一群在香港定居的香港泰國人及一些團體舉辦的,日期會在4月宋干節前或正日的星期日在香港九龍城打鼓嶺道遊樂場舉行。 香港很多地方都有類似性質的節目,而大學的迎新活動都有引入和仿效。 香港經常有大型的潑水節活動,例如「泰二代」舉辦的香港潑水節有潑水節七仙女古色巡遊。
泰國潑水節習俗: 泰國潑水節城市:大城
潑水遊戲非常開放,歡迎任何人蔘加,我經常被邀請加入,友情客串一把,身體力行地體驗民風民俗。 往人身上潑水,甚至是乘人不經意間突然襲擊地潑水,原本是侵犯他人的行為,現在在這麼個具體環境中,可以肆無忌憚隨心所欲地進行,這感覺剛開始怪異,後來興奮,然後刺激,接着爽得不行,最後好像不得不尋思了。 泰國潑水節習俗 泰國潑水節習俗 潑水早先是來自於向長輩的灑水禮,發展到現在應該有變化了,可如今的潑水節到底是誰潑誰?
可能因清邁保留了泰國眾多的傳統儀式,也可能因為在清邁古護城河邊的打水仗的熱鬧和氣勢是曼谷不能比擬的,所以到泰國過潑水節,一定要選擇清邁。 時下的潑水節則是趣味的成分居多,所以此時到泰國,若被潑的全身濕淋淋的,千萬可別生氣喔! 潑水節的起源有不同說法,除了上述的祈雨儀式說,有一種說法認為潑水節是從印度的灑紅節和到恆河沐浴的習俗衍變而來,因在灑紅節會互相投擲彩色粉末和有顏色的水祝福對方,並以此慶祝春天的到來。 也有人認為潑水節最早起源於公元5世紀的波斯,當時命名為「潑寒胡戲」(又名「乞寒胡戲」),在此之後「潑寒胡戲」由波斯經印度傳入緬甸、泰國和雲南西雙版納等地。 另有人強調傣族有其獨特的水文化,在傣族人心目中「水」是一種聖潔之物,傣族的人類起源傳說就有「水」的角色,並把土地稱為namdin,表明了水和大地的緊密聯繫。
泰國潑水節習俗: 泰國限酒/禁酒令懶人包:在泰國買酒、喝酒要看時間!
它又稱為“宋干節”,“宋幹” 一詞起源於梵文,指“通過”、“跨越”、“展開新一年”的意思,是泰國人的傳統新年。 在這段時間內,不管是感情友好的親朋好友還是不曾相識的陌路人都可以相互潑水,為的是洗淨身上的惡運,消災祈福,迎接新年。 泰國“潑水節” 一年一度的泰國新年——潑水節即將來臨,於4月13日開始,一連三天全泰國均籠罩在喜氣洋洋的氣氛當中。 在這個時刻,泰國人通常以相互潑水來慶祝,故又叫做潑水節。
位於距離曼谷862公里的南部,島嶼的西海岸正對印度洋,是泰國最大的島。 這個海島擁有一切迷人的熱帶風景:濃密的熱帶雨林,整齊的橡膠種植園,柔軟細膩的沙灘,陡峭的山崖,使得這裡的運動休閒節目多姿多彩。 普吉令人神往的海灘,豐富的海上運動,精彩的夜生活,一幢幢華麗的飯店恭迎著來自世界各地的觀光客。 這個海島擁有一切迷人的熱帶風景:濃密的熱帶雨林,整齊的橡膠種植園,柔軟細膩的沙灘,陡峭的山崖,使得這裏的運動休閒節目多姿多彩。 普吉令人神往的海灘,豐富的海上運動,精彩的夜生活,一幢幢華麗的飯店恭迎着來自世界各地的觀光客。
泰國潑水節習俗: Tripresso 旅遊咖 粉絲團
七位宋乾神指的是瑪哈宋乾的七個女兒,她們負責照料父親置於王伐神柱的頭顱,由於之前他無法正確解答達瑪庫摩(印度神Dhamma Kumar)的問題,因而被斬首。 泰國潑水節習俗 臨死之前,瑪哈宋乾要求七個女兒將頭顱放在熱的源地 – 也就是王伐神柱。 謹慎發言:在TNL網路沙龍,除了言論自由之外,我們期待你對自己的所有發言抱持負責任的態度。
在這一天男女老幼都會穿著新衣,並且帶着食物供品前往寺廟供奉和尚。 泰國潑水節習俗 在新年最忙的還是家庭主婦,在新年前夕忙着打掃住家內外環境,家中的舊衣物或着舊東西則放火焚燬,因為根據傳統,假如不將舊東西或無用的物品丟掉的話則會帶來壞運氣。 到了April 13下午,人們會清洗佛像,同時年輕的一輩要把芳香的水倒在長輩和父母的手中,代表對父母長輩的尊敬,並祈求保佑。
泰國潑水節習俗: 泰國“潑水節”
On flickr)泰國潑水節是當地人為慶祝新年和祈求來年順利的節日,就像是我們的過年。 在芭達雅每年都會在此時舉辦一些慶祝活動,像是食品展、花車遊行、選美比賽以及各式各樣的煙火表演等。 而在清邁則會舉辦選美和遊行等活動,在泰國慎終追遠是很重要的,所以此時人們也會攜帶祖先的骨灰罈前往寺廟裡舉行祭拜儀式祈福。 潑水節(สงกรานต์ ,Songkran),又叫做宋干節,係泰王國最重大嘅節日,慶祝春耕嘅開始。 泰國潑水節習俗 大致等同中國嘅農曆三月初三,當代響每年4月第二個星期六。 除泰語民族、東南亞地區最盛大傳統節日,當日有泰國、老撾、斯里蘭卡、緬甸、柬埔寨各國,中國雲南傣族,甚至全球各地東南亞民族都會搞,重有香港九龍城嘅香港潑水節、大埔太和寺、台灣新北市中和區、澳門等──都承襲相關習俗。
芭達雅:晨起施捨給僧侶和將加了香料的水淋在佛像上,為新的一年祈求良好的開端,淋一些有香料的水在長者手上祝福他們健康,在海灘堆沙塔比賽,享受民俗遊戲和娛樂。 清邁:在整個清邁舊城以及週遭馬路上到處水花四濺,引人注目的美麗遊行以及載滿人的卡車人人拿著裝滿水的水槍往其他車輛和行人猛噴水,整個交通也大打結。 *小提醒:有小朋友的爸爸媽媽,可以幫小朋友準備換洗衣物,更保險喔~因為人多也是小偷猖獗的地帶,建議大家可以將護照和身份證,這種重要文件鎖在旅館裡比較安全。
泰國潑水節習俗: 泰國5G夯台灣也插旗! 黑熊專訪中華電總經理郭水義:力推智慧解決方案
白象灣潑水節 潑水節是傣族最隆重的節日,一般持續3至7天。 第一天傣語叫“麥日”,與農曆的除夕相似;第二天傣語叫“惱日”(空日);第三天是新年,叫“叭網瑪”,竟為歲首,… 台灣人新年春節吃蘿蔔糕、長年菜、煎白鯧魚還要有全雞上桌加煮一鍋白飯等,有年年有餘的吉祥也有圍爐的豐盛。 很久以前問過泰國導遊,泰國人的新年有沒有什麼年菜,不知道是被敷衍了還是怎麼的,得到的答案是沒有特別。 好多大學嘅迎新活動都引入類似性質嘅節目,爭相仿效。 而喺香港就因為被指係「嘥水」,所以2017年度開始唔准再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