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龍坑山難度5大分析2024!(持續更新)

龍山位於新界粉嶺龍躍頭,高度海拔360米,被視作為風水之地。 山上有不少破舊的戰壕及哨崗,並可連接軍車路通往桔仔山坳。 山頂可飽覽九龍坑山、屏風山、黃嶺及遠處的紅花嶺。

由小巴落車的位置,沿馬路行到入水塘,以至水塘四周,都是沒有士多及小食亭的,請行山人士上小巴前,在粉嶺買齊所需糧水。 有時會有村民在馬路旁擺檔,出售飲料、豆腐花及農作物。 流水響水塘有一個正式公廁,位於流水響道盡頭附近。 有人在地上寫著這條路共有 九龍坑山難度 2,170 級樓梯,一個單是看到已感到疲倦的數字,而且這段路有數個上升位置,對已走了接近 15 公里的膝頭來說是個意志的考驗。

九龍坑山難度: 大欖涌水塘 – 香港既千島湖 (大棠紅葉)

昂平高原是馬鞍山與西貢之間的一個高原,一向都是新手、親子郊遊的好去處。 不但可以吹著風野餐,還可以觀賞到西貢景色。 而昂平高原上的大金鐘,它的山峰高536米,上山時需要少量手足並用的斜坡,想挑戰自己的可以一試,山頂上的景觀更為壯觀。 河背水塘是元朗八鄉的一個灌溉用水塘,位於大欖郊野公園。 九龍坑山難度 環繞水塘一周有家樂徑,沿途風景之美一度獲選為香港郊野十景之一。

  • 先左走至沙羅洞村一走,後返回剛才路口直往馬路。
  • 不但可以吹著風野餐,還可以觀賞到西貢景色。
  • 八仙嶺至南涌:建議由第九段終點開始,但如只走第十段,可由大美督走山徑上仙姑峰起點,而南涌終點連接大路,沿鹿頸路可見56K小巴到港鐵粉嶺站。
  • 要行針草帽,可以先來九龍坑山練練要不斷拾級而上的腳力。
  • 從灣仔舊郵政局出發徒步上山,出發初段是長斜路,會比較辛苦。

繼續上山,走過上斜泥路便來到一小山頂,有人於石上寫了「玉秀峰」字樣。 此處289.7米高,官方稱此處為康樂園,估計玉秀峰為大眾俗稱。 休息一會後,漫長的樓梯大挑戰就開始了,上了不知多少級樓梯後,終於來到下一個休息點,有涼亭坐椅、甚至腳底石春路。 走至高處,可180度橫瞰林村至大埔海濱公園一帶,甚至遠眺至對岸大埔滘。 由太和港鐵站起步,走過大埔運動場、三育中學和太湖山莊後,右轉上衛奕信徑8段上山,未幾已經連着幾條樓梯。 上山至約100米處可俯瞰康樂園,沿途經過「傻人樂園」,即由市民自建的晨運園地,內有避雨亭、椅子等供人晨操,但其合法性存有灰色地帶。

九龍坑山難度: 大埔滘到沙田(經林道)

經過八仙嶺郊野公園的路牌後,在鶴藪道及流水響道的迴旋處下車,跟司機說「迴旋處有落」或者「流水響有落」都可以。 落小巴後,沿流水響道行15分鐘,便到水塘。 不過,可別看輕九龍坑山的難度,由起點至山頂這段短短的路程,超過八成都是梯級,官方說法約有1500級,而且在山下是完全看不見山頂的,全程就是上落樓梯,間中一小段平路,眼前盡是無盡的梯級。

九龍坑山難度

菠蘿壩自然教育徑位於城門郊野公園內,全長約八百米,步行約需一小時,是荃灣區的行山好去處。 昔日菠蘿壩自然教育徑附近盛產菠蘿,因而得名。 這條自然教育徑設有十四個導賞點,主要介紹城門水塘和沿途植物的資料。

九龍坑山難度: 九龍坑山、流水響水塘

大東山是看日落的好地方,前往大東山途中,香港最著名的跳板石,因為形狀甚為罕見,很適合打卡。 很多人都在跳板石打卡,拍下如電視劇Laughing 哥的動作。 若然跟我一樣,心癢癢想上山走一趟,但又只有一個早上的時間的話,就可選擇走8km至10km較短的路線。 九龍坑山難度 八仙嶺至南涌:建議由第九段終點開始,但如只走第十段,可由大美督走山徑上仙姑峰起點,而南涌終點連接大路,沿鹿頸路可見56K小巴到港鐵粉嶺站。

九龍坑山難度

不過整條路就遮蔭不多 ,如果天氣炎熱就會十分辛苦。 當中「石天窗」是香港著名的山系奇景,更是行山愛好者的必到打卡點。 「石天窗」接近山頂標距柱前,在於黃牛石城之中,如果把黃牛石城的石分為上中下,鄰近山頂的石堆為上石堆,「石天窗」在下石堆中。 禾秧山雖然不及大東山熱門,但其兩大賣點為季節限定的芒草海及全年供應的禾秧石林,一眼看盡六條大橋,景色不比其他行山路線失色。 沿路往妙高台山火瞭望台風景攝人,經大帽山道離開,先難後易。

九龍坑山難度: 香港好去處:【橙紅色!濕地公園池塘賞紅葉!落羽杉秋冬轉紅!打卡記得影埋倒影!】

到頂後會有3條支路,1條走至沙螺洞張屋(左),1條可回到鳳園(右),中間的支路就是鶴藪水塘方向。 當日山上大部分時候都被薄霧濃罩,有時視線更只得數十米的距離,完全看不見前路。 由於不是假日的關係,基本上由九龍坑山頂開始,只與幾個山友擦身而過,其餘時間就是我一個人在走,不得不承認當時真的有點害怕,要加快腳步跑到目的地。 九龍區的行山路線除了獅子山外,還有鷹巢山自然教育徑。

  • 跟住路牌指示往鶴藪水塘落去,之後就是不停向下的樓級。
  • 沿蝴蝶山混凝土小徑直上,全程主要為上階梯和下斜坡,要注意個人體力。
  • 首次登上合雲山,換來難忘回憶;與伊同行,倒也安心。
  • 景色方面,沿途有東洋山的白沙灣及西貢海海景、飛鵝山觀景台及飛鵝山道的東九龍景色,景觀非常豐富而且出色。
  • 在粉嶺站C出口外的小巴總站,乘搭往鶴藪的52B綠色專線小巴,約15分鐘車程。

及後經衛徑前往流水響水塘,欣賞恬靜的湖水山色,最寫意不過。 尾段還可參觀大埔鳳園,一睹香港多樣的蝴蝶品種,是一條非常適合初行者作「升級挑戰」的進階行山徑。 九龍坑山難度 九龍坑山位於大埔及粉嶺之間,其中有一小段與衛奕信徑重疊,不過重疊位置不屬於郊野公園,車手可以放心。 起點響九龍坑村,沿長命斜上至氣象站,雖然路程較上大帽山氣象站短,不過難度比較高,因為全條山路都係浮沙碎石,而且斜度較大,類似上年大笪地單車團去過嘅華山。 由流水響水塘出發,右進郊遊徑,經流水橋、龍山橋及桔仔山坳緩登九龍坑山(雲山),在位處八仙嶺郊野公園西緣的九龍坑山極目遠眺,吐露港及大埔都在東北群山之下,風景甚佳。

九龍坑山難度: 衛奕信徑第三段 (油塘(藍田) – 井欄樹) 遊記按此

大東山多年前已是行山熱點,直到陳奕迅的EP《Taste the Atmosphere》封面照一出,大東山便得到了「陳奕迅山」之名,每到10月至12月的芒草季節都會人山人海。 除了較熱門的西貢外,新界的東北部,包括九龍坑山、新娘潭、八仙嶺、荔枝窩等,也值得一走,而且部份山嶺比西貢的還要高,挑戰性更大。 鶴咀在香港行山好去處中有秘境之稱,在鶴咀道開始行,途經會有地道山水豆腐花,而值得留意的是鶴咀其中經過的地方是鶴咀蟹洞,比較近海,浪有時很大,有機會被浪水弄濕。 其中不能錯過的是鶴咀燈塔,遠看就似港版巴黎鐡塔,而近看塔底又十分特別,如果要打卡,建議在較遠的地方影相較易影到燈塔全貌。 沿家樂徑漫步,正可從不同角度欣賞水塘風貌,因此是不少攝影愛好者的取景勝地。 到達終點後,可以乘車返回元朗市中心,一嘗馳名的「B仔涼粉」和元朗區的各式美食。

九龍坑山難度

面向屏風山、黃嶺一帶,設路牌「沙螺洞村及鳳園」,向東沿此路離開最快捷。 右轉經沙螺洞村,在右邊石級往鳳園方向下山。 大潭水務文物徑是大潭水塘的其中一段行山路線,由陽明山莊起步,終點是大潭郊野公園大潭道出口。 九龍坑山難度 途經三個大潭水塘口,路徑集山水湖光山色於一身;同時亦有不少歷史遺跡,包括香港開埠時期的石碑、英式石橋、水壩工程及二戰時期的兵房等等。 在大欖郊野公園,除了元荃古道外,尚有多條古道,如南坑排古道和甲龍古道等,都是昔日居民的主要往來路線。

九龍坑山難度: 初級新手行山路線 5. 九龍:鷹巢山自然教育徑

離開九龍坑山頂後繼續前進,約1小時30分鐘會見到一木柱指示向左及一石柱指示轉右。 右轉前往鶴藪水塘,左轉則前往太和火車站,請左轉。 約1小時35分鐘會到達上述片段的一個「打卡點」,之後見路牌繼續向大埔頭(太和火車站)方向前進。

流水於上部一分為二,注入黝黑寒潭之中,高約五米,瀑右可登頂。 然而此潭連接另一個圓潭,如眼鏡狀,姑且戲稱為「眼鏡潭」。 獅鬃水母 海下灣海岸公園位於海下灣,海上界線以連接嚮螺角與棺材角尖端的直線為限, 並穿越銀洲和磨洲的北端;陸地的界線由沿海岸的高潮線劃定。 公園內有四個主要珊瑚群落,分別位於磨洲西岸、響螺角南內灣、串螺角北面及碼頭以北,除磨洲珊瑚群落區外,其餘三個都是禁止機動船隻進入避… 下灣村 難度︰初( 註 ) 由鐵坑山下山直接到落馬洲村,村內兩進三開傳統建築,美德家塾仍然保存良好,家塾前空地仍留著80年代遊樂場的基本設施:鐵滑梯、氹氹轉、鐵韆鞦與藍球架。 出村後由下灣東路去下灣村,車路兩旁是水塘,塘上長滿蘆葦草和香蒲(俗稱水蠟燭),還有數間居住的棚屋,相信除…

九龍坑山難度: 衛奕信徑第一段 (赤柱峽道-大潭水塘道) 遊記按此

亦可於銅鑼灣景隆街乘坐5號專線小巴,在網球場後,近陽明山莊的中國石化油站落車。 沿油站旁的石階上大潭水塘道,沿行人路向上行約10分鐘,過閘口後5分鐘,便看到右面的家樂徑入口。 交通路線:在荃灣兆和街乘搭專線小巴82號往「城門水塘菠蘿壩小巴總站」,或乘搭途經和宜合道可風中學站的巴士,在可風中學站下車,沿城門道上行20分鐘至菠蘿壩小巴總站。 曾聽山友說帶同小朋友登針山時遇上跑山比賽,在陡峭又狹窄的山路上讓路予跑手造成一定危險。 作為郊野公園的管理單位,漁護署也應該整合每個星期的各項大小賽事讓公眾查閱,方便市民選擇合適的行山或郊遊地點,同時也有助提升遊人和比賽參加者的安全。

其中水塘旁邊有一大片白千層樹林絕對是美景之最,無數白色斑駁的樹幹極有特色,遇上水塘水位夠高的話,更可以拍攝到水浸白千層的唯美畫面。 城門水塘亦是香港野生猴子主要棲息地,行山時記得不要隨便餵飼和挑釁猴子。 西貢區東洋山海拔532米,每到10月下旬山頂都會化為芒草海,夾雜少量狗尾草,逆光畫面是IG打卡熱門地點。

九龍坑山難度: 搖斗坪 河瀝背 大埔滘

自殺崖位於香港飛鵝山西南方副峯的山脊頂,為九龍群山中最高,可以在氣勢磅礴的石崖上飽覽九龍半島、香港島及西貢白沙灣一帶景色。 景色優美加上山名令人記憶深刻,因此成為人氣登山熱點。 平山仔路線路徑狀況良好、沿途有足夠指示及有不少樹木遮蔭。

九龍坑山難度: 香港好去處:【元朗綻放粉紫色繡球花海!姆明小屋+北歐風童話國度!免費入場打卡一流!】

這些山路,到了現在就成為了古道,部份更深受行山友歡迎。 這裡列出8條較為完整的古道,可作為遠足路線。 若說青山以天梯而聞名,九徑山則是一條更考耐力路線。 先攀登長長的天梯,然後則要在黃沙之間尋找正確的路徑,再要在浮沙碎石中蹣跚地下山。 但是,九徑山上的景色與青山亦有天壤之別,青山腹地以荒蕪之景見稱。

九龍坑山難度: 11-19 九龍坑山,樓梯大戰

行到車路盡頭,景色豁然開朗,來到九龍坑山頂,可以望到整個大埔的景色。 九龍坑山難度 之後就沿石屎樓級下山,在蜿蜒的山脊上行走,論景色開揚,這條路線遠勝之前3條。 以流水響水塘為起點的話,有4條行山路線推介,這4條路線指示清楚,路況良好,不易迷路,但所需體能各異,有的要上山,有的以落斜為主,有的視野遼闊,有的走進郊野村落,適合不同年紀及背景的行山人士。 在粉嶺站C出口外的小巴總站,乘搭往鶴藪的52B綠色專線小巴,約15分鐘車程。

九龍坑山難度: 香港無國界醫生每月捐款者分享-攜手支持人道救援

上山時可俯瞰康樂園,及沿途經過「傻人樂園」,即由市民自建的晨運園地,內有避雨亭、椅子等供人晨操,但其合法性仍存有灰色地帶。 到帝欣苑右轉至大埔頭徑(於大埔墟南盛街乘21A到此亦可)。 直走便見指示牌(衛奕信徑第八段),沿鋪設美觀的山徑而上。

九龍坑山難度: A12 流水騰雲樂大埔

大圍與獅山 難度︰初 ( 註 ) 由草山南行至針山,近英泥路盡頭,針山山峯腳下,有一條近乎郊遊徑般好行的山徑可下行至大圍美林邨,避開烈日下登上針山山峯之苦。 由麥徑M138開始至山腰白田村,山野泥徑長約七百多米,旁邊是七弦琴左坑,石屋之後是石屎小徑,二百多米… 上篇香港山野天梯大全出街後,唔少讀者都有分享佢哋心目中嘅「真 天梯」,今次再講5條 香港山徑天梯 。 下了九龍坑山之後,我們向着鶴藪水塘進發,沿路開始有些樹可以遮蔭,感覺涼快。

九龍坑山難度: 香港行山難度排名目錄

交通路線: 從中環5號碼頭乘渡輪至長洲,船程約35至60分鐘。 上岸後左轉,沿新興海傍街及北社海傍路步行至長貴路;然後再經由長貴路及長北路步行至北眺亭,全程約50分鐘。 龍脊是指打爛埕頂山至雲枕山之間的一段山路,橫跨鶴咀半島,是連海外旅客都慕名前來的著名行山路線。 龍脊路段山巒高低起伏有致,遠觀儼如一條露出骨脊、匍匐在山上的飛龍。 沿路前行,更可看見新界中部的群山峻嶺,包括金山、孖指徑和走私凹、大帽山、針山及草山等等。 鷹巢山自然教育徑環繞鷹巢山(又稱尖山)山麓一周而行,途中可欣賞鄰近的湖光山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