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龍坑山天梯9大伏位2024!(小編推薦)

九龍坑山又名雲山,位於新界東北與北部之間,高海拔440米,因山麓西部的九龍坑而得名。 山頂上設有香港數碼地面電視廣播之主要發射站,服務馬鞍山、大埔區、粉嶺及上水等地。 九龍坑山不算輕鬆亦無補給點,石級一段接一段,不負天梯之名。 但景色多變又有芒草及蝴蝶,鄰近市區更是一大優點。 如不是執意緊隨衛奕信徑,以交通及等車時間加上難度而言,在九龍坑山經鳳園離開較衛徑輕鬆快捷。 完成梯級,八仙嶺郊野公園範圍向右走,可到九龍坑山頂的發射站(沿軍路左走為衛奕信徑)。

九龍坑山天梯

W101與W102之間有一個休憩位置,設椅子及涼亭。 之後十多分鐘原始山徑略為崎嶇,建議穿行山鞋減低拗柴機會。 臨近有石塊被寫上「玉秀峰」的288米山丘時較斜,但為時不太長。 三角測量站後有少量樹蔭,接下來是風景最開揚的一段,吐露港、船灣淡水湖、馬鞍山等,最吸引的當數極之立體、峰巒起伏的八仙嶺一帶。 九龍坑山天梯 九龍坑山是香港行山界著名天梯之一,由入口到休憩位置點寫上1214級,玉秀峰至九龍坑山956級,未計算天然山徑及斜路已最少要行2170級樓梯。

九龍坑山天梯: 芒草可於什麼時候觀賞到?

下山要走「天梯」(我們的路線只要下山,不用上山)輕鬆到達有亭的地方~ … 是日來了近日很多人去的九龍坑山,但我推介的是較易路線(上少點樓梯)很簡單…下山要走「天梯」(我們的路線只要下山,不用上山)輕鬆到達有亭的地方~ … 大刀屻山如其名,山脊薄如刀刃,山勢和景色壯麗,是大埔和粉嶺行山路線。 登上大刀屻需要克服大量樓梯,但在金銀橋被大帽山和元朗平原、雞公嶺包圍,深深呼吸氧氣再四圍遊翔,頓覺輕鬆寫意。 大刀屻暴曬指數高,為中級行山路線,出發前做好準備。 香港猛鬼靈異都市傳說,鎖羅盆可算是行山界數一數二。

九龍坑山天梯

不過,上坡之路非官方路線以泥徑為主,而且不乏密林內穿梭路況,記得做好準備才出發。 彌勒山人氣相對低,但風景及芒草不遜其他路線。 彌勒山望向鳳凰山見盡疊嶂層巒,而且經昂坪360救援徑(昂坪棧道)可瞰香港國際機場,近距離與纜車拍照,亦可和大片芒草打卡。 大東山多年前已是行山熱點,直到陳奕迅的EP《Taste the Atmosphere》封面照一出,大東山便得到了「陳奕迅山」之名,每到10月至12月的芒草季節都會人山人海。

九龍坑山天梯: 西貢嶂上

「天梯」甫現眼前,九龍坑山山頂位處於遠方的廣播發射站。 沿路貼心的設有欄杆,避免行山人士或越野單車人士不慎滾下山。 及至接近山頂處有塊大平地,兼有大樹遮陰,估計晨運客架了簡單鐵條及膠椅方便街坊。

在畢拿山觀景台觀賞景色後,繼續沿路直走接上衛奕信徑,向小馬山方向行。 沿途景色非常開揚,由太古到魔鬼山、觀塘一帶盡入眼簾,可以一邊看著群山起伏景色一邊行走,15分鐘後左邊會出現小馬山的標高柱,便來到小馬山山頂。 九龍坑山天梯 作為衛奕信徑的終點,經過昔日客家村落,地基猶在人去樓空。 這旅程難度不高,但起點和終點卻非真正起點和終點,出發前要考慮清楚交通和時間。

九龍坑山天梯: 衛奕信徑第九段 (九龍坑山 – 八仙嶺(仙姑峰)) 遊記按此

新城電台嘅新城知訊台,用一百點零兆赫;新城財經台,用一百零四點七兆赫。 九龍坑山,有好多唔同自然生境,好似灌木叢同草地。 好多登峰蝴蝶同埋罕見嘅蝴蝶,都有機會見到,包括寬帶青鳳蝶、窄斑鳳尾蛺蝶、電蛺蝶同金斑蛺蝶。 由山東南望,近見大埔海,遠見船灣海,極目可見赤門、沙田海。

為了不走回頭路,選了在掃管笏下山,順便遠眺有港版千島湖之稱的大欖涌水塘,但此路既斜且跣,部份路徑不明顯,需手足並用,下山頗難,只適合有經驗山友。 結果下山較預期費時,天黑也未完成,幸好最後全靠地圖費了1.5小時有驚無險於掃管笏離開。 這些路段的技術含量不算高,看似又悶又重複,吃力不討好。 然而在香港的行山日常中,「天梯」是常見元素,亦考驗行山人士的耐力,作為對自己能否應付更長、更難路線,實乃重要參考指標。 與其恐懼逃避,不如面對它,一步一步,慢慢地走上去,提升和修煉行山水平。 所謂天梯,雖然沒有明確定義,但在香港山友眼中,通常能冠以「天梯」之名的山路合乎三個條件:超過1000級梯級、攀升至少300米,以及以密步上升和急降的石級為主。

九龍坑山天梯: 衛奕信徑第五段 (沙田坳 – 大埔道) 遊記按此

山頂可飽覽大埔及大埔海景色,下山前往鳯園一段,放眼是屏風山一帶山谷平原,遼闊寧靜,景色開揚。 它位於大埔,又名雲山(Cloudy Hill)。 雖然比起愛情天梯,九龍坑山只有海拔440米高及千級長樓梯,也沒附帶甚麼轟烈的愛情故事,但若然有人願意跟你並肩同行翻越眼前天梯,陪伴,或許就是最長情的告白故事。 小食店隔壁是慈雲山天梯的入口,沿著樓梯上山大約25分鐘便能夠通往山頂。 九龍坑山天梯 沿途多樹蔭,途中可以飽覽獅子山、九龍半島的景色,十分壯觀,不少遊客喜歡天梯這個位置拍照留念。

導覽全香港18區,推薦香港特色打卡小店,更會整理地區漫遊路線。 由太和港鐵站起步,走過大埔運動場、三育中學和太湖山莊後,右轉上衛奕信徑8段上山,未幾已經連着幾條樓梯。 九龍坑山天梯 上山至約100米處可俯瞰康樂園,沿途經過「傻人樂園」,即由市民自建的晨運園地,內有避雨亭、椅子等供人晨操,但其合法性存有灰色地帶。

九龍坑山天梯: 天梯一:孖崗山(海拔386米)

粉嶺:流水響去鳳園 唔知道會途經古道,當見到石砌路嗰陣,十級驚喜兼雀躍。 綠色力量由 2018 年 4 月開始,喺沙羅洞展開為期兩年的保育計劃,涉及面積同九龍公園差唔多咁大。 2019 年 11 月,綠色力量宣布喺沙羅洞首次發現盧氏小樹蛙同大頭蛙,兩類失踪咗 6 年的蜻蜓更重新蒲頭。 約半小時後到山路出口,睇路牌轉抵沙羅洞唔使十分鐘。 嚟到沙羅洞見唔到蜻蜓係有 d 失望,雜草生到人咁高,人為破壞味濃,最特別係裝咗多部 CCTV,原因一匹布咁長。 (Google截圖) 村屋右轉進入上山小路,展開連綿3公里長的梯級路段,途中偶有平路及涼亭。

  • 這次,我們挑選了3條合乎這些條件的天梯,作為我們的「本地三大天梯」,分別是港島區的孖崗山、新界區的九龍坑山和九徑山。
  • 山嘅西北部份,劃入咗八仙嶺郊野公園,山頂有牌指示,所以西發射站係郊野公園範圍,而東發射站就唔係。
  • 大刀屻山如其名,山脊薄如刀刃,山勢和景色壯麗,是大埔和粉嶺行山路線。
  • 苗三古道樹蔭多,岸邊生物多樣化,沿中可見到招潮蟹及赤紅色岩石,中途又有補給站,是條人氣高企的賞芒草路線。
  • 落山主打行石級,邊行邊望黃嶺、屏風山的漂亮山脈。
  • 約半小時後到山路出口,睇路牌轉抵沙羅洞唔使十分鐘。

躲在樹底下,涼風吹送,實在是走完樓梯後的休息好地方。 沿路只有小量林蔭徑,其餘時間均無遮掩地上山,夏日炎炎記緊防曬補水。 相隔兩年重臨九龍坑山,風光依舊,不過步道起點附近原有的林木山坡已 … 九龍坑山天梯 烈日下行天梯係吃力㗎,幸好有陣陣涼風幫手降温,適時倚欄觀賞大埔 …

九龍坑山天梯: 衛奕信徑10段︱橫七古道緬懷荒廢村落

還記得讀中學時,有一條題目是「((英文)你的朋友來香港,你會帶他到什麼地方?」當時只會想起帶他去海洋公園,迪士尼樂園,但是經過這幾年的行山經驗,我覺得應該要帶外國人行山! 周末是難得的親子時光,閒時來個本地親子一日遊或幾個家庭的親子好去處。 提供創造優質家庭活動的親子時間方案,讓您享受本地親子活動,給家長與孩子一起探索香港人新奇有趣的地方和活動。 「拍拖去邊度」是全天下情侶共同煩惱,定期為你搜羅全香港拍拖活動、玩樂拍拖去處、行山拍拖好去處、文藝好去處等。 上篇香港山野天梯大全出街後,唔少讀者都有分享佢哋心目中嘅「真 天梯」,今次再講5條 香港山徑天梯 。 小巴元墩下落車,沿碗窰路向下走,過星悅景、至左面為一個涼亭或等車站時左轉上斜。

抬頭已見九龍坑山(Cloudy Hill)山頂的數碼電視訊號發射塔。 烈日下行天梯係吃力㗎,幸好有陣陣涼風幫手降温,適時倚欄觀賞大埔全景、遠眺馬鞍山,仲有大刀屻、大帽山環抱林村谷盆地,係好天氣的特別大獎! 沿路及山頂處已可賞180度水色美景,可俯瞰整個科技大學園區及大埔仔村一帶,及遠方白沙灣至釣魚翁等。 當日天氣很好,天色蔚藍又高清,海天美景盡情飽嘗,聽着小鳥吱吱叫,真是件賞心樂事! 歎夠便原路樓梯下山,亦有人選擇由壁屋凹邊上山或下山,但路途崎嶇需手足並用,大家可量力而選喜歡的路。 新年行大運2023|農曆新年兔年香港好去處,未知道想去邊度兜個圈?

九龍坑山天梯: 九龍坑山 樓梯大作戰【晴報 | 香港山女】

登山古道平均不費力,乾爽天氣下,比石級忽高忽低的麥理浩徑更好行。 冷門又靚景兼備的行山路線,在香港仍可找到。 在沙頭角的海背嶺因交通選擇不多,人氣不會高。 先登海背嶺一賞沙頭角海和俄羅斯方塊狀的魚塘,再於鹿頸訪尋機槍堡群及觀測台。 遺址經港大研究團隊考證後證實3種不同的機槍堡都極具保育價值,對香港歷史有興趣的不容錯過。

九龍坑山天梯

想睇芒草未必要挑戰高難度的大東山,難度較低又可以看到芒草和紅葉還有位於東北船灣郊野公園的苗三古道。 苗三古道樹蔭多,岸邊生物多樣化,沿中可見到招潮蟹及赤紅色岩石,中途又有補給站,是條人氣高企的賞芒草路線。 大枕蓋位於西貢東郊野公園內,山上可俯瞰萬宜水庫一帶景色,初春季節(每年一月至三月),山上有野生吊鐘花,是不少「尋花」人必訪的勝地。 由北潭涌起步上大枕蓋路線,某部分路段極賦挑戰,山路陡峭筆直,浮沙碎石,宜騰空兩手作攀爬準備,幸當天發現繩索助一臂之力。 山上風光旖旎,前段辛苦勞動,後段漸入佳景,值得細味。 如果還想一口氣逆走八仙嶺,從一開始登九龍坑山,已經是一條無盡天梯,感覺是無盡的絕望,之後再經過屏風山、黃嶺、犁壁山等等。

九龍坑山天梯: 衛奕信徑第6段

元宵節和情人節在二月先後來臨,以下為筆者推介的情人節好去處、浪漫拍拖打卡景點地方。 若沿衛奕信徑9段續走,約1至1.5小時由九龍坑山到鶴藪水塘。 鶴藪營地閘口沿鶴藪道約5分鐘到涼亭鶴藪圍涼亭,52B小巴往粉嶺站就要再行入鶴藪村總站等車。 一般人不會只行衛奕信徑8段的,若認為前半段景色一般,建議在太和站起步,到達九龍坑山後前往鳳園或續走衛奕信徑9段往鶴藪圍離開。

九龍坑山天梯: 大埔屏風山

落山主打行石級,邊行邊望黃嶺、屏風山的漂亮山脈。 相隔兩年重臨九龍坑山,風光依舊,不過步道起點附近原有的林木山坡已變村屋地盤。 一出屋企門口就踏住衛奕信徑上山,似用咗時空門咁夢幻。 九龍坑山天梯 沿「沙螺洞」方向繼續前行,至八仙嶺郊野公園牌匾後的小路抵達發射站,再沿指示牌輕鬆下行至沙螺洞村及鳳園。

九龍坑山天梯: 九龍坑山景點3︰鳳園保育區

在西高山上欣賞夕陽之美,天空紅彤彤一片,群山在夕陽的照射下,染上薄薄的紅暈,窮天瀰漫奇妙的色彩,海面上波光鱗鱗,閃爍著斜陽的光環,海天一線的美景延展,實在美崙美奐。 攀上西高山的一段梯級較吃力外,其餘也相對易走,路段也不乏遮蔭。 由行山新手漸漸成長至挑戰中級路線,在我來說行山的樂趣既可投入大自然,欣賞美景影靚相,又可以keep fit。

九龍坑山天梯: 香港吃喝玩樂優惠

起點:太和站A出口,按路牌指示往「敬羅家墊」方向行,經大埔頭徑往「九龍坑山」指示牌方向繼續前進,踏入衛奕信徑第8段,途經村屋後見行山徑入口處的樓梯。 接著沿著山路繼續前行,便會離遠看見山頂發射站,不久便到達慈雲山山頂了。 慈雲山高488米,這裡沒有標高柱,於山頂可以俯瞰四周山的景色,後方可瞰沙田,景色優美,大家可以慢慢欣賞風景、拍照打卡。

九龍坑山天梯: 衛奕信徑第4段 東洋山

小休後又再步上天梯,是風景最開揚的一段,回望吐露港海景、船灣淡水湖、馬鞍山、八仙嶺等。 小馬山海拔高400多米,山頂上可清晰遠眺港島東及九龍東兩岸景色,風景非常怡人,可以看見180度的開揚維港景色。 小馬山山頂最特別的便是山峰上有個發射站及已廢棄的三角網測量站,有人於外牆塗上塗鴉,吸引不少人打卡。 走完599級梯級後,便到達畢拿山山頂的觀景台。 今次要介紹的行山路線會連行三山,包括柏架山、畢拿山以及小馬山,不但鄰近鰂魚涌市區,而且非常易行,更能飽覽180度維港以及九龍美景,景色絕對不亞於太平山山頂。 是日來了近日很多人去的九龍坑山,但我推介的是較易路線(上少點樓梯) 很簡單 九龍坑山天梯 …

九龍坑山天梯: 衛奕信徑第七段 (城門水塘 – 元墩下) 遊記按此

碗窰村造陶瓷逾300年歷史,上碗窰村的樊仙宮為供奉他們祖師的地方,十分神聖。 約幾分鐘離開馬路,左轉經村屋小徑穿插到馬窩。 這段衛奕信徑人氣不高,突然間由市區的汽車聲轉為郊區的寧靜。 部份路牌嚴重甩色,近看才知是衛奕信徑路牌,要時常留意地圖。 到達山頂後一直落山,路線鋪設良好,漸漸容易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