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田官立中學11大優勢2024!(小編貼心推薦)

1860年創校的拔萃女小學被譽為女校中的神校,其一條龍直資中學拔萃女書院名人校友輩出。 女拔學生在學術和音體藝方面均表現出眾,每年於學界比賽囊括多個獎項,而且出名重視閱讀,學生的語文水平高。 學校設四班小一,提供約140個學額,每年吸引約3,000人報名,競爭相當激烈。 有92年歷史的聖嘉勒小學,其一直培育謙遜有禮而優越的女學生﹕明星葉麗儀﹔前律政司司長、香港基本法委員會副主任梁愛詩﹔前漁農自然護理署署長徐潔儀﹔探險家李樂詩博士的兩位千金,都是最佳例子。 每年升中派位成績相當理想,有80%聖嘉勒小學小六學生獲派第一志願中學。 北區共有6間英文中學,包括風采中學(教育評議會主辦)、香港道教聯合會鄧顯紀念中學、聖公會陳融中學、東華三院甲寅年總理中學、田家炳中學及東華三院李嘉誠中學。

學校小一設三班,提供90個小一學額,雖然並非行小班教學,但校方在主科實行分班政策,按照學生的學習能力分組。 九龍塘宣道小學是本地著名私立小學,位處九龍塘蘭開夏道,積極發展兩文三語。 宣道每年學費$48,000至$58,000,雖然收費偏高,但學生成績優異,近兩年最多畢業生入讀拔萃男書院、拔萃女書院、英華書院、聖保羅書院等名校,故深受家長歡迎。 德望是本地具口碑及名氣的女校之一,亦是少數設有中小幼的女校,小學及幼稚園屬私立學校,中學則為直資。 小學部提供約225個小一學額,當中約75%學額取錄直屬幼稚園學生,其餘學額則招收外校生。 沙田官立中學 灣仔區3大女校之一,學生個性溫馴,上接直屬中學嘉諾撒聖方濟各書院,升學具有一家優勢。

沙田官立中學: 沙田官立中學 (stgss)

很多家長除了看中學是不是Band 1,都會它是不是名校,和全香港中學排名。 其實每年全香港中學banding也很接近,大致上都是維持一個特定的排名範圍,但每年文憑試成績始終有出入,因此排名只能作一個大概參考。 沙田官立中學 揀中學除咗睇成績同 banding 之外,中學嘅校風都非常重要。 中學生正值青春叛逆期,學校嘅學習環境對中學生嘅行為影響非常大。

沙田官立中學

聖言中學有環保學校之稱,多年來大學入學率均保持在九成以上。 在自行收生階段,聖言有53個學額,有約500人競爭,平均約10人爭一學位。 考核語文時,會要求學生先讀一篇英文文章或圖畫,老師會向考生發問,測試英語溝通能力;解難部分會問IQ題,並不要求答案正確,只求了解考生的思考方法。 英華女學校原位於中西區,因校舍重建而暫遷至深水埗,不過沒有影響收生情況。

沙田官立中學: 沙田區 – 教育中心 / 補習社

除了品德教育做得好,學業成績亦有目共睹,升中派位最多學生獲派聖芳濟書院、真光女書院,也有入讀嘉諾撒聖瑪利書院、庇理羅士女子中學、華仁書院(九龍)等名校。 沙田官立中學 課程照顧學習差異,多元教育兼顧資優訓練,發展戲劇教育加強學習趣味,而且家校合作愉快,有利小朋友全面發展。 九龍城傳統名校喇沙小學已有逾60年歷史,該校與直屬中學喇沙書院教學理念一致,雖非一條龍學校,但85%學生升讀喇沙書院,比率依然高。 在傳統教學法外,學校計劃在課程加入探究式學習、STEM教育,加強學生在數理、科學上的能力。 灣仔區12校網有三所資助女校,包括瑪利曼小學,是該區不少女生家長的第一志願。 瑪利曼於1927年創校,是傳統的英文小學, 大部分科目均以英語授課。

  • 1953年,已故何啟東爵士捐款創立何東女子職業學校(Ho Tung Technical School For Girls)。
  • 聖羅撒書院是Band1B的女校,提倡本著基督自我奉獻、博愛世人及宇宙萬物的精神培養學生。
  • 中西區兩所聖心分別為資助及私立小學,兩校同位於堅道,不過分屬兩個獨立校舍。
  • 英皇書院2020/21學校報告,全校學生約有812人,整體離校率為3.3%,比2019/20年的2.3%多出1個百分點。
  • 每項數據宜最少看近三、五年,察看趨勢,一年或偶有佳作,不足為憑;太久恐教師人員等優勢已有變動,不關目前。
  • 語文政策上,學校以英語為教學語言,除中文、中史、普通話、中國文學及通識教育外,其餘各科均以英語為教學媒介;並致力提高學生兩文三語的能力。
  • 其實沙官並不差,官校一般都係咁,之不過而家既banding咁闊,而且聯繫小學問題,同聖心一樣,當你學校連續 …

設施方面,學校特別設有玻璃天幕中庭廣場、空中花園、溫室、多用途室、百草園、籃球場、舞蹈室、田徑跑道、攀石場、科學實驗室、風力發電裝置、電腦室、STEAM教室、學生發展中心及瀕危物種博物館等等。 沙田官立中學 學校聘請其他專業人才,例如教育心理學家、醫生為顧問,為學校的設施、措施和制度提供意見,以便更好地配合學生心理和生理成長發展的需要。 若小學預測子女的成績喺屬於band 1 尾,家長可能在自行收生階段就要留意心儀的中學是否屬於band 1 中或band 1 尾。 2005年,根據教育署的“校舍擴建計劃”,沙田官立中學完成在舊有停車場上蓋加建新翼的工程,達到2000年的校舍標準,並使校舍成為“四合院”,學生從實驗室走到對面後樓梯的課室不再需要兜圈子。

沙田官立中學: 香港九龍塘基督教中華宣道會鄭榮之中學 (cwgc)

其他如東莞工商總會張煌偉小學、沙田官立小學、香港中文大學校友會聯會張煊昌學校口碑亦是熱門學校。 北區名校香港道教聯合會鄧顯紀念中學盛產會考及高考狀元,去年文憑試高達99%考獲符合入大學資格。 劉志遠校長指在面試時主要考慮學生的學術成績,「會留意中、英文水平,面試成功的都是成績一級的學生」。

沙田官立中學

香港九龍塘基督教中華宣道會鄭榮之中學是Band1尾Band2頭的中學,學校辦學宗旨是本著基督精神,透過校方教師的努力,大力推行靈、德、智、體、群、美六育並重的全人教育。 同時製造充滿鼓勵和支持的環境予學生建立自信、自律、自學精神。 為提升學生各方面的發展,校方設立的發展組每年均舉辦「均衡學生獎勵計劃」﹑’SuperClass’和”Yes 沙田官立中學 I can”等計劃。 學校更運用教育局的資助增聘額外的輔導人員和教學助理,協助有特殊學習需要的同學,家校合作共建一所關愛校園。 千居根據最新《2019 小一入學報告書》,整理沙田、馬鞍山及大圍校網的數據作比較,發現大圍88校網的首三志願成功率遠遠拋離其餘兩網,反映網內學位競爭較低,獲派入心儀學校的機會大。 2020年自行分配學位數未顯示,88校網中聖母無玷聖心學校超收23名學生,沙田官立小學及香港九龍塘基督教中華宣道會陳元喜小學則分別超收6名及3名,總共超收32名學生,情況不算嚴重。

沙田官立中學: 沙田區 – 政府圖書館

其直屬中學為嘉諾撒聖心書院,該校預留85%學額予兩所聖心的畢業生,升讀機會大。 雖然聖彼得不如部分名小學有一條龍或直屬中學,但升中派位成績優異,學生多升讀英皇書院、聖類斯中學、英華女學校、聖嘉勒女書院等名校。 2018年度該校統一派位學額由90個大減至60個,世襲生蠶食了不少統一派位學額。 設有家長教師會,旨在增強家長間的聯繫及認識、加強家校溝通及支援學校,共同推展教育,提高學生福利。 此外,兩名家長代表亦參與學校管理委員會的工作,負責訂定學校的發展方向和通過學校的財政預算。

  • 女拔學生在學術和音體藝方面均表現出眾,每年於學界比賽囊括多個獎項,而且出名重視閱讀,學生的語文水平高。
  • 《明校網》為「明報」専為家長而設的學校資訊網,提供全面的入學資訊及選校分析,助家長選取合適的學校讓子女入讀。
  • 除了出色的學生表現外,他們在運動和音樂方面的發展也非常出色。
  • 在 2019 年度的文憑試中,獲本地及非本地學士課程取錄比率就有54%,超過一半學生成功升讀大學,維持在沙田區中學排名的頭10%。

盧詠琴校長着重學生的潛能:「除成績好以外,會否身懷『特異功能』?是否敢於接受挑戰?港孩就一定不考慮。」同時考驗學生的分析能力,對時事新聞的了解。 基督教宣道會宣基小學位於西貢區,屬於95校網,2021年升中派位成績理想,96%的同學入讀首三志願中學。 沙田區兩間呂明才小學——浸信會呂明才小學及浸信會沙田圍呂明才小學(下稱沙呂),均是區內大熱學校,其聯繫英中浸信會呂明才中學同樣是區內數一數二的名校。 沙呂每年約有40名畢業生升讀浸信會呂明才中學,其餘則派往區內名校如聖公會曾肇添中學、沙田崇真中學、沙田官立中學等,也有跨區派至喇沙、女拔、協恩、德望、英華等,升中派位有保證。 拔萃小學雖然已和男拔脫勾,不過在41校網內,仍然是熱門之一,是以活動教學和專題研習為主導的基督教男女校。

沙田官立中學: 沙田中學band1 17大學校|校風純樸 學術、體藝並重|附詳細資料

學校推行活動教學,於一至六年級均實施小班教學,並為有特殊學習需要的學生安排教學助理及學科輔導計劃。 不少家長指女兒在聖士堤反的初小階段,甚為輕鬆,至小三課業就會愈趨加重。 灣仔區12校網與九龍城區41校網同屬全港矚目的校網之一,區內有不少單性別名校,可謂全港小學排名中「粒粒皆星」。 其中男校聖若瑟小學以英語教學,與位於九龍塘的神校喇沙小學及喇沙書院同屬一個辦學團體,也有直屬中學聖若瑟書院,大部分學生可原校升讀,升中前景優越。 希望在踏入選校高峰期前,為正為準備報讀幼稚園,和準備來年小一入學而頭痛的家長們提供協助,為子女揀選適合的學校 。

沙田官立中學

相比之下,超收人數高達69名的沙田91校網,雖然比88校網有更多出名小學,但相對地競爭亦大得多,以致成功率偏低。 而89校網只超收9名學生,競爭更低,不過亦代表網內熱門學校較少,學校表現平平。 88校網可謂取兩者中間,既有出名的熱門小學,同時其他學校的質素不俗,即使是所謂「寶校」其實亦只是成績上未如理想,校風、師資仍算優良。

沙田官立中學: 全港最新排名 (更新12月22日 10:00am)

香港嘉諾撒學校積極推行多元教育,是14校網的大熱小學之一,為東區提供最多小一學額,更有聯繫英中女校嘉諾撒書院,中小學校舍就在比鄰,女生升學有優勢。 除了升讀聯繫中學外,畢業生亦入讀區內外著名的中學,升中成績亮麗。 含金量極高的官立小學,與皇仁書院、庇理羅士女子中學、金文泰中學等Band 1 中學均有聯繫。 小一至小六實施小班教學,推行全校參與新資助模式支援計劃,包括協作教學,課前及課後輔導課、中英及英數課堂抽離模式上課等,另設課前課後拔尖班,維持學生一貫的高學術水平。 位於大坑的香港真光中學(小學部)為男女校,出名重視培養學生品德,而且推行「普教中」多年,成效顯著。 雖然直屬中學為女校,但男生的升中成績一向不俗,多數是港島區名校,如皇仁書院、聖保羅書院及金文泰中學等;中學部保留 沙田官立中學 25% 的學位給聯繫小學,升學有一定保證。

沙田官立中學

在 2019 年度的文憑試中,獲本地及非本地學士課程取錄比率就有54%,超過一半學生成功升讀大學,維持在沙田區中學排名的頭10%。 全校語文政策:學校以英語為教學語言,除中文、中史、普通話、中國文學及通識教育外,其餘各科均以英語為教學媒介;並致力提高學生兩文三語的能力。 學習和教學策略:積極推行資訊科技教育,透過學校完善的電腦網絡及設備,支援教與學;並強調全人發展,五育並行,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按實際需要,實行「校本課程」,以配合教育局倡導的「拔尖補底」政策。 沙田區有兩所直資一條龍學校, 培僑書院 是其中一所,中小學位於同一校園,在大圍山上自成一國。

沙田官立中學: 香港嘉諾撒學校@東區

惟中一生退學特別嚴峻,退學率高達8.3%,比上一學年0.7%高出約11倍之多,即平均每12名中一生就有一人離校。 當中「官校之首」皇仁書院2020/21學年退學率近6%,與過去兩學年相比,多近兩倍,推算一年內少61人,相等於約兩班學生人數。 數學補習社課程針對數學考試常見題型加以分析,釐清數理概念,建立及提升解題解難能力,令學生處理多變的試題更有優勢。 面試內容:以粵語及英語作單獨面試,內容環繞學生日常生活、興趣、時事及一些處境問題,考驗應對和思考能力。 面試內容:首先個別面見中、英、數三科的老師,回答一些學術問題,再由校長、校監或副校長接見,以英文作交談。 九華入學面試定於3月29日舉行,約400名報讀學生可獲接見。

中一收生 ︳家庭與學校合作事宜委員會今日(6日)發表《中學概覽2022/2023》。 全港共有42間津貼中學中一減班,按年合共減44班,其中9所中學中一級僅開兩班。 沙田區成為減班「災區」,共減少11班中一,其餘地區包括元朗區、東區和灣仔區等。 此外,沙田區中學校網表現優秀,不少出名的地區名校,例如聖羅撒書院、浸信會呂明才中學、沙田蘇浙公學等。 另外賽馬會體藝中學同樣位於沙田區,子女如果對體育方面發展有興趣,不坊考慮及早搬入校網。

沙田官立中學: 學校簡介及辦學宗旨

聖羅撒書院的校辦學宗旨是鼓勵基督自我奉獻、博愛世人及宇宙萬物的精神。 通過營造一個充滿愛和服務精神的環境,以福音精神及中華文化特質提升學生,使每一位學生全方面地成長。 一所讀書氛圍濃烈,壓力很大的學校可能會培養出許多高成就的學生,但是如果您的孩子不能承受高強度的閱讀環境,他們可能會得到相反的效果。 因此,在選擇另一所學校時,不僅必須考慮學校,還必須考慮孩子的能力。 許多父母在選擇學校時會選擇更多的“ bo”選項,希望他們的孩子可以進入Banding排名較高的學校,但是排名並不代表一切。 有時,排名稍有不同的學校實際上在表現上可能沒有什麼差別,但是學校精神會大不相同。

沙田官立中學: 香港傑出學生選舉

AfterSchool 是一個針對DSE而設的網上補習平台,課程涵蓋多個 DSE 科目,讓同學足不出戶就可以享有優質教學。 註冊用戶人達 50,000 人,當中超過四分之一學生為應屆文憑試考生,是全港最大型網上補習平台。 瑪利諾修院學校係一間女校,係香港補助學校議會22間補助學校之一,坊間稱為傳統名校。 校舍喺1960年建成,面積大約5600平方米,用紅磚起,有濃厚歐洲古典建築風格。 學校有多媒體學習中心、游泳池、演講室、舞蹈室、升學及就業輔導室同品格培育組室等。

沙田官立中學: Band1沙田中學9.天主教郭得勝中學

學校多年來出產大量公開試狀元、傑出學生以及社會知名人士,包括孫中山、廖仲凱、司徒華等。 學校嘅聯繫小學係愛秩序灣官立小學同埋軒尼詩道官立小學。 聖保祿學校係一間直資天主教女校,成立於1854年,學校全年學費為$25000。 全校開36班,除咗傳統科目,學校另有開辦茗藝、以及法文、西班牙文等外語課程。 有別於其他學校,聖保祿學校學生於中三及中四修讀IGCSE課程,然後於中五及中六修讀DSE或英國A-Levels課程。

沙田官立中學: 沙田官立中學歷任校長

至於面試,蘇英麟校長指分別會以個人及分組模式進行,以中、英文及普通話對答,以測試學生的溝通及應對能力。 大埔舊墟公立學校位於大埔區,屬於84 校網,2021升中結果派往英文班中學之學生人數為 104 人,達 84%。 聖羅撒學校位於九龍城區,屬於34 校網,是瑪利亞方濟各傳教修會於一九四八年創辦,為一政府津貼小學(女子),培養學生具創意與獨立思考能力,注重學生品德及學業知識。 2012年,由半山搬到薄扶林,校舍空間擴闊了許多,聖保羅書院為其直屬中學。 傳統名校跑馬地聖保祿天主教小學校舍為二級歷史建築,為推行全日制,校舍展開改建及擴建工程,包括加建一座設24個課室的大樓。

沙田官立中學: 學校簡介

本校鼓勵學生從閱讀中學習,設專責委員會負責推動各項活動,如廣泛閱讀計劃、書展、閱讀分享會、閲讀圈、親子閱書報告及書評寫作比賽等。 為配合學校重點關注事項—透過電子學習(eLearning)提升學生學習各科的興趣,本校在校園內已鋪設無線上網系統,教師亦於各科課程中靈活運用不同學習平台,以促進學生學習成效。 教師會根據學生的能力,引導學生透過自主探索電子學習資料,按其學習進度自主學習。 最後,為了鞏固學生的學習基礎,持續閱讀、預習及跨課程學習仍是本校課程不可或缺的部分。

沙田官立中學: Band 1 沙田女校

她有多次面試學校的經驗,認為SSGC的面試內容「無咩難度」,可以應付。 至於面試佔三成,學校設兩輪面試,先由2至3位老師面見個別學生,內容圍繞日常生活,以傾談為主,考中、英文及反應,之後再參與4至5人一組的小組討論。 君霞的父親林生指「面試少不免問及時事、通識問題」,所以他當時除了安排女兒讀面試班增加自信外,也讓她上通識班。 本地私立一條龍名校保良局蔡繼有學校教學模式國際化,設一至十二年級,中學部提供國際普通中學教育文憑課程(IGCSE)及國際文憑課程(IB ),有助銜接外國大學,學生成績優異,更出產IB狀元。 《明校網》為「明報」専為家長而設的學校資訊網,提供全面的入學資訊及選校分析,助家長選取合適的學校讓子女入讀。 家長可在本網站找到全港幼稚園、小學、中學及國際學校概覧、專訪、教育報道及相關新聞,讓家長輕鬆掌握及了解心儀學校的資料,以至到本地及海外升學攻略。

本校舉辦課後學習班,設計不同難度及延伸課業,採用多元化的課堂活動及教學策略去配合學生的不同能力,以支援學習差異及收拔尖補底之效。 學校尤其注重語文及數學科基礎教育,按學生能力設中一中文、數學及英文科分組教學。 除了老師對學生的課業作適時的回饋,鞏固他們的知識外,學生亦要對自己的學習情況進行自評。